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了一个成绩优秀、敏感而又独立、心事重重的女生从初中开始起就一厢情愿的与一个快乐、睿智、看似被命运眷顾着的女生暗自较劲。在十年的时间里,她们从初中毕业后暂时分别到又在她们上学和工作的北京不期而遇。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她们经历了不同的教育经历,但是又殊途同归地走到了同一个起点,在同样的大公司里工作,同样的小资环境下生活。故事的情节从过去上学时的比成绩发展到今天的比工作、待遇、以及各自的感情生活,这一比就是十年时间。她们虽是好友,却始终逃不开瑜亮的心结。生活永远没有停顿,不是一场战役就能决定生死或高低的。输或者赢,荣耀或者平淡,在她们经历了那么多之后这些又真的那么重要吗?……
两个优秀的女孩儿,一个敏感、独立,一步步脚踏实地走来;一个聪慧、随意、看似被命运眷顾得到很多。一对好友,却逃不开瑜亮的心结。听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
对抗现实想要把日子都过成诗,可是又有多少心事不欲人知……
裳是我的同学。我认识她十年了,这十年我用了全力,最后却败下阵来。开完此贴,我不要再和她有任何比较,结束这十年!
十年前,初三秋季学期,班上转来了一个小女生。只有十三岁。她两只眼睛很大,身高一米五几,体重应该八九十斤。当时我是班上第一名,全校前五名。
在初一时,我也是个清秀的女生,到了初二以后,因为提前发育了吧,再加上刻苦学习不运动,体重增长得很快,以至于别人看我初一入学的证件照,都看不出当时照片上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就是初三那个丰腴的我。
平时的我,总是静静地读书,因为我不能接受别人成绩比我好,也不能允许自己懈怠。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我想只有读书好才能解脱!
记得第一天,老师把裳介绍给全班同学,说这是××中学转来的同学,成绩也非常的不错,希望大家能互相鼓励,度过初中的最后一学年。
当时我本能地短暂地定神看了她一眼,我想:“成绩不错,是吗?”看到她小小的个子,还是个小女孩,眼神还比较好奇地看着大家。我就马上低下头看书了。
初中的时候,男生和成绩很好的女生一般都不说太多话。男生觉得那些成绩好的很高傲,成绩好的男生呢往往也是特立独行,更喜欢和男孩玩。我当时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比较冷。而裳,入学一个多月,就已经能拉着一些同学去滑冰了。在那凡年,滑旱冰还是很火的。
而我,除了学习,几乎从来没有在放学后或周末和同学出去玩过。在我心里,觉得那是浪费时间,玩物丧志。
从滑旱冰这件事情上,就看出裳其实是个很爱玩的人,而且很喜欢引人注意。我想她真是无聊的女孩。老师也发现了裳这个毛病——我看到班主任曾经把裳叫到办公室去谈话。
接着,第一次月考成绩下来了,裳的成绩比我总分就差2分,名列全班第二。当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真的吃了一惊!这些分数是我每天在学校学满十个小时,回家吃了饭又马上坐定书桌才得来的。她怎么能周末出去玩还考得和我差不多?!
也许是我的成绩稳定得老师都习惯了,裳的出现让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大为欣喜。证明了这个转进来的孩子确实所言非虚。
在成绩总结会上,班主任大大地表扬了裳。我听了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已经是第一了,没必要为了第二名的人不高兴。只是暗暗提了口气,下次考试,我一定要远远地把你甩到后面。
慢慢地,我对裳也有了一些了解。她是从一所没有我们学校管得严厉的中学转过来的,她妈妈是个老师,希望她能在最后一年被老师管严点,要不就会被那个学校放羊式的管理给毁了。
我比裳大两岁,或者说我们全班同学大部分都比她大一两岁,她是最小的。有可能是全校初三学生中最小的。
裳带来了她过去学校的痕迹,或者说也就是她个性如此——爱玩,懒散,有点疯的感觉。因为相对于我当时安静的个性来比较,大部分人都比较活泼。她和班里很多同学关系都不错。有成绩很差倒数的,有中不溜打算混过初三的,也有班上成绩极不稳定但是比较风云人物的。
大人们都觉得小孩子的生活很简单,但现在想起来,似乎一样都是有阶层,有地位,有格局的。
我把当时的同学分成这些种类吧:
一、成绩超好,个性冷漠甚至奇特的。
二、成绩超好,个性融洽的。(少见)这种人往往学习也比较轻松。
三、成绩上游,有时能赶超前几名,但是不太稳定的。
四、成绩中游,每天不知道在干什么,有时觉得智商很高,有时觉得很平庸。这样的人最后经常在毕业以后也联系不到。
五、成绩中下游,喜欢玩,对于明天有点浑浑噩噩的感觉。
六、成绩下游,但是性格突出,有时喜欢拉帮结伙,恶作剧,出风头。有时也有善举。
七、成绩下游,个性无聊,问什么不知道什么,是老师和同学都忽略的那种。他们就是金字塔下面的基座,像水池里面的水滴,你也分不出他(她)在哪儿,甚至你也不用去注意他(她)在哪儿。
八、靠狂死读书拼命读书来博得中上游成绩的那种。
好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和差生走太近。老师给你压力,父母也给你压力。关键是没时间去打打闹闹。裳偏偏和第六类同学能跨界相处。这些男生最喜欢出风头,比如在你背后贴纸条,把扫把放门上等你走进来就掉在你头上,在老师离开教室的时候就往黑板上写乱七八糟的东西等等。感觉她最不喜欢的就是第八类,那种死读书,连走路都在背课文的人。
而裳关系最好的,是一个叫晴的女生。这个女生长得非常漂亮,学手风琴,爸爸开了个饭馆,每天车接车送。成绩是中游的样子。她早就放出话来以后是不打算考高中的,估计是要考艺术类的学校吧。但是晴真的成绩只能算中游,而且晴也是老师眼里比较不好管的那种学生。她很早就开始早恋。有一天,帮她的早恋对象,也是我们班一个男生,写作业,还被英语老师含沙射影地讥讽了一顿,但是实质也没拿出什么惩罚行动。
裳和晴,加上晴的仰慕对象,与裳关系不错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很怪异的小团体。也谈不上团体,因为她们这堆人里面,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不好的,有漂亮的,也有不漂亮的,有高大威猛的,还有搞怪的。其中有一个还是我们班主任的表妹——别惊讶,因为辈分的关系,班主任和他的表妹差了十几二十岁。
我的初中母校是以管教严厉、催生高分著名的。比如裳就是她的父母花了一笔转校费才进来的。
而且学校也酷爱乱收费,今天收这个书本费,明天收那个考试费,还有饭钱等等。像我这种家庭条件不是很优越的,就觉得很吃力了。不过我从来不会让别人看出我的窘迫。学校里面大家都不喜欢穿校服,可是我穿得很多。
她们以为我是一心向学,性格沉静,不关注外界,才不喜欢换衣服。其实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买衣服。我还算白,所以也不难看。一白遮百丑。
学校为了方便全面管理学生且提升食堂经济效益,要求学生早中餐都在学校吃。我是属于少数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学生之一。因为姑姑给学校打了证明,说明了我的情况。
每天早上,班委会安排两个男生去食堂抬上热气腾腾的馒头,大家哄抢之。中餐是将自己的饭钵统一收到食堂,中午的时候照样由男生抬上来。同学们一边抱怨今天的东西不好吃,一边打闹着。
班上有一些神奇的人。有一个男生,和裳一样,转学的,但是他不是开学转进来的,是先进了别的班级,过了一两周,因为班级配额的关系被转到我们班来的。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转过来,至今我也想不起来那个地方是不是我们省的。
他成绩也很好。前五名左右的样子,好的时候冲到前三,后来有一次冲了第一,那是后话。
他发音很怪,有时很呆有时又很聪明。有时喜欢用他自己的腔调念那首《天净沙·秋思》。
他念出来是:枯藤(顿、点头一下)老树(顿、点头一下)昏……鸦!……依此类推!语文课本RAP版!
老师说有些男生初中并不拔尖,成绩不错,但是一到高中就刷刷地冲上去了。我感觉他应该就是那种。只不过后来不知道他出了什么事情,居然还复读了一年。最后考上了我们省级的××大学。真是很奇怪,不应如此啊。莫非也是早恋了? 初三那年给我印象很深刻,同时又很模糊。好像随便走进哪一个初中教室,就能重新走进过去那段时光,同学们都满满地坐在教室里,嘈杂的嘈杂学习的学习。十年的时间猛地过去。P2-P6
我觉得女孩的友谊就是那样,没有百分百的真诚,但有时的确让人温暖和感动,这样就够了。
——一半辛苦一半幸福
不管这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反映了真实的社会女性心理。我觉得我和我的很多朋友身上都有“漪”的影子,而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好奇的另一类女性就是你所描述的“裳”。她们拥有天生的亲和力,并且有梦幻—般的罗曼史。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已太单纯,太简单了,所以不如聪明伶俐的“裳”类女性了解这个社会,了解男性。而现在我觉得我们可能仍然不如她们了解男性,但对社会的理解也许反倒比她们来的实在。
——姐儿
裳似乎是一个生来幸运的人,许多人拼命追求的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让很多平凡人不由得心生嫉妒,从而产生一种排斥,尽管她看起来聪明、漂亮、惹人爱。漪身上有千千万万城市小蚂蚁的影子,身在花花绿绿的城市,却难以像裳一样享受色彩缤纷的生活,只是像漪一样际揣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在现实的围城中挣扎。
——MOONCITI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