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一代文学巨匠的风雨人生,本书讲述了曹雪芹祖上三代至他十三岁被抄家后所经历的一系列家庭和社会变故,揭示了曹雪芹叛逆性格的形成以及在北京西山艰难著书的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曹雪芹人生历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姚家余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雪芹,一代文学巨匠的风雨人生,本书讲述了曹雪芹祖上三代至他十三岁被抄家后所经历的一系列家庭和社会变故,揭示了曹雪芹叛逆性格的形成以及在北京西山艰难著书的历程。 内容推荐 这个伟大的作家很伟大——他用心血浇灌的故事,让人欢喜,让人伪感,让人知道故事就是流传还流传。 这个疯狂的诗人很疯狂——他用眼泪抒写的诗篇,让人激动,让人沸腾,让人领悟到诗歌才是沸腾的根源。 这个凶残的哲人很凶残——他用残酷诠释人生,让人沉思,让人幻想,让人懂得人生恰是在残酷中磨难。 这个可怜的男儿很可怜——他经历的苦难验证了悲惨,让人同情,让人叹惋,让人理解悲惨不过就是悲惨。 目录 一、皇恩如霑 二、拷问忠孝 三、江宁织造 四、大厦将倾 五、祸不单行 六、千里姻缘 七、右翼宗学 八、西山著书 九、文星陨落 试读章节 皇帝徇情是没人敢指责的。 清代康熙皇帝对曹氏的眷顾让许多王公大臣羡慕不已,尽管他们在背后也曾抱怨皇上任人唯亲,但在表面上却不敢稍有流露;流露出的只有对皇上的奉迎和对曹氏的恭维——趋炎附势或许是为官者的通病,若不如此,恐怕做官就难了。 皇恩浩荡让曹氏感激涕零。 有皇恩就有荣华富贵。 金银珠宝和威仪体面,曹氏应有尽有,只是富贵乏子嗣成了曹家的一块心病。正所谓世间之事难得圆满,再幸福的家庭也有烦恼。 终于有一天,曹氏担心的事发生了——曹家唯一的男丁曹颐死于江宁(今南京)织造任上。虽说当时曹顒之妻马氏已身怀六甲,但腹中胎儿是男是女尚且难料。曹氏当家的“老祖宗”——曹顒之母诰命夫人李氏强忍丧子之痛,暗想我家世袭江宁织造一职,好歹也要有人来传承,绝不能凭空丢弃。遂在万般无奈之际,上书朝廷,请将曹颐族弟曹叛过继过来,承袭江宁织造之职。 康熙皇帝怜惜曹家;对李夫人的请求立即允准。 不过几日,朝廷发下诏书,正式授任曹频为江宁织造。 曹频为人乖巧,深知他凭空得到的美差全靠伯母李夫人,遂对其以母称之,小心侍奉。 李老夫人见曹頫如此恭谨,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暗对儿媳马氏说:“我曹家能有今日富贵,全托祖上福荫,只盼你能为我生下个孙儿,也好让曹家香火有继。不枉我一番苦心。” 马夫人眼中含泪,泣道:“老祖宗一番苦心,媳妇岂有不知之理?我这肚腹若不争气,不仅咱这偌大家业不知要归了何人,就连世袭的爵位也再非我家所有。那时媳妇便是曹家罪人,还有何面目生在世上?” 李老夫人叹道:“阿弥陀佛!但愿我曹家后继有人吧。” 婆媳二人正在说话,曹頫进来请安。 李老夫人看了看曹頫,吩咐道:“你接了圣旨,当速上书朝廷谢恩。” 曹頫应道:“母亲提醒得是,儿子刚刚料理完兄长丧事,这就去写本上奏,向皇上谢恩。” 李老夫人点了点头,又吩咐道:“自今以后,外面的事你自去料理,不必事事都来问我:府里的事还由你嫂夫人掌管。你先下去吧。” 曹頫应了,自去起草本章上奏朝廷。 京城里,众王公大臣听说皇上已令曹頫族弟承了江南织造一职,许多惦记这一空缺的人不免失望。于是,朝中便传出了许多议论,无外乎是皇帝为何这般眷顾江宁曹氏?曹氏与皇帝有什么亲情?这正是因为在朝中知晓康熙皇帝与曹家渊源的人已经没有了。 ◎从龙旧勋 据说曹氏原本是汉代名相曹参的后代,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几经迁徙。最后定居在东北。 明朝末年,曹氏全家被满洲军队虏去,编人满人八旗中的正白旗籍,成了满人内务府的“包衣”(奴仆)。当时曹家家主名唤曹世选。 曹世选被俘后,为使家眷得以安稳生活,只好倾心为满人效力。当时满洲正白旗隶属多尔衮、多铎兄弟管辖。曹世选因颇有勇力又十分机灵,遂被多铎选为亲兵。 不久,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多尔衮、多铎兄弟二人成了清军的急先锋,在一次作战中,清军遭到了伏击,多铎负伤,幸亏有曹世选与众亲兵拼死相救,背着他杀出了一条血路,才捡回了一条命。 自此,曹世选成了多铎的心腹爱将。 由奴仆变为功臣的曹世选彻底改变了曹氏一家的命运——曹家被录入宗人府,成了皇家的亲信。 得到皇室的器重,曹世选在处世上,越发谨慎小心了。 清代自顺治元年(1644年)后金满人人关统一中国,改国号为“清”的最初三十余年间。朝廷大权基本上是掌控在孝庄文皇太后手中。而孝庄文皇太后在顺治初年,一直对摄政王多尔衮十分敬重。多尔衮因感念曹世选对多铎有救命之情,就把他推荐给了孝庄文皇太后。 一次,孝庄文皇太后闲着无事,试探着问曹世选:“你对主子忠心耿耿,若是哪一天你的主子不听皇上的话。你会怎么办呢?” 曹世选自人宗人府后。已看出孝庄文皇太后对多尔衮、多铎兄弟的专横跋扈颇为不满,就小心地应对道:“奴才虽是一介武夫,却知效忠皇上是为人臣者的本分。昔日奴才效忠主子是因为他忠于皇上。若是有朝一日他背叛皇上,奴才便再不认他是主子。” 孝庄文皇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已有抬举曹世选之意。 曹世选自从与皇太后问答之后,就有意与多尔衮、多铎兄弟疏远,一门心思都用在了孝庄文皇太后身上。 孝庄文皇太后看到曹世选的变化,就把他视为心腹,不仅让曹世选担任銮仪卫事一职,还格外施恩,任命他的儿子曹振彦为大同(今山西大同)知府。……P1-3 后记 对作家来说,每次完成一部书稿都会有一种像孕妇产下胎儿一样的轻松幸福感。可是,我完成了这部《曹雪芹人生历程》后,却没有感到任何轻松和愉悦——既没有像每次完成作品那样想过尽情玩耍几日,也不敢像以往一样约上挚友饮酒品茗畅谈创作心得。因为这部作品的诞生让我经历了“难产”的煎熬。 我是一个小说作家,并非“红学”专家,以往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一直怀有七分敬仰、三分嫉妒之情。原本对其生平事迹没有下功夫认真研究过,为不负读者,就要认真研究曹雪芹的生平史料。人言“无知者无畏”。一旦认真探讨起问题,我才感到自己冒失了。真的认识到要想写好曹雪芹这个伟大作家并非易事:一来有关其生平史料极少;二来围绕其生平材料进行研究考证的红学家多如牛毛,他们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若想凭借有据可考的资料展现曹氏形象及经历,绝无在短期内可完成的可能。无奈之下,只好拿出作家本事,适当虚构情节。 虚构情节并非胡编故事。写一个历史人物所用素材多少要有些依据。为此,我只好以一个作家的经验设身处地去推想曹氏的《红楼梦》与其经历的关系。然而,仅由作品推论作家生平,自然难免陷入红学研究的‘‘自传说”。若把《红楼梦》视为曹氏自传,哪里还有写《曹雪芹人生历程》的必要?这就是我在创作中出现“难产”的根本所在。 “难产”是极痛苦的。一些好友曾劝我不妨看看红学家周汝昌的《曹雪芹小传》以及其他一些红学家写的“曹雪芹传略”等。我从事小说创作二十余年,深知创作最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那会使思想受到束缚。作家的思想被牢笼禁锢,哪里还会写出作品来?所以,我不敢采纳好友的建议,只好把一些支离破碎的材料与对曹雪芹的印象加以整合,使出浑身力气去应对“难产”。 面对“难产”,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硬生”。我咬紧牙关,苦苦坚持了二十天,终于产下“孽种”,摆脱了“难产”的苦难。 我之所以称这部作品为“孽种”,是因孕育它饱受痛苦,完稿后仍恐其难以见人。 在此赘述这些,不过是想让读者理解我创作此书的遭遇.无论是哪个看出这个“孽种”的缺陷,想骂我生产了一个“畸形儿”,但请嘴下留些情分。 当然,这部作品问世后,也不排除得到读者肯定的可能。若有人认为它还有些许可取处,我也不敢独自贪功。在这部书的出版过程中,时代文艺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许多辛苦,我心中感激,衷心祝愿时代文艺出版社不断发展壮大。 姚家余 2006年4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