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经济与伦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王晓朝//杨熙楠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今年是一个喜庆年。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鼎力推动汉语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同类学术机构无法替代的角色,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点。十年来,研究所充分自觉地发挥着学术平台的功能,努力联络、沟通国内外、东西方、教内外、多学科的学者,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为了纪念建所十周年,研究所精选了近年来的优秀文章,汇辑成书出版,以飨读者。本书所选的文章围绕着经济与伦理这一主题。

内容推荐

经济与伦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要厘清现代伦理生活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引导,就必须研究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间的内在关系;要对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经济冲动力和人文冲动力,就必须建构起市场经济与社会伦理的整合机制。

本书内容包括洛恩贝格的“教会经济学的神学内涵”、施塔茨的“金钱的救赎力量”、布德舒的“教会与金钱”、特南特的“古典的堕落教义辩难”、孔汉思的“孰人心畏伦理?”、龚立人的“宗教与道德”等。

目录

洛恩贝格 教会经济学的神学内涵(朱雁冰译)

施塔茨 金钱的救赎力量(李承言译) 

布德舒 教会与金钱(朱雁冰译) 

布伦德勒 金钱与恩典(刁承俊译) 

张洪胜 评Michael Novak的《天主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刘述先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

尤西林 德行不再许诺幸福

谭立铸 《圣经》中的诱惑叙述与人的在世理解

特南特 古典的堕落教义辩难(陈建洪译)

陈慎庆 宗教、道德与社会秩序

孔汉思 孰人心畏伦理?(丁耘译)

龚立人 宗教与道德

刘宗坤 原罪、自然法与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贝考维 罪之谜(刘宗坤译)

拉姆 原罪神学的核心(刘宗坤译)

试读章节

当然,一个富于经济和社会活动力的教会能够发挥巨大的宣教感召力。基督教借助其群体文化的折服力量对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为了具体说明这一点,可从早期教会史,从当时已知世界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选几个例子。这些例子的基本事实是一致的:基督教会应拥有雄厚的资产,这样它才会进行社会的和宣教的活动。“要当优秀的银行主管!”这是最初几个世纪流传的耶稣的一句话,不过这句话并不见诸《新约》。事实是,在最初几个世纪教会领导有责任细心管理大量流进的捐款以及实物。自2世纪初叶开始就存在着近似什一税制的东西。

教会史中一再提到这类定期收进捐款的受益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年老的单身妇女得到特别照顾,她们作为“寡妇”在地方教会中是一个独特阶层,实际上定期接受教会支付的社会救济金。鉴于一种流行的偏见,认为早期教会为父权所主宰,并不关心妇女,这一事实尤其应该加以强调:与非基督教的罗马古代不同,基督教在最初几个世纪里为一切阶层的单身妇女提供财政保障!在3世纪叙利亚教会的一个教会章程中规定,寡妇不可将从教会领取的钱以高利息转借他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寡妇的资助已经超出其生活最低需要,而且低息而非高利盘剥的贷款有时也不见得使基督徒的良知感到不安。单身妇女的特殊地位还表现在寡妇被称为“上帝的圣坛”这一事实,这一称谓多次在不同文献中出现。

从3世纪罗马教会文献中,还发现了一份有趣的类似罗马教会预算方案的清单。这份清单固然说明,教会机构在当时需要一大笔财政收入,尤其在罗马这个从教徒数量看旧世界最大的教区。但有趣的是,就在这份清单的最后专门列出寡妇和需要救济者。

P23

序言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今年是一个喜庆年。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鼎力推动汉语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同类学术机构无法替代的角色,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点。十年来,研究所充分自觉地发挥着学术平台的功能,努力联络、沟通国内外、东西方、教内外、多学科的学者,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为了纪念建所十周年,我们精选研究所近年来的优秀文章,汇辑成书出版,以飨读者。

论及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环境与现在有什么不同,用“十年巨变”这四个字来描述想来不会有人反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已经驰入快车道。据有关专家分析:1999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居108个国家的第64位,中国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差距在缩小。如果保持1990—2000、年平均发展速度不变,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大约在2015年前后将达到:100%。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6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已经超过世界平均值,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香港和澳门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北京、天津、上海和台湾处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期,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4个地区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成熟期,黑龙江等15个地区处于发展期,安徽等9个地区处于起步期。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多年以前,中国人还在为要不要搞市场经济进行激烈的争论,而现在人们希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便更好地融入整个国际大家庭,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十多年前,中国社会的一切还在围绕着经济活动转,其他方面遭到忽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活动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要一起抓,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十多年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坐拥科学的地位,而哲学和人文学科很难取得应有的地位,而现在它们的处境有了重大的改变,政府已经提到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社会完成转型的过程。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和中国社会带来的生机,也使人们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面临较以往更大的机遇、挑战和风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感受到较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现代化不仅带来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中,个人自由度的增大必定会产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信仰追求的多样化。追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精神生活,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注终极实在和超越自我,这是人类普遍的精神指向。正是这种精神需求使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人的终极关怀问题、人的有限性问题、人的自身认同问题,以及人的生死及死后归宿问题等等,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中国人也不能例外。即使中国完全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这些问题也会以较尖锐的形式和面貌出现。

现时代中国民众精神需要的日益增长,就是进一步推进和加强汉语学术研究的合理性所在。研究所在以往处境下取得的研究成果(翻译、交流、创作)对于发展与促进中国内地学界的学术研究,乃至于促进一般的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社会各个层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它虽然不像中国上世纪90年代若干次重大思想讨论——后现代、人文精神、市民社会、全球化、自由主义、社会公正、经济伦理、思想创新——那样显赫,但它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因为它直指人类的共有精神价值,直指人心。

从整个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来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球化问题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界关注的重点,“在解释世界各地影响深远的很多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方面,全球化已成为强而有力的指导观念。有关全球化过程与影响的辩论,更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进行。学者们普遍同意,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与大众消费全球化的潮流显而易见”。与此同时,“国际企业精英文化”、“全球通俗文化”、“全球学术精英文化”、“通俗宗教文化”这四种文化全球化现象同时发生,彼此息息相关,而且跟本土文化互动。①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学术界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全球性与本土性的关系。“实际上‘全球化时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对于人类当前状况的特征表达,尽管并非没有问题。在这方面,许多学科在有关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性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争议。事实上,要想描绘全球性的整体轮廓而不把它置于(用当前的术语说)这一系列主题中,并不是完全可能的。同理,我们也不可能忽视与全球性有关的本土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关于全球化以及最近几十年来所谓现代性的相关问题的论争中,这二者经常被(尽管是非常简单化地)看作是相对的。”①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中国学术研究应当摒弃全球性与本土性根本对立的观点,它将把Globalization(全球化)这个词当作背景描述用语,而用全球性(Glohility)和本土性之统一来展望中国学术的未来。中国学术界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应主张用“全球文化取代本土文化”,也不应主张用“本土文化强力排斥全球文化”,它的主张接近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互动所产生的“全球一致的文化跟特定的本土文化融合”。简言之,中国学术界应当超越以往僵硬的东西方文化的两分与对立。

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东西方文明之间,仍旧存在着许多隔膜与误解、冲突与仇恨。如何使冲突变和谐,从对抗到对话,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因为许多误解与冲突、友谊或融洽,都已经由历史中的交流与文化积淀造成,异域形象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约五百年来,欧洲和这片被世人称为西方的非现实的星云占据了世界的舞台,今日被美国这个超级星座操纵的西方,就像一片异常强大的星群,将其变幻不定的光芒投身在它的周围,遮蔽了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不给其他演员施展的余地。”②然而,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程度不等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本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也能表现本土文化精神。要想破除这幅被东西双方歪曲了的世界图像,仍需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