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年那月的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袁一强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里所描写的是一群被逐出校门的右派大学生在大跃进、“文革”中的往事。一九五八年春与麻雀较劲的日子、一九五八年夏、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日子、一九五八年冬至一九五九年向十年大庆献礼的日子、一九六O年至一九六二年极端困难的日子、 一九六五年后“十年浩劫”的日子、一九八四年前后改革开放春风沐浴的日子,这里,你将进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它如实地记录了那段崎岖不平的年代,同时又热诚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剧变。

内容推荐

本书的故事来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

全民捕灭麻雀,街头巷尾的土炼钢炉,亩产小麦十三万斤的高产卫星田……小说将我们带进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1958年,曙光木材厂接收了四十多名被逐出校门的右派大学生。从此,他们的命运和工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早日摘掉右派帽子。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劳动之中,利用自己的专长,对工厂里老掉牙的设备进行改造。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工人们的尊重与认同。

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自然灾害,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随着政治风向的不断变幻,右派们的命运时起时落。他们已经与曙光木材厂、与木材厂的工人们血脉相连。在这些学生和工人们的不懈努力下,小厂逐渐发展壮大,工人们也用自己的方式照顾甚至保护这些学生免受进一步的迫害。在“文革”最混乱的阶段。当厂长、书记以及右派学生们都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拉上台批斗时,工人们挺身而出……

书中描写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回顾那年那月的历史,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已经显得微不足道,能使人永志不忘的是真诚——真诚的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一九五八年春与麻雀较劲的日子

第二章 一九五八年夏、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日子

第三章 一九五八年冬至一九五九年向十年大庆献礼的日子

第四章 一九六O年至一九六二年在极端困难的日子里

第五章 一九六五年后“十年浩劫”的日子

第六章 一九八四年前后改革开放春风沐浴的日子

后记

试读章节

小厂来了一批被清除出校门的右派大学生

上个世纪“大跃进”那年的春天,中国人跟麻雀较了一回劲,那工夫下的,全国上上下下不分男女老少一哄而上,不到个把月就消灭麻雀十几亿只;其罪名是它糟蹋粮食,将其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列入了“四害”;那时人们还不大清楚什么是生态平衡,更没有生物链的概念,虽然当时也有人为麻雀说了一些好话,但很快就被另一种声音湮没了;在一个很平常的早晨,整天唧唧喳喳的麻雀在人们震耳欲聋的敲打和呐喊声中遭到了灭顶之灾。

北京在全市统一大行动之前,先在几个街道搞了一回剿灭麻雀的预演,黎明前人们便敲锣打鼓涌上了街,没锣敲没鼓打的则开始掏鸟窝。曙光木材厂的书记邹晓风住家所在的街道摊上了这次预演,那晚他写材料本来就睡得晚,结果吵得他只睡了两个钟头的好觉,弄得他上午在区委开会时眼皮直打架。

邹晓风车骑得并不算快,但后背已有些湿了,他早上出门穿得多了一些,没想刚近中午就变得这么热。他一过小桥,离厂门还有百十米远就听到了厂里大喇叭的广播声,“大比之年比什么?比速度,比干劲,比先进,比拿钱少干活多,贡献大,看多少先进比中来……”这是他亲自修改过的广播稿,他觉得自己动手改动之处颇有些文采。在自我陶醉之中,他的自行车驶进了曙光木材厂的大门。

见厂长李宪平的办公室仍上着锁,便知他尚未回来,一想到自己这位搭档的去向,邹晓风苦笑着咂了一下嘴。厂部五个股室,外加共青团、工会,全集中在一排房里,各办公室全是单间,唯一打通的双间是工会的活动室兼会议室。全厂的职工大会则在食堂召开。曙光木材厂是个区属厂,职工人数总共不到三百五十人。

他进门还没坐稳,供销股长张权斗就一阵风似的跟进门张罗,邹书记,您快洗把脸吧,我去给您提壶开水。说罢又一阵风似的从隔壁自己的办公室提过一暖瓶热水,动手将半瓶水倒进了脸盆,动作熟练得像是自己要洗脸。趁邹晓风洗脸的时候,张权斗又找到他的饭盒说了声,今天中午食堂吃饺子,呆会儿我给您带回来。说罢他拿上饭盒便出了门。

邹晓风见他这么殷勤料定有事。他也是真的有些累,懒得动了。头天没睡好,上午开了半天会,又骑车跑了十几里的路,真的不想动了。他虽才三十几岁正在旺年,但战争时期他腰部负过伤,落下了怕累的毛病,累过了劲腰就疼。没睡好是因剿灭麻雀的预演,不到凌晨三点就有人往街上跑,大呼小叫人声沸腾。一到四点,更是鞭炮轰响,锣鼓齐鸣,万人摇旗呐喊。折腾到大天亮他想睡了,也该起床了。上午会的内容也是部署除灭麻雀,四月十九日全市统一大行动。自麻雀于一年前被列入“四害”以来,这是第一次要动真格的。

张权斗很快将饺子端了回来。邹晓风将准备好的饭票硬塞给了他。猪肉韭菜的饺子味道不错,被他一口一个扔进嘴里。吃饭快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饺子快吃光的时候他才发现张权斗没走,他笑笑说,有事就说。

张权斗告诉他,上午金玲她妈又来厂里闹了,找书记和厂长全不在,就跟工会主席老潘玩开了命,将工会办公室的玻璃打碎了两块,最后是他说了一车的好话才把老太太劝走。但走时老太太放下了话,没找到书记她还来。张权斗红涨着脸说:“这事给领导添了那么多的麻烦,我也落了一个里外不是人。”

金玲她妈的泼劲邹晓风着实领教过,就因为她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曾来厂里大闹过多少回。金玲家里是回民,可她偏偏与一个车间的王河好上了,王河家是汉民,结果金玲她妈死活不同意。最初王河怕金玲家里不同意,就托出了张权斗,因为他媳妇是金玲她妈的外甥女,结果这事也让张权斗落了埋怨。金老太太生了七个女儿,金玲是老七,被她妈看成眼珠子。本来让金玲她妈一闹,厂里已采取了措施,将女方的工作调开了锉锯房,想减少双方接触的机会,不想人家转入了地下,关系反而更亲密了。

这事让邹晓风也感到为难。王河在他印象里绝对是个好青年,连续三年的先进生产者,当上制材车间的班长后更是处处起带头作用。金玲的表现也不错,要说两个人是天生的一对。非要让他这当领导的将人家一对好姻缘拆散了,确实让他为难。

邹晓风挥挥手说:“这事谁也不怨。你先回去吧,回头再做做老人的工作,领导不便说的话,你说就方便多了。你跟你爱人不就是回汉结合吗?不是生活得挺好!”张权斗走后,他刚想眯一会儿,就见厂长李宪平推门闯了进来。……P1-3

序言

一九九六年春季的一天,北京曙光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工地挖出了十几块说铁不像铁,说铜不像铜的东西,厚厚的锈迹将那些东西包了个严严实实,每块足有二十多公斤。见多识广的挖土机司机对甲方代表说,挖出来的许是文物,建议他尽快通知文物部门。因为在他印象里,这些说不清的东西多少有些像两年前从别的工地出土的文物,那可是战国时期的文物!不想文物部门派来了专家,却闹了一场笑话,原来那是“大跃进”那年厂里用小土炉炼出的钢。

事后,曙光厂一位已经离休的老领导说,虽然出土的不是文物,但从某种角度讲,它的价值又绝不亚于一件珍贵的文物。因为它代表着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它就像一面镜子,回过头来好好看一看会有些益处……

后记

大约是六年前的一天,四弟对我说,他厂里宣传部的刘部长买了一本我写的小说《硕鼠》,觉得不错。并让他带话,建议我能写写他们厂的事。据这位刘部长介绍,一九五八年的时候,厂里接收了八十多名“右派”学生,正是这批因“反右”被清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力量,使一个不起眼的小厂最终发展成一个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四弟是后调入这个单位的,不大清楚这段厂史,当我终于从这位刘部长及当初厂里的老领导那里听了这个故事之后,真的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萌生出要根据这个故事写一部小说的念头;而且这个念头又是如此强烈,这既是性格使然,多少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当年就是那些不幸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但既然是小说,就一定离不开想像与虚构,所以当您看到这部小说的时候就没必要一定对号入座。

江泽民同志早在党的“十四大”上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从一九五七年起的二十年问出现的错误,主要都是‘左’”。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小说正是如实地记录了那段崎岖不平的年代,同时又热诚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剧变。

这部小说我写了两年多,我知道,写的时间长不见得就好,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是用心灵在写这部小说。如果小说多少起到了一点“以史为鉴”的作用,令人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那将正是作者的初衷。

小说中的有关历史内容参照了:

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没有情节的故事》

谢春涛先生的《大跃进狂澜》

中杰英先生的《我与罗兰在大风潮中》

高立林先生主编的《票证故事》

叶永烈先生的《反右派始末》

晋夫先生的《文革前十年的中国》

白杨、如明先生的《园情墨趣》

本人在创作中得到了北京作协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并表示感谢!

2004年2月完稿于龙潭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