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话聊斋(精)/书香门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清)蒲松龄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

内容推荐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目录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偷桃

王六郎

狐嫁女

陆判

酒友

柳氏子

莲香

胡氏

吴门画工

金陵女子

夜叉国

田七郎

丑狐

张鸿渐

鸟语

石清虚

嘉平公子

商三官

王桂庵

姬生

新郑讼

一员官

公孙夏

僧孽

成仙

贾儿

董生

查牙山洞

豢蛇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张老相公

水莽草

凤阳士人

胡四姐

大人

侠女

遵化署狐

种梨

崂山道士

蛇人

娇娜

妖术

王成

青凤

画皮

婴宁

聂小倩

阿宝

张诚

口技

真生

红玉

连琐

老饕

庚娘

宫梦弼

雷曹

赌符

翩翩

罗刹海市

公孙九娘

促织

雨钱

姊妹易嫁

小猎犬

辛十四娘

鸦头

封三娘

花姑子

八大王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绿衣女

寒月芙蕖

向杲

鸽异

巩仙

二商

阿英

青娥

胡四娘

宦娘

阿绣

小翠

局诈

梦狼

司文郎

诗谳

佟客

于中丞

折狱

乔女

席方平

素秋

胭脂

瑞云

赵城虎

仇大娘

葛巾

黄英

书痴

晚霞

白秋练

王者

竹青

香玉

阿霞

林四娘

试读章节

瞳人语

长安城里有个书生,名叫方栋,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可是,他的品行不太好,为人轻薄好色,见到漂亮女子就两眼发直,口水都要流出来。

清明节前一天,方栋独自在郊外散步,忽然看见有几个骑马的婢女簇拥着一个挂了红底绣花帘子的马车从大路那边缓缓走来。他发现其中有个婢女生得十分标致,走近几步正待细看,又发现敞开的车帘内端端正正坐着一位穿红着绿像天仙一般美貌的女子。

方栋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美貌的女子,惹得他心猿意马;他跟着车子跑前跑后想看个够,不觉走出好几里路。

这时车子忽然停下来,只听车内女子把一个婢女叫到车边,说:“快给我把车帘放下,哪来这个疯少年,一直偷看人家!”

婢女放下车帘,用贲怒的目光盯着方栋说:“你知道吗?这是芙蓉城七郎子的新娘,要回娘家。你当是一般乡下女子,是可以叫你这个秀才胡乱看的?”说完顺手从车辙下抓了一把尘土,劈头盖脸朝方栋扬去,等方栋用衣袖揉揉眼睛再看时,马车已经走得看不见了。

方栋带着满腹惊疑回到家里,觉得眼里怪不好受,叫人翻开眼皮一看,眼睛上长了一层薄膜。

睡了一夜,眼睛难受得更厉害了,一天到晚流泪不止。薄膜扩展得很快,几天就长到了铜钱厚,特别是有眼,竟长了一个螺旋状的肉块,用遍所有的药也不能治愈。从此,方栋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方栋双目失明以后,心里十分烦闷,想起那天的举动,后悔得要死。他听说念《光明经》可以消灾除难,就买了一卷请人教他。开始学《光明经》时,方栋心里不免有些烦躁,过了一段,也就慢慢安下心来,一年以后,各种杂念都没有了。

有一天,方栋正盘坐了专心念经,忽然听见左眼里有人说:“黑漆漆的活活憋杀人。”

“咱们一块到外边透透气吧。”右眼里立刻有人回答。虽说声音细小得像蝇子叫,却也清晰可辨。

方栋正在奇怪,又觉得鼻孔里怪痒痒的,似乎有个什么东西从里面钻出来走了。过了一阵,鼻孔又痒痒起来,又觉得那东西顺了鼻孔爬到眼眶里。

于是,眼睛里的说话声又出现了:“哎呀,好久没到花园去,珍珠兰怎么都枯死了?”

原来,方栋平素十分喜欢珍珠兰,以前在花园里种了不少,他经常亲自浇灌,珍珠兰长得很是旺盛。自从他双目失明后,一直没有过问,刚才听了眼睛里的话,就把妻子叫来,说:“你怎么叫花园里的珍珠兰死了?”

妻子问他怎么会知道,他就把眼睛里说话的事告诉了她。妻子急忙到花园验看,果然不差。

方栋的妻子觉得很奇怪,想看看到底从丈夫鼻孔里爬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就一声不响藏在那里。

时过不久,她见有两个豆粒大小的玩意儿从丈夫的鼻孔里钻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长着翅膀的小人儿,刚落到地上,便一前一后出门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只见那两个小人儿挽着手走进来,接着“嘤”的一声飞到丈夫的脸上,像蜜蜂找窝似的爬来爬去,最后钻到鼻孔里去了。

就这样,那两个长翅膀的小人儿,从方栋的鼻孔里进进出出闹了好几天。

一天,方栋又听见左眼里说:‘潞弯弯曲曲的,走起来真不方便,咱们干脆自己开个门儿吧。”

“不行,我前面的障碍太厚,要开个门谈何容易?”长了螺旋状肉块的右眼回答道。

“那么就让我先来试试,要是办得成,咱们打通一道门儿好了。”

左眼里的说话声刚停,方栋就觉得左眼痛得很厉害,好像有人要抓破似的。这样痛了一会儿,他把眼一睁,哎呀,他的眼睛居然又能看见东西了。

方栋高兴极了,他把妻子喊来看他的眼,只见左眼里铜钱厚的翳破了胡椒大小一个洞,黑油油的瞳孔闪着亮光。又过了一夜,左眼里的翳就全部褪掉了,再仔细一看,竟是两个瞳孔。右眼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正应了眼里说的“打通一道门儿”那句话。

方栋虽然只有一只眼睛看东西,但视力并不比原来两只眼睛的时候差。从此,方栋不管做什么事,言谈举止格外检点,人们都夸方栋是个品行端正的人。

芙蓉城的主人不知道是什么神仙,莫非是菩萨现身吗?那小瞳人劈开“门户”,让方栋重见光明。看来,神鬼虽然凶恶,也是允许人悔过自新的。

画壁

江西省有个人叫孟龙潭,他有—个朋友姓朱,是个举人。

俩人一起到京城里游玩。有一天,他们在京郊游览,不知不觉走进一座小寺院里。一位老和尚迎出来并带他们四处参观。

寺院里有个大殿,殿里边有礴志公的塑像,东西两壁是精美绝伦的壁画:亭台花木交相辉映,人物鸟兽栩栩如生。你看东壁上散花天女图中,那个手持花束、面带微笑的少女,画得多么逼真!那张樱桃小口仿佛有话要说,那双多情的眼睛好像眼波流转。

朱举人看得入了神,忽然觉得自己的身子变得很轻很轻,就像驾了云雾一样,转眼来到墙壁上。但见仙山处处,楼阁重重,和人间大不相同。

一个老和尚正坐在高处讲经说法,周围站着许多听讲的人。

朱举人刚挤进去听了一会儿,觉得有人轻轻扯他的衣襟。回头一看,那个持花少女朝他嫣然一笑,便转身走了。

朱举人远远跟在少女背后,见少女转过曲廊,要进一所小屋,只得停下脚步。少女扭回头来,见朱举人在那里徘徊,就举起手里的花招呼他进来,朱举人这才放心大胆地跟了进去。朱举人见屋内无人,就立刻上前拥抱少女,少女半推半就同他做起夫妻来。一时事毕,少女把朱举人锁在屋子里,嘱咐他不要咳嗽,不要弄出声响,并说她晚上就回来了。

这样过了两天,少女的秘密终于给姐妹们发觉了,她们把朱举人从屋子里搜了出来,开着玩笑对少女说:“瞧瞧,肚子里的小孩都那么大了,还散着头发充大姑娘呀!”

大家说笑着,有的拿来金簪,有的拿来耳环,替少女梳头打扮,给他们举行婚礼。

少女羞羞答答,含笑不语,任凭女伴们摆弄、嬉笑。

过了一会儿,一个女伴站起身来,说:“时候不早了,咱们走吧,再待下去人家会不高兴的。”

女伴们又说笑一阵,一一道别而去。这时再看少女,高高的发髻,低垂的刘海儿,比先前更加艳丽动人。

朱举人看看四下无人,便将少女搂在床上,一股兰花和麝香的气味直沁心脾。

朱举人和少女正高兴得难解难分,忽然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和锁链的哗哗声,接着传来纷纭杂乱的叱斥声、争辩声。

少女和朱举人急忙翻身下床,从门缝里偷看,只见一个面色漆黑的金甲使者,带着铁索,举着大锤站在众女伴中间,说:“都到了吗?”

“都到了!”众女伴齐声回答。

金甲使者又说:“如果你们有人私藏下界人,要立即坦白!要是不说,可不要后悔!”

众女伴齐声回答:“没有。”

少女听到这里刚松了口气,那金甲使者又突然返过身来,用凶恶的目光盯着小屋,露出要搜查的意思。

少女大惊失色,急忙把朱举人藏在床下,打开后窗逃走了。

朱举人悄悄藏在床下,连大气也不敢出。

一会儿,听见金甲使者在屋内转了一圈出去了;一会儿,又听见靴子声、嘈杂声渐渐远去,心才不像刚才跳得那样厉害了。但是窗外依然有来来往往的人议论这件事。

朱举人蜷曲在床下,时间一长,直觉得眼里冒火光,耳朵嗡嗡响,那份难受劲简直无法形容,又不敢贸然出去,只好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响动,等待少女归来,几乎全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再说孟龙潭,正在殿中看画,一转眼竞不见了朱举人,心里很是奇怪。

问老和尚,老和尚笑着说:“朱举人听讲经说法的去了。”

孟龙潭又问:“在什么地方?”

“不远。”老和尚又笑笑,用手指敲着墙壁喊道:“朱举人还没有游玩够吗?该回来了。”

老和尚话音刚落,就见画壁上出现了朱举人的画像,看他侧耳倾听的样子,似乎听见了什么。

这时,老和尚又喊道:“快回来吧,孟先生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于是,朱举人便从墙上飘然而下,傻呆呆地站在那里,但觉腿足酸软。

孟龙潭见朱举人从墙上下来,不觉吃了一惊,就问朱举人是怎么回事。朱举人告诉他,刚才正在床下藏着,猛听到打雷似的敲击声,所以赶忙从屋里出来看看。

这时再看壁上持花女郎,宛然一个新嫁娘,再不是刚才那副少女的打扮了。P8-11

序言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清朝山东淄川人。他花费大量心血,在40岁时写完这部巨著,后又经过增删,最后定为16卷,491篇故事。

《聊斋志异》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

从艺术成就上看,《聊斋志异》将古代小说中“心怪”、“传奇”和“人情”融于一体,吸收了古代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简洁优雅的文言风格。同时,它又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性。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个个鲜明生动:写贪官污吏,无不面目丑恶、朋比为奸;写科举考试,则应举者鹦鹉学舌,考试官有眼无珠,写爱情,则痴男怨女,楚楚动人,写女子,则拈花微笑,娴雅多情。从故事结构上看,其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让读者开卷后兴味盎然,不愿释手。

《聊斋志异》问世后,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至蒲松龄去世50年后,才在浙江刻版问世。成书定名为《聊斋志异》,是因为“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书刊行之后,风靡坊问,人们公认“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此后,“聊斋热”一直持续着。截至目前,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它那样古今都热、雅俗共赏、老少皆爱。

为了方便阅读,本书特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