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本书是其中之一,主要讲述了网络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从接上网线的那一刻起,电脑就是硝烟滚滚的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你能做些什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网络传染病/少年科学大讲堂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郭静雯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亲爱的小读者,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本书是其中之一,主要讲述了网络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从接上网线的那一刻起,电脑就是硝烟滚滚的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你能做些什么? 内容推荐 你的电脑里藏着几个小木马?你的系统里躲着几只小蠕虫?千万别小看它们的能耐!除了能拖慢电脑速度,窃取账户密码,它们还能删除你的数据,破坏你的硬件,或者干脆从你的电脑出发,几分钟就飞奔到地球另一边。从接上网线的那一刻起,电脑就是硝烟滚滚的战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你能做些什么? 目录 前言 一、认识病毒 铁家伙也中毒?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计算机病毒怎样搞破坏 二、病毒档案大公开 计算机是怎么一回事 无孔不入:操作系统漏洞 暗藏的特务:木马病毒 网络上的暗礁:网页病毒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即时消息病毒 网络瘟疫:蠕虫病毒 强买强卖:流氓软件 三、绝地攻防:反病毒的战争 程序、计算机语言和机器语言 病毒的指纹:病毒码 弥天大网:扫描引擎 远程攻防:网络防火墙 虚拟演员:蜜罐技术 后记 试读章节 铁家伙也生病?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病毒是什么呢?病毒是最小最小的生命体,小到连细胞结构都没有。大多数病毒体中只包含一种核酸(就是我们所说的DNA或者RNA)和一点蛋白质。病毒是这么的小,以至于它只能寄生在别的生物体内才能存活。于是,根据寄生的地方不同,我们把病毒分成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等等。也许你要问,病毒是这么的渺小,这么的微弱,它能做什么呢?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它能改变历史! 还记得2004年的“非典”夏天吗?街上的行人都戴着口罩,一个人感染,一个居民小区就被封闭,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冷冷清清,人们连上街都觉得害怕。还有大家熟悉的“疯牛病”,它由一种叫朊病毒的奇怪病毒引起,能通过食品途径从牛传染给人。为了控制疫情,光是在1996年,英国就屠杀了110073头牛,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万美元。 再朝前看,从1918年到1919年两年时间里,新型流感病毒传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袭击,因此而死亡的人口数量甚至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古罗马、印加帝国、玛雅文明,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最后消失,也都和小小的病毒有分不开的关系。即使到了现在,地球上每天因为病毒感染而打喷嚏、流鼻涕、发高烧的人也难计其数。从人类社会变迁、民族兴衰、战争胜败到人口迁徙,病毒并不是历史的推动力,但它确确实实地改变着历史。 现在,你知道病毒的可怕了吧?它渺小却力量强大,微弱却传播迅速,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虽然和中世纪相比,人类在医学和科学上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但是,细说起来,人类到现在为止彻底消灭的病毒只有一种——天花。而伴随着更多变种病毒、新型病毒出现的,还有另一种中世纪人完全想像不到的新病毒: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和生物病毒有着完全一样的特征:传播迅速又很难察觉,危害巨大又难以清除。和生物病毒不一样的是,电脑病毒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从本质上说,任何电脑病毒都是一段程序,它在被创造者出于各种目的写出来以前,根本就不存在。1994年,我们国家正式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一群大专家坐下来讨论了好几个月。给计算机病毒下了这样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电脑病毒可以隐藏在看起来是正常的程序里:比如一个WORD文档,一张图片,或者一个FIASH动画。这就使得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了应对反病毒软件的监测,它通常会自我复制,插入到其他程序中。像变魔术一样变成好几个分身,然后等待发作指令,开始搞破坏。发作指令是各不一样的,有时候是一个特定时间,比如CIH病毒,会在每年的4月26日爆发:有时候是用户执行了一个特定动作,比如连续按下三次回车键;有的时候,干脆一感染就爆发,根本不讲道理。因此,许多电脑中病毒的人都会说,我昨天关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今天一开就出问题了呢?其实,也许它已经感染病毒很久很久了,只是自己不知道,今天开机刚好触发了病毒爆发的指令,病毒就正式脱去伪装,露出狰狞的面目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会带来巨大损失。有的病毒会执行恶意活动。但破坏性不大。有的病毒更像是恶作剧,比如让你的屏幕剧烈动荡几分钟,或者跳出一个对话框,要求你做对十道数学题,一旦做错,电脑就会重新启动。碰到这样的病毒,你还算走运,系统和数据都没有遭到破坏,浪费的只是一点时间和精力而已,也许你还会在事后开心一下呢。 而如果遇上破坏能力强大的病毒,损失就相当惊人了。有的病毒修改你的IE浏览器,强迫你不停打开某些特定网址,最终造成系统负担过重而死机。有的病毒会格式化你的硬盘,删除程序文件,在每一个目录下面复制数不清的垃圾文件,或者破坏磁盘上的文件分区表,让电脑彻底瘫痪。有的病毒甚至会感染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Outlook程序,把自己藏在邮件附件里,用你的名义给每一个联系人名单上的人发去电子邮件,而一旦你的朋友打开附件,他们的电脑也就跟着中毒。 病毒很聪明。为了逃避受感染的人和杀毒软件追踪,它们还能变异和进化。拿2003年最危险的“求职信”病毒来说,这种病毒在2001年10月就出现了。当时,许多人收到一封邮件,里面写着:“因为要赡养我的父母,我需要找一份工作。”而好心人一旦打开邮件附件,就随之中毒。虽然很多反病毒软件都马上升级了病毒库,把求职信病毒纳入查杀范围。但是对于求职信病毒不断产生的新变种,一些反病毒软件的反应就不那么快了。到了2002年4月16日,求职信病毒已经出现了6个以上的变种,而且一种变种还在病毒内部嵌入了CIH病毒的核心程序,新老两代病毒齐心合力,在两天时间里横扫地球表面。变“聪明”以后的求职信病毒威力大增,能够通过磁盘、互联网和局域网传播,如果控制的是局域网服务器,它还能通过远程控制功能自动运行,在整个网络内部散布病毒,同时终止反病毒软件运行,好让自己可以大模大样、安安稳稳地把电脑系统接管掉。 如果把计算机病毒看成一只凶猛的怪兽的话,那么我们不得不说,这只怪兽的眼睛相当糟糕。它只看得见创造者为它设定的环境,对其他所有东西都视而不见。一种病毒只针对特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而发作,一旦环境改变,甚至只是年月的变迁,病毒都会因此丧失所有的攻击能力。比如说,大部分病毒都是针对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设计的(倒霉的微软和微软用户),但却很少有针对苹果公司Os操作系统的病毒。如果我们把CIH、求职信、熊猫烧香、冲击波病毒一股脑地拷贝进一台使用苹果0s操作系统的电脑里,系统顶多认为这是无法执行的程序,就算运行,也根本没办法造成任何危害。而这些病毒呢?它们找不到熟悉的环境,也像无头苍蝇一样,一身“先进武器”全都失去目标,只能坐以待毙。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在许许多多正常的程序里,病毒能潜伏得那么深,隐藏得那么好呢?这是因为病毒制造者个个都是顶级高手。他们编写出来的程序,短小精悍,一般都只有几百个字节,大的也就是几KB大小,而一般的电脑,每秒钟的读取速度是1000KB以上,这就好比水库开闸时候跳出来的一条小泥鳅,要逮到它还真不容易。更伤脑筋的是,就算已经成功感染了计算机系统,很多病毒并不立即发作,它仍然偷偷躲在系统里,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自我复制,或者对外感染。等到电脑用户发现自己中毒的一天,已经大事不好了。 那么,计算机病毒是谁想出来的呢?他又为什么会动这样的“坏脑筋”?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理理线索,找找计算机病毒的老祖宗,学学病毒的历史。 P7-13 序言 在一个落后时代的人看来,现代科学和魔法是没什么区别的。实际上,现代科学的发展早已远远超越了哈利·波特的想像。在魔法和神话里,从来没有出现过2000万吨级的聚变核弹,无论是宙斯的闪电还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在能量上和核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另外,神话和魔法的空间也显得过于狭窄,当魔幻故事还在月球轨道内进行的时候,人类的探测器快要飞出太阳系了。 科学的发展常常会超出人类的想像。19世纪时,有科学家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得出结论:火车速度不可能超过每小时150千米,否则车内的空气就会被抽空;20世纪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人类对于物质规律的认识已经完成,没有什么更多的事情要做了;20世纪60年代的大师冯·诺依曼说,全世界有一台巨型计算机就足够了,因为我们根本没那么多东西要算…… 亲爱的小读者,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从作者到编辑,都努力用最浅显的语言,尽量让科学变得易读易懂。但是。这毕竟不是一套校园小说,你需要一点点耐心,才能享受到阅读和思考带来的乐趣。在阅读完成以后,你可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更强大的动力,更方便的沟通,更接近神话的世界,还是更惨重的灾难,更恐怖的损失?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验证自己的回答。 后记 你知道吗? 量变有时真的会造成质变。在中国,如果你是百万中取一的精英,你至少有1300个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在印度,你则有1100个竞争对手。在中国,智商排名前1/4的人,比北美洲的总人口还多得多。在印度,这是智商排名前28%的人数。这对全世界的老师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的优秀学生,比他们的全部学生还要多。 你知道吗? 全世界最多人说英语的国家,不久以后会变成中国。如果今天的美国,把每一个工作都外包到中国去,中国还是会有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在你看这段文字的同时,美国会有大约60个婴儿诞生,中国有差不多244个婴儿呱呱坠地,印度有351个婴儿出生。 美国劳工部估计,现在的学生,未来在换第14份工作的时候,大约38岁。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调查,1/4的工作者,在目前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1/2的工作者,在目前单位工作不超过五年。 美国前教育部长Riehard Riley认为,2010年最热门的十种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你的老师必须教育你,毕业后投入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有发明的科技,解决现在无法想像的问题。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世界最富有 军力最强大 世界商业金融中心 最好的教育系统 世界创意和发明中心 货币是世界的标准金融规范 是美国吗?不,在1900年的时候,是英国,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世界最强大帝国的头衔已经更替。 你知道吗? 以网络覆盖率来说,美国是世界第20名,卢森堡刚刚超过美国。任天堂公司光是在2002年,就投资一亿四千万美金进行研发,美国政府投资在教育研发上的经费,还不到这一半。 美国2006年结婚的新人中,有1/8是在网上认识的。交友网站Myspace在2006年9月时,有一亿六千万注册用户。如果Myspace是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是世界第十一大国家,介于日本和墨西哥之间。Myspac。的每个网页,平均每天被点击30次。 你知道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倍速爆炸成长的时代。每个月Google必须处理27亿次搜索,在B.G(Before Google.Google诞生以前)时代,人们去向谁问这些问题? 我们每天发送的手机短信数量,已经超过全世界人口总数。 今天,英语词汇数量,已经超过54万个,是莎士比亚诞生时的5倍。 3000本?这是美国一天出版的新书数量。根据估计,《纽约时报》一周所包含的信息量,比18世纪时一个人一生所接触到的信息量还多。同样根据估计。今年全世界会制造出1.5×10的信息,这比人类在过去五千年所制造出来的信息总量还要多。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增长一倍。对于正要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两年前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全部过时了。根据统计,到2010年时,这些信息每72小时就会增加一倍。 NEC和Alcatel不久前刚刚成功完成第三代光纤测试,这些光纤每条每秒传输量达到10兆位元。也就是说,每一秒钟可以传输1900张光碟,或者一亿五千万个电话。这个传输容量,目前每6个月就增长3倍。在未来20年里,还能以同样的速度继续增长。这些光纤都已经铺设好,提升速度只需要修改端点之间的转接器,换句话说,成本接近于零。 未来的电子纸,可能比真纸还要便宜。 2006年,全世界卖出4700万台笔记本电脑。与此同时,许多贫困地方的孩子却根本没见过电脑是什么模样。一百美金电脑计划准备每年制造5000~5到1亿台电脑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使用。 科学家预测,2013年建造的超级电脑将会超过人类大脑的运算能力。到2023年,现在的小学生大概23岁。当他们打算投入职场的时候,售价1000美金的电脑(约7600元人民币)就能超越人脑的运算能力。虽然,超过15年以上的科技发展很难精确估计,但有科学家认为,2049年的时候,售价1000美金的电脑运算能力,就能超过全人类大脑运算能力的总和。 这代表了什么? 转变,正在发生…… 上面所述,都引自Karl Fisch,一个美国科罗拉多州公立学校老师制作的PPT;观频。2006年,学校刚刚放完暑假,校长请学校科技中心负责人Karl帮老师们解说一下现在教育界的技术发展和趋势,于是,Karl从书籍、网络和政府资料里整理出一些数据。制作成PPT,他把这个专辑的主题起名字叫“Did you know?”,在第一次播放的时候,他还觉得忐忑不安,幸好底下老师的反映不错。几天以后,他把口入到自己的BLOG上,结果在两个月以内,有超过50万人浏览,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它给人们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Karl老师的预期。 你,亲爱的小读者,正如上面PFI所预言的那样,再过20年你踏入职场的时候,将要使用现在还没发明的科技,竞争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位,解决现在无法想像的问题。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阅读这本书、到学校上学和同学分享心得,都是在为这样的转变到来做准备。 所以,原谅我哕哕嗦嗦地引用了别人的长篇大论来作为后记,因为我真诚地觉得,上面的内容。你都需要了解到。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你该怎么做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