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可以使职场新人陡增10年功力的成功秘籍。
虽然你拥有了飞扬的青春,但你还必须学会策略性地思考,规划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那么本书就是这么一本指导你踏上成功之路的向导。在这组通信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讲具体的做法和技巧,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把那些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掰开来再揉碎了展示给你看,使读者能够从这些细节之中领悟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办公室成功地图(从上班第一天开始的职场教程)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韩万金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可以使职场新人陡增10年功力的成功秘籍。 虽然你拥有了飞扬的青春,但你还必须学会策略性地思考,规划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那么本书就是这么一本指导你踏上成功之路的向导。在这组通信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讲具体的做法和技巧,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把那些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掰开来再揉碎了展示给你看,使读者能够从这些细节之中领悟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技巧。 内容推荐 这是“我”二叔(但“我”更习惯称呼他为老同志)与“我”的一组通信。这组通信共计23封,内容涉及礼仪、做事、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商务礼仪的虽然只有两封,却透过坐车、吃饭这两件事向我们介绍了社交礼仪知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使我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难得的是行文风趣流畅,便于记忆;关于做事方面的通信较多,非常细致具体,操作性强;关于处世的内容不是很多,却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旦接受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对我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关于做人方面的通信,“我”认为是最具智慧的部分,特别是在确立人生方向、寻找成功捷径等方面,其内容颇值得一读。 目录 第1封来信 上班的感觉有点烦 第2封来信 老同志,请速救我 第1封回信 坐车的学问——找准自己的位置 第3封来信 我要的是零起点傻瓜教程 第2封回信 宴请的学问——功夫在吃外 第4封来信 小事还是做不好 第3封回信 办会的细节——百密不可一疏 第5封来信 我参加了五人协调小组 第4封回信 确认与反馈 第6封来信 做事越多出错越多吗 第5封回信 不要将球停在自己脚下 第7封来信 代人受表扬,心里有点虛 第6封回信 不忘事、不误事与做好事 第8封来信 谢谢老同志 第7封回信 水门事件与水杯事件 第9封来信 苦闷,不知自己该干啥 第8封回信 重新认识你的工作 第10封来信 我们调资了 第9封回信 享受工作带来的学习和乐趣 第11封来信 乐由心生 第10封回信 好人推定与坏事推定 第12封来信 处世与社交原来不是一回事 第11封回信 定位与换位 第13封来信 别像狐狸一样傻 第12封回信 利益与合作 第14封来信 厚道是福 第13封回信 改变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第15封来信 幸运哪会落在我头上 第14封回信 抢先一步,顺畅一路 第15封回信 寻找跳跃的捷径 第16封来信 明知无望,还要去试吗 第16封回信 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第17封来信 我今天去报名了 第17封回信 是你的,就不要轻易放弃 第18封来信 不知自己还能走多远 第18封回信 真是树挪死人挪活吗 第19封来信 我成了三名入围者之一 第19封回信 委屈,是一道测试题 第20封来信 谢谢您的当头棒喝 第20封回信 相逢岂可不相识 第21封来信 我成功了 第21封回信 永远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第22封来信 对新角色还不适应 第22封回信 永远守住你自己的领地 试读章节 三、坐车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选择适当的位置。 如果与领导同车,你最好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这样除了可以为领导留出更多的空间以便休息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通常还有保护领导的含义。如果领导喜欢和你坐在一排,或你需要在车上向领导汇报重要的工作,则另当别论。如果你与朋友同坐一车,则最好同坐一排,这样便于交谈。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坐车,最好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以便与司机作些交谈,这样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是对司机劳动的一种尊重。 (2)在车上不要睡觉。 我们长时间坐车时,特别是在午后或酒后乘车时,特别容易犯困,但这种时候我们尽可能不要打瞌睡。原因有三:一是对同车领导的不尊重。如果同车的领导都没有睡觉,而我们却睡着了,显然是过于放肆了。即使领导睡着了,我们也还有为领导保驾护航的责任。二是不利于安全行车。如果乘车的人都睡觉,受其影响司机也容易犯困,而司机一旦打瞌睡则是十分危险的。所以,无论从保护领导还是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我们在乘车时都不要睡觉。三是有损自身形象。在车上睡觉时,一般睡姿都不太雅观,而有些人在睡觉时还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呓语、打鼾等,这些本来都是很私密的事情,我们为何要展示与他人呢?更何况这样很有可能会破坏你在领导或同事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呢! (3)谈话要适当。 与领导同车,自然要作适当的交谈,但一定要适度。如果此时领导的心情或精神状态都比较好,我们可以主动地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与领导交谈,这样不仅可以使乘车的时间变短,还可以拉近你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如果领导已经很疲惫,则不应过多地打扰领导,简单地聊上两句,就应及时提醒领导休息。如果此时领导心情很糟糕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领导容易感兴趣的话题,转移领导的注意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你自忖无把握将领导的注意力转移开,则干脆保持沉默。如果领导此时正在思考问题,则千万不要打扰他。 如果还有其他领导同车,且他们在一起聊天时,你插话时要掌握好时机,话应少而精。领导之间若是在谈工作,除非问到你,或希望你介入,否则你尽量不要插话。若领导之间谈论的话题涉及对某人的评价等保密的内容时,你不但不要插话,甚至不要听,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个话题与司机聊聊天,或播放一段轻音乐(音量不要过大)什么的。 说到底,在坐车时需要注意的也就这么多,做得好,自然会赢得领导的好感和客户的尊重。 今天先聊到这儿吧。 祝工作顺利。 老生常谈 P12-P14 序言 与你分享我的幸运 这是我二叔(但我更习惯称呼他为老同志)与我的一组通信。 当时我大学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由于对工作中的一切既不熟悉也不适应,便“逼”着老同志与我进行了一场关于工作的通信,前后大约历时一年,内容涉及礼仪、做事、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正是有了这些悉心的指导,才使我在工作初期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少走了许多弯路,也使我在工作不足一年的时候就有幸走上了一家大型国企的基层领导岗位,改写了我所在集团公司里人事任免的一个记录。 虽然我与老同志的这组通信早已经结束了,但我现在只要一有闲暇或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总是喜欢坐下来读一读这组通信,而且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每次阅读时都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老同志终于同意把这组通信结集出版。我作为这组通信的第一读者,站出来说几句感受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这组通信共计23封,内容涉及礼仪、做事、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其中关于商务礼仪的虽然只有两封,却透过坐车、吃饭这两件事向我们介绍了社交礼仪知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使我们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难得的是行文风趣流畅,便于记忆;关于做事方面的通信较多,非常细致具体,操作性强;关于处世的内容不是很多,却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旦接受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对我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关于做人方面的通信,我认为是最具智慧的部分,特别是在确立人生方向、寻找成功捷径等方面,其内容颇值得一读。 在这组通信中,没有大道理,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讲具体的做法和技巧,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把那些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掰开来再揉碎了展示给你看,使读者能够从这些细节之中领悟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技巧。 在此之前,我曾把这些信在我几个要好的同学间传看,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越传越广,反响很是强烈,甚至被我的同学们喻为“一部可以使职场新人陡增10年功力的成功秘籍”。此后,这些信被放到Sohu社区“职场风云”论坛上连载,其场面同样十分火爆。至此,老同志才同意把这组通信拿出来出版。 这些年来,我常常感叹自己的幸运,有老同志这样一位爱我且会爱的长辈,总是能够在我需要帮助,甚至还弄不清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的时候送来他的关爱,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如今,我终于可以将自己的这份幸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了,相信你也会从中得到和我一样的收获。 小爽 2005年12月 后记 寻找成功地图 成功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却各有偏好。有人视当官为成功,有人以发财为成功,也有人把出名作为成功……如果剔除每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成功定义为实现你的人生目标,并获得人们的认可。 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首先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拥有人生目标的区别在于,有目标者的行为是以目标为取向的,无论怎样绕行,都是为了接近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则以方便易行为取向,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拥有明确目标的人生,就像是一次拥有梦想的旅程。有梦想,有期望,自然就有快乐。没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是茫然的,而茫然的结果必然是空虚和恐惧。 是否拥有人生目标的区别还在于,有目标的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阶段性的分目标)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因而他的人生总是快乐的;而没有目标的人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就会永不满足。 仅仅拥有人生目标是不够的,还要规划出一条通向目标的最佳路径。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随便在任何一条路上都可以走向成功。适合自己的路径不一定是距离最短的,也不见得是最宽阔平坦的,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行动特点的,而且又不本拥挤的路径。有了这样的路线图,常常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目的地,也有了行动路线图,接下来就要行动了。 决定你的人生能够走多远的是你的行动能力。行动能力的大小通常取决于你的自身能力和借助外力的能力。 自身能力的获得靠的是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者学习,向行动本身学习。学习的方法包括观察、思考和总结。 借力的方法则更多地来自沟通与合作。重视每一个同行者,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他们的友谊,获得他们的好感,把自己的利益拴挂在他人利益的后面。 人们习惯于把自身能量称之为“能力”,把借力称之为“关系”。那么,能力是你的立身之本,没有了它,你将寸步难行。而关系则是你的力量之源,失去了它,你将是一个孤独的行者,等待你的只能是凄风苦雨。 年轻的行者往往更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却常常求而不得法;总是梦想着在轰轰烈烈的事业中锻炼成长,却忽视了在日常平凡而琐碎的小事中积蓄能量。 年轻的行者有时不太习惯“搞关系”,认为一旦如此便迷失了本真,使自己变得庸俗和市侩。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你获取前进动力和幸福快乐的重要源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旦遇上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却总是忘了问自己,人家为什么会这样?人家为什么要理解你、支持你、配合你?人家在理解你、支持你、配合你的过程中,他们自己的利益在哪里? 忽视了对方的利益,这大概是我们容易受到伤害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难免有困顿的时候,更少不了沟沟坎坎磕磕绊绊,当你跌倒的时候,能不能重新站起来,是决定我们能否抵达目的地的一个关键。而这一切又全都取决于你是否具有坚韧的毅力,态度是否积极。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要善于发现天边的星星。当我们实在爬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懂得稍做休整,但停顿只是为了更快地前进,而决不意味着放弃。 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最佳的路径,有了强大的行动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再加上一群相互关爱的同行者,你说,我们离成功还会远吗? 如果你想和作者联系,请发邮件到:hanwj5223@163.co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