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格拉斯的时事讽刺辛辣刁钻,让你不由得想起诗人海涅。1980年,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皮鼓/译文名著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格拉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一部现代流浪汉的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格拉斯的时事讽刺辛辣刁钻,让你不由得想起诗人海涅。1980年,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内容推荐 格拉斯(1927-),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一九九九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铁皮鼓是的代表作。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偷情,又目睹纳粹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尽管他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领导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个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奥斯卡随侏儒杂志团赴前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嘉,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 目录 第一篇 肥大的裙子 木筏底下 飞蛾与灯泡 照相簿 玻璃,玻璃,小酒杯 课程表 拉斯普庭与字母 塔楼歌声的远程效果 演讲台 橱窗 没有出现奇迹 耶稣受难日的菜谱 棺材一头小 赫伯特·特鲁软斯基的背脊 尼俄柏 有信有望有爱 第二篇 废铁 波兰邮局 空中楼阁 他躺在萨斯佩 玛丽亚 汽水粉 特别新闻 把昏厥带给格雷夫太太 七十五公斤 贝布拉的前线剧团 参观水泥--或神秘,野蛮,无聊 接替基督 撒灰者 耶稣诞生戏 蚂蚁大道 我该不该呢 消毒剂 在货运车皮里长个儿 第三篇 打火石与墓碑 北方幸运女神 四九年圣母 刺猬 衣柜里 克勒普 在椰子纤维地毯上 在洋葱地窖里 在大西洋壁垒或地堡不能同水泥分家 无名指 末班有轨电车或朝拜密封大口玻璃瓶 三十岁 试读章节 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 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这位门后窥视者一跨进我的房间,我就向他讲述我一生中的事件。这样一来,尽管有窥视孔的阻隔,他仍然可以了解我。看来,这个好人欣赏我所讲述的故事,因为每当我给他讲了点编造的故事时,他就给我看他最新编结的形象,以表示感激。他是不是一个艺术家,可以暂且不去讨论。可是,如果用他的创作办一个展览的话,新闻界定会给予好评,也会吸引来一些买主。他用普通的包扎用的线绳编结,线绳是在探望时间过后在他所护理的病人房间里收集来的,经过整理,编结出多层次的软骨鬼怪,随后把它们浸在石膏里,使之僵化,再插上针,固定在木头底座上。 他经常转念头,想创造出五颜六色的作品来。我劝阻他,指着我的白漆金属床,请他想象一下,这张最完善的床如果涂成五颜六色,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呀。他一听这话,惊恐地把护理员的双手伸到脑袋上方猛地击掌,力图在他那张过于呆板的脸上同时露出各种恐惧的表情来,并且放弃了他的涂彩色计划。 因此,我那张白漆金属架病床乃是一种准则。对于我来说,它甚至还不止如此:我的床是我最终达到的目的地。它是我的安慰,还可能成为我的信仰,如果疗养院管理处允许我作一些改变,让人把床栏杆升高,使任何人都不得过于接近我的话。 每周一次的探望日,打断了我在白漆金属床栏杆之间编织起来的寂静。到了那一天,他们全都来了,那些要救我的人。他们以爱我来自娱,想通过我来珍视、尊重和认识他们自己。他们是多么盲目,多么神经质,又多么没有教养。他们用手指甲刮我的白漆床栏杆,用圆珠笔和铅笔在白漆上乱涂不正派的长线条小人。我的律师每次“哈哕”一声闯进病房来后,随即把他的尼龙帽挂在我左脚跟的床柱子上。在他来访的时间里——当律师的话又特别多——他就用这种强暴行为剥夺了我精神上的平衡和欢畅。 来探望我的人们,把礼物放在那幅银莲花水彩画下铺蜡布的小白桌上,把他们正在实行的或者已经盘算好的搭救计划告诉我,并且说服我,说服他们不倦地设法搭救的这个人,高度相信他们的博爱精神。在这之后,他们又重新发现了自己的生存的乐趣,便离我而去。他们一走,我的护理员便来开窗换空气,同时收集捆扎礼物的线绳。换完空气以后,他经常还能找到时间,坐在我的床边,解开线绳的结,整理好,让寂静扩展开去,直到我把寂静叫做布鲁诺,把布鲁诺叫做寂静。 布鲁诺·明斯特贝格(我现在讲的是我的护理员的姓名,而不是在做文字游戏),籍贯绍尔兰,未婚,无子女。他给我买过五百张打字纸,钱挂在我的账上。我储存的纸张还不够,便又让布鲁诺再到兼卖儿童玩具的小文具店去一趟,替我买没有横格的纸,给我提供必要的场地,以便施展我的记忆力。啊,但愿我的记忆力准确无误!这件事我从来不托那些来探望我的人去办,不论是律师还是克勒普。仁爱之心使朋友们为我担忧,给我定下种种规定,仁爱之心也肯定禁止他们干这类危险的事情,例如带给我空白纸张,好让我用以录下我头脑里分泌出来的不连贯的音节。 “喂,布鲁诺!”我对他说,“你能替我买五百张清白的纸吗?”布鲁诺抬头望着天花板,要找出一个譬喻来,他的食指也指着同一个方向,然后回答说:“您的意思是白纸,奥斯卡先生。” P3-4 序言 君特·格拉斯是当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资历最深、作品最丰、名声最大的作家,尤其自他于一九九九年十月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在我国的文学界以及文学之友的圈子里,格拉斯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姓氏了。 君特·格拉斯,一九二七年出生在但泽的德意志人聚居区,父母亲一方是德意志人,一方是波兰人。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但泽的纳粹势力也甚嚣尘上。一九四四年,十七岁的格拉斯被征入伍当空军辅助人员,同年受伤,后被美军俘获。但泽这座海港城市原属波兰,俄、奥、普第三次瓜分波兰时,但泽划归普鲁士。一次大战结束后,但泽成为委托国际联盟代管的自由市。一九三九年,纳粹德国提出但泽走廊问题与波兰谈判,并以谈判无果为借口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二战结束,但泽归还波兰,更名格但斯克,那里的德意志人都被驱赶回德国。一九四六年,当格拉斯从美军的战俘营获释时,他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了。格拉斯先在希尔德斯海姆的钾盐矿当矿工,接着到哥丁根打算通过中学毕业考试,但一上历史课他就反感,终于放弃。一九四七年他到杜塞尔多夫学习石匠手艺。一九四八至四九年,在当地艺术学院学习,兼当模特儿并在一个爵士乐队演奏。一九五三年他迁到西柏林,继续学习雕塑与版画。一九五五年,他的《幽睡的百合》获斯图加特电台诗歌比赛头奖。次年,他的第一部诗集《风信旗的优点))出版,他举家迁居巴黎。这是一段艰辛的岁月: “我的房间无风 虔诚,一支香烟 如此神秘,谁还敢 提高房租 或者打听我的老婆。”(《信经》) 他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幢后排楼房里。卢赫特汉德出版社给他每月三百马克的津贴,让他维持最起码的生活并写作广播剧。长篇小说《铁皮鼓))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一九五八年十月,“四七”社在阿尔高伊的阿德勒饭店聚会。“四七”社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既无纲领,也不发会员证,在作家汉斯·韦尔纳·里希特的主持下,每年聚会一次,作家们在会上朗读各自的新作,当场听取评论,该社就以这种方式来推动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发展。从一九五。年至此,“四七”社共评过五次奖,获奖者是艾希、伯尔、艾兴格尔、巴赫曼和瓦尔泽。这一次聚会时,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来了,朗读了,胜利了。君特·格拉斯,他从巴黎到此地,来时囊中羞涩。他朗读了长篇小说《铁皮鼓》的第一章《肥大的裙子》,与会者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生动、感人、清新,并同意授予他“四七”社奖(三千马克)。次年秋季,格拉斯同他的(《铁皮鼓》一起在法兰克福的国际书展上露面。这部小说的七种外文译本的版权被买出。就在这一年,联邦德国的图书市场上还出现了一批长篇小说:约翰逊的《雅各布的揣测》、伯尔的《九点半打台球》、伦茨的《面包与运动》、哈格尔施坦格的《众神的玩物》、瓦尔特的《哑巴》、茨韦伦茨的《死去的男人们的爱》等。在此之前,文坛的中心议题是长篇小说的危机,而此时,连外国通讯社也报道说,联邦德国的“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 一九五九年底,不来梅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决定授予格拉斯奖金,但不来梅市政府不予承认,表面的理由是《铁皮鼓》亵渎上帝、有伤风化,真正的原因是认为这个小胡子作家是个“有头脑的无政府主义者”,亦即对当时的阿登纳政府持有不同政见。这自然也未能阻止这部小说赢得更多的读者并被译成更多的语言。一九六0年德意志评论家协会授予格拉斯文学奖,一九六二年他又获得法国的文学奖。《铁皮鼓》初版后的四年间,给格拉斯带来了四十万马克的收益,使这位“经济奇迹”时期持不同政见的作家成了“经济奇迹”的受益者。 一九六0年,格拉斯定居西柏林。他的一些剧本,如《恶厨师》(1961)等先后上演,第二部诗集《三角铁轨》(1960)出版,接着,他的中篇小说《猫与鼠》(1961)和长篇小说((狗年月》(1963)相继问世,尤其是后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把这两部作品同((铁皮鼓》一起改版重印时,经作者同意后加上了“但泽三部曲”的副标题。因此,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各自独立,故事与人物均无连续性,惟一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是部分情节发生的地点都在但泽。格拉斯说,它们有四个共同点:一是从纳粹时期德国人的过错问题着眼写的;二是地点(但泽)和时间(1920至1955年)一致;三是真实与虚构交替;四是作者私人的原因:“试图为自己保留一块最终失去的乡土,一块由于政治、历史原因而失去的乡土”(1970年11月28日在西柏林同亨里·普拉尔德的谈话)。 一九八0年,被搬上银幕的《铁皮鼓》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节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小说的英译本也同时在美国走红。从八十年代起,《铁皮鼓》又在东欧和俄国经历了一次复兴。一九九O年三月,《铁皮鼓》中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长篇小说《铁皮鼓》共三篇四十六章,时间跨度较大。第一篇的时间从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三八年,地点是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但泽纳粹势力抬头,纳粹党徒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的“水晶夜”。第二篇的时间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地点是但泽、柏林、巴黎、诺曼底、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德国入侵波兰,但泽纳粹党徒围攻波兰邮局,纳粹党实施安乐死计划(消灭精神病患者、痴呆患者等病人),屠杀犹太人,一九四四年德国军官暗杀希特勒的七·二0事件,二战结束后被割让领土上的德意志人被驱赶回德国。第三篇的时间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五年,地点是杜塞尔多夫,主要历史背景是战后西德的物质匮乏时期,黑市交易猖獗,西德实行货币改革,通过基本法、联邦德国成立和经济复苏。 格拉斯凭着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这个侏儒形象。德语中“见到天光”是“诞生”之意。奥斯卡是在两个六十瓦灯泡的照明下出世的,两只飞蛾飞向电灯,投下阴影。奥斯卡感到人世昏暗便要回到娘肚子里去,可是脐带已被剪断。他一生下来就听得懂大人说话,便下决心在三岁生日那天在母亲送他一面铁皮鼓后实施“自残”(这是战争中厌战士兵的做法),从地窖阶梯上摔下去成了痴呆儿,说话咿咿哑哑,从此不长个儿,但他的智商高出成年人数倍,而且还获得了一种“唱碎玻璃”的特异功能,他可以用尖叫、嘘气打碎玻璃,而且还有“远程效果”。这使他跟成年人的世界保持距离,也使他可以躲在牌桌下、衣橱里、演讲台下,或者爬到塔楼上、舞台上、地堡上去冷眼旁观世界。奥斯卡就这样既回避又面对一个黑暗时期——十二年的纳粹统治,从小市民狭小的天地走进社会,目睹了种种怪现状,最后成了名利双收的铁皮鼓演奏大师。 小说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开篇是奥斯卡在疗养与护理院(精神病院)以白漆栏杆病床为隐居地,让人买来“清白”的纸,敲响铁皮鼓回忆往事,写下他的自供状。原来奥斯卡成名之后又产生厌世情绪,便心生一计,让他的朋友告发他,警方把他当作杀人嫌疑犯关进精神病院监视。末篇是谋杀案真相大白,奥斯卡将被无罪开释,迎来他的是三十岁生日。整个故事情节就在这个框架结构内展开。 《铁皮鼓》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或自述体小说,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小说的主要素材则是作者格拉斯本人的经历与见闻。格拉斯有着犀利的目光和非凡的记忆力,他能把自幼起见到过的事物牢记在心并描绘出来。他善于捕捉有特色的事物或场景,如在冬季集市上出租烧热的砖头当脚炉,用绳子拴住死马的马头扔在海里捕鳗鱼,这在当时当地是司空见惯的,一旦写出来却会让人感到新奇而有吸引力。格拉斯把形形色色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场景编织进一张虚构的网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似信非信,不信又不得不信。文学即语言艺术,德国人把文学作品叫做“Dichtung”,意即“语言艺术作品”。格拉斯的语言艺术就是画家般的写真技巧和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本领。 胡其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