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它的过去如此神秘、它的现在这般真实,它的未来如此遥不可及,它的一切一切一直为我们所关心。但我们所了解的地球和它真实的面貌相差到底多近、多远?我们所知的一切是否科学?我们对地球的所知仍局限于几年、或者十几、几十年前么?或许本书中最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2000多个相关条目详细解可以多多少少帮助我们揭开地球母亲她那神秘的一面!
本书收录了最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2000多个相关条目详细解释了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学科上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名词和概念。五大主题的倾心设置,追溯了地球的历史,揭示了宇宙的奥秘,绘制了山川河流,寻觅了洞穴奇观,穿越了戈壁沙漠,勘测了地下河流。从森林而来,往海洋而去。来自权威专家的科学论述,使您真正了解我们的地球,重新构建人类与地球的和谐生存之道。
生物沉积成因海洋、淡水和陆地颜色常为深棕至黑粒径细
此类沉积物包括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碳氢化合物(例如泥炭、煤、石油和沥青)和其他保存在岩石里的相关有机物,例如植物树脂形成的琥珀。生物沉积基本上由碳物质组成(来自死亡动植物有机组织的分解)。所有生物都由复杂的有机物构成,主要是长链碳原子(脂肪族分子),例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光合作用时,陆上植物和海中藻类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组织。但近数十年,在深海底普遍发现由热液提供能量,独立(跟太阳能无关)的化学合成作用。生物死亡后,组织腐烂分解,通常形成碳原子环(芳香族分子)。碳分子可能溶解形成腐殖酸或储存在沉积物中。后者经历一系列地质作用,在海洋沉积物中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甲烷)。在陆地上,有机物储存在土壤和水下沉积物中,例如泥炭、煤和沼气(甲烷),就像史密斯所说的一样。石油和天然气的密度低,常从源岩移栖而出,有的流失到地表,有些存在地下多孔隙的储集岩中,例如砂岩。泥炭和煤则是值物沉积而形成的,厚度可达数米,中间夹有化石土壤(称为底盘土)和其他岩石,例如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岩石种类由原始沉积地点而定)。从石炭纪起,热带森林和沼泽面积宽广,足以形成煤矿床,煤的等级跟植物埋藏的深度有关。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泥炭逐渐转变成褐煤、烟煤及无烟煤,碳含量和发热量也逐渐增加,但水分和挥发物则减少。
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