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共话宋词新意;妙意迭出,重现两宋繁华。本书汇集了余秋雨、邓丽君、赵林、柏桦、车前子等名家的一百多篇宋词鉴赏文章,三十七位名家,呈现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让我们一起品赏中国词语史上的盛宴,游历那个激扬而理性的朝代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愿意活在宋朝(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 |
分类 | |
作者 | 唐欣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名家荟萃,共话宋词新意;妙意迭出,重现两宋繁华。本书汇集了余秋雨、邓丽君、赵林、柏桦、车前子等名家的一百多篇宋词鉴赏文章,三十七位名家,呈现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让我们一起品赏中国词语史上的盛宴,游历那个激扬而理性的朝代吧! 内容推荐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正如这首李清照的《如梦令》让我们唤起的记忆,诗歌的场景是蔓延的,没有时间的阻隔,我们又在相隔千年之后,读到了一个时代的妩媚。 在藉花深处荡舟是美的,更有晚风沉醉。桨声在水面上回响,清激而悠远。这是世界深处的大喜悦。这是一首隐藏在静谧中的快乐的诗,李清照复原了一个时代的幻像,时间之上, 人性升华,莲花盛开。 宋词里有大堆的陈词滥调,你会感到很多宋词是在互相抄袭和模仿,或是闺中相思,或是长亭闲愁,情和景都鲜有新意。而李清照的词则属于她自己。这首词里并没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东西,一切都浑然天成。 诗歌是简单的。 李清照,一个清纯绝俗到似乎不应该有名誉问题的人。女诗人风华绝代又与世无争,成天独个儿伫立于西风黄花之中,又不招谁惹谁,会遇到一些什么名誉问题呢?正是这种疑问,触及了人生名誉之间的险恶玄秘。 ——余秋雨评李清照《声声慢》 杭州是一个一晌贪欢,视审美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南宋大邑。虽然它注定了要被毁坏,但在它最繁华的时刻,却有一位词人为之赞叹歌咏,这就是柳永! ——柏桦评柳永《望海潮》 词讲究的是顿挫……这是极端手法,不能多用,多用了就贱,艺术家本来就很贱了,艺术家是不同时代里相同的贱民。 ——车前子评欧阳修《生查子》 李清照此词写于晚年, 想来已是千春阅尽。下笔则句句都是眼前光景,句句都是渗人肌肤之寒凉;最揪人的还是结尾的那一句反诘: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她词的今人,也被这从古到今的无奈所传染了。 ——翟永明评李清照《声声慢》 本书汇集了余秋雨、邓丽君、赵林、柏桦、车前子等名家的一百多篇宋词鉴赏文章,三十七位名家,呈现宋词的三十七种读法。 阅读一篇篇新意迭出的赏评文章,我们会发现宋词不再是那么曲高和寡,品读宋词也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品,原来宋词就是生活! 追随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宋人词章,我们回到那个繁华而动荡的大宋王朝。“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那些歌词让一场场繁华如在目前。 让我们一起品赏中国词语史上的盛宴,游历那个激扬而理性的朝代吧! 目录 我们为什么不活在宋朝(序一) 红颜今何在(序二) 关心农村的磨坊词人(点绛唇/王禹傅) 人生有多少忧愁都要靠酒来打发(玉楼春/钱惟演) 连苏东坡都佩服的大腕(酒泉子/潘阆) 要的就是这个派——《梅花三弄》(霜天晓角·梅词/林通) 谁知别离情,青山争相迎(长相思/林逋) 在中药里感悟人生(生查子·药名闺情/陈亚) 红学大师周汝昌眼中的异人(喜迁莺/夏竦)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范仲淹) 能文能武真男人(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望海潮》里梦杭州(望海潮/柳永) 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倾杯乐/柳永) 回家吧(八声甘州/柳永) 宋朝的摇滚比现在动人(鹤冲天/柳永)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雨霖铃/柳永) 柳永也有萧索时(少年游/柳永) 男人如柳永,不枉此生矣(卜算子慢/柳永) 有一种东西不是恨,却比恨更让人心疼(一丛花令/张先) 谁不爱,柳腰身(醉垂鞭/张先) 人生仅有富贵是不够的(天仙子/张先) 幸运女神往往喜欢眷顾耿直老实的人(浣溪沙/晏殊) 多情究竟有多苦(玉楼春/晏殊) 我曾与花平分春色(踏莎行/晏殊) 告诉你最需要的人生三重境界(蝶恋花/晏殊) 人生最难真淡泊(满江红/张异) 浮生长恨欢娱少,且向花间留晚照(木兰花/宋祁) 半个月亮爬上来,相约美人黄昏后(生查子/欧阳修) 为何情到多时情转薄(浪淘沙/欧阳修) 男人只有在宋词里才活得像一个真实的人(踏莎行/欧阳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欧阳修) 行乐要及时,更须年少(朝中措/欧阳修) 伯乐也“轻薄”(南歌子/欧阳修) 春花秋月何时了(蝶恋花/欧阳修) 泪眼问花花不语(蝶恋花/欧阳修) 问世间情为何物(玉楼春/欧阳修) 谁说君子不好色(临江仙/欧阳修) 别将沉醉换悲凉(阮郎归/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晏几道) 也是我梦中的小莲(鹧鸪天/晏几道) 伤心人的情书(思远人/晏几道) 醉又何必有什么道理(鹧鸪天/晏几道) 动什么别动相思(生查子/晏几道) 聚散真的太容易(蝶恋花/晏几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浣溪沙/晏几道) 风流有意,沧桑无情(念奴娇·赤暨怀古/苏轼) 对每个爱人都尊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爱与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苏轼) 活着何必那么苦(定风波/苏轼) 谁的流年在暗中偷换(洞仙歌/苏轼) 与君朽骨分东西(卜算子/李之仪) 在山水中寻乐(鹧鸪天·渔父/黄庭坚) 美人应该这样赞美(虞美人/秦观) 朝朝暮暮才久长(鹊桥仙/秦观) 醉乡广大人问小(醉乡春/秦观) 韶华不为少年留(江城子/秦观) 少女情怀梅花弄(梅花弄/秦观) 落魄也是一种人生之美(满庭芳/秦观) 爱一首好词如同爱一个人(踏莎行/秦观) 一个隐世高人的心中女神(青玉案/贺铸) 中国古代的“痞子”(六洲歌头/贺铸) 红袖添香的岁月(半死桐/贺铸) 愁也要有硬道理(水龙吟/晁补之) 古老的艳遇(玉楼春/周邦彦) 送别词中的双绝(夜飞鹊/周邦彦) 纤纤素手,为谁剥新橙?(少年游/周邦彦) 平生稀见的秋娘(拜星刖曼/周邦彦) 拼今生,对花对酒(解连环/周邦彦) 闲愁只为别美人(丹凤吟/周邦彦) 万事最难是离别(浪淘沙慢/周邦彦) 新月娟娟的时候(点绛唇/汪藻) 万水千山总是情(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 持不同政见的弱女子(声声慢/李清照)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李清照) 漱玉:一种消逝的女人(鹧鸪天/李清照) 千年之约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 千春阅尽怎了得(声声慢/李清照) 素面朝天的红颜知己(如梦令/李清照) 等你失恋了再来读这首词吧(采桑子/吕本中) 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城子/张泌) 天南地北,何处可容狂客(念奴娇/宋江)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陈与义) 千古哭知音(临江仙/陈与义) 如果有来生(生查子·元夕/朱淑真) 断肠词中断肠人(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万事只今如梦,此身到处为家(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妙处难与君说(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且去嗅梅花(卜算子·咏梅/陆游)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钗头凤/陆游) 妓女也有相思(鹊桥仙/佚名) 色艺双绝的女人多风波(卜算子/严蕊) 松下饮酒的大欢喜(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难抗时势,亦是英雄(菩萨蛮/辛弃疾) 谁家英雄遇红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跟着辛弃疾去旅行(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青玉案/辛弃疾)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英勇的凡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抱负远比爱情重要(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 不怕醉,就怕老(水龙吟/程垓) 张爱玲心中的旧时月色(暗香/姜夔) 我们离宋词有多远(扬州慢/姜夔) 那个作为宋朝“偶像派流行乐手”存在的姜夔先生(过垂虹/姜夔) 赋到沧桑句便工(琵琶仙/姜夔) 读吴文英,可三月不知肉味(莺啼序/吴文英) 最牛的愁(唐多令/吴文英) 何必相思(长相思/袁正真) 合乐晚月,吹箫落雪(无闷·雪意/王沂孙) 恨不越千年,与君同醉(扫花游·秋声/王沂孙)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青玉案/黄公绍) 宁死不屈的小家碧玉(满庭芳/徐君宝妻) 回到人面桃花的那刻(霜天晓角/蒋捷) 一生如雨不堪滴(虞美人/蒋捷) 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南乡一剪梅/虞集) 后记 试读章节 卜算子慢/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碪、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续。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男人如柳永,不枉此生矣 我一直以为,有宋一代,如果要推选一个最为纯粹的词人,那么柳永应该是第一个。 柳永似乎与生俱来与词有一种神秘的关联,或者说,他来到世间,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词才来的。没有了词就没有了柳永,也许没有词他压根儿就不想来了。 我之所以说他纯粹,是因为柳永一生似乎就没有干过别的事(当然除了风月),他为一切写词,为了爱恨离别,为了欢愉,为了痛快,为了孤独和寂寞,为了风尘,为了家园,因此他的词也便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北宋的天空传播。 故当时就有“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的说法,柳永以他的真诚和率性赢得了广泛的热爱者,用今天的话说,他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众明星。 相传柳永死后,在前去凭吊的人群中竟有数百名青楼女子!男人身后能有如此风光壮丽,也不枉此生矣。 柳永词在一般人心目中,老是萦回着“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凄迷。其实,柳永还有另外一种悲壮情怀。如他在《八声甘州》中写道:“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就连一向看不起他的苏东坡也认为,其“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而这首《卜算子慢》却又展现了另外一种风神:苍凉、寥远、纵横开阖。虽然也是一首伤高怀远的老题目,但柳永却写出了人生的悲凉和无奈,无论是那断断续续响彻于西风残照里的捣衣声,还是万重烟水中的十二翠峰,都透露出一种迥异于“花间”或“酒边”的博大的悲悯之情。 因此,我们就此而言,认为柳永不仅拓开一代婉约之风,也开启了苏轼、辛弃疾豪放词源的先河,应当不是没有根据的。 (向以鲜) P34-35 序言 我们为什么不活在宋朝 不知在什么时候,我就曾经幻想,我应该活在那个华丽而又略感凄婉的宋王朝。 宋朝没有博弈论,没有一般均衡,没有呆头呆脑的数学符号;宋朝却有那一曲曲精致的宋词,靡丽凄婉,洋洋洒洒,向我心头涌动。 宋朝,让人浮想联翩。我幻想着江南细雨霏霏的时节,在秦淮河畔看雨打芭蕉的摇曳生姿,伊人撑一把油纸小伞缓缓消失在小巷口,黯然神伤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情怀。幻想塞外马蹄声碎,羌管悠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千里路云和月。更幻想,回眸之间,披蓑笠狂歌千古江山,执桨橹中流击水,荡涤大江东去。 如果在宋朝,我想做柳永,素手为桨,宣纸为舟,泛舟词海,与佳人相邀在西子湖畔品晓风残月,在绿柳如烟中墨笔添香,唱尽千古的儿女痴情,哪怕最后穷困潦倒。想做东坡,以词为着,隽永曼美,既有在大江之巅高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又有在无眠的夜晚泣诉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怀;想做清新婉丽的晏殊,可以惆怅忆着心字罗衣的小蒴,寻着旧日的谢桥;想做飘逸潇洒的秦观,在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徘徊在轻烟小楼里,用词章去赞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还想做陆游,用爱情的肺腑之言去填写那精致不可临摹的《钗头凤》,叹息良辰美景虚设。还想…… 有人说,宋朝太久远;也有人说,宋朝除了那些精美的宋词,剩下的只是孱弱的疆土,在风雨中飘摇……而我则以为,宋朝虽然缠绵悱恻,略带伤感,却是那样超凡脱俗,有着太多的往事可以回味。 抖落书架上《水浒传》封皮上的尘土,空气里似乎又飘出不知名的清香,让我穿梭于千年的沧桑历史中,笑看一场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但是,宋朝,有的并不只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也不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杨家将、岳武穆、梁山好汉……似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让我不禁想踏上充满硝烟的古战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挥刀直击胡虏,踏破贺兰山缺”。因为战场的背后,有着汴梁运河畔的烟柳,金陵秦淮河中的兰舟,临安西湖的廊桥……这些令人魂牵梦萦的宋朝故土,是以英雄必不愿她们被狄夷的铁蹄所践踏。 宋朝,有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沉淀了千年的孤独,在雾霭沉沉之中遁无形迹。金庸的小说,好几部都是以宋朝为背景的,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这些发生在宋朝背景下的故事,虽然是虚构,但这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宋朝隐含了太多的魅力,那种气韵,那种凝重与低沉,是一壶用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陈酿的醇酒,甘甜微涩,直让人醍醐灌顶。 想像宋朝,想像着宋朝的女子。清风吹过菰叶,一袭素色淡淡的罗衫,如同一片浮云,如此空灵而飘逸地向我走来。如花的笑靥,翦翦双瞳,眉黛如月,纤纤素手。轻轻踏入这琴与剑交织着的宋朝山河,惹却无数恩怨。池边的丝柳,萦系飞扬的青丝;暮云凝碧的清溪里,瓣瓣粉红随流水逝去,暗换了流年。 我知道,那个遥远的宋朝,只能在梦境中才能体会。现代依旧是现代,一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年代,充足的物质让我们安逸懒散,流行泛滥,而语言却变得苍白晦暗,宋朝的豪放、婉约成为已逝的背景。人们越来越理性了,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似乎就能囊括现代人们的生活行为。没有了宋王朝离人的眼泪,没有了千古的痴情,口号般的现代爱情歌谣在我耳畔回放着。 (rucyhy) 后记 一直以为,宋词是一种华美的装饰品,属于高深的学者和热情的诗人,在歌台舞榭中,面对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或怜一己之悲,或发思古之情,或往来酬唱应和。即使平常的百姓,不管是不是真的读懂了,都可背出两旬关于风花雪月的伤感来点缀风雅,就如真正进入了那些幽怨缠绵的故事一样。 可编选完了此书,才发现原来宋词就是生活,至少在宋朝人眼里,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感情和自己的爱恨情愁。 宋朝是一个张扬而理智的年代,物质与文化的极大丰富奢侈了宋朝人的眼界与触觉。丞相也好,白衣也罢,人人都在灯火通明的喜悦中快乐得不能自已,那些旋律我们已不能听见,可那些歌词,却让一场场繁华如在目前。 然而谁又能想到在那歌舞升平的时刻,异族的铁蹄即将踏破少女春睡的迷梦,踏破士大夫们纸醉金迷的盛宴呢?于是有了“剑吼西风”的豪情,有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却依旧敌不过“榴花不胜舞衣红”的腐败,当“万字平戎策”换了“东家种树书”的时候,英雄儿女们心底是怎样的悲哀啊!一路听来,那些歌声时而响遏行云,时而缠绵婉转,时而豪情万丈,时而沉郁哀伤……相信听过的人都不再理会那些字词声韵是否搭配和谐,也不再沉溺于七宝楼台拆碎的炫目片断,只剩下了明明白白的感动在心头萦绕,那些才子佳人的偶遇,与平民百姓的喜乐,还有英雄的热血,美人的相思……所有的故事在歌声中如一场场华丽的电影,开始了,上演了,落幕了。 因此,面对百花繁盛的宋人词章,亦有各种充满真挚感情和多彩的读法,虽然他们风格不尽相同,我们也没有按照一种“学究式”的权威来裁减篇章,我们只是列出了三十七位作者的解读文章。三十七位作者,三十七种读法,会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领略那些任性的爱恋,以及那些肆意的抱怨,至于怎么去评价,怎么去感想,我想,每个读者都比我们更有发言权。 遗憾的是,经过多方联系,我们至今也未能与本书中的部分作者取得联系,在此,恳请见到此书的作者尽快告知我们详细地址,以便及时奉上稿酬与样书。 我们的E-mail:mashong@vip.sina.com。联系电话:13606086970。 另有部分作者稿酬已通过中国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转奉,在此一并深深躬谢! 编者 2006年5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