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雄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这位从深山导弹阵地走来的军人,因他的使命、奉献、崇高,感动了全中国,将军的身影虽然远去,但英雄的精神已经烙印在人民的心中,他是理想信念与我军神圣使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全军官兵永远学习的榜样……本书是在第二炮兵党委、首长的关心支持下,在深入部队搜集整理杨业功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搠取了一些生动的有代表性的故事,编撰而成的,所选故事,有的在公开报道中涉及过,有的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但都是官兵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虽然篇幅不长,却小中见大,从不同侧面彰显出杨业功同志的光辉形象,体现了杨业功的高尚品格。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同志,1945年2月出生,1965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营长、团参谋长、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少将军衔。入伍40多年,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拼搏进取,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首都大阅兵,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官兵中树立起崇高形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5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2002年夏天,太阳炙烤得水泥地板嗤嗤作响,某新型导弹旅训练场上一片热火朝天。官兵们经过几个月辛辛苦苦的训练,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考核阶段。
对这个旅的发展建设,杨业功司令员倾注了太多的心血!选这次考核,他想亲自督阵,看看旅里到底是个啥水平。连日来,他连睡觉都在思考着这次考核的相关问题。
这天,他召集机关有关同志来到他的办公室,听取大家对考核的意见。在考核方式上,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基层营连平时训练时间、内容、标准、要求都是统一的,指定一两个发射单元接受考核就行了;有的建议,采取抽考、随机考核的办法检验发射单元的训练水平,既解脱了机关,又减轻了基层负担,认为这种考核方法比较科学。
面对不同意见,杨司令员没有武断作结论,而是借用“木桶理论”打了一个比喻,他说:“如果把一个导弹旅比作一个大木桶的话,那么衡量这个旅的战斗力就是看木桶里装水的多少,一个个发射单元就像一块块木板,哪一块都不能短了,否则就会影响整体战斗力的提高。”接着,他提出明确要求: “抽考、随机考核都有可能让不合格的单元侥幸过关,必须普考,所有的发射单元全部参加,一个也不能少。”
随后,由基地司、政、后、装四大部门组成的联合考核组,进驻训练场实施考核。考核组从严从难,在设有实战背景下对这个旅的各发射单元进行了全面拉动考核。导调组抛开原有的脚本,随机出“敌,,.隋,时而模拟敌特袭扰、道桥被毁,时而改变射向、施放烟雾等,增设了不少突发情况,让每个发射单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接受考核。杨业功则是全程参加,一个一个地过。这次考核,由于涉及面广,随机出情况多,造成个别发射单元面临复杂战术背景而手忙脚乱、处置不当,暴露出了整体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考核结束后,杨司令员针对考核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召集有关人员制定了改进措施。
这次考核,该旅虽然吃了不少苦头,考核成绩也不够理想,但让他们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之后,这个旅针对各个发射单元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进行了强化补训,实现了整体过硬,当年年底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这次考核也使杨业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通过科学考核手段促进训练和工作的重要性。以前,部队进行专业考试,由于专业门类多、参试人员多,所以考试大多是通过抽考来检验,即使进行普考也往往是提前划定范围,使考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杨业功找来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和作训部门一起研究,建立起了涵盖全部导弹专业的试题库。如今,基地所属各部队都能依托这套试题库,每年对全员进行全要素考核,对基地发射骨干搞一次比武竞赛。这种考核机制的建立,促使大家学习专业的热情更加高涨,使每位操作号手真正实现了技术过硬。P3-5
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一一杨业功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同志,1945年2月出生,1965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营长、团参谋长、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少将军衔。入伍40多年,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拼搏进取,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首都大阅兵,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官兵中树立起崇高形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5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杨业功同志逝世后,第二炮兵党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杨业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宣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组织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其先进事迹。2005年8月1 2日,中央军委举行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听取报告,亲切会见报告团成员,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杨业功同志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典范,是我军新型指挥员的杰出代表。号召全军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向杨业功同志学习,强调要“学习他忠于党和人民、使命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勇于面对新挑战、努力学习新本领、善于开拓新局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狠抓工作落实的务实精神;学习他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自律精神。”中央军委专门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向杨业功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联合举行杨业功先进事迹报告会,此后报告团在全国作巡回报告20多场,听众达5万多人次。杨业功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感动了整个中国。2005年1 2月1日,中央军委授予杨业功“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之后,杨业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其画像与张思德、黄继光、雷锋等英模人物的画像一起在全军悬挂。
杨业功,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他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宣传后,感动了整个中国。追寻这位共和国将军的足迹,我们被他的崇高精神所震撼,被他的精彩故事所感动。无疑,这些故事应该走向社会,走向久远,让更多的人去传诵、去解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第二炮兵党委、首长的关心支持下,在深入部队搜集整理杨业功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们搠取了一些生动的有代表性的故事,编撰了这本集子。本书所选故事,有的在公开报道中涉及过,有的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但都是官兵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虽然篇幅不长,却小中见大,从不同侧面彰显出杨业功同志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需要说明的是,按照保密的要求,有的故事在个别内容上进行了脱密处理,也有一些很生动很感人的故事因涉密程度较高,只好忍痛割爱。相信读者读了杨业功的故事,对什么叫新时期的军人、什么叫时代精神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本书由第二炮兵副政委程宝山、政治部主任张孝忠、政治部副主任邓天生等同志亲自策划和审阅,由黎国如、毕永军、何天进、吕文俊、王宏健、曹建兵、王强、蔡瑞金、李永飞、金杨、赞歌、周明等同志编写。在征集故事的过程中,许多熟悉杨业功将军的领导和官兵,饱含深情讲述和追忆了杨业功将军的感人事迹,提供了很多难得的资料和素材,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照片由冯根锁、宋远高、夏寒冬提供。)
编 者
二OO五年十二月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杨业功的颁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