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之先生是中国农业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积极参与并发起了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后改称农业气象分会),不断推动中国农业气象与国际接轨,培养了大批高级的专业人才。其著作颇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撰写专著6部,参与写作、编纂学术著作10余部。获得科研成果奖励8~9项,其中国家、省部级一等奖有三项。曾担任声望甚高的国际性杂志Agricultural Systems和Plant Production Science编委,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理事。本书将高先生的学术思想、方法论及对学术活动的贡献略作回顾与概述。
序一
序二
Preface
钟情科学矢志为农——我的科研经历(代自序)
20世纪50年代
淮北小麦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
双季稻的农业气象问题
早稻秧田各种保温措施的小气候研究
秋季稻田灌水保温效应研究
江苏省双季稻农业气象研究
影响晚稻结实率的低温条件研究
20世纪60年代
陈永康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的农业气象研究
徐淮地区干旱风的发生规律和防御
中国稻作的气候条件
晚稻丰产栽培的光条件与光能利用
不同封行期的光强条件对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陈永康丰产晚稻适期封行的经验研究
20世纪70年代
掌握气候规律争取双三制水稻稳产高产
气象条件与三麦增产因素的关系
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繁殖技术意见
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
早稻超秧龄的发生与防止
江苏省三麦气候条件的初步研究
20世纪80年代
三麦气象生态及最优播期的研究
国际作物生产力研究动态和展望
关于农业气候生态研究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我省农业现代化
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气象生态学的方向与任务
中国不同类型水稻生育期的温光模式及其应用
美国的农业气象学——访美报告
中国水稻生长季与稻作制度的气候生态研究
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
中国水稻生长季气象灾害的研究
中国水稻气候生态区划
加快发展微型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
农业系统论及其方法
方兴未艾的农业系统研究
苜蓿生产的农业气候计算机模拟模式——ALFAMOD
Photo—Thermal Models of Rice-Growth Duration fOr Various Varietal Types in China
中国农业的综合对策
Climatic VariatiOn and Food Pro&lction in Jiangsu,China
水稻钟模型——水稻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水稻最适群体动态的决策模型
20世纪90年代
Rice!Clock Model—A Comptlter Model to Simtllate Rice Development
农业系统学基础(专著)(前言与目录)
水稻气象生态(专著)(前言与目录)
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专著)(绪论与目录)
农业系统学与系统农业
作物模拟与栽培优化原理的结合——RCSODS
作物气象研究走向21世纪
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的农业
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信息化
农业与生物气象学的回顾与展望
21世纪初
RCSoDS-A Sys!,em to Conmbine Rice-SimlJlation with Cultivational optimization
WCSODS-A Wheat Cultivational Model to Combine SimlJlation with Optimization and Expert Knowledge
水稻最佳株型群体受光量与光合量的数值模拟
水稻光合一蒸散耦合模型与不同株型的水分利用效率
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
数字化农业气象学
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
农业模型学基础(专著)(自序与目录)
人生追念
上下而求索——我的一生
沪江情
大别山
忆农干校
院庆七十缅怀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