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宁波老故事(口传文化遗产)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林江云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故事好就在一个“老”字上,创作要有新意,故事不厌老辣,老故事就是将过去的故事,说给现在的人听。

宁波,是一座美丽的历史名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海之滨。她古朴典雅,清纯亮丽,和谐宜居,生气勃勃。在人类早期的繁衍活动中,这里就形成了村落,有七千年文明的河姆渡遗址、傅家山遗址,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代“堇子国”。这千百年的历史长河,承载了宁波深厚的文化底蕴。

宁波老故事,温故而知新!

内容推荐

本书既能使青年一代了解宁波的过去,或多或少增加点宁波历史知识。进一步唤起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又能使老年朋友触类旁通,一隅三反,勾起心底忆想,启发童趣意念,增加青春细胞,促进思维活跃,延缓大脑衰老,益助健康长寿。

目录

前言

一 天封塔的故事

二 “地封塔”的传说

三 鼓楼前奇闻

四 纺丝巷趣事

五 月湖七宝井遇仙

六 城隍庙石狮吐血

七 居土林与白象精

八 风水宝地芳草洲

九 古刹梵宫天童寺

十 小白岭上镇蟒塔

十一 布袋和尚是弥勒

十二 阴曹助建张斌桥

十三 十六月亮宁波圆

十四 东钱湖的由来

十五 缸桥头谋杀案

十六 天一阁二嘉两“书痴”

十七 日湖名刹延庆寺

十八 采莲命比黄连苦

十九 躲债庙的故事

二十 全本梁祝正传(节录化蝶)

廿一 田螺姑娘

廿二 圣口秀才

廿三 康王逃难在明州

后记

试读章节

明州城在设置州治之前,虽说是四明福地,民众聚居甚多而富甲天下,但也是河妖海怪肆虐之处。话说当年,在东海大洋中有一条千年黑鳌鱼精,此妖鱼眼若铜铃、面如铜盆,大嘴微微张开,就可吞进一只小舢板,尾巴轻轻一甩,掀起白浪三丈三。因其能变化自如,且性格残暴,时常在汪洋大海里兴风作浪。

一日,黑鳌鱼忽地里心血来潮,傲气横蛮地闯进了定海口(古时称镇海县为定海县),它蹭招宝山、遛凹甏江,一路逆流而上,笃悠悠地来到了三江汇聚之地。鱼妖久居深海,当它见到三江六岸绮丽风光时,大为心动,歹心骤起,就霸占了附近江河湖汊的水域泽田,隐匿在这座富庶丰泽的水域之中。

自从黑鳌鱼潜居四明城乡后,这里就不再太平了。江中无风三尺浪,泽田天无三日晴,经常随海潮的涨涨落落。大水泛滥,如群魔共舞,涝淹良田,致使农作物歉收.百姓苦不堪言。有时在夜半高潮中突地腾起一浪,蹿上河岸吞噬路人,搅得当地老百姓终日里人心惶惶、不得安生。

更为歹毒的是,每逢农历七八月份的大潮汛时.还要招引来太平洋上的强台风,风灾、妖鱼狼狈为奸,共同作祟,滥施淫威。常常在一时间里,狂风夹着暴雨.漫天飞沙走石。贼鱼妖丧心病狂、残害无辜,恶台风掀翻民居、肆虐无情,过境之后,断壁残垣之状遍地可见,人畜惨叫之声随处可闻,城厢内外一片狼藉,真把个鱼米之乡害得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所以,每当有刮台风的消息传来时,家家唯恐避之不及,户户只得空房挂锁,或奔命他乡,或设法躲避灾祸,等台风过境之后,再着手重建家园。一年年如此往复。

朝廷闻得东海岸边有妖孽作怪,满朝文武官员个个惊怕,都把到会稽四明执政视为仕途一忌,使得州、县衙门长期放任自流。直到唐高宗乾封年问(666年),有一个陈姓的两榜进士决意为民除害,他毛遂自荐奏章请命,愿赴灾地降妖。唐皇李治闻听,龙颜大悦,当殿亲封正四品衔,赐以尚方宝剑,御命斩妖钦差,令其择日挂剑赴任。

陈钦差一到会稽四明,就微服私访,察看灾情,然后贴出了告示,敬请四方能人商议灭妖大计。不日,钦差行辕门前来了一个道人,说是为了消除妖孽之灾而拜谒钦差大人。陈钦差闻衙役报唱,就赶紧出行辕相迎。陈大人抬头看去,只见那道人头戴深蓝方巾帽,身穿淡青粗道服,目光炯炯,神采飘逸,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他连忙将道人请至内厅,敬上香茗。未待钦差大人相问,只听道者先开言说:“以往不少官员,都把来本地当官视作苦役,不思护民安康,造福百姓,只想弄些子虚乌有的政绩瞒哄上司,企盼高就。陈老爷为民请命到四明除妖,此心可敬。此举可贺,贫道深感钦佩。”陈大人谦逊地坦诉:“为民降妖乃为官之本,官民同诛亦属情理之中,道爷谬奖了,令下官羞愧不已。但不知何方妖魔,竟然如此地猖獗?”

道者抖了抖手中佛尘,顺势捋了一下白如银丝的长须,细述起害民妖孽的来头。他沉重地说:“据贫道所知,四明之灾祸来自东海的黑鳌鱼,此妖体长百十余丈,修行千年,成了精怪,既能潜大江又会钻河滨,还可隐匿地底十八尺,妖法十分了得。要想彻底将其除灭,并无良策……”

钦差老爷听到这里,内心不禁打了个寒战.他打断道者话头,急如星火地追问:“如此说来,此妖鱼道行非常,一时奈何不了它。依卑职所见,若难有妙法灭除,能否设法将其驱逐出四明领地,保这一方平安?”

只见道长轻轻地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妖孽在这里兴祸害民,要是将它赶往别的地方,也定会去那里鱼肉百姓,倒不如施一个两全之策,将它就地锁封住,永久扣押在四明重镇。如此既能使一方百姓安宁,又可保天下太平。贫道今日特地赶至,就为来助你一臂之力。”

陈钦差已从话语中轧出了苗头,顿时转忧为喜,便继续请教:“莫非道爷已有镇妖的妙法了?”道长说:“贫道在来此之前,去青城山天师洞府叩见了降魔护道天尊张道陵,自他处借来了天封神符一道,用法符画地为牢,已经把鱼妖紧紧地封住,并挤压人地下一十八尺。你可命人在其头部筑一镇妖宝塔,塔身须高一十八丈:在鱼身处筑神庙一座,庙宇要造前后三殿;在鱼尾处筑庵堂,佛庵应清水相绕,只有这样连环三镇,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因神符只有两年的镇妖时效,逾期此妖就会苏醒过来.故在后年的七月十五之前,一定要将塔、庙、庵造好,三者缺一不可。到时候,若不能全面完成镇压之举措,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但会前功尽弃,还将遭到妖孽变本加厉的报复。”

P2-4

序言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情节朴实动人,许多故事都显示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意愿。但是故事的原创者是谁,却很难说得清楚。可能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冬闲时节,晒着太阳,和一群小辈们聊天,也许其中有段见闻经历,说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在这伙听众中转相传述,一传十.十传百,每个传述之人再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增添几分好看的颜色,于是就形成了一则动人的故事;或许是一位聪明的年轻人,怀着自身美好的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得到满足,于是他就想象出一段一段情节,借它来诉说自己的心愿,以填补生活的缺陷,并将他设想的故事,讲给和他有同样心思的伙伴们听,大家听了很高兴,激起了共鸣,于是就你加一节、他添一段,形成了一则快人心意的故事:也可能是一个惨遭迫害的人,怀着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仇恨,在雪冤无门、报仇无路的时候,他要寻求人间的公道.诉说心间的不平,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讲出来,激起人们对恶势力的憎恨、对苦难之人的同情。日子长久,当事人已成了故人.而他们说过的事却作为故事流传下来了;也有人出于对故土的热爱,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怀有不可名状的感情,会联想起自己富有魅力的童年生活,喜欢将自己家乡的陈年古迹、山川河流、奇闻逸事讲给下一代人听。这样一代传一代,越讲越动听,于是就形成一则又一则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也可能出于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喜欢将英雄的业绩,赋予传奇色彩,于是历史上的英雄,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他们的业绩也就成了神奇的故事……民间故事的作者们,想象力是丰富的,幻想是奇丽的,但语言却很朴实,使人一听就懂。故事情节并不十分复杂,而生活气息却很浓郁;故事内容有的天真烂漫.有的妙趣横生,天真处逗人喜爱,机智处引入深思。因此,民间故事常常能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和听众。

宁波人叫讲故事为“讲聊天”。听故事为“听天话”.这意思是说“讲聊天”的人,总爱天发地发,不受拘束.谈东说西,随意发挥,说小小到茶杯里掀起大风浪,说大大到上天入地呼神驱鬼,事事物物,形形色色,都可以当作故事的“料理”。因此说,讲故事是“聊天八只脚”。犹如脱缰的野马,任意奔跑,想象力越丰富,故事就越生动。小孩子最爱听大人们讲故事,故事会促使孩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中国大诗人艾青,在他们的幼年时代都爱听奶妈讲故事,所以,听故事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林江云同志编著的《宁波老故事》,讲的是历史上宁波的故事,本地风光,别有一番风味。林江云同志是个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对宁波的掌故、风情十分熟悉。他早年一直住在鼓楼前平桥头,历来中山公园和鼓楼这一带,是出老故事最多的地方,耳濡目染的他,自小就是个故事迷,经常会现贩现卖。长大了,他对以往所听过的故事,逐渐有自己判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了,就一心成为民间故事的搜集者和整理者。等到退休以后,他更是将精力花在对老故事的研究、整理和创编上,例如,他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的传说和有关的文字记载,编创了情理交融、委婉动人的作品——全本梁祝正传《魂萦蝴蝶情》。该书出版后,受到了众多读者和有关专家的好评,他深入发掘梁祝爱情的内涵,丰富了梁祝故事的情节,他的《魂萦蝴蝶情》中有些新创意、新点子,为几位小说家、剧作家所吸纳,这说明他对梁祝故事的研究是下过工夫的。

最近,他又精心编著了一部《宁波老故事》,老故事好就好在一个“老”字上,创作要有新意,故事不厌老辣,老故事就是将过去的事说给现在的人听。例如“天封塔”是中古时期遗留至今的古建筑,在宁波是无人不晓的古迹,历来就有许多关于天封塔的传说,故事越说得神奇,传奇色彩越浓,古迹就越令人向往。林江云同志的《天封塔的故事》,给古建筑增添了神奇色彩,情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突显了构建天封塔的精神象征,颇有意思。从前,科学观念不普及。有很多异常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不能用科学道理来解释,人们往往就将奇闻逸事、善恶报应,诉诸神鬼。俗话说:“戏不够神来凑。”人力无法解决的事,就请神鬼来解决:心中不好发泄的愤懑,就借鬼魅之口来发泄。有些故事拿鬼说事,许多怪诞的故事其实都是现实生活的变形。例如《阴曹助建张斌桥》,讲的就是人间不平事,阴曹得报应。人间素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恶人的罪孽.终究会受到惩罚,善人的善愿一定可以实现,奉劝大家要“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又如《躲债庙的故事》是一篇老故事的新创编,颇有人情味。相传宁波有贫、贱、富、贵四座庙,“义庄庙”是穷人的躲债庙,所以叫“贫庙”,穷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到“义庄庙”来避难。尤其是在大年三十夜,债户被债主逼得无路可走时,就躲到义庄庙过大年,躲过了年三十,到了新年初一,大家见了面一声“恭喜发财”,债主就不好意思张口催债了。躲债庙内躲过各种遭遇不同的负债者,也有人被逼上吊,因此躲债庙内有冤魂。但其中也不乏有良心的债主,能体谅负债人的苦楚,在除夕之夜备了酒菜到庙内寻找躲债人,请他一起吃年夜饭,透露出人间的一丝温暖。不过这样的结尾,在老故事里是找不到的,是林江云特意编添上去的,给老故事增加了亮色,很有意思。这也可以说是“故事新编”吧!类似的情节、写作手法,在《宁波老故事》的其他作品中也能见到。

还值得一提的是,林江云同志在每一则故事的后面,都写有一段简短的解说与提示,提请读故事和讲故事的人要多多注意故事的积极意义,尽量减少老故事的负面影响,这是作者的良知,值得称道。

应林江云同志之约,写了我对《宁波老故事》的看法,聊以为序。

2007年9月27日

后记

《宁波老故事》,共精选编著了传说、故事二十三篇,绝大多数故事的原生态素材出自本家爷爷之口。爷爷林宝品(1887一1976年),祖籍北仑林堂,人称讲故事老人。解放初期,绝大多数民居都还属点火油灯(煤油灯)一族,那时夏日的夜晚很是寂寥,大马路上静悄悄的。我们林家三房的十几个孙子孙囡,围着爷爷,坐在昏黄的路灯下面,专心致志地听他讲宁波过去的故事。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爷爷的故事最动听,他有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故事。爷爷的心血没有白费,小房的小孙子林国芳(阿芳先生),如今已成了宁波小有名气的方言说唱串客(艺人)。最近几年才知道,这许多原生态故事由家族式口耳传承,也属于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写作中,作者对这些原生态的素材,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认真梳理,从中提炼出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精华,本着挖掘创新的要求,创编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宁波老故事》。这本中篇作品集对编目作了精心筛选,取材上以即将失传、鲜为人知的逸事为首选:属性上以取各方面有代表性的趣闻为准则;内容上从追求情节精彩、健康向上为用意;故事套故事,赋予了一个个组合式的串联效应,主要揭示了古宁波独特的风俗文化、佛教文化、商贸文化、鬼神文化、建筑桥梁及时令节气与文人掌故。城标类的有天封塔、地封塔、鼓楼、月湖、城隍庙,佛庙有弥勒佛、天童寺、居士林、成套单述的有延庆寺、采莲桥、躲债庙,宁波四大传说,以及“天一阁”、“十六月亮”等一批在宁波有影响的民间故事,基本包含了主要的名胜传说和趣事逸闻。在每个故事后还作了点评、说明和史料鉴证,力求故事完美无瑕。

但仅仅凭孩提时期的记忆是不够的,五十多年过去了,听来的老故事不常想,就容易忘,对于个别故事中的细节,已是人物模糊不清,地址面目全非了,不少人名及故事的出处也很难查实,还是临时杜撰凑编的,有些过门插科也是顺理成章虚构的。为此,作者查阅了数以万计的有关资料,尤其是对照清人徐兆骨的《四明谈助》和1989版《宁波市故事卷》,借以弥补瑕疵,印证出处。一字尚且为师,借此出书之机,谨向提供千金一字及片言素材、图照的前辈、友人,深表由衷的谢意。

《宁波老故事》不同于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现代故事,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惊险场景,只是以平民化的简略用语,直叙宁波老底子(从前)口耳相传的老故事。作者的本意是:依据原汁原味的原始素材,尽力挖掘深厚底蕴;插叙精品精段,于平凡中讲述平常的故事;恰到好处地插用些宁波老话,以地方文化的品貌,再现历史名城的神韵。因初涉传说故事,某些元素和虚构的创编情节,难免有挂一漏万的、拾沙遗金的、似曾相识的、张冠李戴的、平庸乏味的篇幅。由于前人曾经是这么说的,也就只能这么写了,虽然掺入了自我的创新发挥,但也不能过于离谱了。

随着老人们一个个离开人世,宁波的记忆也在逐个消失,作者不想把这些本属于人民大众的智慧财富亦带进土里去,以一个老宁波朴素的报恩之心,将受之于前辈的古宁波传闻,精雕细琢还之于民、传之于民。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自写自编,若有错记人名或漏落情节之处,敬请赐教!此书定稿于2006年10月,原打算向历史文化名城二十周年致贺,因自己凑钱印发困难多多,延期出版,恳请理解!本人打算在有生之年,尽力用心选写宁波人物故事、宁波风情故事,或《宁波老故事》续集。此愿,望能在出版上得到有关领导或有识志士的鼎力支持。

最后,需要告知的是,《宁波老故事》只是一家之言,是人们饭后茶余闲聊的诨段子,切莫以此为准。仅“民女皇娘”一事,宁波就有三个地方在争说:鄞州的高桥说是黄泥墙村的民女黄晓兰(曾有媒体作过宣传),镇海的说是张镒硖民女张布兰(20多年前镇海越剧团创作演出的《民女皇娘》原型),江东区说是惊驾桥民女救皇(惊驾社区居民为此争论过,后请一老者认定)。其实,据史料记载:这三个地方,康王逃难都没有去过。这就像徐季子老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聊天八只脚”,也就是宁波老话“悬势八脚”。这四个字的出处就能讲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兄弟四人,力大无穷,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对凡间生活已无兴趣,要到天上去。四人就搬来了昆仑山、二郎山、三清山、四明山、一座一座往上叠,天庭发现凡人要上天,就抽掉了他们脚下的山。这四个已撩着了天的人,就这样被悬吊在空中了。当人们看到头上悬势的八只脚,就产生了各种故事,在人间传讲……”这个故事少说也能写上5000多字。可见有些说聊天、讲大道,都是嚼麦糕、乱讲堂,只是历代人解解心焦的传说罢了,不必过于计较。

写于宁波卖鱼路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