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转轨方式?怎样评价叶利钦对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俄国政坛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其中角力?普京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铸造辉煌,并在西方“独裁”与“专制”的指责下赢得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可控民主”政治制度是否俄罗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结合下最适宜的选择?经过了普京的坚强整肃之后,俄罗斯何时能够重新崛起?本书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融入到了每一章节的描述和分析之中,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6年间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由乱而治(俄罗斯政治历程1990-2005)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徐向梅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俄罗斯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转轨方式?怎样评价叶利钦对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俄国政坛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其中角力?普京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铸造辉煌,并在西方“独裁”与“专制”的指责下赢得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可控民主”政治制度是否俄罗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结合下最适宜的选择?经过了普京的坚强整肃之后,俄罗斯何时能够重新崛起?本书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融入到了每一章节的描述和分析之中,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6年间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内容推荐 本书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6年间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者首先从描写叶利钦时代西方式政治民主制度的构建和自由主义改革过程中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俄国政坛入手,对影响俄国政治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解析。继而以更大的篇幅铺陈和阐释普京走上俄国政治前台并入主克里姆林宫以后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普京对俄罗斯的综合治理。对俄罗斯转轨道路的选择性、个人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市场制度下的“可控民主”政治以及俄罗斯国家复兴的前景等备关注的问题,特别做了深刻的剖析。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自由主义改革的危机 第一章 改革年代的俄罗斯 ◆苏联解体——新俄罗斯诞生 ◆“休克”的经济 ◆风起云涌的政坛 ◆破灭的希望 第二章 1998大震荡 ◆金融危机导致政府危机 ◆围绕总理人选的较量 第二部分 世纪之交的政治角逐 第一章 普里马科夫瞬间的辉煌 ◆临危受命 ◆树欲静而风不止 ◆“没有不可替代的总理” 第二章 白宫再易主,普京出世 ◆白宫再易主 ◆神秘普京 第三章 二普相争 ◆“普里马科夫因素”——俄各派政治势力的争夺 ◆普京的车臣王牌 ◆议会选举——公民普京的胜利 第四章 新千年惊雷——俄罗斯政坛的叶利钦凶素 ◆叶利钦辞职为普京铺路 ◆叶利钦因素解析 第五章 世纪初的抉择 ◆后叶利钦时代的启动 ◆世纪大选,群雄逐鹿 ◆世纪初的抉择 第三部分 21世纪——俄罗斯的新政治时代 第一章 俄罗斯的法律专政 ◆稳定政局 ◆构建垂直国家权力体系 ◆惩治寡头 ◆打击恐怖主义 第二章 可控制的市场经济 ◆俄罗斯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经济的初步治理 ◆走出泥淖的俄罗斯经济 第三章 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外交 ◆上世纪的外交遗产 ◆新总统的外交理念——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回归 ◆新世纪的俄美关系 第四章 再续辉煌——普京第二任期 ◆俄罗斯的普京热 ◆最波澜不惊的总统选举 ◆第二任期的几个重要事件 结语 在梦想与现实之问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俄罗斯复兴的道路还有多远 ◆对俄罗斯转轨道路的反思 试读章节 ◆风起云涌的政坛 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局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除了叶利钦总统稳坐泰山、连任两届总统以外,俄政坛上的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分化和组合,政府总理和围绕总统身边的政治精英们走马灯一样地轮换。 俄罗斯政治体制的转轨从苏联时期的1989年就开始了。一党执政、党政不分、议行合一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渐被以总统制、多党竞争、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为特征的西方式政治制度所取代。 但是俄罗斯的政权体制并未理顺,宪法本身就包含许多矛盾,致使总统和议会之间权力划分不明确。当时的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即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有权修改宪法,有权通过立法,有权批准政府的组成,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总统按宪法规定有领导国家的大权,但他无权解散议会,无权否决议会通过的立法,总统领导国家的行动经常受到议会的制约。在激进的经济改革严重受挫、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俄上层机关关于改革战略和国家权力体制问题的争论逐步升级,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中左派反对以叶利钦和盖达尔为首的激进改革派,围绕着政权和宪法问题议会与总统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对抗,斗争甚至具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两种路线选择的性质。总统和议会各以自己为本,俄罗斯政坛上一度出现双重政权的局面。 1993年4月开始叶利钦先后解除了倒向议会一方的副总统鲁茨科伊一系列主管权限,7月又解除了巴兰尼科夫的安全部部长职务,9月再次起用盖达尔,任命他为主管经济的第一副总理。9月2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中止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的立法、管理和监督职能。叶利钦的进攻立即遭到反对派的回击,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当晚也发表电视讲话,称叶利钦的决定是国家政变,任命鲁茨科伊行使总统权力。1993年9月底,鲁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以俄罗斯的议会大厦白宫作为大本营与叶利钦总统展开了武装对峙。10月4日叶利钦下令用苏制T—80型主战坦克炮轰白宫,俄罗斯第一届民选议会寿终正寝,反对派被击溃,鲁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等人被捕入狱。 在这场总统与议会的较量中,叶利钦借助武力取得了胜利,用暴力的方式消灭了民主选举出来的议会,俄罗斯以血的代价结束了持续一年多的最高立法机关与最高执行机关之间的权力斗争,期间142人死亡,553人受伤。 十月流血事件之后不久的12月12日,俄罗斯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了一部新的《俄联邦宪法》,确认俄罗斯的国体是民主的联邦制的法制国家,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总统不可动摇的权威。新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发布总统令,实际上相当于取得了立法权;总统有权任免政府总理,虽然任命需经国家杜马的批准;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如果议会三次否决总统对总理的提名;而议会虽然保留了弹劾总统的权利,但宪法为此规定了相当复杂的程序和相当苛刻的条件,也就是说,弹劾事实上很难启动。现行宪法取消了副总统职位,议会不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而只是代表机关与立法机关,只行使立法和监督职能。俄罗斯总统集权体制就此形成。从1996年开始,叶利钦多次戏称自己为“沙皇鲍里斯一世”。 P18-19 序言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改革是激进快速的、推倒重来式的、“革命性”的变革:迅速推翻苏联几十年来形成的旧苏维埃政体,代之以议会民主、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西方式民主制度;在政治民主框架确立后,立即推行了以“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运动为标志的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改革之初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所渴求的迅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并使之不可逆转的愿望实现了,但与此相伴的是一落千丈的经济、动荡的社会和政局,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都迅速衰落。 经济危机导致政局不稳,按照叶利钦的说法,接连革除几任总理的职务都缘于经济问题不能解决。然而激烈的权力角逐所引致的国家政治生活的跌宕起伏又使经济改革难以为继,这样的怪圈成为10年来主导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走向的定式。 谁能拯救困苦中的俄罗斯,让绝望的人民摆脱日复一日的困顿,让俄罗斯国家重寻昔日的光辉。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剧本里有句著名的对话:——还有英雄的国度是幸福的国度。——不,不需要英雄的国度才是幸福的国度。今天的俄罗斯,就像它自己历史上很多时候,仍然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 1998年秋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克格勃官员普京出入意料地成了俄联邦的新总理。普京上台的那一刻,谁都未曾想到俄罗斯历史新的一页就从这里开启。 从俄国古都圣彼得堡工人家庭走出来的普京,在克格勃的熔炉里练就了坚韧和顽强,而后一路顺风地从圣彼得堡市政走进了克里姆林宫的权力中心,在莫斯科大街上的人还不知其姓甚名谁的时候,就已经坐在了联邦总理的位子上。比照叶利钦总统的病弱,普京以其前柔道冠军的强悍、以其独驾战斗机掠过叛乱者领空的勇敢、以其打击车臣分裂主义者的雄心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赢得了广大俄罗斯人民的信任。在1999年岁末的议会选举中,普京支持的“团结联盟”获得了出入意料的胜利,赫然成了继俄联邦共产党之后的议会第二大组织。而20世纪最后一天叶利钦总统石破天惊的辞职,又为普京登上克里姆林之巅奠定了决胜之基。成了代总统的普京在群雄逐鹿的俄国政坛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在普京总统的第一任期内,对政治、经济和国防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肃。普京在保持了政治继承性的基础上调整政府组成,理顺总统与议会的关系,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建立总统垂直控制的国家权力体系,惩治敢于觊觎政治权力的寡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俄国政坛不再像叶利钦时代那样的风云变幻,普京为俄罗斯赢得了政治稳定,也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济方面,普京依然堪称是自由主义经济的支持者,但是他更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建立一种可控制的市场经济,改革涉及财税体制、银行系统、土地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在有利的世界能源价格环境下俄罗斯摆脱了困扰整个叶利钦时代的经济衰退,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外交领域,俄罗斯放弃了帝国的幻梦,实现了从浪漫主义到实用主义的回归,在普京的全球穿梭外交中,俄罗斯寻找到了符合自身国家实力的国际位置,在为国内经济利益服务的宗旨下,赢得了世界更广泛的尊重。 普京的第一任期并非不存在问题,他对国家的治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有批评和指责,但是无论如何,是普京执政为俄罗斯的老百姓带来了安宁、带来了收入增长和生活的改善、带来了久违的大国的自豪感,而这些无疑是比所谓的“独裁”和“专制”更能深入人心的东西。过高的民众支持率甚至使普京在2004年的总统选举中体会到没有对手的孤独。普京赢得的不只是信任,还是对一个现代社会国家元首超乎寻常的爱。 与4年前赢得第一个任期相比,如果说那时是幸运,这时普京却是从容地走进了第二任期。普京继续着并且更加大胆地进行着对政治的整肃、对社会问题的改革、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对国家利益的追求,俄罗斯“可控民主”的政治格局最终形成。 当然,俄罗斯还存在着一系列发展问题,在普京第二任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反映了恐怖主义仍是严重的威胁,经济依然保持的高增长并不能掩盖其结构上存在的根本问题,社会问题改革招致激烈的反对,打击寡头并不能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化问题,在国际环境方面依然要面对挤压和奋争的冲突。俄罗斯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在普京的引领下俄罗斯人民的复兴、强国梦是否会实现,人们依然在问着多年前普京初任总统时同样的问题,但无疑,心情已然不同。无论是俄国人民还是国际社会都对俄罗斯抱着更大的希望。 在多年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和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俄罗斯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转轨方式?怎样评价叶利钦对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俄国政坛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其中角力?普京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铸造辉煌,并在西方“独裁”与“专制”的指责下赢得如此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可控民主”政治制度是否俄罗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结合下最适宜的选择?经过了普京的坚强整肃之后,俄罗斯何时能够重新崛起?我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融入到了每一章节的描述和分析之中,也希望能藉此与同行、朋友们共同探讨。 在此谨向对我撰写本书提供建议和在十几年治学历程中给予悉心指导的所有前辈和同仁,深表谢意! 2006年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