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责备,人机对话代替不了师生对话,代替不了好友关爱,更代替不了亲子关怀,所以走出网络迷途吧,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本书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通过八个网络成瘾的详细案例,从孩子、家庭、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了网络成瘾的新理论,并依此理论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可靠性的干预措施,其中每个案例都包括孩子故事、家庭故事、学校故事和专家点评几个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出网络迷途/聚焦新生代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关成华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网络成瘾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责备,人机对话代替不了师生对话,代替不了好友关爱,更代替不了亲子关怀,所以走出网络迷途吧,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本书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通过八个网络成瘾的详细案例,从孩子、家庭、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了网络成瘾的新理论,并依此理论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可靠性的干预措施,其中每个案例都包括孩子故事、家庭故事、学校故事和专家点评几个部分。 内容推荐 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历程,因此在解释上难以简单地只用诸如人际关系不佳、自制力弱、自我概念差等因素来说明,而宜用更广泛的态度来看待。本书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通过八个网络成瘾的详细案例,从孩子、家庭、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了网络成瘾的新理论,并依此理论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可靠性的干预措施,其中每个案例由孩子故事、家庭故事、学校故事和专家点评几个部分组成。 目录 引言——迷途的不仅是孩子 吴爽的故事:大学梦断 甜甜的故事:流浪公主 张亮的故事:迷茫学子 鲁新的故事:失落状元 阿伟的故事:迷途羔羊 李强的故事:断线风筝 端木的故事:看破红尘 英奇的故事:寒心孤子 试读章节 吴爽的故事:大学梦断 个人故事 进入访谈室的吴爽主动对我点头微笑,并自己主动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不像前面的来访者那么有敌意,这让我很是吃惊。她,个子不高,黑色体恤,牛仔短裤,一头短发,清瘦白净,略显干练。 我们的交流很顺利,吴爽告诉我自己今年20岁了,大学二年级,但是现在正休学一年中。“其实我已经摆脱了网络成瘾,只是爸爸妈妈认为我有问题,非要送我来这里。如果我不来他们就得生气和我吵,责骂也是经常的。” 吴爽说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听话的好孩子。说这些时,吴爽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 “我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爸爸妈妈都以此为荣,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高中毕业那会儿,爸爸坚持让我学习国际贸易,我虽然不喜欢,但也没有太反对。本来嘛,我喜欢文科,可是他们让我学理科。自己喜欢的专业都学不了,那还在乎什么专业吗?干脆他们喜欢什么我就学什么吧,反正从小到大我都是听他们的。只要他们不吵不闹,我也就无所谓了。”此时吴爽的神情严肃了起来。“不过我没有留在他们身边而是去了一个美丽的海边城市,这也算是一种抗议吧。现在看来多亏我离开了他们的视线,否则我现在也不能摆脱他们对我的控制呢。” “其实我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英语和语文很好,所以考大学对我来说很轻松,其实我上的学校还是录取分数很高的,刚去的时候,老师也很器重我,毕竟从大城市来的嘛。”吴爽的神情有一些松弛,“可是第一学期开始不久,我就感到了压力。大量的数学方面的知识让我感到非常疲惫。因为刚开学时老师说过如果压力大,可以换专业,本系内就有偏文科的专业。但是我父母死活不同意。因为这个专业是爸爸的一个梦想。这么多年了,他都苦苦等待着我给他实现梦想呢。国庆节回家时,我因为这件事和他们闹了矛盾,带着一肚子委屈回到了学校。”说这些的时候,吴爽有一点激动,不断地摆弄着手里的一支笔。 我岔开话题问她,“你什么时候开始上网的?” “上网啊,其实高中的时候我就上网,我爸爸妈妈都知道,我爸爸是特别排斥新技术的人。家里的电脑早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买了,一是为我上电脑课,再有因为他们学校要求用多媒体上课,妈妈坚持买了电脑,偶尔妈妈会用它来做个课件什么的,可是我爸爸坚决不用电脑。因为这事他们两个人经常吵架。高中时,老师会要求从网上查资料,爸爸妈妈单位也会往邮箱里发通知,所以就上了网。那时我爸爸虽然自己不用电脑也不上网,可是看电脑看得很紧,就害怕我常上网。其实我哪有那么多时间上网啊?对网络也没有多少兴趣,只想着考大学的事情,压力也蛮大的。” “那后来怎么会迷恋上网络呢?”我看过吴爽爸爸填的材料,说吴爽每天在网上呆十几个甚至二十个小时。 “学习不好啊,国庆节我回家爸爸妈妈也没有同意我换专业,我虽然很伤心,但回到学校还是很努力地学习。每天都拼命学习。对我来说,学习是我惟一能做好的事情,也是我生存的信念。真的,你不要不相信,那时候我就是这样想的。现在有时候我也这样想呢。”吴爽笑了笑,掠了一下额前的短发。“可是,大一的第一学期,我有两门专业课没有通过学校要求的75分。” “不是60分及格吗?”我有些不解,打断了她。 “我们学校是重点大学,如果要拿学士学位,每一门功课就不能低于75分。” “原来这样啊!”我没有话可以说。吴爽又继续自己的讲述。 P7-9 序言 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新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问题并呈日趋严重之势。一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网络成瘾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自2000年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就共同开展了《北京市未成年人状况调查》,公开出版了2000年北京市未成年人发展状况白皮书《聚焦新生代——第一次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报告》,同时成立了“北京市未成年人监测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查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北京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等重大的研究课题。 2002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北京市中学生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游戏机状况调查》,首次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了电脑技术的使用对青少年的认识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完成了近20万字的调查报告。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2004年上半年我们又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重点、补充性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网络问题的理解。电脑游戏成为青少年喜爱的活动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电脑游戏中包含了大量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要素,这些要素本身并不会带来危害,但如果和某些不良因素结合起来就会给玩游戏的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全面揭示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与预防综合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国家批准立项的第一个综合性网络成瘾研究课题,是目前政府支持最大的网络成瘾防治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 为了更加有力地推动网络成瘾综合心理干预,共青团北京市委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05年1月面向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正式启动了“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行动。 “虹”计划实施以来,按照“科研出成果、工作见成效”的总体要求,针对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了大量如何科学使用网络的宣教活动,举办了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名家系列讲座。在科研实践上,分别于2005年1月、5月、7月开办了三期“虹”计划公益训练营,正式报名参加训练营人数超过500人。通过严格筛选与匹配有65人/家庭进入研究范围,全部进行了心理评估与深度访谈。最终有38人/家庭入组,成为深入临床研究对象。 在训练营中,研究者与青少年朋友一起摸爬滚打,深入交流探讨,了解了网络成瘾的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前期研究与临床实践,该项目组专家总结描绘了“网络问题图谱”描述我国当代青少年网络问题现象群,提出了解释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用于临床治疗与大人群的预防。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多层面的,包括:网络成瘾心理依赖机制、临床诊断和评估方法及参考标准、标准化心理治疗与预防方案等。目前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正在做进一步的总结推广,也为继续深入研究我国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的演化规律,将心理干预方案进一步系统化、标准化、操作化,通过建立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与研究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帮助与指导,并带动相关青少年发展问题的实践与研究。 当代青少年是数字时代的主人,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互联网与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如电影、电视)一样,在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害。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柄双刃剑成为当代教育界与科技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做好电脑和网络使用中心理行为特点的研究,因此及时开展有关网络成瘾脑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中的主要内容全部来自“虹”计划实施过程中所收集到的真实资料与信息,为了更好地深入揭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全貌,也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书编写过程中做了必要的资料整理和保密处理。 希望本书能为踯躅于网络世界的青少年提供一些借鉴,为困惑于网络少年的家长启迪一些思考,为关心网络问题的有识之士注入一些动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