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健康长寿功法(附光盘)/武术养生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苗树林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体如同一台机器,使用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人过中年,身体的“零配件”总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有时甚至是较大的故障。如何“维修”日益老化的机体、防治中老年常见病,是每个中老年人最关心的话题。

本书记载了几种不为人知的养生功法,具有明显的养生健身效果,可以供大家参修。

内容推荐

长寿术,也称养生术、延命术,春秋时代还称为“求仙术”。长寿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它虽不像生命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确是生命学的主体和最精彩而实用的部分,一般人没必要深究其理论,只要学会或掌握一套长寿术,持之以恒,就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了。故道家认为:“神以道全,形以术延。”

长寿术是一门深奥的人体生命科学,人们虽然探索了几千年,但至今还没有掌握其全部规律,尚未找到理想的钥匙。  ‘

迄今的多数养生长寿术,概属于广义长寿术,皆有其局限性。据笔者的研究和体会,如果欲长寿,必须努力摸索、寻找适合你自己的长寿术。这样则能事半功倍,时短效显。否则,东施交颦,适得其反,甚至“求仙不成反成鬼”。

本书记载了几种不为人知的养生功法,具有明显的养生健身效果,可以供大家参修。

目录

先天一阳真气柱

五行功详解

大力神功

试读章节

先天一阳真气桩

本桩功与一般的站桩功不同,它以站桩功为主,并在站桩前后辅以动功配合,使练功者在站桩前先活动一下全身,快速增强真气,避免产生“站桩病”。从练功来说,人体的先天一阳真气潜于腹中之下丹田,如果不加以修炼,此一点真阳之气将永远被埋葬,并随着人死而物化,无法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修炼潜藏在人体腹中的一阳真气,待气机强大后,自然会延督脉而上升。这是修炼者入门的第一门径,也是筑基功夫的必修之课。

许多门派都以意守丹田作为筑基入门功法,但为什么有的修炼者多年苦练而见效甚微呢?以意守丹田作为入门法,其理、其法是对的,但是如果单靠修炼者自己本身的力量来修炼一阳真气,并要想使真气聚集强大,这是很难做到的。众所周知,人自出生后,先天真气在人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地消退。俗话说:年轻人中气足,老年人中气差,就是这个意思。婴儿的哭声大小,可以判断其以后的身体强弱。因此,对老年练功者来说,修炼先天一阳真气,比年轻人要困难一些。但是有些年轻人练功多年,对修炼先天一阳真气也感到比较困难,这就是本功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根据多年的研究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捷径,就是必须借助宇宙能量为我所用。如何才能借助呢?首先要弄清楚四大关系的规律:  

(1)每年的24个节气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和人体各个部位的关系;

(2)每天12个时辰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和人体部位的关系;

(3)天体运行对人体练功方向的影响规律和人体部位的关系;

(4)节气、时辰、天体运行、人体真气运转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弄清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得到人与宇宙运行的和谐和同步;也只有在上述四个关系的统一协调后,才可以借助宇宙能量来充实人体的先天一阳真气,并使真气快速聚集强大,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练功效果。

一、功法要求

1.练功时间

应在夜半子时修炼(即晚上11时至凌晨1时之内修炼)。

2.练功场所

须在空气比较流通的室内或室外,但不宜在潮湿的地方练功。

3.练功方向

要求是背子而向午。即面向正南,背朝正北方向练功。

二、桩功功法程序

预备式

两腿并拢,脚跟相靠,两手垂于体侧,含胸拔背,收胯松腰,下腭内收,两眼睁开,目视南方,面带微笑,收心凝视片刻(图1—1)。

第一式:屈膝推掌

芹脚向寿横开一步.略宽于肩,双膝微屈;同时,双手合十于胸前,略停(图1—2)。接着,两掌向左右两侧分开,掌心向前,立掌于两肩略宽处(图1—3),然后把双掌向正前方推出;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桩势,上身保持中正、舒松(图1—4a、图1—4b)。当双掌完全推出后,再拉回双肩处;同时,慢慢起立,恢复图l一3姿势。接着,再向前推出双掌,下蹲成马步桩势,再起身立直,收回双掌。如此重复9次后,再把双掌合十于胸前,同图1—2。

要领

双掌向前推出时要稍用力,力点在掌根;双掌拉同时 双臂季前松.下蹲成马步时要力求标准。初练时循序渐进,意念在双掌劳宫穴。开始可采用自然呼吸,熟悉后可推掌时呼气回拉时吸气,配合运动。第二式:屈膝上穿掌  

接上式1分开双掌,双臂分别从体侧上举至头顶上方合十(图1—5)。然后从头顶上方下落至胸前;同时,双膝慢慢下蹲成马步桩势。接着,身体起立;同时,双手随之举至头顶上方。重复上述动作9次后,双手合十于胸前,身体起立。

要领

双手的上举与下落,必须和双腿的下蹲和直立保持同步、协调。初练不宜蹲得过低,以免造成心理紧张而影响功效。呼吸和动作配合为起立时吸气,下蹲时呼气。

第三式:拧腰摆臂

接上式,双掌握空拳,两拳相对靠拢,双臂自然下垂于小腹前(图1—6),然后双拳向左摆,上身随之向左拧身(图1—7)。再双拳向右摆,身体亦随之向右拧转(图1—8)。左、右各摆动9次后,双拳变掌合十于胸前。

晏匐艇

双拳左右摆动时,双臂不要绷直,保持自然垂直。上身随双拳摆动转身时,下肢双腿不动,双膝保持微曲状态。一左一右摆动应动作连贯,但不宜过快。

第四式:平秘阴阳桩

接上式,在双手合十状态下,双目微闭,沉心静守一会儿,然后双手分开,双臂向内弯曲,双掌心向内,作抱树状;同时,双腿并拢,双脚紧靠(脚尖、脚跟均靠拢),双膝也相互靠紧,向下蹲。下蹲程度视各人情况,可微蹲与深蹲。双掌略向下翻,似斜对着下丹田(图1—9a、图1—9b)。桩势稳定后进行观想。

观想内容:自己站在一朵白色的莲花上,白色莲花放出白光,从下至上照亮自己全身。头顶上方渐渐出现一颗火红的太阳,瞬间放射出万道金光,自上而下光沐全身,把身心内外都冲洗得干干净净。渐渐地你感到自己的全身心滤净而神圣。保持此种意境5分钟左右。

接着观想:太阳从上而落,自百会穴进人体内,降至下丹田。然后是皎洁的月亮由上而下从百会穴进人体内储于下丹田中;漫天的星星纷纷而降,进人体内,亦储于下丹田中慢慢溶化,凝聚成一颗金光灿灿的金丹。这时意念就可似守非守这个金丹。保持这种功态半小时至一小时,根据各人情况而定。

要领

本桩功法必须在子夜11时至凌晨1时修炼,并必须面南背北而站立,这样才能接收宇宙能量,内平阴阳,舒筋通络,祛病开慧,强筋壮骨,并使内气迅速倍增,为以后的修炼打下扎实的基础。

站桩时,口、眼要微闭,双臂要自然弯曲,腰胯要放松。在站桩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身体晃动的现象,这是由于内气迅速增强的表现,只要稍加意念让身体停住即可,切不可用力停止,以免造成心理紧张和生理上的不适。在练功中会出现双掌心与下丹田形成一种一呼一吸的感觉,这是宇宙能量通过双掌、向下丹田输送的奇特现象,故不必紧张,应顺其自然,不可刻意闭气。

第五式:收功

站桩完毕,慢慢起身,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与肩同宽;同时,双手合十在胸前(同图1—2),睁开双眼,待气机渐渐沉静后,搓热双手,然后左手放在背后命门穴,右手按在神阙穴上(脐眼),并凝神内肾一会(图1—10a、图1—10b)。接着,从背后收回左手,把双手分别从体侧上举头顶上方,然后从额前下落,变掌心向下,指尖相对,落在腹前。重复3次,最后,双掌重叠(男士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士相反) (图1—11),按3次丹田,即可活动身体,搓手,搓脸,按摩全身或病患处。

在这一节里没有详细论述功理,这是因为想给修炼者留有一个独立思考的余地。大家可以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后,思考总结出一套功理来,这样就可以知道,每一节为什么要这样练,这样练为什么会有效果,等等。否则,大家很容易被所讲之“理”约束住,甚至因此而执著或执迷。

序言

长寿术,也称养生术、延命术,春秋时代还称为“求仙术”。长寿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一种养生、健身的方法。它虽不像生命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确是生命学的主体和最精彩而实用的部分,一般人没必要深究其理论,只要学会或掌握一套长寿术,持之以恒,就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了。故道家认为:“神以道全,形以术延。”

目前,世界上有关长寿术的典籍和书刊浩如烟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我国仅儒、释、道、医、武各家的长寿功法不下千万种,有关介绍诸如长寿国长寿地区的奥秘,中外名人的长寿录闻,各类职业人员的长寿秘诀,各种抗衰老的途径和方法的书籍、论文,更是读不胜读,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诸多的长寿术给人以开悟、以喜悦、以力量、以信心。但也使人产生了许多困惑:有的夸大其词,有的则自相矛盾,有的是少数人的“特殊经验”,更有一些是奇谈怪论。如长寿国长寿乡来说,既然那里长寿的主因是地理条件,为什么有的人并不长寿?即古人说:“寿分未必全寿,夭分未必全夭。”况且不在寿国、寿乡者怎么办?有些秘诀介绍,脑力劳动者长寿,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农家高寿者竞一字不识;近年来宣传气功使人长寿的方法很多,但从未练过气功的人居然也能活到百岁以上;还有那些用特殊手法配制的长寿药饵膳食,昂贵之极的抗衰老之宝,更使一般人望而生畏。

产生这些困惑并非是否认那些长寿之术,而是提出一个问题:人民大众如何学习、掌握长寿术?

长寿术是一门深奥的人体生命科学,人们虽然探索了几千年,但至今还没有掌握其全部规律,尚未找到理想的钥匙。  ‘

迄今的多数养生长寿术,概属于广义长寿术,皆有其局限性。据笔者的研究和体会,如果欲长寿,必须努力摸索、寻找适合你自己的长寿术。这样则能事半功倍,时短效显。否则,东施交颦,适得其反,甚至“求仙不成反成鬼”。

为什么要寻找适合自己的长寿术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心理差异j学识差异、环境差异、生时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体质差异、职业差异和修养性质差异等。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也不相同。高明的医生在诊病时为什么要注意“因人施治”呢?也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寻找适合自己的长寿术呢?关键有三:

(1)要了解自身的特点、条件,即自己的身体、心理、习性状况,摸清自己的“生物钟”。

(2)要把别人的法术变为自己的法术。即有选择地利用一般长寿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长寿术。

(3)术要至简,长期坚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一,因为人的本体就有一套自控自律系统,只要顺其自然,不要伤害它,就能达到自然寿命;其二,人每天要工作,要活动,有的甚至很忙很累,如果功法过于繁杂,则难以坚持。其实纵观古今,很多长寿之人,其诀窍妙法都很简单,即所谓“奇术不奇”,“大道至简不繁”。例如:我国百岁书法家荆、墨佛说:他的长寿主要靠每天宁心静气地写两小时的字。日本110岁的滕泽老人的秘诀则是:每天八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爱唱歌和吃萝卜、咸梅而已。边远山区很多寿星老人,也只不过是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些粗茶淡饭罢了。所以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只用了四句话:“世人个个学长寿,不悟长寿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求神仙。”

道家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太平经》说:“得长寿者,本当保持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科学研究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由此看来,只要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长寿术,生命就基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祈求长寿,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美好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