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天机(天地大解秘)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张宝盈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是怎么来的?天地万物又是怎么来的?太阳和星星是怎样发出光和热的?风雨雷电、地震火山、海啸潮汐、陨石流星、金银铜铁、煤炭石油种种自然奇迹是如何起源、形成的?这些最基本的而又是终极的问题是人类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也是“人控宇宙”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许本书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内容推荐

绝对震撼!天上掉下活物来

无限惊奇!神奇自然有智能

本书汇集古今中外大量神秘、离奇事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它融汇了现代科学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多视角地揭示了生物起源、人类起源,以及空气、水、土壤、海洋、煤、石油、矿产资源的起源;太阳、类星体的真实能量机制;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主宰人体健康的根本要素;探讨了所谓“神魔鬼怪”现象即自然智能的存在;证明了风雨雷电、地震、火山、龙卷风、台风、沙尘暴、海啸、潮汐等的真实成因;破解了所谓“时间隧道”、神秘失踪事件、百慕大三角、UFO、麦田圈、三大自然之谜种种谜团。

它将带您进入一个个隐秘的、新奇的世界,去探解大自然最深层的奥秘。

目录

序言

生命之谜

第一章 绝对震撼:天上掉下活物来——天降异物与生物起源、人类起源

1.生命起源迷雾重重

2.天降异物并非龙卷风所为

3.生命来自何处

4.生命创生的神奇历程

5.现代科学中的某些验证

6.人类的起源

7.生命刨生过程中的“败笔”与“失误”

8.是谁创造了史前文明奇迹

第二章 无限惊奇!神奇自然有智能

1.自然智能的物质载体

2.创造的神奇

3.“神怪”与自然智能

4.多姿多彩的“自然智能”现象

5.海市蜃楼中的自然智能

6.麦田圈体现出的自然智能

第三章 谁是生命的主宰

1.生命的本质特征

2.人体的“电路”系统

3.生物电决定健康

4.生物电控制疾病

5.生物电是生命之源

6.生物电与“天人感应”

7.生物电与人体疾病

天体之谜

第四章 太阳、类星体能量机制新说

1.太阳是否会发生氢核聚变

2.太阳能源的可能机制

3.电加热的观测证据

4.“电加热”机制可以解释各种类型的天体辐射

5.类星体能量的可能来源

6.类星体红移新解

7.人造太阳能——清洁、安全的永久能源

8.本假说的不可证伪性

第五章 行星不是永动机

1.太阳电场与行星运动

2.太阳涡旋电场

3.太阳系是如何运行的

4.宇宙、星系、太阳系的起源

5.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

6.关于行星磁场与金星逆向自转

7.虚妄的暗物质

8.地球自转之谜

空间之谜

第六章 离子复合成风雨——兼论空气、水.土壤的起源

1.风雨成因的现代解释

2.风雨雷电可能的真实成因

3.太阳加热顶层大气的实际过程

4.强风、飓风可能也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所致

5.台风之源——电离层不均匀结构

6.暴雨的形成

7.新星爆发、太阳耀斑、森林大火与降雨

第七章 无电不成龙卷风——人工控制龙卷风的可能性

1.龙卷风:令人生畏的挑战

2.龙卷风——自然界的“旋转磁场”

3.龙卷风中的异常现象

4.人工控制龙卷风的可能途径

第八章 大漠之沙天上来——沙尘暴与沙漠、土壤起源

1.这沙漠,怎一个“风化”了得

2.大漠之沙天上来

3.沙漠起源的主因——地电化学作用

4.治理沙漠的可能途径

第九章 陨石原是自家人

1.制造陨石的“工厂”

2.大部分“陨石”可能来自电离层或辐射带

3.有关“火星陨石”和“月球陨石”的讨论

4.流星之谜

5.雷公墨(玻璃陨石)、砾石、鹅卵石、雨花石、金刚石、宝石的起源

6.陨石坑的来历

7.陨石与地震·

8.古人关于“陨石非星”的见解

第十章 UFO本是电生成

1.UFO的本质与其自身带电现象

2.UFO现象的典型特征

3.各种特征都与等离子体复合现象相符

第十一章 惊心动魄的“天然核爆炸”——揭开“三大自然之谜”

1.王恭厂大爆炸再认识

2.“通古斯大爆炸”——一个巨大的球形闪电

3.古印度“死丘”大爆炸探析

第十二章 “时间隧道”在哪里

1.电离层、磁层电场与地球表层之间的电磁感应

2.导致飞机、轮船失事的可能原因

3.神秘失踪事件解析

4.神秘失踪事件的共性与差异

地球之谜

第十三章 地下雷霆发震怒一地震的电磁成因

1.利用静电信息成功预报地震的启示

2.岩石破裂说存疑

3.等离子体能否在地壳内积累

4.地内等离子体复合能否提供地震的巨大能量

5.地震,电磁效应占主导地位

6.地震爆发是地内旋转磁场形成和等离子体集体复合放能的过程

7.电磁说的观测证据及间接证据

8.地震现象的直接验证

9.地震云何以能预报地震

10.地震时的晴空暴雨

11.地震时地面喷水冒沙现象解析

12.地震与台风、暴雨的密切联系

第十四章 火山没有“岩浆房”——火山、温泉成因新说

1.现代火山理论及其不足

2.火山爆发的可能机制

3.火山爆发的电性特征

4.火山与地震、温泉

5.间歇喷泉的可能成因

第十五章 山是怎样起源的

1.山起源的现代学说

2.山起源的可能机制

3.山是怎样演变的

第十六章 煤炭石油天地造

1.煤与石油成因中的困难问题

2.煤、石油生成的可能机制

3.相关证据

海洋之谜

第十七章 海洋起源于大地震——兼论湖泊、盆地的起源

1.有关海洋起源的一些学说

2.海洋可能起源于大地震、火山爆发

3.相关证据

4.仍在延续的“造海工程”

5.造海是一个相对短期的事件

6.海底玻璃与锰结核的成因

7.部分湖泊、盆地的起源

第十八章 海啸本因爆炸生

1.关于海啸现象

2.海啸形成的可能机理

3.海水的电磁特性

4.海啸中的海退效应解析

5.潮汐之谜

附录1:地震电磁异常现象

1.史料记载中的电磁异常现象

2.近现代地震电磁异常现象选录

3.仪器测量发现的地震电磁异常

4.唐山7.8级地震短临电磁异常现象梗概

附录2:太阳贯穿辐射与智利大地震

1.太阳一电离层一大气层一地球作用链

2.贯穿辐射

3.范阿伦辐射对智利地震的作用

4.耀斑辐射对智利地震的作用

附录3:对几个地球物理问题的想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生命起源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认真分析古今中外的大量有关文献记载发现,高级而复杂的生命可能并不是通过漫长的进化才得以成长起来的,而是在极短时间内甚至一瞬间就被地球这个神奇的“生命工厂”“合成”而创生出来了。人类及庞大的生物家族的存在雄辩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地球是一架十分高超的创造生命的神奇机器,她创造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架神奇的生命机器的核心部位可能就存在于大气层包括电离层、磁层与地壳表层之间的以等离子体复合为主要机制并以“天降异物”为表现形式的感应电磁场中。这里还讨论了创生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的具体的可能机制。

1.生命起源迷雾重重

生命起源是地球上最神奇的事件之一,也是人类迄今尚未揭开的“四大起源”之谜中的一个。虽然历经了若干个世纪的长期探索,迄今人们只能对此作出一些最粗浅的、泛泛的猜测,提出一些可能的线索,诸如海洋起源说,天外起源说(星际分子、“陨石”带来的生命物质等),火山起源说,黏土矿物晶体起源说等等。

然而直到今天,线索仍旧只是线索,思路仍旧只是思路。对于生命起源的认识,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原始的和“原地不动踏步走”的状态,毫无头绪。学者们似乎只是艨胧地意识到,生命是由无机物通过无机化学合成的途径产生的。美国科学家斯坦利·米勒曾于1953年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将氨、甲烷、氢和水蒸气混合在一起,然后对这些混合气体进行放电获得了氨基酸。这个实验被大肆宣扬,并被作为生命起源于无机物的某种证据。不幸的是,后来对原始地球环境的知识发生了根本变化,米勒等人当时推测的原始大气为还原型大气,……可是现在人们认为原始大气不是还原型大气……米勒就只好得出从原始地球的大气中并未生成生命起源物质的结论。米勒最近的实验推翻了他过去的实验。

这意味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基本上仍是空白,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来。

事实上,大自然是从不故作高深地将她创造生命的神奇手段深深地隐藏起来的,相反,她从不放弃任何机会来向人类传递着、展示着这些信息,只是由于某种习惯性思维,致使人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致于在所有的研究中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最根本、最直接也是最大量的有关生命起源的线索和证据。这种证据十分频繁地出现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代的文献记载中,它们就是有关天降异物的记载。

2.天降异物并非龙卷风所为

如所周知,关于“天降异物”,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应该说,这是有关生命起源的最有价值的线索,但为什么它却总是被科学界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被一种庸俗的想当然的荒谬解释即认为天降异物是由于龙卷风的搬运作用所蒙蔽了;二是没有认识到每时每刻都在真实地发生着的电离层、磁层(主要是辐射带)等离子体的复合过程是一个可以生成任何物体(物质)包括生命体这样的神奇的过程。

古籍、史料以及国外许多文献中,有关天雨粟、雨土、雨鱼及各种动物、植物种子、雨肉、雨血以及其他地球上已有的和未曾有过的各种物品的记录比比皆是。一些科学或科普文献中,主观地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是龙卷风的搬运作用导致的,并把这种观点当作“科学知识”来传播,其实是大谬不然的。因为其一,这样的观点根本解释不了天降异物中的大部分现象;其二,无论是古代的文献记载还是现代的目击报告,都没有发生过龙卷风的观察记录。

事实上龙卷风是很容易被观察到的,天降异物如果确系龙卷风卷起后落下的,那么这个降落过程应该是在龙卷风的行进过程中发生的。因为如果龙卷风已消散,托起异物的动力便不复存在,异物不会再在空中停留而迅速掉落下来。所以这个过程只能发生在龙卷风消失之前(龙卷风减弱时),而不会发生在龙卷风消失之后。因此,按此假说,人们在看到天降异物时,应首先看到龙卷风,但几乎所有的天降异物记载中都没有提到龙卷风的存在,无论是古籍中的记载还是现代的记录,都是如此。而且,龙卷风的摧毁力是极强的,它可以将坚固的建筑物摧毁,把大树拔起,并时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它自然也会将它卷起的生命体摧毁,然而在众多的天降异物的记载中从天上降下来的却常常是活的生命体。

足以使龙卷风说陷于窘境的现象是:天上降下来的物品常常不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平常之物,而很多都是自然界中不曾有过的,显见是自然创生之物。

P3-4

序言

一山一水,皆有无穷奥妙。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更有无穷乐趣。

人是怎么来的?天地万物、山川日月又是怎么来的?太阳和星星是怎样发出光和热的?风雨雷电、地震火山、海啸潮汐、陨石流星、金银铜铁、煤炭石油……种种自然界的奇迹是如何起源、形成的?这些最基本的而又是终极的问题是人类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也是“人控宇宙”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引导,作者有幸得以观览尚处于“在建”状态的现代科学大厦的风光。本书便是整合了现代科学的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相关的观测、实验事实,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进行全新的现代科学解读的一种尝试。

这是一部力图创新的著作,是一部有许多发现的著作。这些创新是在“发现”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碰巧诞生在一个倡导创新的时代里,但愿它能为“创新中国”尽一点绵薄之力。

本书中有三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引起关注:其一是关于地震、火山的成因问题,书中提出的源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已被充分证实的基本理论而提出的观点和提供的较为充分的资料信息,相信已使地震、火山成因的真实面目逐渐清晰起来,也解释了有关地震和火山爆发的所有现象,而无“岩石破裂说”那些显见的矛盾和困难问题,它将为揭开地震、火山之谜开辟一条新的研究之路。

其二,是关于太阳、类星体能量机制的问题,书中提出的机制,是基于已被充分证实的科学理论,因而是有确实的依据性的,符合于自然的本来面目的真实的机制,它使旧理论(氢核聚变说)中的种种矛盾不解自破。它所揭示的由此可望找到一种安全、清洁、永不枯竭的新型能源的实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其三是有关生命起源、人类起源问题,有理由认为,书中藉由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记载、观测事实构建起来的生命起源、人类起源机制,已使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的暗夜破晓,将为我们确立真实的生命起源、人类起源机制铺平道路。

同时,书中还运用现代科学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观测、实验事实,对诸如龙卷风、台风、沙尘暴、海啸成因,以及空气、水、土壤、海洋、沙漠、山脉、陨石、砾石、煤、石油等的起源,自然智能的存在等等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将其内在实质、本来面目一一展现,从而使人类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认识有所升华。

特别要说明:如果您有意将本书阐述的基本原理搞清楚,请您先仔细阅读第十三章“地下雷霆发震怒”,把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弄清楚,再阅读其它章节就容易理解、掌握了。

后记

大约是1999年初,在我供职的一家杂志社,看到一位作者讨论“富余电子”的稿件,文中提到地球表面是带有大量“富余电子”的负电星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又读到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好民先生的三部著作:《地象概论——自然之谜新解》、《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地球.静电》。书中介绍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自然界静电现象,新奇而刺激。两种信息的碰撞,使我马上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于是一篇短文《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便在《发明与革新》1999第3期上发表。

2001年6、7月,我调到现在供职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在东三环新落成的首都图书馆里,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两极无地震”的报道,似与我原来的想法相符。其时,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出入京城各大图书馆,可以查阅各种报刊、书籍资料,于是就想,既有此便利,何不把它写成一篇学术性论文,争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以便能引起大家的一点关注呢?

经过半年的努力,一篇题名为《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的论文便在上海《自然杂志》2002年第3期刊登。

随着阅读资料的不断丰富,我发现地震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并非仅仅用“地壳雷电”便能解释。而且地震与火山爆发、台风、暴雨、陨石、流星、UFO等等现象有密切联系。

在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台风、飓风、雨雪、海啸、陨石、流星、UFO、沙尘暴,乃至空气、土壤、水、各种矿物的起源;海洋、湖泊、盆地、山脉的起源;生物、人类的起源等等,本质上都是一种电磁和化学现象,都与“等离子体复合放能”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实不止于此,还有更多的现象,诸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臭氧空洞、极光、佛光、球形闪电、昼晦、山崩、水啸、物自移、天鼓鸣、黑雨红雨、黑眚白眚、生物(包括恐龙)灭绝、生物变异、海流、海浪、太阳黑子、耀斑、元素起源、星系、地球起源等等,其主要机制都可能是一种电磁和化学现象,都与“等离子体复合放能”机制有密切联系。

本书的论述表明,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均与自然界的电磁过程存在至为密切的联系,是电磁过程(同时也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过程)导致了这一切现象的产生,电及其引发的物理化学过程是几乎所有自然现象的幕后导演者。

其实人类对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的认识已清楚地表明:自然界最强大、最有力的能量惟一的候选者就是电磁能。自然界最主要的能量转换方式如风暴、雷电、地震、火山、海流等等也都是以电磁能为载体的。忽略了这一点,也就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总结本书的讨论可以看出,适当的电离层、肱层的存在,是造成地球上一切生命奇迹和自然奇观的基础。可以推断,如果没有电离层和磁层,地球将是死寂一片,既不会发生地震、火山爆发,也不会发生风云雨雪,甚至也不会有空气和水,更不会有生命、生物。电与磁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当我们观察、认识自然时,也必须戴上一副“电”的“有色眼镜”,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自然现象中,电磁现象是个“纲”,抓住这个“纲”,就会“纲举目张”。在你对自然的研究中,如果还没有引入电磁学的研究,那么你的研究将是不完善的,也不符合自然的本来面目。

然而,我们在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中,电磁作用的重要性仍被严重地低估了。于是科学界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人类对电磁现象的深入认识,对电磁技术的掌握已近于神乎其技,另一方面,对电磁因素造成的自然现象的认识却如此贫乏,许多简单的自然界的电磁现象都还被视为“神秘现象”。

其实,不少科学家都已注意到.“实际上我们整天都生活在一个静电的海洋里。电和热一样,也具有某种无处不在的性质,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现象。自然界的一切运动,从一粒灰尘的漂荡沉浮,到震撼天地的雷鸣电闪,无不包含有电磁作用。”然而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多数情况下却忽略了电(离子)的存在,只是从热学(温度)、压力、重力、机械运动等等因素去思考。电,常常是无声无息地,悄然隐于幕后,掌控着我们的世界,但有时也常常会彻底撕掉自己的面具,以它的光和声赤裸裸地将自己暴露给世人,也正是它的这种“自我暴露”,让我们认清了它的真实面目。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的根本奥秘也只有两种状态:电离和复合。按照一般的分类,电离为阳,复合为阴。正离子与负离子,一分一合之间,便演绎出无穷奥妙。“上帝”是十分机巧的,他只用这样的一分一合、一阴一阳去创造世界。“物”分(电离)则为“气”,“气”聚(复合)则为物。正离子与负离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循环往复,便造就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比如,电离层、磁层中的等离子体永远无法保持静止、均衡状态,它必然存在电离与复合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过程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形成了风云雨雪、陨石、地震、火山爆发……同时也造就了空气、水、海洋、陆地、山川、湖河、沙漠……。只不过,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对流进入低层大气,发生复合形成风雨雷电,是最为普遍的常见现象,密度很高的尘埃等离子体团块复合为陨石、流星等等则是相对罕见的现象,复合为UFO——不明飞行物,同样是较为罕见的现象,因为这是一种需要特殊条件才能形成的现象。

不同的元素离子,不同的离子密度,不同的正负离子的配比,导致不同的场强,不同的温度等等,从而复合成不同的物体。对流至低层大气的等离子体如果主要是氢、氧离子,就会复合成水(降雨、雪);如果同时含有大量氮离子,就会复合成空气形成大风(当然,还需要相应的电场条件);含有较多碳、氢、氧、氮离子就可能会复合为有机物、生命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含有较多的硅、钙、铝、镁、钾离子,则会复合为土壤、沙砾、砾石、鹅卵石、宝石等等。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场。正是这种千差万别的电磁场状况,才创造了气象万千的世界,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山川万物。旧的物质不断被电离而破坏(成为等离子体),新的物质又不断通过等离子体的复合而产生。在无数次这样的循环之后,一个气象万千、充满神奇的多彩世界便诞生了。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一分一合之间,还有无限多的奥秘,无限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总结本书的讨论还可以发现,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丽的涡旋或螺旋——无论是天上的台风、龙卷风、流星,还是地下的地震、地壳构造以及海洋中的旋涡乃至宇宙星系,也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DNA结构、生物大分子螺旋)——它们可能都是洛伦兹力留下的倩影。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先前人们只是把闪电看作是空间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击穿空气,正负电荷发生“中和”形成的一种现象。这样的认识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未触及实质。闪电的实质不仅是空气击穿,它还包括空间等离子体(正负离子)发生复合(或称聚合)并产生出中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固体,或等离子体)。仅仅是认识上的一点点偏差,导致了大部分自然现象如“陨石”、“流星”、风云雨雪、UFO等等难以被“科学”地解释。

至此人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地震、火山爆发、台风、龙卷风、暴雨、陨石、流星、UFO、乃至疾疫等等这些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自然现象会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原来它们都不过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这样的同一机制导致的,只不过一些发生在天空,一些发生在地面或海底罢了。

将来人们也许会明白,发生在天空中的闪电、流星的爆炸、海啸时的海浪拍岸、地震、火山爆发等现象之所以都能被地震仪记录到,原来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等离子体爆炸性复合所引起的。之所以会在陨石中发现含有生命的物质,是因为“陨石”不过是电离层或辐射带等离子体复合的产物,陨石中的生命物质同样不过是电离层等离子体的复合产物。也许并不是来自外太空的“星际分子”。地球科学应该从“机械运动观”的幼稚期向“电磁运动观”的成熟期迈进,摒弃那些“碰撞”、“拉张”、“漂移”、“弹跳”之类的陈腐观念,还自然以真实面目。

本书力图还自然的本来面目,把人为割裂开来的自然界融合起来,这是一种俯瞰式、全景式、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模式,以逼近自然真实。我以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可名之为“多学科全息式研究方法”,它对于所研究.探讨的事物,力争窥其全貌,也许能得到完整认识。

这样的研究方式如在5年前尚难以付诸实践,因其时计算机网络尚欠发达。而今天,网络已使跨学科的研究者如鱼得水。所以,本书把“摸象耳朵”的、“摸象腿”的、“摸象尾巴”的、“摸象身子”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得到一只全象的大致轮廓。

本书主要是一种“定向”、“定位”的工作,先看准了方向,定准了位置,再去探究。一个正确的、符合自然真实的理论在它成熟以后将是无懈可击的。相反,当一种理论经过长期研究后,仍然破绽百出,无法自圆其说,就必然要怀疑它的正确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无意要“推翻”某些理论,只是出于对自然事物的认真思考而得出的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前人、他人的研究结果之上的,有些可能是对现有认识的一些改进、补充,使之更符合自然的真实面目。如果某些观点与您的观点发生矛盾,那一定是误打误撞,还望原谅。

所以,如果说这部书还有一些“成果”的话,那么这些“成果”都是在许多人的艰苦的基础研究的成果上取得的。我谨向这些被借鉴、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面对大自然的神奇,面对大自然的无尽奥秘,有些问题我们已经答对了,有些问题我们回答的还不够好,有些则是半对半错,有些则可能完全错了。其实这些都很正常,科学的东西往往是在不断完善中发展。

萨尔顿曾说:科学总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在科学睡大觉时不如此。

福克说:伟大的,以及不仅是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测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预感直觉得来的。

按照卡尔·波谱尔的观点,所谓科学研究,就是由一系列的猜想反驳组成的,而所谓科学知识,就是尚未被驳倒被证伪的猜想。

许多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界本身的研究,都还是在“猜”。事物的真相常常隐蔽得较深,而人们的认识又常常是从最简单的现象开始,所以难免有误。

人类面对的是同一个自然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包罗万象、复杂万端的整体,然而在现今的科学体系中,自然却被肢解得七零八落,缺乏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致使一些科学萌芽时期的简单概念仍在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观。这些初级的知识体系,诸如机械运动、热力学等等,似乎仍是用来解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武器,——言地震则是“板块碰撞”、岩石破裂;说遣山也是“碰撞造山”;讲海啸同样是“山体滑坡”、海底垂直升降;诸如此类。  在几年前,笔者曾看过一个电视片,讲的是动物的智力测验。在一盆火的中央,放着猴子爱吃的香蕉,驯兽员教会一只猴子如何用杯子里的水浇灭火焰,取出香蕉。然后把这只猴子和火盆里的香蕉放在一条船上,在一旁放上一只空水杯,面对一湖碧波,猴子急得抓耳挠腮,无计可施。然而人类自己有时何尝不也是如此的冥顽不灵呢?许多看似难解的自然之谜,其实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已足以解释,但人们却没有用它们解释自然现象。

地球科学必要革故鼎新,“机械运动观”统治地学的时代应该寿终正寝了。

新的理论似乎总是在旧理论的牢笼中艰难而顽强地生长着,生长起来的新理论又会被人编织成新的牢笼,更新的理论也只能在这样的新的牢笼中艰难生长,如此循环往复。人们就只能在这样的怪圈中苦苦挣扎,而科学也照旧在这样的怪圈中发展壮大自己。

在对待奇异现象和奇异生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让“科学”去适应自然,注重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实,认为科学理论可以是不完善的,而客观真实是必须尊重的。要达到科学理论与自然真实的和谐统一就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科学理论。这种认识无疑是理智的正确的,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另一种观点则是削足适履,试图让自然去适应“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常置客观真实于不顾,只要是与现有的科学理论、科学观念不符的奇异现象或奇异生物,就认为它们是不存在的。他们不自觉地把现有的科学体系当作是完美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符合这些理论的东西才是存在的,不符合这些理论、观念的现象和事物就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认识,无疑是荒谬的愚昧的,也是唯心主义的,对科学的发展创新也是十分有害的。

如果一种理论确实反映了真理,那么即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来反对它,也没有用,因为真的就是真的。同样,如果一种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即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来赞颂它,也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假的就是假的。科学真理是不能“投票表决”的。只有自然真实才是最终的鉴定者和裁决者。

六  

作者虽尽了最大努力,但限于知识水平、条件,同时由于自然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许多其它相关因素如引力的作用等可能未被考虑进去,它肯定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也远未达到现代科学通行的定量描述的高度,许多观点即使相对地较为“靠谱”了一些,距离一个成熟的理论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诚请读者能对它“挑刺”,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这些工作都只是在“业余”的间隙中完成的。我首先要恪尽一名编辑的职守,何况更肩负着“养家糊口”的“神圣使命”,故对书中难免存在的生涩之处,期望得到谅解。

作为最初的“动机”,可能并无什么“心机”在里面,只是一种爱好,一种兴趣,但一旦深入进去,有了新发现时,这种爱好往往升华为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当从一种新的角度,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而别人可能暂时还没有看到时,他就有责任去完成这种“使命”。

天赋其才,当为天下所用。

致谢:本书缘起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祝愿这个讲座不断发展壮大。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生物科学进展》主编李振刚先生为本书题词:“神奇自然,精彩解谜”。

感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副主任任振球先生对本书提出的好的建议和有益的讨论。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今川先生给予热情支持与帮助。

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崔允刚先生给予的热情支持与帮助。

需要本书及《人控宇宙论》者可与作者联系:

地址:北京市东区三源里邮局16号信箱 张宝盈

邮编:100027 电话:13552798192

E-mail:zby9698@163.com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