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记叙的,就是这批日本战犯从1950年被移交到中国开始接受教育改造,直至他们归国后于2002年其组织“中归联”宣告解散,其间52年的曲折经历与巨大变化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伟大人道主义政策的一曲颂歌,是沈阳、太原法庭创造的国际战争罪法审判奇迹的光辉记录,是日本战犯由战争狂人转化为和平卫士的历史过程的生动再现,是中日两国人民销泯仇怨、重修友好的令人无法忘怀的动情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证--中国教育改造日本战犯实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张辅麟//田敬宝//夏芒//张岩峰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所记叙的,就是这批日本战犯从1950年被移交到中国开始接受教育改造,直至他们归国后于2002年其组织“中归联”宣告解散,其间52年的曲折经历与巨大变化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伟大人道主义政策的一曲颂歌,是沈阳、太原法庭创造的国际战争罪法审判奇迹的光辉记录,是日本战犯由战争狂人转化为和平卫士的历史过程的生动再现,是中日两国人民销泯仇怨、重修友好的令人无法忘怀的动情篇章。 内容推荐 历史是一面镜子。 人类的战争史,更是一面色彩斑驳的多棱镜。 在这些镜子面前,历史学家们书写着过去,着眼点却在未来。 本书记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中的一页化敌为友的往事,即中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战争犯罪分子进行教育改造并帮助他们走上新生之路的一段真实的历史。 目录 序言 历史在诉说(自序) 改造篇 卷首语 第一章 新中国承担的一项新的特殊使命 ——接收侵华日本战犯 第一节 紧急工程——改建抚顺城监狱 第二节 特殊罪犯——日本侵华战争犯罪分子 第三节 闹监风波一一战犯不承认是战犯 第四节 双重罪行——山西太原日本战犯 第二章 党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管理所工作人员的崇高信念 第一节 选派干部 第二节 忍辱负重 第三节 秋毫无犯 第三章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 ——改造与反改造的较量 第一节 图谋越狱 第二节 拒绝学习 第三节 拒不认罪 第四章 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改造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 第一节 改善生活. 第二节 尊重人格 第三节 救死扶伤 第五章 以人性化管理感召战犯新生 ——不念旧恶胸怀宽广的共产党人 第一节 以德报怨 第二节 家书传情 第三节 家属会面 第六章学习中认识真理 ——战犯改造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认清战争性质 第二节 明辨战争规律 第三节 思考人生道路 第七章 生产劳动中脱胎换骨 ——教育改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节 改变好逸恶劳的“劳动班” 第二节 获得“双丰收”的制瓦劳动 第三节 “自食其力”的水田劳动 第八章 在文体活动中育新人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第一节 创作与演出 第二节 音乐与体育 第三节 电影与观赏 第九章 社会参观的空前壮举 ——战犯改造的广阔天地 第一节 社会参观疑虑重重 第二节 重游伪“满洲国”的忏悔 第三节 新中国巨变的震撼 第十章 走上新生之路举隅 ——藤田茂和中崎嘉明 第一节 藤田茂的觉醒 第二节 中崎嘉明的转变.. 审判篇 卷首语 第一章教育:高扬国际战争罪法大旗 第一节 有的放矢,深入学习国际法 第二节 古海忠之当众服法,坦白认罪 第三节 宫崎弘挺身而出,承认战争罪责 第二章检举:侦讯前的举措 第一节 因势利导,士兵们造反了 第二节 注意两种倾向,引导检举活动健康发展 第三章侦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第一节 个别讯问,面对面交锋 第二节典型展示,岛村三郎认罪 第四章回顾:重温国际审判的历史教训 第一节 国际战争罪法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纽伦堡审判 第三节 东京审判 第五章定案:依法严格复查 第一节 搞好复查,使立案转向定案 第二节 依法履行相关手续 第六章处理:颁布《决定》,免予起诉 第一节 坚决执行“惩办少数,宽释大多数”的方针 第二节 新中国审判的法庭宪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颁布 第三节 “免予起诉”是新中国处理日本战犯的一大创举 第七章公诉:45名日本战犯分别以四案受审 第一节武部六藏等28人和铃木启久等8人被起诉及主要罪状 第二节 城野宏等8人和富永顺太郎1人被起诉及主要罪状 第三节 做好公审前的各项工作 第八章审判:沈阳和太原审判 第一节 沈阳审判 第二节 太原审判 第九章评价:新中国审判的特点及意义 第一节 新中国审判的特点 第二节 新中国审判的意义 新生篇 卷首语 第一章“团结就是力量”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45年 第一节 以朋友的身份告别中国 ——用《感谢文》告别过去,用《告日本人民书》迎接未来 第二节 冷战浓雾中绽放的和平之花 ——从“舞鹤方针”到“中归联”诞生 第三节 “用自己的脚学会走路” ——在风雨中奋勇前进的“中归联” 第四节 同周恩来总理约定:“我要活一百岁!' ——记“中归联”首任会长藤田茂 第二章 “决不允许日本重蹈田中义一、东条英机的覆辙” ——“中归联”反对复活军国主义的活动 第一节 “日本政府在践踏‘和平宪法’!” ——反对日美军事同盟和重建军事大国的斗争 第二节 天皇=国家元首=最高军事统帅=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批判天皇制和“皇国史观”,追究天皇和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 第三节 墨写的谎言篡改不了铁血浇铸的历史 ——抗议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 第四节 反对为军国主义幽灵招魂 ——对当政者参拜靖国神社的批判 第三章 为侵华战争历史作证(之一) ——“中归联”开展多种形式的“证言”活动 第一节 勇敢者的诉说 ——公众集会上的讲演活动 第二节 以真实的历史昭示国人 ——自白式的战争回忆录出版活动 第三节 震聋发聩的巨大冲击波 ——信息网络上的赎罪形象 第四节 战争罪行在图板上定格 ——系统化的“和平反战”展览 第五节 旗帜鲜明的舆论阵地 ——专题性的战争证言 第四章 为侵华战争历史作证(之二) ——“中归联”会员关于日本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自白 第一节 “侵略满洲是日本多年来的大陆侵略政策的一环”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证言 第二节 “所谓‘满洲国’,是一个设立了傀儡政府的日本殖民地” ——关于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证言 第三节 “封建时代的狱吏也会为之变色!” ——关于日本残酷镇压抗日爱国力量和中国东北人民的证言 第四节 “满洲国的经济完全是殖民地经济” ——关于日本疯狂掠夺中国东北资源、实行残酷经济压榨的证菅: 第五节 “殖民地教育”和“灭种亡身政策” ——关于日本在中国东北推行奴化政策的证言 第五章 为侵华战争历史作证(之三) ——“中归联”会员关于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八大恶行的自白 第一节 目军的第一大恶行:“三光政策” 第二节 日军的第二大恶行:人体细菌实验和细菌战 第三节 日军的第三大恶行:人体毒气实验和毒气战 第四节 日军的第四大恶行:活体解剖与生理实验 第五节 日军的第五大恶行:人靶刺杀训练 第六节 日军的第六大恶行:虐杀妇孺强奸轮奸绑架妇女作“慰安妇” 第七节 日军的第七大恶行:南京大屠杀 第八节 日军的第八大恶行:“残留”山西,伺机再次侵略中国 第六章 为中日世代友好铺路架桥 ——“中归联”开展的日中友好活动 第一节 梦系“中国情结”魂牵“第二故乡” ——“中归联”会员的内心倾诉 第二节 冷战寒潮弥漫斗争热情燃烧 ——为恢复日中关系正常化而奔走 第三节 伟人一语破玄机 审时度势向前看 ——“中归联”访华纪要 第四节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对“再生之地”和“犯罪之地”的访问 第五节 千古一碑存史迹“樱花”绽放颂友情 ——“中归联”“再生之地”的三大纪念景观 第六节希望在今世奇迹寓未来 ——培育日中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第七章 从战争罪犯到和平斗士的心灵历程 ——“洗脑”之谜的解读 第一节 正义必胜邪恶必败 ——“中归联”会员战争观的转变历程 第二节 真理的光芒 ——“中归联”会员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 第三节 走完无愧无悔的后半生 ——“中归联”会员新人生观的扫描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并未结束的结束语 附录一 日本侵华战争罪犯名册 附录二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及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原来是以善良的人来到世上的我们,由于受军国主义的教育毒害,在战火中丧失了人性而成为侵略者。我们这些人在中国的抚顺和太原管理所里生活过程中,重新恢复了人的良心。大约1000人之中,虽然有早晚、深浅之别,但其共同的成就是,由侵略中国的忠实爪牙变成了为和平而奋斗的人了。 ——(日)中国归还者联络会①编《我们在中国干了些什么——原日本战犯改造回忆录》②前言 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之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仅死亡人数竞达5000万人之多,物质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前所罕见,其破坏性世界空前,成为人类社会一次最大的浩劫。 日本投降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怀着极大的愤慨对战争中血腥屠杀人民、制造各种惨案,疯狂掠夺人民财产,进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的战争狂魔进行了正义的审判。先后进行了“马尼拉大审判” (1945年9月16日); “东京大审判”(1946年5月3日);“南京审判”(1946年2月);前苏联“伯力审判”(1949年12月25日)。这些审判,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使战争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被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俘获的一批日本战犯也未能脱逃。苏联经过审理,将在中国犯有严重罪行的969名战犯,于1950年7月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依照国际法,经中苏两国领导人共同协商确定的。它既体现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又使日本战犯回到罪恶之地接受中国人民的处理,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这批日本战犯在侵华期间,在中国大地上,官兵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到处实行“三光”制造惨案,以屠戮中国人为乐;官吏们掠夺中国资源,横征暴敛,压榨中国人民进行血腥统治,他们无恶不作,欠下了中国人民累累血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其大多数性情冷酷,以效忠“天皇”为天职,思想极端反动,“武士道精神”十足。他们虽已缴械投降,失去了手中的武器,但思想顽固,拒不认罪。在前苏联羁押五年期间,虽经劳动改造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但仍坚持其反动军国主义立场,毫无认罪、悔过之意。他们被前苏军指挥官①称为“一群不可教化的恶魔”。 移交中国后,他们对在中国所犯罪行毫无认罪之心,一方面对罪行或加以美化,或推卸罪责,百般抵赖、拒不认罪;另一方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表示不服,企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他们妄图继续走军国主义的老路。 另外,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驻山西太原的一批日本军人和官吏并未缴械投降。他们不甘心于失败的命运,不愿接受“投降”的可悲下场,便勾结阎锡山反革命集团,大搞“残留”活动。积极协助阎锡山打内战;同时伺机东山再起,完成“复兴日本”的“大业”,再续侵华的美梦。 直至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兵临太原将其一网打尽。这是一批犯有“双重罪行”的日本战犯。 对于这两批日本战犯如何处理?问题严峻地摆在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前。 按照通行国际惯例,可以进行拘押、服役、审讯、取供、判刑……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予严惩。 但是,以改造世界、解放人类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既没有遵循国际惯例也没有采用报复手段,而是高瞻远瞩,从世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从维护世界和平、消灭战争根源着眼,以促进中日友好为目标,确定了对日本战犯进行教育改造的方针。 教育改造方针是我国对犯有错误和罪行者的一贯方针。但对日本战犯实行这一方针在世界上却是一个创举,它不采取强制手段,也不诉诸暴力,而运用启发教育使其提高思想觉悟,自觉认识在侵华期间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从而低头认罪,改过自新。可是,这对浸透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一向与中国人民为敌的日本战犯来说,又谈何容易! 一是,日本战犯于侵华期间,在中国烧杀、奸淫、抢夺作恶多端,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惨案和灭绝人性的事件,中国人民忿恨已极。按常规旧习,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血债要用血来偿”,而对日本战犯要进行教育改造,这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难以通过。 二是,移交中国的日本战犯,是一批长期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盲目崇拜“天皇”、以效忠“天皇”为荣,崇尚“玉碎”,具有“武士道精神”的顽固分子。他们过去一贯蔑视中国人民,与管教人员的关系势同水火,要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存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但是,无论是感情上的难以通过还是关系上势同水火,都没有成为阻止管理所工作人员改造日本战犯的障碍,反而通过提高管理所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认清改造日本战犯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研究管教工作方法,坚定了做好改造工作的信念。他们坚信,党的教育改造方针是正确的,坚信日本战犯即使是坚冰,在适当温度下也会融化的。战犯管理所从领导者到普通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党的裁育改造方针政策: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劳动改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政治斗争与革命人道主义相结合”;管理所的工作安排,无论学习、管理、劳动都以转变战犯的反妞场、观点为出发点和归宿①。为此,管理所对日本战犯在思想上启发教育,耐心引导;在学习上循循善诱,认识真理;在生活上满足需要,优厚待遇;在感情上亲切关怀,尊重人格。工作人员在日本战犯“以怨报德”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党和政府的改造教育方针不动摇,通过全所人员艰辛的努力,创造了许多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令人动容的事迹。经过抚顺、太原战犯管理所的教育改造,一千多名崇拜“天皇”,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日本战犯终手幡然悔悟。曾经丧失人性,血腥屠杀中国人民,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转变军国主义立场、忏悔罪行,恢复了人类良知,表示向中国人民认罪。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对自己严惩,誓言决心反对战争,立志为和平、为日中友好而斗争。他们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所给予的宽大和关怀;感谢把他们从罪恶的鬼蜮里拯救出来,成为具有人性的正常人,所以称管理所为“再生之地”,称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为“恩人”和“朋友”。他们回顾说: “原来是枪对着枪的敌对关系,战后则成为管制者与被管制者的关系了、这样敌对关系的人们,又怎样成为心连心的亲密朋友了呢?这真是在人类历史上未曾见过的一种奇迹!”② 的确,这是一个奇迹。这一奇迹被日本社会许多人士称之为“洗脑”,也令世界许多人士迷惑不解,成为历史之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段历史“奇迹”已经成为陈迹,但是中日两国人民不该忘记。因为那段历史不仅引人思考,给人以教育,更给人以启迪!在这里让我们打开那段尘封的历史,去解读那“奇迹”之谜吧! 解读“奇迹”,并非单纯为了“解谜”,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中受到教益!P3-5 序言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我国东北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光复的60周年。《史证——中国教育改造日本战犯实录》的出版,是值得关注的。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是理解现在的一把钥匙。”(英爱德华《历史是什么》)在历史的回音壁再次提醒人们回顾过去的时候,这种回顾总是与反思相伴。当世人为上个世纪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明成果而欣喜的同时,也憎恨上个世纪前半叶发生的给人类带来哀伤和苦难的残酷战争。为了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也为了熨平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心灵创痕,对于那场战争所派生的各种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史的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新中国改造、审判和释放日本侵华战争罪犯的事件,即是其中之一。本书的出版便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它以翔实、丰富的史料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并由此来观照现在进行历史的反思,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著作。 二战后,前苏联将1000余名日本侵华战争罪犯交由中国政府处理。由日本军国主义培养起来的这些恶魔式的战争狂人,是怎样艰难曲折地走上悔罪、反省、自新之路的?又是怎样转变为服膺真理的和平卫士的?为什么归国后坚持不渝地为捍卫日本“和平宪法”、为中日友好而奋斗?破解这一问题,对当今巩固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乃至保卫地区与世界和平,都给今人以深刻的启示。 由于特定的历史因素,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罪责始终未得到彻底清算,仍存在着军国主义复活和滋生的土壤。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正在泛起,旧的右翼势力恢复的同时新的右翼势力也不断产生,他们歪曲历史,散布否认侵略战争罪责的各种谰言,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活动越来越嚣张。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知识界右倾化,企业财团成为右翼组织的经济后援,从分散走向联合,政界人士加入……事实说明,日本当局谋求成为军事大国、政治右翼化步伐在加快,这不能不让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时代的潮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是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中日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心愿和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勿庸讳言,其障碍便是日本当局能否正确对待曾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灾难的历史。本书从教育、审判、释放日本战犯的过程,说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致力于构筑中日友好大厦。同时,通过展示归国的日本战犯在反省自己战争罪责的基础上积极从事促进日中友好的各种活动,说明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真挚和永恒的。中日永不再战,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是两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以战犯自述的屠杀、残害中国人民的大量事实,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国苦难的过去,从而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孱弱属于过去,今日之中国,再也不是刀俎之上任人宰割的羔羊了。中国人民以辉煌的奋斗业绩和骄人的建设成就,赢得了应有的尊严。让我们永远不忘历史,倍加珍惜现在,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书作者,以史学工作者的良知,本着极其认真的科学态度,查阅了上百卷历史档案和近百万字的日文资料,以纪实的手法,条分缕析,耗时三年写成此书。相信,它的出版将会引起国内外的良好反响。 谷长春 (原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原省人大副主任) 2005年春于吉林长春寓所 后记 本书为吉林省政府资助的课题项目,列入吉林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作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 本书的立项得到吉林省政府原副省长桑逢文、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立英、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原常务副主席李绍庚、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郭绍墨、原《长白论丛》杂志副主编宋禾、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慈彪等同志的大力帮助。本书的出版同时得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有力资助。 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得到原吉林省委副书记谷长春的关心,并慨然为本书作序,使我们很受鼓舞。 对于本书的出版,吉林出版集团董事长周殿富、吉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维革、总编辑邢万生、《吉林日报》副总编辑柳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和科研处长陈玉梅、《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副社长于德钧、原《党员之友》杂志总编辑刘华礼、吉林教育出版社任毅馥等同志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是难以问世的。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本书写作分工:改造篇,田敬宝;审判篇,张辅麟;新生篇,夏芒、张岩峰。由张辅麟通阅、通审。 本书所引日文版《归国战犯的后半生——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四十年》一书资料,由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1996年级师生、研究生集体翻译。对他们的积极协助,表示衷心地感谢。本书所弓t日文版《中归联》季刊的全部译文由张岩峰翻译,夏天虹协助。 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得到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中国中央档案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市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大力协助。特别是,本书作者在与东京“中国归还者联络会”联系时,承蒙“中归联”事务局长高桥哲郎先生热心相助,提供了大量资料,以后又多次邮寄。在此,谨向“中归联”及高桥先生表示衷心感谢。此外,夏天虹、夏野虹参加了本书新生篇的资料搜集。 在本书新生篇《为侵华战争历史作证》几章中,“中归联”会员的一部分“证言”转引自中国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丛书(中华书局出版),本书不再注明原档案具体卷目,只注所引丛书卷名与页码。从该资料丛书中无法看出哪些是“中归联”会员的证言,本书则加以注明,并标示其当年所属单位及职务。 本书内容涉及史实较广,其中如有舛错,敬请读者、专家拨正。 作 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