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追忆商海往事前尘(中国电光源之父胡西园自述)/中国近代工商经济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胡西园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尘封四十年的商海忆旧录,一部满纸辛酸的血泪创业史,也是“三座大山”为祸中国的生动诠释。中国电光源之父胡西园自述其艰辛创业史,为你揭秘百年上海滩血腥商战!

内容推荐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等帝国主义列强忙于应付战争,无暇东顾,遂使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激起了国人爱国观念,影响所及,又兴起了不少民族工业。中国亚浦耳电灯泡厂就是五四运动所促成的产物之一。自1879年世界上有了电灯泡以来,英、法、德、意等国不多久都掌握了生产这个照明新产品的技术。后起的日本,在11年后于1890年也开始制造电灯泡,而我国落后了42年,直到1921年,才在上海由中国亚浦耳电灯泡厂生产出第一只国产电灯泡。这个厂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政府、帝国主义等多种多样的折磨与摧残,至1949年的二十几年中,其问虽然得到国内外同胞的热忱支持和维护而有所发展,但它没有一天不在与反动势力在凄风苦雨里搏斗,在惊涛骇浪中奋进。中国亚浦耳电灯泡厂,解放后六年私营。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亚浦耳厂在短短几年中,突飞猛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梦想不到的奇迹。

目录

序言 陈明德

作者的话

第一章 创业

 第一节 叩击“光明”之门

一、电光源的诱惑

二、中国人自制第一只电灯泡

三、“亚浦耳”的寓意

四、找“米”的一波三折

五、面对一片凌乱

六、谁说中国人造不出充气泡——哈夫泡

 第二节 艰难求生之路

一、在商言商,“亚浦耳”求售无门

二、我不战胜它,它就会毁灭我

三、一路风尘

四、环境凶险

第二章 图存

 第一节 外患重重

一、绞杀——外商同业的一致目标

二、满是血腥气的“商”场角逐

三、颐指气使的租界“洋鬼子”

四、日本人不许中国人“提倡国货”

五、可笑的小支烛光电灯泡的骗局

六、海外市场的混战

七、奸诈的日本商人

八、外国同业笑里藏刀

九、“一二八”上海事变

 第二节 内忧无已

一、与华生电扇厂的一场摩擦

二、中国首都路灯不用中国灯泡

三、做“财神”横遭流氓敲诈

四、无可奈何,与上海“大亨”称兄道弟

五、垫款人逼我开门揖盗

六、名实不一,政客大耍两面手法

七、资源委员会的倾轧

八、战争在即,“亚浦耳”左右支绌

九、一支特殊的“老爷兵”特训队

第三章 崛起

 第一节 生于忧患

一、自强不患,“亚浦耳”创出品牌

二、“中华国货维持会”与国货电灯泡

三、面见孙中山先生.

四、我与“五卅”运动

五、发起成立全国性工业联合机构

六、与少帅张学良的交往

七、李宗仁、韩复榘、何健等地方军阀的“盛邀”

八、中国第一个工业同业公会的诞生

九、刘鸿生卸任,轮船招商局官僚拒用国货

十、“中国国货联营公司”总经理的逐鹿

 第二节 国货之光

一、观光客纷至沓来,“亚浦耳”成参观“胜地”

二、千挫百折,国货灯泡挤进西湖博览会

三、“开明”的工业家.

四、中国电光源之摇篮

五、“中国人请用中国货”

六、亚浦耳灯泡成为“洋轮”的“走私品”

第四章 西迁

 第一节 战时迁徙

一、陷入战火,“亚浦耳”被迫停产

二、联系迁厂,企业家南京之行有惊无险

三、单骑走马去前线,慰问张发奎所部将士

四、92天的迁徙之路

五、亚浦耳沪厂陷入困境

六、国民党军队的“三只手”和“四条腿”

七、“迁川工厂联合会”的是是非非

 第二节 开发西部

一、孔二小姐相中灯泡,“亚浦耳”步步难行

二、“公平合理的患难生活”,两个大企业家分吃一个鸡蛋

三、“亚浦耳”迂川生产,难如过“鬼门关”

四、建新亚热水瓶厂,首创竹壳热水瓶

五、设立开远松香厂,“地头蛇”黑心下辣手

六、敌伪期间秘密回沪的惊险一幕

七、一官一商,两个展览会迥然不同

八、拒绝诱惑,只做事不做官

九、蒋介石参加的两次全国生产会议

十、美国人说:中国自己开厂制造电灯泡太不合算

 第三节 渴望民主

一、“星五聚餐会”——一个声气相通的朋友聚会

二、与徐恩曾、谷正纲等CC分子阴谋的抗争

三、迁川只为图利?看曾琦、左舜生的拙劣表演

四、白象街116号,组建民主建国会

 第四节 抗战胜利

一、毛泽东的三次接见和吴铁城、陈立夫几次三番的宴请

二、我主持的“星五聚餐会”上,周恩来发表对工商界的历史性讲演

三、抗日胜利了,内迁工厂老板的前途却一片黑暗

四、面见宋子文,为内迁工厂请愿

五、与蒋介石交涉,申请工业贷款50亿

第五章 东归

 第一节 束装东下

一、厂事与国事,后者为先,

二、重庆山城无所不在的“美”灾

三、从上到下的空前混乱

四、八年零七十七天后重返上海

 第二节 复员整顿

一、惨不忍睹的烂摊子——上海亚浦耳厂

二、孔祥熙一手遮天,进口原料求购无门

三、流氓与军政部的联手敲诈

四、“特派员”财迷心窍,颠倒是非

五、“你胡先生对大后方的工业经济是有功的”

六、“二陈”对我的拉拢与报复

 第三节 苟延残喘

一、“亚浦耳”灯泡成了囤户狂购的目标

二、到台湾设厂计划的放弃

三、进富蒋介石颁布“工业会法”

四、第一支国产日光灯的诞生

五、金钞、金圆的毁灭性浩劫

六、角逐“全国工业总会”理事长的大混战

 第四节 喜迎解放  

一、拒收汤恩伯的飞机票,留待解放

二、企业薪生

三、一篇总结性的“征文”

篇后语

垂暮之年的愿望:

怀念父亲 胡鼎华、胡鼎斐 胡鼎茂、胡鼎汉、胡鼎森(美)

忆父亲 胡鼎炜、胡鼎芬、胡鼎裴

青藤为证教子心 寿乐英

试读章节

三、面见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是提倡工业、提倡国货的,所以经营国货工厂的人,及提倡国货的爱国分子,都受到中山先生的嘉许和重视。1924年11月,孙中山途经上海去北京商议国事。在上海,先生受到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当时我除专办中国亚浦耳电灯泡厂之外,还经常奔走提倡国货。我认为经办国货工厂,如只管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而不与外界接触,就等于坐井观天,局限于自己的见闻,对本厂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一无所知,就会阻碍产品的进步。一个工厂既要能够生产优良的国货,也应该广为宣传,使国人知而采用。我从1924年开始挤出时间到外面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主要是从事提倡国货运动。当时我是后生小辈,在旧社会里所谓“资望”两字,对我来说还无从谈起,但由于我对国货的热忱并具有青年人的活力和干劲,颇为国货工厂中年长前辈如劳敬修先生等所推重。他们当我是提倡国货运动的一支生力军,想尽力拉我出来合作,多为大家所生产的国货服务。

1924年11月中旬,我被推为国货团体代表之一,与王介安、黄汉强等去新开河外滩码头欢迎孙中山先生由广州来沪。在码头欢迎的,还有工商界劳敬修、王晓籁、大买办虞洽卿等,及工农团体、教育团体、学生团体和其他人民团体,并有国民党在沪党员及中山先生的亲戚等等。当时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站在船上向码头岸边欢迎的群众招手致意。我荣幸地与少数年长代表前往谒见孙中山先生和孙夫人宋庆龄.并与中山先生、孙夫人握手致敬。孙中山先生嘉奖了我制造国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四、我与“五卅"运动

1924年5月奥普回国,我厂的业务与技术问题由我一人兼办,我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奥普回国后,我厂立即充实技术力量,强化工程部门,增加生产,努力扩展各地营业网,并于1925年再增资银元10万元,垫款18万元,改组为“中国亚浦耳灯泡厂股份有限公司”,日产灯泡一万余只,同年4月1日向政府主管部门正式注册。在旧社会里这就算是正式受“法律保障”的“法人”了。中国亚浦耳厂,作为全国电灯泡同业工厂的创始者,以后在中国整个电灯泡行业起着带头作用。

1925年5月,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罢”运动。这次“五卅”反帝运动激起了国人爱用国货的热忱,亚浦耳电灯泡销路亦骤增。当时中国人反日反英的情绪非常激昂,美国奇异厂一方面在商标及广告上大书“美商”两字,四处宣传美国与中国一向是“亲善”的, “美国只要和中国做生意,没有政治侵略野心”等等。其实英、美是一丘之貉,对中国的危害性并无区别。正如《美国侵华史》一书所载:“‘五卅’运动时,美国完全与日、英站在一起,把它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部分加入日本、英国军队,屠杀中国徒手群众,在它国内和中国的报刊上恶骂中国青年为‘暴徒’、‘叛乱分子’,美国激进者代言机构《新共和国报》就主张,以英、法、美、日四国联军20万直攻北京而占据之,徐图瓜分办法。这些都是美、日两国在均势下暂时合作对付中国人民的行动。”另一方面对中国电灯泡加紧排挤,他们深恐在这次爱国运动中亚浦耳灯泡会更快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于是出动了大批营员,在亚浦耳灯泡初次推销的地区,如广州、长沙、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地,用最优惠的办法如寄售、代销、延长放款、无条件换灯泡等手段在上述地区的电料行倾销奇异电灯泡,企图阻止亚浦耳灯泡的销路。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觉悟逐渐提高,且亚浦耳灯泡的质量也足可以与奇异灯泡相抗衡,奇异厂的阴谋终究没有得逞。亚浦耳厂在上述地区设立了经理处,为以后亚浦耳灯泡在各地发展播下了种子。当时“五卅”反帝运动的影响,本埠和外埠业务虽有发展,但垫款周转期较长,我厂对流动资金的调度发生新的困难,颇费一番策划,方得以应付。

P86-87

序言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既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力,又受到国内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官僚资本的摧残,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胡西园先生的回忆录——缒忆商海往事前尘》——正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见证。胡西园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怀着实业救国的朴素爱国思想,矢志国产电灯泡的制造。1921年,他研制成功了国产第一只电灯泡。解放初期,他主持的亚浦耳电器厂又试制成功了国产第一根日光灯管。这部回忆录记录了胡西园先生艰苦创业的一生。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西园先生与爱国的工商界人士一起发起组织“国货维持会”,为提倡国货而奔走,曾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和勉励。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国的爱国工商界发扬反帝爱国的传统,与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胡西园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曾积极参加“抗敌后援会”的活动,并冒险上前线慰问。为了保存民族工业,支援抗战的军需民用,胡西园先生将工厂迁往内地,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胡西园先生先后在重庆、四川等地建立了中国亚浦耳电器厂总办事处和西亚灯泡厂、新亚热水瓶厂、开远松香厂、开泰化工厂、庆丰皮带厂等许多企业。民族工业的内迁,是我国民族工商界的一次爱国壮举。内迁的民族工业不仅在组织军需民用产品的生产、支援抗战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大后方工业的开拓与建设,为改变中国的工业布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迁川企业为展示在大后方取得的成就和民族工业的实力,于1942年在重庆举办了“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胡西冈先生作为主任委员积极参与。展览会先后有2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产品49类,为期14天。周恩来当时是中共驻渝代表,与董必武、邓颖超等一起曾参观过此展览,并题词: “民族的生机在此。我的感想是:一、政府应以主要的人力、财力一部分支援民族工业;二、人民应以投资民族工业,服务民族工业,使用国货为荣;三、厂方专家应不计困难专心一志,务期一物一业得底于成;四、民族工业的基础在重工业,而重工业的成果都不能短期得见,故必须以政府与人民全力助其成。”周恩来对民族工业给予高度评价,使民族工商业者受到极大鼓舞。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商界面临严峻的局势。正当人们盼望国家走上和平统一、独立富强、民主自由的道路,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振兴民族工商业时,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使希望成为泡影。为了抗争,胡西园先生与胡厥文、刘鸿生、李烛尘、吴羹梅等一起被民族工商界推举为代表,多次与国民党政府交涉无果。蒋介石虽也被迫接见过代表,仍没有答应代表的要求,使民族工商业者感到极度失望。面对国民党的消极态度和官僚资本掠夺蚕食的严酷现实,民族工商界代表人物开始认识到,靠实业救国的理想并不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能为民族工商业拓展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既能在民主团结、和平建国中发挥作用,又能维护切身利益的政治组织。正在此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此期间毛泽东三次会见重庆的工商界人士,向他们介绍国内外形势和中共和平建国方针、民族工商业政策、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道路等。胡西园先生也深受影响,加深了对共产党的了解。此后,他积极参与了黄炎培、胡厥文建立新政党的筹备,成为“民主建国会”发起人之一。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胡西园先生被选为理事,在第一届理事全体会议上又被选为常务理事,负责对外联络工作。

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曾要求胡西园先生迁厂赴台,他思想斗争激烈,诚如回忆录中所述,“被国民党反动宣传、反动谣言所惑,对共产党认识不足,歧途彷徨,数夜失眠,难于抉择”。但“当我回忆起在重庆时我曾多次坐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身边,聆听主席的教导让我不会忘掉。我遂决计等待上海的解放,迎接共产党的到来”。胡西同先生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高潮中,胡西园先生也积极配合政府搞好企业合营工作。改革开放不久,胡西园先生故去了,没能看到我们国家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如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早已超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活跃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

                           陈明德

                         2005年8月8日

后记

十余年来,我受着党的长期教育,深深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毛主席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祖国大家庭里,感到无比幸福快乐。数十年前,我创办中国第一家制造电灯泡的工厂,受尽了反动统治的摧残和折磨,以及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国奇异厂的排挤倾轧。本书以我数十年办工厂的苦难历程,用具体事实来揭发“三座大山”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残暴压迫,歌颂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政策的英明伟大。

外国制造电灯泡比我国早了40余年,人们以为中国人是不可能研制出电灯泡的。电灯泡是本重利轻的工业产品,不易获大利而发财。当时办工厂的大部分人虽有爱国的动机,但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到底还是为图利。电灯泡是卖价低、设备复杂、牵涉的科学技术面较广的工业品,所以在40年前无人肯下功夫去研究制造。当时我从未曾实地见过怎样制造电灯泡,而是将从书本里、从学术研讨中所得到的知识,通过反复试验,居然摸索制造出来中国人自己的电灯泡。这在半个世纪前科学落后的旧中国i的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但因我早有中国人应自己制造国货电灯泡的志愿,再受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孵化,所以不计赢利,坚持研制,终于使这一愿望成为现实。过去“崇洋轻华”的不良心理,在旧中国是很普遍的。受这种心理的影响,一些人对我厂试制成功中国人自制电灯泡的事迹不愿向外声张,怕人们认为中国人是制造不出好东西的。这完全是国民党政府媚外政策所致。

从制成第一只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电灯泡以来,我作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始终与本厂历届工程师及有关专家、顾问等一起,为了提高电灯泡的产量、质量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还以自己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的便利,经常到该会向有关电子照明的科学家请教、质疑问难,一起研究。因此我厂电灯泡的技术工艺不断取得更多的进展。精美优良的国货亚浦耳电灯泡受到广大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和支持,在国内外市场能与欧美同业相抗衡,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

在旧社会反动统治时代,有些从外国回来的有技术的工业家,认为只要专心于工厂内技术,何必去问外事?结果工厂因被反动势力所欺凌而遭到很大的损失或被反动势力迫害而竞至关厂。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闭门办厂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在30多岁时虽然在厂里兼管工程,但还是经常参加外面的会议和进步的社会活动,为了本工厂的事或整个工业界的事以集体力量与反动政府官僚折冲交涉。当时也有人不理解我这样做,认为我办工厂要常去接触反动官僚和一批国民党政府的党棍干什么,人家哪里会知道这是我与国民党政府周旋的另一种方式。我生平没离开过亚浦耳电灯泡厂,没有脱离过工业界,在旧时代始终站在工业界的立场与反动统治作斗争。那时稍有发展的工厂,都无一不与外界有联系。我记得有一次从南京回来参加“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会议,在会上向大家报告与反动政府财政部交涉工业税情况时,全场屏息静听。当讲到在往返多次,几经折冲后,总算迫使财政部作出让步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在会后漫谈时,申新纱厂荣宗敬就指着我说:“我们工业界是要有这样一个年富力强而有头脑的人来干事,这样工业界才可以少受不必要的牺牲。”这虽然是荣宗敬对我的一种揄扬语,但也不能说他不是有感而发的。

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媚外政策,与对内残害人民的毒辣手段,使我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双重迫害。美国奇异厂对我厂刻骨仇恨,恨不得一口将我厂吞噬下去。蒋政府惟美帝之命是听,帮助他们来压迫我国货工厂。官僚资本资源委员会也用政治势力压迫我厂,以金钱名位诱惑我厂制造电灯泡的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技工及设计记录员等,挖我厂墙脚,妄图使我厂无法开工而倒闭。虽然他们没有达到目的,但对我厂的排挤倾轧无以复加。因此,民族工业长期以来是在夹缝中喘息求生。  在我数十年办电灯泡工业的生涯中,有一条铁律,那就是产品要赢得消费者,品质优良是最根本的保证。为此,我们孜孜不倦研究并试制成功电灯泡后,从不自满,千方百计谋求产品质量的改进。我们在自制电灯泡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德、日、法、英、美制造电灯泡的技术资料,以本厂固有的技术基础,结合各国制造电灯泡的优点,再作技术创新,因而大大提高了我厂产品的质量。亚浦耳电灯泡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了外国灯泡的劲敌,赢得中外用户的欢迎。这足以告慰国内外爱国同胞,也是我厂所窃以自慰的。

蒋介石为首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假“国家”、“政府”的名义,无情地掠夺人民,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并为历代帝王所望尘莫及的以吸取民脂民膏为生的最大富翁。22年来(1927一1949年),四大家族用“官”、 “商”的形式来掠夺民间的工业及其他方面的财产。资产达200万银元的中国亚浦耳厂,其中我本人资本为120万银元,其余都是外股。在四大家族独占财产的数字中,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四大家族对人民的榨取是锱铢不遗的,使无数的中国人民倾家荡产,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甚至死无葬身之地。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篡夺了政权之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比过去更加艰难。中国亚浦耳厂无论在抗日战争之前、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都受蒋介石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蹂躏。幸而我建厂的思想根源于五四爱国运动,爱国思想深深铭篆于我心坎之中,因此我能奋发抵抗外来的侵害,并与恶势力周旋应付而不至懦怯。因拥护抗日,中国亚浦耳厂内迁,损失了100余万银元,我回上海时对同道中之发国难财者,不但没有丝毫羡慕之意,相反感到极度鄙视。这除了我受到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我在重庆亲聆毛主席的训导和周恩来的明教,使我有极大的感受与领悟。总之,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我能千方百计抗御外侮,。反对四大家族,始终坚持制造国货,提倡国货,使中国亚浦耳厂能维持到全中国解放,踏上前途灿烂的光明大道。

自中国亚浦耳厂之后,陆续建立了许多同业工厂,全国电灯泡同业工厂先后大约有80余家,到了解放前夕,剩下不过20余家。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不但无产阶级翻了身,而且我们民族工业家也幸运地进入了社会主义幸福之门。我作为一个年近70岁的老工业家,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14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看到我自己在40余年前筚路蓝缕所创办的企业——中国亚浦耳厂现在的亚明灯泡厂(最后定名为上海亚明灯泡厂)回到人民的怀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胡西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