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必备丛书”以临床各科为主,分为传染病、急症、呼吸病、心血管病、消化病,泌尿病、血液病、内分泌代谢病、肾脏病、神经内科病、外科病、肛肠病、皮肤病性病、筋伤与骨疾病、骨折与脱位疾病、妇科病、儿科病、眼病、耳鼻咽喉病等中医临床专著。
本书对临床中医师碰到的各类皮肤病的诊治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以病为纲,每种病都述及其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疗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临床工作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参考著作,对于广大患者也具有极大帮助。
本书对临床中医师碰到的各类皮肤病的诊治进行了全面介绍。全书以病为纲,每种病都述及其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疗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内容全面,叙述清晰、简练,包括了临床中医生临证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资料,是临床中医生必备的工具书。
本书适合皮肤病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阅读。
3 诊断3.1 诊断要点
根据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及特殊部位湿疹。3.1.1 急性湿疹
皮损呈多形性,可见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搔抓后形成点状渗出及糜烂面,病变中心渗出较多,外周可有散在丘疹、丘疱疹,其境界不清。严重时皮疹泛发全身,多对称分布,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手足露出部及阴囊、女阴、肛门等处。自觉瘙痒剧烈,饮酒、搔抓、肥皂洗、热水烫等均可加重皮损,增剧痒感。常有反复发作倾向,易转为慢性湿疹。3.1.2 亚急性湿疹
可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是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治疗不当时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可有轻度浸润,仍伴有剧烈瘙痒。3.1.3 慢性湿疹
可因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反复治疗不愈演变而来,也有开始即呈现慢性湿疹者。皮损常增厚、浸润,有时呈苔癣样变,轻度脱屑,周围可有散在丘疱疹。在掌跖和关节部位可发生皲裂而伴疼痛。在某种诱因刺激下可急性发作,伴明显渗出,瘙痒明显,常阵发。慢性湿疹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胭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较长,易复发。3.1.4 特殊部位湿疹
(1)面部湿疹:常见于额部、眉部、耳前等部位的淡红色斑片,上覆或多或少的鳞屑。伴有瘙痒,病程较长。
(2)耳部湿疹:常发生在耳后皱襞处,见有红斑、渗液、皲裂及结痂。有时带有脂溢性。可对称发疹。外耳道湿疹可因传染真菌刺激而引发,或因中耳炎引起的继发性传染性湿疹。
(3)乳房湿疹:多发生于哺乳期的妇女。在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境界清楚,皮疹呈棕红色,糜烂潮湿。可覆有鳞屑后结痂。重者可出现皲裂,自觉痛痒,停止哺乳后可治愈。对顽固不愈者应注意除外湿疹样癌的发生。
(4)脐窝湿疹:在脐窝周围可见鲜红或暗红色斑,有渗液及结痂,表面湿润,边界清楚,常有臭味。病程慢性。
(5)阴囊湿疹:多局限于阴囊皮肤,也可延及肛门周围,少数可至阴茎。皮疹多呈慢性湿疹皮损,皮肤皱纹深阔,浸润肥厚。干燥且有薄痂及鳞屑。可有色素增加或部分色素消失。若有渗出时,可见阴囊皮肤水肿,结痂及皲裂。自觉痒甚,病程较长。
(6)女阴湿疹:常累及大小阴唇及其周围皮肤。患处浸润肥厚且境界清楚。因搔抓可见糜烂及抓痕,有时呈水肿性,奇痒难忍,病程较长。
(7)肛门湿疹:可局限于肛门或累及附近皮肤及会阴部,自觉奇痒。常潮湿,皮肤浸润肥厚,也可发生皲裂。
(8)手部湿疹:常见皮疹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的表现。多发生于指背或指端掌面。也可扩展至手背、手腕,境界不清或成小片状皮损。慢性过程有浸润肥厚或至干燥皲裂。发于手掌侧者边界不清伴有小丘疱疹、疱疹及浸润肥厚,冬季常发生皲裂。病程慢性且顽固。
(9)小腿湿疹:常见发生于小腿胫前,对称性,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有些皮疹的发生与静脉曲张有关。由于下肢静脉循环障碍,慢性瘀血,多在小腿下1/3处发生皮疹见局限性棕红色、弥漫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肥厚及色素沉着,并可发生营养障碍性溃疡。3.1.5 特殊型湿疹
因有些湿疹的表现与一般湿疹不同,故另外提出。
(1)自身敏感性湿疹:本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往往是在原湿疹的皮疹处,因过度搔抓、外用药物的刺激,或并发感染使湿疹恶化,红肿糜烂,渗出较多,再加之创面不洁,致使组织分解物、细菌产物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自身抗原,此抗原被吸收而发生致敏作用,最终导致皮疹泛发全身。常见突然发生散在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呈群集性,对称性,泛发全身。自觉瘙痒剧烈。
(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本病的发生与患处附近有慢性细菌性感染病灶有关,如中耳炎、褥疮、溃疡及瘘管等,这些病灶中的大量分泌物,使周围皮肤受到刺激而引发。常可见病灶周围皮肤发红,密集小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和鳞屑等,渗出明显。
(3)钱币状湿疹:本病皮疹为直径1~3 cm大小境界较清楚的圆形损害,为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密集而成。有渗出。慢性者皮肤肥厚,表面有结痂及鳞屑。多发生于手足背部、四肢伸侧、肩、臀、乳房及乳头等处,伴有剧烈瘙痒。
(4)裂纹性湿疹:又称乏皮脂性湿疹。本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皮肤水分脱失,皮脂分泌减少干燥而致。可见表皮及角质层有细裂纹,皮肤呈淡红色,裂纹处红色更明显,类似“碎瓷”。多发生于四肢,特别是小腿胫前处。多发生于冬季,与热水烫洗过勤有关。
P94-95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它与中华民族文化同源共生。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轩辕易结绳,共为三皇始祖。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生存与繁衍发挥了凸显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医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海内外医学界所瞩目,并已发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充分展示中医临床优势与特色,全面系统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更好地推动现代中医临床工作的开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我们组织了长春中医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各临床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完成了《现代中医必备丛书》的编撰工作。
本套丛书以临床各科为主,分为传染病、急症、呼吸病、心血管病、消化病,泌尿病、血液病、内分泌代谢病、肾脏病、神经内科病、外科病、肛肠病、皮肤病性病、筋伤与骨疾病、骨折与脱位疾病、妇科病、儿科病、眼病、耳鼻咽喉病等中医临床专著。每部著作均以临床各类疾病为章,下设: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古方今用、中成药治疗、其他疗法、现代名家经验、验案举例、现代研究等栏目。论述详尽,内容丰富,中西汇通,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理法相应,结构完整,是现代中医临床必备的参考书。
本套丛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临床工作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参考著作,对于广大患者也具有极大帮助。
由于编写本套丛书的时间紧,工作量较大,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王之虹
2005年10月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