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之一,《绿山墙的安妮》,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一个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一本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一份纪念中国与加拿大建交35周年的文化交流精品。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没被生活的困难所挫败的感人故事。该书问世至今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绿山墙的安妮(全译本)/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加拿大)露西·蒙哥玛利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之一,《绿山墙的安妮》,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一个让两位英国首相都为之着迷的美妙故事,一本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一份纪念中国与加拿大建交35周年的文化交流精品。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以清新流畅、生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在朋友和老师的关爱中没被生活的困难所挫败的感人故事。该书问世至今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内容推荐 马修和玛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像中,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如果玫瑰会说话,一定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她还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想像成两个知心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然而,由于酷爱想像以及“爱美之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作者的文字清新流畅,生动幽默,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坚强乐观的形象更让人掩卷难忘。 目录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三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四章 绿山墙农合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身世 第六章 玛丽拉打定了主意 第七章 安妮念她的祷告词 第八章 对安妮的培养开始了 第九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得心惊肉跳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严肃的誓言和保证 第十三章 有所期待的喜悦 第十四章 安妮的坦白 第十五章 小学校里的大风波 第十六章 黛安娜应邀赴茶会,结果很不幸 第十七章 新的生活乐趣 第十八章 安妮前去抢救 第十九章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和一次坦白 第二十章 一个出色的想象出了毛病 第二十一章 调味品中异军突起 第二十二章 安妮应邀去吃茶点 第二十三章 在一件有关自尊心的事件上安妮惨遭不幸 第二十四章 斯塔西小姐及其学生安排了一场音乐会 第二十五章 马修坚决主张做宽松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会”成立了 第二十七章 虚荣心和精神上的苦恼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的新时期 第三十章 “女王班”组成了 第三十一章 小溪和河流的汇合处 第三十二章 录取名单公布了 第三十三章 旅馆的音乐会 第三十四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一名女生 第三十五章 女王专科学校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荣誉和梦幻 第三十七章 收获者的名字叫死亡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转 试读章节 马修·卡思伯特和那匹栗色母马优哉游哉地慢慢走过八英里的路程,前往布赖特河。这是条风光宜人的路,路两旁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农庄,不时有一小片胶枞树林从中穿过,要么就是一道山谷,那里野李树伸出它们蒙着薄雾的花枝。空气里弥漫着苹果园和草地的芳香气息。草地顺着斜坡,直伸向远方笼罩着蓝灰色和紫色雾霭的地平线,这时“小鸟儿纵情歌唱,仿佛这是全年唯一美好的夏天时光。” 马修一路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得其乐地驾着马车,除非有时碰到妇女,他必须向她们点头致意——因为在爱德华王子岛,人们应该对路上遇到的人一一点头,不管认识与否。 马修惧怕所有的女人,只有玛丽拉和雷切尔太太不在此列。他总局促不安地感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家伙正在私下里讥笑他。他这么想也许是对的,因为他是个长相古怪的人,身材粗笨,铁灰色的长头发一直垂到佝偻的肩头,那一大把软软的褐色胡子是他二十岁就开始留起来的。实际上,他二十岁时的模样和他六十岁时差不多,只是缺少点灰白色罢了。 他来到布赖特河,不见火车的影子。他以为自己来得太早了,就把马拴在布赖特河小旅馆的院子里,往火车站的站房走去。长长的站台上几乎不见人影,唯一看到的是一位小姑娘,她坐在站台尽头的一堆木板上面。马修一注意到那是个女孩,就侧着身子尽快从她身边走了过去,根本不看她一眼。他如果注视她一下,就不会不注意到她那姿势和表情里所包含的紧张的执著和期待了。她正坐在那儿等待着什么事情或什么人,因为那时她只有坐等,没有别的事情可干,所以她坐在那儿全神贯注地等待着。 马修遇到了火车站站长。他正在锁售票处的房门,准备回去吃晚饭。马修就问他五点半的火车是不是快要到了。 “五点半的火车已经来过了,半小时前就开走了,”这个精力充沛的高级职员说,“可是留了个乘客给你呢——一个女孩子。她正坐在那边的木板堆上。我请她到女候车室去,可她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她喜欢待在外面,‘那里有比较开阔的天地,可以让我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她说道。我不得不说,她真是个怪孩子。” “我不指望接到一个女孩。”马修茫然地说,“我是来接一个男孩子的。他应当在这儿。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把他从新斯科夏带来给我的。” 火车站站长发出一声口哨。 “我猜这一定是搞错了,”他说,“斯潘塞太太领着那个女孩子下了火车,把她交给我照管。她说你和你的妹妹把她从孤儿院领出来抚养,还说你马上会来接她。我就知道这些——我也没有把别的孤儿藏在这附近。” P10-11 序言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世界名著,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玛利所著“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它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量达八百多万册。世界文学大师马克·吐温把它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斯漫游奇境》相提并论,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斯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八十年代中期,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曾风靡加拿大,美、英、德、日等国也竞相播放。小说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几十年来一直是加拿大一个闻名遐迩的景点。来华访问的加拿大贵宾谈起这部小说时往往精神亢奋,眼睛闪光,把它视为自己的光荣和骄傲。一部小说产生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是并不多见的现象。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首先是因为它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安妮的感人形象。我们都熟知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妮的成长过程正是从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过程。在小说开始时,安妮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长了一头红发,脸上有许多雀斑。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收养了她。本来他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以便他长大了帮助马修干农活,但阴错阳差,却把一个长得并不好看的小女孩领了回来。安妮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一开始她差点儿被退了回去。可是这个小女孩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且比丑小鸭幸运的是,她在绿山墙农舍这个淳朴的环境中,得到了收养她的这对善良的兄妹和周围人们的关怀、爱护。到小说结尾时,她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漂亮的花季少女,即将出任当地的乡村小学教师了。 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她纯洁正直,性格倔强,感情充沛,喜欢说话,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尤其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她善于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从眼前的实在的事物想象出应该有或可能有的事物,从而使她生活的天地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但她有时也因耽于想象,在生活中酿成若干无伤大雅的差错,闹出一些喜剧,使绿山墙农舍的故事妙趣横生。随着她的健康成长,想象中的自发的成分日益减少,自觉的成分明显增多。在她身上,想象力是促使理想、道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的推动力量。她并不死啃书本,却以优异的成绩从专科学校毕业,并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奖学金。然而,正在这时,马修不幸去世,玛丽拉几近失明。为了陪伴和照顾孤独的老人,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决心留在当地教书。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抉择,充分显示了她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小说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丝丝入扣,不仅感染了读者,也给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下一代以有益的启迪。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还因为它成功地刻画了安妮周围的人物。恩格斯说过:“我觉得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他主张“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安妮周围的人物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拿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来说,他们都爱安妮,但爱的方式各有不同,甚至形成鲜明的对照。马修比较早的就看出了安妮的真正价值,尽管他沉默寡言,对玛丽拉又常常退让三分,但他并不掩饰对安妮的深挚的爱。玛丽拉则是个“刀子嘴巴豆腐心”的人,她也有着慈善的心肠,但对安妮要求十分严厉,甚至近于苛刻,有时还产生误解。她把爱埋藏在心灵深处,从不轻易流露。这样,在这一对形同“养父母”的身上,我们便看到了“慈父严母”的对立。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抚育着安妮这个孤儿。读者从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情趣。有的人物作者着笔不多,也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例如书中的约瑟芬太太,她是安妮最要好的同学黛安娜的姑奶奶,两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到来,竟然跑到她的床上去,压在她的身上,闯下了大祸,几乎不可收拾。但安妮的真诚坦白竟然使怒不可遏的约瑟芬太太怨恨尽释,同安妮成为“灵魂的知音”。安妮周围的人物构成了一种典型环境,这个环境造就了安妮的典型性格。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更因为它歌颂和弘扬了真善美。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是通过富于想象力的主人公的眼睛和心灵来描写的,绿山墙农舍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景色,不论是树木花草,天上的云彩,还是池里的碧波,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它们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丰富多彩,令人神往。更加突出的是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性格的美。马修和玛丽拉都是极其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却有着金子一般的心。安妮的同学吉尔伯特·布莱思曾经是她的“死敌”,因为他曾抓住安妮的头发骂她“红发鬼”,使她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她在很长时期里一直不能原谅他的过错。但是当他们俩一同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专科学校,而吉尔伯特已经联系好了在本地学校教书时,为了让安妮能够就近照料玛丽拉,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个职位让给了安妮,自己到离家较远的白沙镇去当教师。这也是真正的自我牺牲,因为他将支付在白沙镇的膳食费用。在这个英俊的小伙子身上有着多么崇高的灵魂啊!至于主人公安妮的闪光的思想品质,在作品中得到了更加集中的多方面的表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也因为它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通观全书,丝毫没有某些作品中存在的儿童文学成人化的倾向。它所描写的一切,都通过儿童和少年的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完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洋溢着儿童所特有的生活情趣。但是,它又不像某些儿童文学作品那样,故意迎合读者,用甜得发腻的调子同读者讲话。它既从儿童出发,又引导儿童,这样就收到了受读者欢迎、对读者有益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全书的幽默的笔调。人们读着那行云流水般晓畅的语言文字,读着、读着,常常忍俊不禁,意趣盎然。这是作者的智慧和内在的乐观主义的表现,它植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将近一百年来,小说能够在作者本土乃至世界上许多地方不胫而走,长销不衰,这兴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书评(媒体评论)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让你终生难忘的经典佳作,被全球最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评选为二十世纪五十本最佳童书。 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斯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马克·吐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