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传统的性观念,在性领域中,任何行为都是可接受的,只要不是过度挥霍生命精力。在中国文化中,性既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也不是有罪的事,它是一件有益于健康和人伦因而是很自然的事情。
性行为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一种特别尴尬的地位,说得不好听一点,中国人在性的问题上相当“变态”也就是没有平常心。由于我们是文明的人,道德深厚,所以应当尽量远离各种动物性的活动,性活动就是这种很接近动物性的活动。可是人又有这种动物本能,社会和家庭又要通过这一活动来繁衍。于是就很尴尬,于是就很变态,于是就没有了平常心。
本书是李银河关于“性”话题的经典作品的自选合辑,作者试图在与性学有关的问题上传播一种冷静,客观,理性和正确的观察角度和理念,期望人们能够改变一些错误的性观念,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到快乐的人生。
本书是李银河关于“性”话题的经典作品的自选合辑,代表了李银河作为性学专家的几乎全部主要观点。作者试图在与性学有关的问题上传播一种冷静,客观,理性和正确的观察角度和理念,期望人们能够改变一些错误的性观念。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到快乐的人生。李银河对性的理解科学而前卫,她的观点融中西文化于一体,对于中国社会当前的性状况认识深刻,透彻。这也是使得它对于在中国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以及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和教育民众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性,如何使中国人民的性观念符合科学的观念,有了其独特的见解和中肯的评论。
性观念的变迁
一般来说,按照中国传统的性观念,在性领域中,任何行为都是可接受的,只要不是过度挥霍生命、精力。在中国文化中,性既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也不是有罪的事,它是一件有益于健康和人伦因而是很自然的事情。
世界上现存的多种性观念可以被粗略地划为两大类:一类对性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另一类对性持基本否定的态度。中国古代的性观念属于前一类,即对性持有基本肯定的看法。但是后来这种性观念发生了变化,向着后一类即对性持否定态度的方向发展,直到20世纪末,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开始发生,并渐入佳境。我们既可以说这个过程是向我们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回归,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指向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性观念的螺旋式上升。
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性观念强调以下两种价值:一是阴阳和合;二是节制欲望。
阴阳和合在中国古代性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人的观念形态有着深刻的关系。按照中国文化的观念,男女之间的微观关系与天地之间的宏观关系相似,男女两性的交合就像天与地的交合。云雨结合、天地交合、男女交合的结果就是生命的孕育。因此,阴阳和合是生命之道、生存之道,它对于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阴阳的思想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思想,一阴一阳,一男一女;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观念的优点首先在于,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被视为一件好事,而不是罪恶;是一件顺应自然的事,而不是违反自然的事。其次,这种性观念的一个副产品是,阴阳价值相等,不可以轻言孰重孰轻。采阴可以补阳,采阳可以补阴,两种方式同样都可以延年益寿。
采补之说可能是经验积累,但并无解剖学依据。应当说,这是一种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假说,但是由于许多人信以为真,付诸实践,年深日久也就形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念,或一种行为规范。要想理解中国人的性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除了阴阳互补的思想之外,在中国人性观念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的是节制欲望的观念。福柯曾注意到,在古希腊,人们也很重视性活动的节制,而不重视哪种行为对,哪种行为错。所以严格地说,中国和古希腊属于同一种性观念类型;近现代西方的性观念则属于另一种性观念类型。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关于节制欲望的论述。在中国人关于性的看法中,节欲的观念极为深入人心,有时,这种思想甚至会带上一点神秘天启的色彩。如庄子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无论是古籍还是民间都有大量纵欲伤身的恐怖故事。节制的思想深植于中国人的养生之道当中。中国的传统性观念认为,性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纵欲过度,就会丧失阴阳平衡。
P10-11
这本书收进了我近年来在性及相关领域发表的一些言论。
在中国,谈性虽然已经不必“色变”,但还是会引起人们的激动,刺激人的神经。这一点常常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按说,“食色性也”是祖宗的遗训,中国人不该害怕性、讨厌性或者否定性的。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禁区,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也许是:与人类的各种其他活动相比,性给人带来太多的快乐,而这就使一批单纯率真的人太过喜欢它;使一批沉闷压抑的人太过害怕它;使一批假道学的人太过警惕它。于是,与性有关的一切都会使人们情绪激动。
其次,性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除了那些能够按照本来面目接受自我的人之外,许多人并不能正确地理解自身的这种欲望,他们在各种反性禁欲的道德伦理的影响下,对自身这种欲望产生了种种矛盾的心理,想克服又克服不掉,于是陷入极度的焦虑之中。由于内心的焦虑,人们对与性有关的各种理论、观念便极为关注,并且容易激动。
再次,性与人的权利有关。就像在《宪法》中并没有明言“人有吃饭的权利”一样,《宪法》中也没有明言“人有性的权利”。可是,我们都知道,这种权利在人身自由权利之中。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权利受到侵犯,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人就要奋起抗争。而在当今中国,人的性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形是时有发生的,因此人们常常会变得相当激动,要捍卫自己的法定权利。
最后,各种宗教和世俗的道德伦理规范对性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规则,在某一社会人群看来是喜闻乐见的事情,有时会被另一群人深恶痛绝,比如同性恋,比如虐恋,比如自慰,比如淫秽品。因此,宗教的情绪和世俗的偏见都会导致人们在性问题上变得态度激烈,好勇斗狠,至少是心绪不宁。
在这本集子中,我试图在与性有关的问题上传播一种冷静、客观、理性和正确的观察视角和理念,期望人们能够改变一些错误的性观念,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享受到快乐的人生。
李银河
200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