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划时代的巨著。在这部巨著中,围绕着少数的主人,活动着大量的奴婢人物。其中的奴婢群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自成一个完整的人群的世界。本书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挖掘人性的本质,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富人群体周围的中下层奴仆的生活画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的奴婢世界(插图珍藏版) |
分类 | |
作者 | 周锡山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划时代的巨著。在这部巨著中,围绕着少数的主人,活动着大量的奴婢人物。其中的奴婢群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自成一个完整的人群的世界。本书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挖掘人性的本质,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富人群体周围的中下层奴仆的生活画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把握曹雪芹和程伟元、高鄂描写奴婢形象的高度艺术成就,本书不仅详尽分析和评论了年轻美貌聪慧的丫鬟,对《红楼梦》中引人注目的中老年女仆和田性小厮、奴团(焙茗、兴儿、焦大、包勇)也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 目录 一 总论 1 《红楼梦》独有的奴婢世界及其伟大意义 2 《红楼梦》中奴婢的性灵世界 二 人物 1 四大名婢:晴雯、袭人、鸳鸯和紫鹃 2 四小妙婢:莺儿、侍书、小红、佳蕙 3 刚烈痴情的奇女子:司棋 4 戏子丫鬟:芳官和龄宫 5 享福奶娘:李、赵嬷嬷和迎春奶娘 6 中高级女仆:周瑞家的和柳家的等 7 丫鬟升侍妾:平儿、秋桐、宝蟾和赵姨娘 8 色彩斑斓的少女群体:丫鬟们的众生相 9 奴仆升主子:赖大和赖尚荣父子 10 焙茗和兴儿:小厮们的刁滑和调皮 11 李贵和来旺:精明仆人的不同表现 12 焦大和包勇:忠实奴才的不幸遭遇 13 愚昧或奸猾:众多奴婢的不同嘴脸 三 分论 1 贾府内的奴婢管理制度和经济待遇 2 主子对奴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后果 3 从王熙凤和探春治家看治理权奴婢的原则 4 大抄检中的丑恶表现和奴才的劣根性 5 专制制度中的身居高位的奴才现象 附录 《红楼梦》中奴婢群体的结构 试读章节 奴婢是男女仆人的总称。奴,是奴隶、奴才和奴仆的简称,不分男女。奴隶和奴仆,一般不分男女,奴才多作为男性奴仆的称呼。奴隶是奴隶制社会中的奴仆,地位比奴仆更低,主人可以随意杀戮,可以随意实施死刑,如砍脚、断手、挖眼和其他伤残身体的暴行。在中国,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奴仆是封建社会中的仆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法律,主人不可杀害仆人,杀了仆人也要作为杀人罪处置,也不可随意伤残仆人的肢体。当然,因为当时法律的不严密,边缘地区和农村,或在深宅大院中,官府的力量够不到,杀了人,无人知晓,照样可以逍遥法外。一般认为,中国的周朝,或者春秋与战国之际,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也有的历史学家认为,直到魏晋时期,中国才进入封建社会。在思想界和文学界,不少人认为,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仆人依旧是奴隶,他们被随意买卖,没有任何权利,所以仆人也被称为奴仆,或者因为他们是奴才,所以成为奴仆。实际上,奴仆在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命运。有的主人生性残忍蛮横,他们的奴仆就与奴隶差不多了。有的主人仁慈,像贾府,奴仆的生活就舒服得多。 奴仆,男的称为仆人,女的称为仆妇,又称男仆和女仆。年轻的男仆,又有小厮、书童之称,如果男主人是读书人,多将他贴身陪伴的小厮称为书童。年轻的女仆,则多称为、丫鬟、丫头,正规的称呼是婢女,年纪幼小的又可称为小婢。于是,男女仆人也多总称为奴婢。 人心不同,犹如其面。奴婢这个阶层的众多人物,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本书在各节分别分析各种典型人物和重要人物的性格时,再具体分析。这里先谈共性。 忠诚的奴婢都非常尊敬主人,忠于职守。例如,宝玉去舅父家拜寿,出发时,老嬷嬷跟至厅上,只见宝玉的奶兄李贵和王荣,张若锦,赵亦华,钱启,周瑞六个人,带着茗烟,伴鹤,锄药,扫红四个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笼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早巳伺候多时了。老嬷嬷又吩咐了他六人些话,六个人忙答应了几个“是”,忙捧鞭坠镫,宝玉慢慢地上了马,李贵和王荣笼着嚼环,钱启、周瑞二人在前引导,张若锦,赵亦华在两边紧贴宝玉后身。宝玉在马上笑道:“周哥,钱哥,咱们打这角门走罢,省得到了老爷的书房门口又下来。”周瑞侧身笑道:“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的,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宝玉笑道:“虽锁着,也要下来的。”钱启、李贵等都笑道:“爷说的是,便托懒不下来,倘或遇见赖大爷、林二爷,虽不好说爷,也劝两句。有的不是,都派在我们身上,又说我们不教爷礼了。”周瑞、钱启便一直出角门来。 宝玉是小主人,众多奴仆对他非常恭敬,非常尽职。宝玉对他们也很尊敬,尊称“周哥、钱哥”。宝玉对父亲也非常尊敬,走过父亲的书房,即使他人不在,也要下马。宝玉对长辈尊敬尽礼,宝玉对身边的奴仆都互相尊重,双方言语亲热,这是非常和谐的关系。 正说话时,顶头果见赖大进来,宝玉忙笼住马,意欲下来,赖大忙上来抱住腿。宝玉便在镫上站起来,笑携他的手,说了几句话。 宝玉看见赖大这样的高级奴仆,下马,,不下马也站在镫子上,笑着携手与他讲话,互相是非常尊重的。 接着又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簸箕的人进来,见了宝玉,都顺墙垂手立住,独那为首的小厮打千儿,请了一个安。宝玉不识名姓,只微笑点了点头儿,马已过去,那人方带人去了。于是出了角门,门外又有李贵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早预备下十来匹马专候,一出了角门,李贵等都各上了马,前引傍围的一阵烟去了。 (第五十二回) 众多扫地的小厮,看到小主人都垂手肃立。贾府平时的礼仪教育是严格规范的。这是应该的。现代社会虽然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上下等级还是有的,士兵看到军官要敬礼,军官也要还礼,但士兵必须先敬礼,是毫无疑问的。P6-7 序言 《红楼梦》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划时代的巨著。二十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成就最高、地位最高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最高,也最正确。他在其开创二十世纪新红学的一代宏论《红楼梦评论》(1904年上海《教育世界》)中指出:《红楼梦》是优美与壮美相结合、以壮美为主的天才之作,是悲剧中之悲剧,是宇宙大著述。 在这部巨著中,围绕着少数的主人,活动着大量的奴婢。 《红楼梦》中的奴婢群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自成一个完整的人群世界。这是《红楼梦》对中国和世界文艺史、文化史所作出的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之一。 1 《红楼梦》独有的奴婢世界及其伟大意义 在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在戏剧和小说的叙事体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创造,人物性格尤其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成为作家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古近代作品一般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公子小姐和绅士淑女为主角。但是他们身边的奴婢也往往出没其间,有时颇起重大作用,甚至在有的作品中成为重要角色或主角。对中外古今此类人物形象作一个系统、全面的观照和研究,人们注意不够,笔者特撰《高尚与卑贱——文学名著中的奴婢形象研究》一书略述浅见;因《红楼梦》一书比较特殊,故而单独析出,另撰此书。 《红楼梦》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文化史上描写奴仆形象最众多、最丰富、最复杂和最深刻的巨著。 据统计,《红楼梦》中共出现丫鬟73人,小厮27人,仆人266人,共366人。另有宫女、太监55人,如计算入内,共有奴仆421人。《红楼梦》中单是严格意义上的奴婢便有366人,无疑是世界上描写奴婢最多的一部文学作品。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和程伟元、高鹗用如椽巨笔描写了美妙精彩的奴婢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红楼梦》中最出名的奴仆是四个丫鬟:晴雯、袭人、鸳鸯和紫鹃,可称四大名婢。此外的一批丫鬟形像也极有特色,如平儿、紫鹃等等;另有多个小婢,如小红和莺儿等,也令人注意。 曹雪芹用极其丰富多彩的笔调刻画出了奴婢们的众生群像,他(她)们各自的面貌、心理、神态、性格、人生目标和行为方式,互相联系又有矛盾、冲突,与主子们的关系又有矛盾、冲突,极其鲜明、生动、形象、细腻、深入和复杂。曹雪芹能写出隐秘而丰富真实的奴婢世界,是因为他熟悉、深入和体会实际生活中的奴婢。据《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记载,雍正初年,曹雪芹父辈曹颐被革职抄家时,被没入官的“家人男女共一百四十口”;曹雪芹舅祖父李熙被抄人官的“仆人二百七十名”。这两家都有这么多的丫鬟仆人,可见他有生活的真实依据,从中提炼、塑造出《红楼梦》众多的奴婢形象。曹雪芹在自己作品中的奴婢群像中也投入了强烈的爱憎和极其深入、成熟的人生思考,故而取得空前伟大的成就。 鲁迅指出《红楼梦》超过前人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此言也完全适用于《红楼梦》中的奴婢形象。即如曹雪芹最钟爱的晴雯,他也写出她那些不可克服的性格缺点和不好的地方。而对袭人这样性格、心理和行为非常复杂的人物,两百多年来的评论家、研究家和广大读者,见仁见智,观点大相径庭。 《红楼梦》对奴婢形象的描写刻画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达到了鲁迅所推崇的: “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出处同上) 传统的思想是奴婢在作品中只能当配角,奴婢形象的性格都比较单一,要么好要么坏;主人对待奴婢的态度也鲜明,或善或恶。只有《红楼梦》最为复杂。 《红楼梦》中的奴婢有的可当主角,有的只当配角,有的在这个段落当主角在另一段落当配角,有时为主人当配角,有时却让主人当她的配角。其中主要的几位奴婢,性格非常复杂,甚至令人捉摸不透。不同的主人对奴婢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主人对不同的奴婢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主人对同一奴婢在不同的时间、场合有不同的态度,而作者本人对书中不同的奴婢更有不同的爱憎倾向。总之《红楼梦》在奴婢形象的描绘刻画中,其人物种类和性格、思想的广泛性、丰富性、深刻性和真实、生动、形象的艺术成就紧密结合,达到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的最高境界,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封建时代的奴婢世界。 可惜曹雪芹仅完成了八十回就不幸逝世,《红楼梦》成了断臂的维纳斯。书商兼文人程伟元和高鹗通力合作,续写后四十回,使此书成了全璧,得以广泛流传。断臂的维纳斯无法修复,这是世界文艺史上的著名论断,众多没有完成的优秀作品都成了无法弥补的缺憾,只有《红楼梦》因程伟元和高鹗的极为成功的续写,而创造了奇迹。早年和其导师胡适一样贬低高鹗续书的红学大师俞平伯,在晚年高度肯定程伟元、高鹗的历史性功绩,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认为胡适、俞平伯“有罪”,高鹗、程伟元有功。程伟元和高鹗书将前80回中着意描写而依旧活着的一批奴婢,续写得与前书天衣无缝,将她们的命运按艺术逻辑推演到底,还塑造了像包勇这样前书未有的较有典型意义的义仆形象。 当然也有可能正像程伟元自己所说的,他的确买到了曹雪芹撰写的后四十回手稿的残本,或者其他人续写的后四十回的残本,由他和高鹗合作连缀、修订,再与前八十回接在一起,做统一的修改,从而编成全书。由于资料的缺乏,现在已经难以确定了。但程伟元、高鹗在修订和增写《红楼梦》的奴婢形象方面,也作出了贡献,这应是毫无疑问的。 《红楼梦》全书的奴婢形象描写,在美学上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金圣叹最早在《金批西厢》中提出“烘云托月之法”: “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于云轻重均停,又无纤痕……云之与月正是一幅神理。合之因不可得而合,而分之乃决不可得而分乎!”则云与月的相辅相成,即《红楼梦》中的奴婢形象与全书的主角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关系,众多评论家甚至认为袭人为钗副,而晴雯为黛副。哈斯宝《新译红楼梦》 (缩写蒙文译评本)第二十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继承金圣叹的观点,说:“此处又见烘云托月之法。画月的,不可平直去画月亮,而要先画云彩,画云并非本意,意不在云而在月。然而,仔细想来,意又在云。画云一不适度,过浓过淡,云便有了笔病,而云之病即月之病。……赏画之人,见画云工巧,总要说月儿画得美,没一个人赞赏云儿画的好。这虽辜负作画人画云的匠心,但也着实切中作画人原意。不能只评月不评云,云月二者之间有妙理贯通,欲合之而又不可合,欲分之而更不可分。”这完全是重述金圣叹的论点。脂砚斋《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叱燕”回末总评也说:“苏堤柳暖,阆苑春浓,兼之晨妆初罢,疏雨梧桐,正可借软草以慰佳人,采奇花以寄公子。不意莺嗔燕怒,逗起波涛;婆子长舌,丫鬟碎语,群相聚讼,又是一样烘云托月法。”皆指出次要人物描写为突出主要人物的描写而服务。《红楼梦》努力写好奴婢形象,尤其是众多、丫鬟形象,以突出主人公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形象,极具匠心。 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把握曹雪芹和程伟元、高鄂描写奴婢形象的高度艺术成就,本书不仅详尽分析和评论了年轻美貌聪慧的丫鬟,对《红楼梦》中引人注目的中老年女仆和男性小厮、奴才(焙茗、兴儿、焦大、包勇)也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 《红楼梦》中的奴婢形象,虽处于配角地位,却比其他众多作品的主角写得精彩,更见其主角的描写成就之难以企及。而诚如笔者前已言及的,《红楼梦》中的奴婢不仅在有些章节中当上了主角,甚至让全书的主角在这些章节中为她们当配角。这种“主仆颠倒”的描写,从另一角度表现作者艺术手段之高超和此书艺术成就的不同凡响。 本书的写法是第一部分为总论,第二部分则将《红楼梦》中原用的编年、纪事体分解,重塑成列传体,然后加以适当的分析评论,成为人物论,第三部分为分论。本书既是学术专著,——表现为书名即论题的首创性、研究角度的首创性;全书目录纲举目张,反映了全书有严密的体系;引用前人和当代学者的精彩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作者的新见解,——又尽量用通俗笔法,以适应多层次读者之需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