《爱的教育》原名《心》,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共100篇,记载了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学校和家庭生活。在书中,作者通过叙述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感人故事、父母和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给他的感人话语,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精彩的“每月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安利柯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各样感人肺腑的有趣故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打破了原著的日记体形式,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的写法。故事讲述了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末的整个学年中,发生在小男孩安利柯身边的各种人和事。全书以“爱”为整篇小说的主旨,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小事,把“爱”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每一冲爱都感人至深、引人深思,它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纯良,讴歌了小主人公身边的普通民众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
《爱的教育》出版于意大利民族独立战争时期,它清晰地刻画出亲密的师生关系、家人之间的亲情、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原著以小学生的身份,通过日记的形式将对“爱的教育”的倡导融进了许多小故事中。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深受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玛志尼的影响,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不仅肯定了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把培养青少年成为优秀公民当做己任。作者所提倡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友、体贴父母等美好的精神,这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爱的教育》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它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贫苦的生活和善良淳朴、互敬互爱的优良品质。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全书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们的生活和思想,读起来真实可信,富有亲切感,也因此更容易使孩子们接受。
第一章 新生话的开始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在乡间的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安利柯又回到了丘林小学。他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早晨,妈妈送安利柯去学校的时候,他还一心想着在乡下度过的愉快假期,与自由自在的山林相比,他觉得学校真是一个沉闷的地方。
因为开学的关系,街上非常热闹。每一条街上都是家长和学生,特别是学校附近的书店门口,家长们都拥挤着为孩子购买笔记本、书包等学习用品。人群如潮水般涌来,虽然有校工和交通警察紧张地疏通秩序,但门口还是被堵得水泄不通。然而,安利柯对这热闹的一切却并无多大的兴趣。
安利柯和母亲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学校门口。
在校门口,他遇见了三年级时的班主任。这是一位有着卷曲的红发,脸上常带着笑容的好老师。他望着安利柯说:“我们要分开了,安利柯!”
本来,安利柯早已知道这件事,可是经老师这么一说,安利柯不禁又难过起来了。这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安利柯非常喜欢上他的课,他真的舍不得与他分开。
学校里面也非常拥挤,安利柯和妈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了进去。接待所楼梯旁挤满了带着小孩的家长,有夫人、绅士、普通妇人、工人、官员、男佣人、女佣人。接待室里声音嘈杂,像戏园子一样吵。
安利柯和妈妈来到休息室,细细打量着休息室的大房子,他三年来每天都要经过这儿去教室,现在他对这间熟悉的房子感到十分亲切。
这时,安利柯二年级时的女班主任也看见了他,亲热地与他打招呼:“安利柯,你现在要到楼上上课了,再也不会经过我的教室了!”话语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不舍。安利柯不禁又难过了起来。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开始四处观察,他发现被妇人们围着的校长先生的头发更白了,同学们却更强壮了。
最热闹的是才上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有的不愿进教室,被父母强拉进去后又跑了出来;还有的因为找不到父母而大声哭了起来,他们的父母只好又回来把他们哄进教室;有的甚至干脆就领回家去,弄得老师也不知如何是好。
安利柯的弟弟也上一年级了,编在一个名叫代尔卡谛的女老师的班上。
上午十点钟的时候,大家都进教室了。安利柯被分到了巴尼先生的班里。这个班共有五十五人,有十五六人是安利柯三年级时的同班同学,其中包括总是第一名的代洛西。
新的班主任看起来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他身材高大,留着长长的头发,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没有胡须,脸上一丝儿笑容也没有,说话的声音很洪亮。他瞪着眼一个一个地打量着学生,眼光就像是要透到人的心里去似的。安利柯又想起三年级时的老师,一想到那个身材和大家差不多,总是微笑着的好老师再也不会给自己上课,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他那卷卷的红头发的时候,心里又难过起来了。
但是,就在第二天,安利柯开始觉得新老师可爱了。
早上,当安利柯迈进教室的时候,新老师已坐在讲台前了。不断有他以前的学生探进头来与他打招呼。
“老师,早上好!”
“巴尼先生早上好!”
甚至还有学生跑到教室里面来与他握手,看得出来,他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好老师,他们都非常喜欢他。
他也回答学生们,向他们说“早上好”,也同他们握手,但眼睛却不看着他们,脸朝向窗外,似乎是想掩藏内心的难过。
开始上课了,老师要求默写。他走下讲台在座位间来回走动。
突然,他发现有一位学生脸上长满了小红疙瘩,就让他停止默写,仔细询问他是什么病,并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看有没有发烧。
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个调皮的学生见老师背对着他,就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来。他站到椅子上,抬起洋娃娃的小胳膊向周围的同学打招呼,恰好老师回过头去,那个学生急忙放下洋娃娃坐好,低着头等待老师的责骂。老师却只是用手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说:“下次别再这样了。”
老师没有说别的话就回到了讲台上。学生们默写完了,老师先是静静地看了学生一会儿,然后用洪亮而又亲切的声音,慢慢地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要相处一年了,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学习,做个好孩子。自从去年我母亲去世后,我就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牵挂了。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孩子,你们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愿批评你们任何一位,我爱你们,希望你们好,我想你们也一定会喜欢我的。让我们奉献出热情与真诚,共同建造我们这个大家庭吧!我并不要求你们给我什么保证,我知道你们已经在心里答应我了。我感谢你们!”
大家都为老师的话深深地感动。
这时,校工进来通知放学了,大家都很安静地离开了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脸涨得通红,走到老师身旁,声音发颤地低声说:“请您原谅我,老师!我下次再也不那样做了!”
老师用嘴亲了亲他的额头说:“快回家吧,你是一个好孩子!”
下课后,安利柯立刻飞奔到来接他和弟弟的妈妈身边,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妈妈对他说:“安利柯,怎么样,新老师和同学们还好吧?你可要好好学习啊!”
这天回到家,安利柯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在这个新的集体里,又认识了许多新的同学:仗义的卡隆、风趣的可莱谛、铁匠之子泼来可西、好学的斯代谛、驼背耐利、“小石匠”、虚荣的华悌尼、狡猾的卡洛斐、高傲的诺琵斯、可怜的克洛西、讨厌的乌兰谛……安利柯最喜欢卡隆、可莱谛和泼来可西,他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代洛西仍然是班上相貌最好、最有才能的学生。P1-5
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阅读是一件可以伴随人一生的事情。我们在阅读里成长,在阅读里收获,在阅读里拥有美好的心灵、丰富的人生。因此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大量地阅读、主动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这个叫做“阅读”的习惯,从我们学会识字的这一天起。
阅读经典到底有多重要?
一本经典的书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教室的窗口看不见的山和海,有学校的操场望不尽的云和天,有黑板上写不出来的颜色,有课本里翻不出来的画面。这个世界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洗练,和一代又一代读者们的检验,这些关于善良、勇敢、真诚、智慧、爱心、同情的真理就像繁星一样恒久不变地挂在每一个人心灵的夜空中,陪伴着我们,给予我们一生的温暖。
如何在经典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每一次阅读经典的过程都是一段快乐的旅行。这份快乐来自于进入时空隧道般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来自于领会主人公悲喜人生的疾速过程,来自于洞悉作者或者幽默或者深刻的精彩语言,来自于读懂故事中所蕴涵的寓意和哲理。这份可以捧在手上的亲近和幸福感,带着我们从古代的希腊飞到中世纪的法国,从丹麦的海岸飞到北京城的街上,我们的翅膀也在这个飞翔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满并充满力量。
如何踏上这座通往经典国度的彩虹桥?
本丛书精选了100部经典名著,除了新课标所推荐的作品之外,我们还精心挑选了能丰富阅读结构的其他经典作品,以给小读者们带来更完整的阅读积累。我们在每部作品前都给出了精彩的“名著导读”,介绍作家、评介作品,能让小读者们很快地进入阅读状态,找到准确理解名著的坐标。在每部作品后,我们还给出了三篇优秀读后感的范例,让小读者们在阅读之后可以参考范例写下自己的心得,对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一个梳理和提炼。同时,丰富生动的语言风格和为每一部作品配上的大量美丽的彩色插图,都更加符合小读者们的阅读特点,会使你们这一路的阅读变得更加轻松和有乐趣。
快快进入这个缤纷而神奇的美丽世界吧!
这是一个没有教室的课堂,这是一场没有考试的学习,然而这些阅读的过程却可以让你们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美好,从中积累更多的词汇,沉淀更多的想像,从而在不断丰富起来的情感体验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心灵的美好。让思绪随着多萝茜飞跑,在鲁滨逊的小船里顺流而下;让欢乐跟着孙悟空腾云驾雾,躲在大观园里捉迷藏。诸葛亮、林黛玉、匹诺曹、安利柯……他们都在这里等着你们呢,等着带领你们到他们各自的国度里,带给你们前所未有的阅读快乐——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快乐!
编者
2007年6月
让世界充满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世界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就是爱。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份无私、博大、纯洁的爱。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懂得怎样去享受爱。
自从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才真正领悟到了爱的境界。《爱的教育》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这些小故事里包含的方面很多,有热爱学习的、热爱劳动的、热爱祖国的、乐于助人的、尊敬师长的、体贴父母的等等。这本书处处洋溢着爱,还隐藏着一个深奥的话题:爱究竟是什么?
爱就像空气一样,一直存在在我们的身边,却很容易被人忽略。在生活中,爱就像生命一样不可缺少。神话中的嫦娥仙子快乐吗?不,她不快乐!虽然她拥有了美丽,但她却失去了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爱。如果将人生比做水池,那爱就相当于水池里的水。水养育了鱼,爱养育了人。鱼生存不能没有水,人也不能没有爱。
如果没有爱,长江大河变成了一潭死水;如果没有爱,世界万物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爱,地球将不能转动。
其实,爱无所不在。只要你细心寻找,用心感受,爱就在你身边。“爱”这个字,最上面的一撇是天空,点是动物的小爪子、花朵的花辦,秃宝盖是家,最下面是个友字,把它们连起来理解就是:“爱”是由亲情、对动植物的感情、对大自然及祖国的爱组成的。
读完《爱的教育》,我目睹了作者“安利柯”是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去表达爱的。我在感动中还发现了这其中还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感受《爱的教育》这本书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传播爱的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让更多更多的人感受着爱、享受着爱,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许多中小学把《爱的教育》定为学生必读的课外书,许多教师认真地按照小说中写的来教育他们的学生。
——叶至善
好的小说,是可以超越时空的,《爱的教育》这本小说就以其纯洁崇高真挚的爱,教育了我这个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是永不过时的,也是永不消散的。《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