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志论集(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学沛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岁月无情人有情,本书中33篇文章是作者半个多世纪年在人生旅途和求学路上的一些笔记。集中的文章,除《说“佞”》外,都在报刊上或论文集中发表过。特别要提及的是《略论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一文,这是1963年4月作者在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州分会科学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文化大革命”中被指定为全省的大毒草之一被批判。打倒“四人帮”后,经过修改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按照存真求实的原则,这次一字不改地按1963年原稿付印。

内容推荐

集中的文章,除《说“佞”》外,都在报刊上或论文集中发表过。为保留文章的原貌,收入本集时只对个别文章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其他一仍其旧。特别要提及的是《略论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一文,这是1963年4月我在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州分会科学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文化大革命”中被指定为全省的大毒草之一被批判。打倒“四人帮”后,经过修改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按照存真求实的原则,这次一字不改地按1963年原稿付印。

目录

略论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张九龄——唐代有远见的政治家

李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陆贽论兴邦与改革

从唐代宰相看士族地主与寒门地主的合流

从隋炀帝看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

论隋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唐史札记(二则)

远小人

说“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批判林彪“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谬论

评“四人帮”的历史观

彻底否定“文革”是执行历史的审判

试论国共两党的新合作

展望世纪之交的闽台经济合作

希望更多的沟通与了解——访台散记

借鉴香港经验,加快厦门自由港政策的实施——访港笔记

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善始善终完成我省本届修志任务

全面完成我省本届修志任务,努力开拓方志工作新境界

提高志书质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从本次评奖看提高志书质量的紧迫性

齐心协力,乘势前进,把我省方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创业艰难首战捷,而今迈步从头越

福建省部分志书经济类记述分析及续修的思考

续志四题

续志要有创造性,要体现时代精神

也谈众手成志与专家修志

喜读《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

《福建省交通史志编纂综录》序

《福州市建设系统修志论丛>序

《志海耕耘》序

《论开拓方志工作新领域>序

铁肩担道义,丹心写春秋——纪念黄明同志

良师虽逝,风范长存

无尽的怀念

后记

试读章节

张九龄——唐代有远见的政治家

每读《曲江集>,常常掩卷思叹,遥想作者的为人。张九龄以词臣而为宰相,以宰相而为诗文,是当时“词人之冠”,又是屈指可数的政治家。清人周日灿说:“公之诗若文固即公相业之所从发抒者也。读其集可以见其人,即其人可以知其心,征其心因以论其世。”这话是很中肯的。因此,要深入理解张九龄的诗文,必须首先了解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品节。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生于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县)。武则天时擢进士,开元中历礼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和中书舍人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十二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迁中书令。但为相不到3年,便遭谗被贬。这是唐代历史上很重要的3年,号称全盛的唐朝这时正在酝酿着新的祸乱,曾经是励精图治的唐玄宗这时也日渐骄奢淫逸。面对着这种严重、复杂的历史形势,朝廷大臣中有的随波逐流,有的推波助澜,而张九龄则从当时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忠君爱国为己任,企图力挽狂澜。

张九龄认为,国家的兴衰,关键在于用人。他说:“国家赖智能以治”,“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因此,他上言“废循资格”,要求恢复以才实取士的制度。自唐初以来,在官僚士大夫中普遍存在重京官轻外任的风气,唐太宗曾企图扭转这种状况,但收效不大。中宗、睿宗时期,政出多门,任人唯亲,吏治败坏,许多州县守令,或者是由没有政绩的京官贬黜而来,或者是在朝廷的权力斗争中失势而出,也有的是由武吏、流外积资而得。针对这种情况,张九龄提出:要刷新政治,必须从“重守令”入手。唐玄宗即位不久,他就上疏说:“氓庶所系,国家之本务。本务之职,反为好进者所轻,承弊之人,每遭非才者所扰,陛下圣化从此不宣,皆由不重亲人(民)之选以成其弊。” 他还具体建议:“凡不历都督、刺史,虽有高第,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尚书郎)、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都督、守、令虽远者,使无十年任外。” 后来,唐玄宗为了整顿吏治,多次挑选有声望的台阁名臣去地方担任刺史,又从地方官吏中选拔才能到中央任职,并下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张九龄的政治主张对当时实际政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张九龄重视刺史、县令,因为他们是“亲民”之官,直接关系到唐王朝在各地的统治能否巩固。但是,他们毕竟是各处一方。又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对于辅佐君主、统摄百官、总揽政务的宰相,张九龄认为尤其需要严格考察,决不可轻以授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正月,唐玄宗为了奖赏幽州节度使张守眭的战功,想征为侍中,张九龄反对说:“宰相代天理物,惟贤是授,安可赏功!”老奸李林甫用谄谀奉承、深结宦官等手段。取得唐玄宗的宠信,即将拜相,张九龄忧心忡忡,对唐玄宗说:“宰相系国安危,林甫非社稷之臣也,陛下若相林甫,恐异日为社稷忧矣。”唐玄宗不听忠告,卒相李林甫。而且过了一年,反过来听从李林甫的谗言,罢了张九龄的相职,军国大事专委李林甫一人。昏君遇到奸相,真是如鱼得水,同好同恶,但朝政从此就不可收拾了。元和十四年(819年),宰相崔群对唐宪宗说:“人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为乱之始,臣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所分也。”这确是独步一时的真知灼见。

孔子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一位政治家来说,眼力和远见,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唐玄宗不但为了自己可以纵情享乐而重用了事事“迎合上意”的李林甫,而且为了满足他开边耀武的骄侈心,还看中了骁勇狡诈的安禄山。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安禄山以范阳偏校入奏,张九龄见他意气骄蹇,就对裴光庭说:“乱幽州者,此胡也。”过了3年,在一次对奚、契丹的战事中,他又恃勇轻进,为敌所败。节度使张守眭执送京师,奏请斩之。张九龄署其状说:“守眭所奏非虚,禄山不宜免死。”唐玄宗惜其勇锐,敕令免官,以白衣将领。张九龄固争,再次上奏:“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唐玄宗却说:“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安禄山因此获赦归藩。此后不到20年,他果然在范阳起兵叛变,不久又攻占洛阳、长安,北部中国遭到一场空前浩劫,唐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唐玄宗逃到成都,咀嚼这个苦果,回想当年张九龄的先见。不禁泪下,还遣使到韶州吊祭,但祸乱已成,后悔莫及了。匡时救弊,必须杜之于将渐,不可悔之于已成,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在封建时代,正如纳谏与拒谏是区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准一样,鲠直与谄谀也是划分忠臣与奸臣的界石。张九龄是唐代有名的直臣,有人形容他的谏诤是“犯雷霆之威,不霁不止”,不是没有根据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想加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他认为“不可”。后来玄宗想改为加实封,他又认为“不可”。唐玄宗发怒问他:“事皆由卿邪?”他回答说:“陛下不知臣愚,使臣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不敢不尽言。” 唐玄宗为临淄王时,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皆有宠。丽妃生太子瑛,德仪生鄂王瑶,才人生光王琚。即帝位以后,宠幸武惠妃,惠妃想立她的儿子寿王瑁为太子,便乘机诬陷太子瑛等3人。唐玄宗因此“欲皆废之”。张九龄进谏说:“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他不顾玄宗“不悦”,始终守正不阿,因而在他任相期间,太子、二王得以无患。二十四年(736年)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叫“千秋节”(后改称“天长节”),群臣都献宝镜珍异,张九龄鉴于玄宗渐肆奢欲,怠于政事,以为宝镜只能“鉴形”,往事才能“鉴心”,于是具陈前代帝王兴衰之迹,分为五卷十章,名为《千秋金镜录》,献给唐玄宗,希望他引为鉴戒,能慎终如始。

但是唐玄宗没有作到慎终如始。沉湎声色和喜爱佞谀,使他像饮了双料毒酒,昏迷难醒。他的心腹李林甫把持国政,杜绝言路,排斥异己,“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张九龄仍独立不迁,他借唐玄宗赐白羽扇的机会,献赋自况说:“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节操是如此坚贞,信念是如此执着,自然不会为昏君奸相所容了,他随时都有罢相遭殃的可能。这时,武惠妃密遣宦官牛贵儿对他说:只要助成太子的兴、废,“宰相可长处”。但他不为利诱,断然加以拒绝。此后不久,他便以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第二年更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以直道被黜,时艰境逆,“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但忧国忧民之心,未曾稍减。“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就是他当时心绪的写照。在《感遇》组诗中,他或以松柏自砺,或以丹橘自况,对媚时的桃李,则非常鄙视,表示自己决不同流合污。在荆州住了3年,他请归扫墓,因病卒于韶州。P14-18

后记

一位朋友说过,人的一生其实都在路上。这是确实的。路无尽头,学无止境。1960年以前,我过的是学生生活。1961年研究生毕业,分配到福建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79年调到福建社会科学院工作。1994年调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全省的方志编纂。40年来边干边学,虽然不曾懈惰,但至今仍感学海茫茫,所获甚少。这里选集的33篇文章,只是自己在求学路上的一些笔记。

集中的文章,除《说“佞”》外,都在报刊上或论文集中发表过。为保留文章的原貌,收入本集时只对个别文章作了一些文字修改,其他一仍其旧。特别要提及的是《略论唐太宗的政治思想》一文,这是1963年4月我在福建省历史学会福州分会科学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文化大革命”中被指定为全省的大毒草之一被批判。打倒“四人帮”后,经过修改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按照存真求实的原则,这次一字不改地按1963年原稿付印。

岁月无情人有情。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途中,不少前辈和朋友对我的教诲和关怀,历历如在目前。在本集即将付印时,我更是思潮起伏,感念不已。这本集子就是我在旅途中向前辈、好友和读者的一次学习汇报。错误之处,还请惠正。

刘学沛

2002年3月21日于福州梅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2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