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必备丛书”以临床各科为主,分为传染病、急症、呼吸病、心血管病、消化病,泌尿病、血液病、内分泌代谢病、肾脏病、神经内科病、外科病、肛肠病、皮肤病性病、筋伤与骨疾病、骨折与脱位疾病、妇科病、儿科病、眼病、耳鼻咽喉病等中医临床专著。
本书对临床中医生碰到的各类心血管病的诊治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以病为纲,每种病都述及其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临床工作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参考著作,对于广大患者也具有极大帮助。
本书对临床中医生碰到的各类心血管病的诊治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以病为纲,每种病都述及其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内容全面,叙述清晰、简练,包括了临床中医生临证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资料,是临床中医师必备的工具书。
本书适合内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阅读。
9.3 心脾两虚案
张某,女,28岁。分娩后6个月出现心悸、失眠,曾到某院就诊,当时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报告室性早搏数为6724次,部分呈三联律,心脏超声及心肌酶学检查均正常,确诊为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经西药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病人症状未见缓解,故就诊,当时病人自诉心悸,乏力,气短,失眠,多梦,纳少,查见面色萎黄,口唇爪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而结代。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炒枣仁30g,远志10g,节菖蒲20g,当归10g,龙眼肉15g,木香5g,生姜3g,大枣4枚,合欢15g,丹参15g,甘松15g。水煎服,服四剂后,病人觉心悸略减轻,但人寐仍困难,上方加夜交藤30g,继服10剂后,心悸明显减轻,睡眠有所改善,继服10剂后,病人心悸症状基本消失,睡眠尚可,查心电图未见早搏,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发生658次,又继服上方6剂后,病人诸症皆消。
按语:由于产后体虚,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不安,治疗当以归脾汤为主,脾能生血,血能养心,使心神得养,心悸自除。
9.4 心虚胆怯案
胡某,女,21岁。因受惊吓后引起心悸1年,时轻时重,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显示为室性心律失常。但心脏超声提示为正常,心肌酶学检查正常,排除心肌炎,确诊为心律失常,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自诉平素胆小怕事,多梦易惊,易疲乏,纳少。查病人形体较瘦,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结代。
西医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断:心悸(心虚胆怯)。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太子参20g,菖蒲15g,远志15g,茯苓15g,生龙齿30g,紫石英20g,炒枣仁20g,百合15g,合欢15g。水煎服,服6剂后,病人睡眠略有改善,但仍多梦。上方加生地15g,丹参15g,川芎15g,服4剂后,上症减轻,听诊早搏减少。继服6剂,症状缓解。
按语:因其于平素心胆气虚,又受惊吓而致胆气更虚,心神不藏。心虚则神摇不定,胆怯则善惊易恐,故治疗以安神定志丸为主,胆气平则气不乱,心不虚则神能安。
P46-47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它与中华民族文化同源共生。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轩辕易结绳,共为三皇始祖。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生存与繁衍发挥了凸显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医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海内外医学界所瞩目,并已发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充分展示中医临床优势与特色,全面系统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更好地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工作的开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我们组织了长春中医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各临床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完成了《现代中医必备丛书》的编撰工作。
本套丛书以临床各科为主,分为传染病、急症、呼吸病、心血管病、消化病,泌尿病、血液病、内分泌代谢病、肾脏病、神经内科病、外科病、肛肠病、皮肤病性病、筋伤与骨疾病、骨折与脱位疾病、妇科病、儿科病、眼病、耳鼻咽喉病等中医临床专著。每部著作均以临床各类疾病为章,下设: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疗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等栏目。论述详尽,内容丰富,中西汇通,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理法相应,结构完整,是现代中医临床必备的参考书。
本套丛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临床工作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参考著作,对于广大患者也具有极大帮助。
由于编写本套丛书的时间紧,工作量较大,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王之虹
2005年10月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