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凡人之歌--陈幼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仁杰//何建华//吴纪椿//王宝来//郑智勇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风尚问题,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树立新时期正确道德观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陈幼人同志,正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的积极实践者。他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也是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的一面旗帜。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共青团上海市委、市希望办联合汇集成册,主要收集了本报的30余篇独家报道,以及陈幼人写给助学结对的湖南侗族姑娘蒲艳艳的90封书信等,充分展现了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陈幼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感人事迹。他的平凡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在平凡中体现了伟大的“凡人”精神。

目录

接过陈幼人的爱心火炬 文汇报评论员

让全社会唱响“凡人之歌” 文汇报评论员

平凡人的非凡力量 文汇报

壮举,未必惊天动地——代表委员在京谈好民警陈幼人 文汇报

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决定:授予陈幼人“突出贡献奖” 文汇报

中海集团党组作出决定:开展向模范共产党员陈幼人同志学习活动

上海海运公安局发出通知:学习好民警陈幼人

报道篇

一曲壮丽的“凡人之歌”——上海民警陈幼人的爱心故事 文汇报

用生命谐写“凡人之歌”——记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陈幼人 文汇报

11年恩情感动侗族山寨 文汇报

好民警陈幼人11年来资助湖南贫困女孩 青年报

上海干警举债八年助学,侗族女孩勤学护理报恩 新闻晚报

受助11年,侗族姑娘谢恩人 文汇报

一声陈叔叔感人肺腑,11年恩情终生难忘——记侗族女孩蒲艳艳千里来沪看望陈幼人 海运报

举债助人干警昨日病逝,妻子含泪说丈夫——“他就是为自己想得太少了” 文汇报

湖南侗族姑娘千里来沪痛别助学好民警陈幼人  新华网

他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追记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陈幼人 文汇报

新华社播发电讯向全国推介上海好民警侗族姑娘千里来沪痛别陈幼人 新民晚报

陈幼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昨举行 文汇报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人心 解放日报

“他的凡人小事感人至深” 青年报

陈幼人:平凡人生书写不平凡故事 解放日报

上海好民警陈幼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昨举行市民站在场外静静地为他默哀 新民晚报

模范共产党员陈幼人:平凡的他蕴藏不平凡的爱 青年报

追思篇

陈幼人追悼会五百多人参加老邻居包车赶来为好人送行 青年报

让希望之火永流传——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陈幼人追悼会纪实 文汇报

生死两别道不尽11年“不了情”——受助侗族女大学生讲述上海民警陈幼人的感人事迹 文汇报

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陈叔叔 文汇报

《好民警11年资助湖南贫困女孩》追踪热心市民纷纷愿接下“助学棒” 青年报

“幼人,真的好想你”——左邻右舍深情怀念好人陈幼人 文汇报

帮助好民警陈幼人了却心愿66岁市民接力资助湖南女孩 青年报

追思战友英魂,唱响凡人之歌——中海集团员工挥泪告别陈幼人同志 海运报

学好知识,才能摆脱贫困——记陈幼人爱心助学11年两地书 文汇报

“不要再提报答之事”——记陈幼人爱心助学11年两地书 文汇报

演讲篇

老百姓心中的共产党员 郑智勇 朱彦婷

用生命谱写凡人之歌 初嘉民

民警为百姓,百姓爱民警 孙勉

用生命托起的希望 蒲艳艳

幼人,我为你骄傲 顾群粉

为了“平凡”而感动 王宝来

书信篇(节选)

陈幼人给蒲艳艳及其父母的信

陈幼人给儿子的信

试读章节

编者的话

播撒爱心、以真情谱写“凡人之歌”的上海好民警陈幼人的动人事迹,经文汇报近一个月的连续报道,反响巨大,感人情怀,令无数读者潸然泪下。

一个普通人因大爱天下而被人传颂,陈幼人的默默义举,不但彰显了爱的非凡力量,更昭示世界在爱心的传递中会变得愈加美好。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间真情以爱为源。陈幼人的可贵,在于他从来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以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超越世俗的眼界,一步步登上道德操守的高峰,成为我们人生路上媳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面镜子。

爱并不总与能力大小有关。爱其实是一种自觉担当的责,所以爱心不分多少。今天,当我们再次追忆这位毕生以爱示的爱心使者时,期待陈幼人的“凡人之歌”被更多的人传承续,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三月的上海,一个普通民警的不幸病逝,引起无数人为之垂泪悲痛。许多市民自发赶到殡仪馆为他送行,赶往展览中心听他的凡人故事,赶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助学对象……

上海海运公安局的好民警陈幼人——44年用生命谱写“凡人之歌”,用短暂人生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11年助学情深

“陈叔叔,你怎么能走呢?!”乘了28个小时的火车赶到上海“谢恩”的湖南侗族姑娘蒲艳艳,首次与恩人见面竟是生死诀别;连续11年资助自己读书的陈叔叔竟身负重债,凑不出自己的救命钱。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很多孩子没有读完小学就辍学了,有的甚至没有进过校门。11年前,龙井冲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蒲艳艳也为缴不起学费辍学了。正当她独自悲伤时,从千里之外的上海传来消息:一位民警叔叔通过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与她结成了“1+1”手拉手助学对子。直到今天,蒲艳艳还记得当年老师给她念的信,这个陈幼人叔叔要她好好学习,并会一直资助她完成学业。正是这封信,改变了蒲艳艳整个人生。

11载春秋,90封书信,在上海和湖南问,一个普通民警和一个侗族姑娘建立起浓浓的亲情:艳艳病了,陈幼人连夜赶到邮局寄药;艳艳学习生活枯燥,陈幼人买来照相机、胶卷教艳艳学习拍照,丰富业余生活;艳艳学英语有困难,陈幼人赶紧寄去录音机、英语磁带和参考书。1998年艳艳小学毕业,她的父母觉得女孩子只要小学毕业识字就行了,不想让她上初中,陈幼人得知后连忙给艳艳的父亲蒲祖金写信:“帮人帮到底,我要继续资助你家艳艳读初中。”2000年艳艳初中毕业,蒲祖金认为做家长的已经尽到了责任。陈幼人又急了:“艳艳是个懂事、争气的女儿,她努力读到这个份上,高中不读岂不可惜!说不定你这穷人家还真能飞出个金凤凰呢!”被陈幼人的执着和真情打动,蒲祖金改变了想法,就此,蒲艳艳成了当年她所在学校初中生中惟一上高中的女孩。转眼艳艳高中毕业,蒲祖金又一次犹豫了。面临第三次“助学危机”的陈幼人赶紧往蒲家写信:“国家对老区的基本投资力度逐步加大,要不了几年,你们芷江就会有较大发展了。如果现在不读书,学不到专门知识,拿什么去建设家乡?”在陈幼人继续履行承诺的坚持下,艳艳考上怀化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终于成了飞出山区的金凤凰。

11年,对于蒲艳艳来说,陈叔叔就像一棵遮风挡雨的大树庇护她成长。其实,陈幼人夫妻俩月收入仅3 000元,还要负担岳母和现读初三的儿子,特别是陈幼人还患有重症肝病,需每天服药调理。可是,陈叔叔对蒲艳艳的资助却从未间断。今年2月27日,蒲艳艳听说陈叔叔病了,打电话到他单位查询才知道真相:陈叔叔已经住院,病症是“肝硬化、肝萎缩、肝腹水”。学医的她立刻借来路费,连夜登上火车去见11年从未谋面的恩人。当她心急如焚地赶往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时,日思夜想的陈叔叔已经面容枯槁、处于半昏迷状态。醒来看见艳艳,陈幼人说出的惟一一句话竟是:“快点回去,千万别耽误了学业。”

蒲艳艳此时方知,要想救活陈幼人,必须施行肝脏移植,可是需付15万元手术预付费的现实,却让他束手无策。3月2日,当陈幼人的家人终于凑齐手术费时,却因病情拖延太久导致其余脏器损伤。3月3日上午10时,陈幼人因心力衰竭去世。

帮助17名下岗邻居

长天当哭,万众垂泪,与蒲艳艳同样悲伤的还有许多人。广中街道灵一小区的居民自发聚集追思:为了帮助下岗邻居找到工作,陈幼人竭尽全力东奔西走,几乎每个月都要找居委民政干部和就业援助员五六趟:“他总是求我们帮助下岗的邻居,从来不说自己的事。”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陈,竟帮助17名下岗的邻居找到了工作。

一人上岗,挽救全家。小区居民董长元下岗后独自带着女儿,生活窘迫,性格也变得消极。陈幼人知道后,和居委就业援助员一起积极想办法帮他解决就业问题。小区门卫的岗位,董长元嫌工资太少,没多久就不干了。陈幼人连忙又找来看自行车的工作,还时常跑到看车点去关心董长元,鼓励他坚持下去。董长元身体不适,陈幼人还利用休息时间帮着看车。董长元看车工作有了变化,陈幼人心急如焚:“怎么办?董长元工作没有了,生活又要转不起来了!”陈幼人一边安慰董长元,一边又联系了为企业送氧气瓶的工作。生怕董长元吃不起苦,陈幼人经常去帮着一起干。去年七八月,陈幼人自己已经病得不轻了,还是顶着38℃的高温,骑黄鱼车帮董长元送氧气瓶。楼组长刘守珍说他这么做“犯不着”,陈幼人却说:“这么热的天,帮他早点送完氧气瓶,他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从文汇报上看到陈幼人去世的消息,杉达大学学生孙勉顿时痛哭失声。孙勉的父母下岗后做小生意,因为家里的积蓄被人骗走,父母从此借酒浇愁,对她不闻不顾。小时候,在她饿得哇哇哭的时候,住在隔壁的小陈叔叔接她到自己家吃饭,安排复习功课,并热心地帮其父亲找到了工作。有一次,孙勉去买菜,陈幼人见她塑料袋里仅有几棵蔬菜,便悄悄地塞了一袋小排骨:“拿着,回家去炖汤喝。”孙勉考上大学收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陈幼人送的:“阿勉,这是小陈叔叔精心挑选的手机卡号,希望你积极上进,等你入党的时候,我一定为你庆祝。”

“为何不让分担忧愁”

送别陈幼人的追悼会上,邻居陈玉琴几乎流干了眼泪:“陈大哥,是我拖累了你啊!”十多年前,她从外地嫁到上海青浦,由于家庭不和离婚了。她带着8岁的儿子只好又嫁给年龄比自己大许多的第二个丈夫。丈夫的子女嫌她没工作、没钱,根本不尊重她。就在这个时候,陈幼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玉琴,我来帮你自立。”

陈幼人很快兑现诺言,让陈玉琴去驾校学开车。但是,陈玉琴没有钱付培训费。陈幼人说:“我已经帮你凑足了学驾驶的学费。”见她不肯接受,陈幼人便宽慰说:“这钱就算我帮你垫付的,等你学成后找到工作再还给我。”在驾驶学校,看见陈幼人拿出3 180元学费,陈玉琴感激得流下了眼泪。3个月后她学成出师,又是陈幼人忙着帮她找到了为公司开运货车的工作。

一年后,陈玉琴把积攒的钱还给陈幼人,可陈幼人却说:“不要还,这钱就作为你的就业投资。”陈玉琴感激万分,又凑了一笔钱买了一辆二手小车,专门运货。手里有了钱,她的腰杆挺起来了,家里人也对她刮目相看了。去年年底,陈玉琴卖掉小车,加入了大众出租车公司。陈幼人得知后,马上发出一条祝贺短信,这条短信,陈玉琴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得知你要到出租汽车公司任职,我真的为你高兴……”

居委会民政干部钱凤珍说:“小陈这家人搬到小区有十多年了,每逢过年过节,他总把单位里发的礼券或奖金买来大米、油和其他生活用品,掰着手指头算好送给几户困难家庭。小区里捐款援助灾区,别人5元、10元,而他一捐就是200元。下岗人员在小区里开了理发店,他也总是多付一两倍的钱……邻帮邻,一家亲,他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小陈,为什么不让我们分担你的忧愁啊?”上海海运公安局政委初嘉民泪流不止。他没有想到,这个爱心助学11年、舍得花钱为十多名战友每人买一把躺椅方便休息的小陈,竟然因治病、购房等负债十多万元。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陈幼人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真心、真情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平凡小事。他是凡人的楷模,当代的雷锋,“凡人之歌”将永远在申城万人传唱。P17-22

序言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重要论述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风尚问题,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树立新时期正确道德观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海运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陈幼人同志,正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的积极实践者。他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也是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的一面旗帜。

前不久,我参加了陈幼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演讲会,又陆续从报纸上读到他的感人事迹。虽然平凡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他一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俭朴清廉、乐为善小,济贫解困、无私奉献。踏上工作岗位后的25年,他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他在自身患病而且家境也不富裕的情况下,11年如一日无私资助湖南贫困学生;他处世立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先后热心帮助17位邻居找到工作,又一个个化解左邻右舍的矛盾纠纷。陈幼人同志过早的离去令人悲痛,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精神令人敬仰。

感谢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同志,将陈幼人同志先进事迹汇编成书。陈幼人同志不愧为上海公安系统共产党员的优秀典型、人民警察的时代楷模。在陈幼人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精神和公民道德素养。我希望全市公安民警,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都能以陈幼人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热爱祖国、尽职敬业,在本职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学习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学习他乐善好施、慷慨助人、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学习他淡泊明志、公而忘私,即便在自己身患重病,家庭沉重的经济压力下,仍然心挂希望工程,信守当初的助学承诺的高尚情操。

当前,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形成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学习陈幼人同志的先进事迹,就要与大力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迎世博文明行动、塑造崭新的城市文明形象和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加强和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每个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坚定执政为民、廉洁为公的思想,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凝聚人心,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上海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作出新贡献。

是为序。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 刘云耕

2006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