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画者鲁迅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王锡荣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今,人们早已熟悉了鲁迅犀利的文风,却几乎忘记了他的另一个爱好——美术。今年正值鲁迅逝世70周年,出版界大推大量鲁迅旧作及系列纪念图书,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则将自己陆续收集到的154件鲁迅美术作品整理成册,其中50%的画作从未公开,绝对珍藏经典,以飨爱好者。

内容推荐

鲁迅自幼喜爱美术,并有很好的美术训练:少年时期就喜欢用“明公纸”像描红簿那样描摹绣像小说。后来到南京后因学习科学技术需要绘制图纸,到日本后又因学医需要绘制解剖图,这些美术训练使他的绘画技能又有所提高。所以后来便有一些描画之作留下来,这一点,相信有不少人是有所了解的。即便如此,鲁迅的书法因其《手稿全集》和《诗稿》之刊行而流传,而鲁迅的美术作品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是人们不认为有足够编集成册的数量吧。但我在研究中却发现,鲁迅的美术作品其实不少,于是随时注意搜罗,并加以粗略汇集,不意竟已有100余件,因此现在就精选其代表作品,以飨爱好者。

目录

编选缘起

一、国画之部

“如松之盛”——祝《天觉报》创刊图

二、篆刻之部

刻字“早”

“戎马书生”章

“迅”章  

三、平面设计之部

火鸟(蜜蜂)

猫头鹰

国徽

北京大学校徽

小白象

小白象(许广平作)

四、线描之部

解剖图

朱东武、胡幼恒、余岸修三人像

北邙所出明器图(一)

北邙所出明器图(二)

高君阙图

秦汉瓦当文字

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房屋设计图

厦门大学校舍图

厦门大学住所平面图

死有分,活无常

曹娥投江图

老莱娱亲

玉历钞传 

“拖鞍”

亭子间

两进

“押牌宝”

骨牌图

避邪(银筛)

“尾闾”

一枝乳枣

花枪

金箍棒

斗门

桶扇

秋叶式洞门

滴笃板

油炸馄饨 

丁香耳环

人中

板子 

报君知

桩橛泥犁(抛锚)

八团衣服

“请仙”及沙盘

冰糖赢卢

描自德文书籍的图案画

五、书刊设计之部

《域外小说集》封面

《国学季刊》封面

《桃色的云》封面

《呐喊》封面

《热风》封面

《中国小说史略》封面 

《歌谣纪念增刊》封面

《华盖集》封面

《华盖集续编》封面

《心的探险》封面

《坟》封面 

《坟》扉页

《奔流》封面

《而已集》封面

《唐宋传奇集》版样

《朝花夕拾》扉页

《小约翰》封面(1929年再版)

《壁下译丛》封面

《奇剑及其他》封面

《在沙漠上》封面

《接吻》封面

《小彼得》封砸

《近代木刻选集》(1)

《蕗谷虹儿画选》封面

《近代木刻选集》(2)

《比亚兹莱画选》封面

《新俄画选》封面

《近代美术史潮论》封面

《艺术论》封面

《萌芽月刊》封面

《文艺研究》封面 

《浮士德与城》封面

《前哨》封面

《静静的顿河》封面

《勇敢的约翰》封面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封面

《毁灭》封面、扉页

《铁流》封面

《十字街头》刊头

《三闲集》封面

《二心集》封面 

《萧伯纳在上海》封面

《一个人的受难》封面

《两地书》封面  

《鲁迅杂感选集》封面

《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封面

《伪自由书》封面 

《解放了的董吉诃德》封面、扉页

《木刻纪程(壹)》封面

《十竹斋笺谱》扉页

《不三不四集》封面 

《引玉集》封面

《南腔北调集》封面

《译文》封面 

《集外集》封面  

《表》封面 

《俄罗斯的童话》封面  

《准风月谈》封面 

《花边文学》封面

《且介亭杂文》封面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封面

《海上述林》封面  

《死魂灵百图》封面

《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封面、扉页

《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

试读章节

鲁迅自述 寄蔡先生北大校徽图……

——《鲁迅日记》(1917年8月7日)

相关链接 常惠:当时北京火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最佩服鲁迅先生的美术学,如北大的学生校徽和校旗都是请鲁迅先生设计的。

——《回忆鲁迅先生》

编者解说 

1916年12月起,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蔡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鲁迅于8月7日将设计完竣的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采用。后又曾长期弃用,80年代始重新使用,现使用的北大校徽系以此为基础修改而成。>>鲁迅设计的这枚北大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便于制作圆形的徽章。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在艺术处理上,这枚徽章构图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规整,蕴涵丰富。用设计对象的文字构成图案,是徽标设计的常用手法,但高明的设计者用文字构成能够表现徽标内涵的图案。鲁迅这枚校徽的设计,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P27

序言

鲁迅自幼喜爱美术,并有很好的美术训练:少年时期就喜欢用“明公纸”像描红簿那样描摹绣像小说。周作人曾回忆说:“鲁迅小时候也随意自画人物,在院子里矮墙上画有尖嘴鸡爪的雷公,荆川纸小册子上也画过‘射死八斤’的漫画,这时却真正感到了绘画的兴味,开始来细心影写这些绣像。恰巧邻近杂货店里有一种竹纸可以买到,俗名‘明公(蜈蚣)纸’,每张一文制钱,现在想起来,大概是毛边纸的一种,一大张六开吧。鲁迅买了这明公纸来,一张张的描写,像赞的字也照样写下来,……”(《鲁迅的青年时代·五避难》)。后来到南京后因学习科学技术需要绘制图纸,到日本后又因学医需要绘制解剖图,这些美术训练使他的绘画技能又有所提高。所以后来便有一些描画之作留下来,这一点,相信有不少人是有所了解的。即便如此,鲁迅的书法因其《手稿全集》和《诗稿》之刊行而流传,而鲁迅的美术作品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是人们不认为有足够编集成册的数量吧。但我在研究中却发现,鲁迅的美术作品其实不少,于是随时注意搜罗,并加以粗略汇集,不意竟已有100余件,这是我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因此现在就精选其代表作品,以飨爱好者。

鲁迅的美术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国画。这类比较少,目前仅收得一幅,但我不能排除是否还有别的作品。我几年前曾见一据称是出自鲁迅笔下的国画,但终究难以确认。

二是篆刻。据记载,鲁迅早年刻有三枚印章,但目前仅见其一,且仅是印鉴。至于早年在三味书屋刻在桌上的“早”字,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说是“篆刻”。现存有原章的,只有一枚。但亦已弥足珍贵。

三是平面设计。这里搜集的,主要是若干徽标和一些平面图。鲁迅的徽标设计是功底深厚的专业设计,具有不容置疑的艺术水准。但这里的一些平面图却是比较初步的。严格的说来,这些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或“创作”,而只是一些草图,或者说示意图。是鲁迅在通信和文字表述中为方便说明而随手画下的,应该说是比较随意的。我并不想说这些作品多么精彩,但是,其中多少也含有鲁迅未加雕饰的艺术天赋。另外一些更“正宗”一些的平面设计作品——书刊装帧设计,则已另列书刊之部,这里先搁起。

四是线描之部。这一部分,作为鲁迅美术作品整体的一个分支来说,却是更精彩的部分。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鲁迅根据印象而创作的活无常像。虽然周作人说他没有把活无常的另一面画出来,但公正地说,实在已经很传神了。另外一大部分,是鲁迅在回答增田涉提问时,为形象说明事物而随手画的线描画,虽然简单,却也生动有趣。还有一大部分,则是鲁迅从其他中外古今书籍上描摹下来的。虽说有人认为其艺术价值较低,但一些艺术家告诉我,这些也是很有艺术价值的,因为这种描摹虽然不难,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却绝非容易,一则细部本来就是另外添加上去的,绝对需要绘画能力,二则如若不是运笔训练有素,线条并不能如此顺畅圆润。对外行的我来说,完全看热闹,就更觉得很有兴味了。

五是书刊之部。这部分看上去很整齐,只有两种形态:一是封面,二是扉页。实际上情况却还更复杂。尤其是封面,有些是鲁迅独立创作的,而且十分专业,也绝对精彩,例如《歌谣纪念增刊》封面;但有些却比较简单,原因是考虑到成本,例如多种杂文集,况且杂文集封面也不很适宜弄得很花哨。此外还有一些,可说并非鲁迅独立设计,而是与他人合作的,例如《域外小说集》,封面上有陈师曾的题字,表明已是一种合作。《坟》更有意思:封面画是陶元庆画的,这很清楚。但从设计过程来说,我们知道:开始是鲁迅从总体上有所设想,只是请陶画一幅用于封面的画,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但陶元庆并没有听从鲁迅的意见,所画封面画鲁迅倒也很喜欢,但鲁迅又自己画了一幅“小画”放在卷前。这其实是很耐人寻味的,鲁迅从没有这样做过,我怀疑是他原先自己对这书封面的设想:这幅“小画”正符合要表现“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但又不要有死亡和恐怖的意象,其实是很精彩的创作。由于有些封面信息不完全清楚,但我估计,与人合作的情况不少。由于封面设计是一个大类,见到的人也比较多,这里限于篇幅,原则上主要只选刊几种更有代表性和绘制成分更多一些的。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的重新“发现”和刊布,除供欣赏外,还能借此既标举鲁迅的美术功业,又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希望由此引出更多更精彩的发现。因为我相信鲁迅一定还有其他美术作品留存于世,只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虽然可以确认为出于鲁迅之手,但也没有收入。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部分读书笔记中的绘图。其实《解剖学笔记》有六大本,其中的绘图至少有百多幅,但因为一则较多,二则毕竟与“美术”意义上的“画”还是有一定区别,因此这里只选取了若干幅,以见其绘图的功力。此外还有他在南京读书时期,在《开方》、《八线》、《水学入门》等课程的笔记中绘制的草图。这些绘图,与在日本时的解剖学笔记中的绘图属于同一类型,现既选取了部分解剖学图,就不再收入了。

二是,还有一件,对很多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是鲁迅设计的房屋,而且实例俱在。应该说别有意趣,却也没有收入。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只有房屋的实物,却没有鲁迅的设计原稿。这是鲁迅早年从日本归国,回到绍兴后,为他的表弟郦辛农家设计的房屋。虽然没有原始记载和证据,但根据亲友的回忆,再加上这房屋明显带有日本风格的特殊造型和功能,大体可以认定其为鲁迅所设计。虽然如此,但本书的编选原则是收鲁迅手迹,因此虽然这房屋很有意思,也只好割爱了。谨说明于此,以备查考。

王锡荣

2005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