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知识管理著作,是野中郁次郎和胜见明两位先生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把这些理念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理论升华。“世界知识运动之父”的智慧、日本著名记者的文笔,在此著作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中,将理论叙述与事例相结合的并不少见,但大多都是以理论叙述为主,必要的时候以具体的事例作证,而且多是一笔带过。而该书采用了“故事篇”与“解说篇”相结合的方式。这样,读者所面对的知识创造理论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立体的、生动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创新的本质--日本名企最新知识管理案例/汉译知识管理丛书/智慧树经管书系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日)野中郁次郎//胜见明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知识管理著作,是野中郁次郎和胜见明两位先生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把这些理念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理论升华。“世界知识运动之父”的智慧、日本著名记者的文笔,在此著作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中,将理论叙述与事例相结合的并不少见,但大多都是以理论叙述为主,必要的时候以具体的事例作证,而且多是一笔带过。而该书采用了“故事篇”与“解说篇”相结合的方式。这样,读者所面对的知识创造理论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立体的、生动的。 内容推荐 创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本书以产品创新的最新案例,给出了答案——知识创造! 在书中,作者选取了13个企业。详述了13种产品的研发过程,并通过“故事篇”与“解说篇”就每一个创新过程的本质进行了深度解析。本田公司的旅行车,佳能公司的数码相机、雅马哈公司的吉他、松下公司的洗衣机……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序章知识管理与独创的工作模式 1 第一章 完全致力于产品的“理念” 9 事例1 三得利公司 9 保持身体均衡的饮料“DAKARA” 攻破POcARI饮料和AQLJARIus运动饮料阵营的理念的 胜利“场”——真正的概念来自与顾客的共鸣 事例2 本田技研工业 26 雅阁旅行车 追求绝对价值的本田公司 用”辩证法”与”假设推理”提炼概念 第二章 彻底地活用组织的“知识” 47 事例3 电装公司 48 “二维激光雷达系统” “隐形巨人”神奇的知识创造力 进行深入挖掘的技术人员与横向联合的系统专家之间的争执产生力量 事例4 佳能公司 63 数码相机“IXY DIGITAL” “知识”重组诞生畅销产品 佳能公司的强大综合力造就“直线模型” 事例5 铃木公司 78 50毫升踏板车“Choinori” 实现了排气量“1毫升=1000日元”的制造知识 将追究本质的成本意识凝结为公司的“模式” 第三章 “个体”的投入至高无上 95 事例6 富士通公司 96 “等离子显示板” 个体与关系网通过“共创”实现梦想 与美国的“旁观者式管理”不同的“人类原理式管理” 事例7 雅马哈公司 113 “发光吉他” 个人的挑战在组织内掀起了“承上启下”式管理运动 如何创造“朋友的朋友皆朋友”的人际关系 事例8 黑川温泉观光旅馆协会 126 “黑川温泉” 保持“个体与整体”的平衡、创造独特的世界 如何消除“主语逻辑”与“谓语逻辑”的矛盾 第四章 充分发挥人的“才能” 143 事例9 日清食品公司 144 高级杯装方便面“具多” “创业家式的中层管理者”所创造的成功品牌 第一个敢于否定自家产品的公司 事例10 松下电器公司 156 离心脱水烘干洗衣机 “追求理想的执着“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理想的洗衣机诞生于“中式铁锅 事例11 味滋康公司 171 “无臭纳豆” “善思勤行”的公司员工将市场与产品相结合 推翻假设后所达到的“真实”出人意料 第五章从根本上重视日常“生活”和“实践” 事例12 吉卜力工作室 188 《千与千寻》 全部素材均来自“日常对话” “主客一体”的吉卜力工作室vs“主客分离”的迪斯尼公司 事例13 海洋堂 202 “食品玩具” 取胜,不靠竞争战略,靠“创意战略” 战略源自反复的成功和失败 总结 自己想要做什么? ——脱离”旁观者式”的经营 试读章节 要点4 揭开迷惑性“表面概念”的面纱,探寻“真正概念” 研发团队在第三年,也就是1 998年,开始彻底研究和“模仿”两大品牌。他们发现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白浊”,从中可以感受到与牛奶和肉汤共通的、”治愈并守护自己的心情”的要素,进而得出“MOTHER(母性)饮料”这个概念。他们随即将其作为自己的目标,也将其作为研发新概念的“思考出发点”。接下来就是开发具体的概念。 一种方法是在发现竞争商品的缺陷后,用本公司的新产品加以改善。但这个方法根本就行不通,因为他们找不出20年问一直位居首位的POCARI饮料的任何缺陷。 于是研发团队又换了一种方法,弄清楚每个人都隐隐约约感觉到的、POCARI饮料的本质的东西,即内在优点,然后找出运动型饮料的优点,在自己的产品中使这一优点发挥到极至。他们关注的不是竞争商品本身,而是购买产品的顾客的心。 这时,他们由POCARI饮料联想到了“海”、”母性”、“药”,这是其他产品所没有的。研发团队着眼于其中极具冲击力的“药”,它除了给人以“开心、安心”的感觉外,还令人想起“护士”、“学校保健室”、“家庭急救箱”等具体商品的形象。 这时他们便撤消了”三不“规定,但是,设计、实质内容的确定以及命名怎么办呢7北川广一为了将护士的形象具体化,经常到医院去观察护士,甚至在公司内被认为有点”变态”。其他成员则到24小时便利店做店员,切身体验顾客“饮食生活的紊乱”。这种方式与前所未有的产品生产方式——弥补饮料自身的不足之处,重在取出多余之处——相结合,于是便诞生了三得利特有的产品——“生命伴侣DAKARA”。 研发团队的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年前是“取代POCARI饮料和AQLJARIUS运动饮料,生产补水性优越的、真正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运动型饮料”,但最后却转变为“一种值得信赖的身体均衡饮料,当你感到有些吃不消时,能够在不注重养生、不规则的生活中守护现代人的生命”。北川广一说: “最初的主题是‘表面概念’,一日之内就能完成,虽然无人否定,但也无人购买。我们之所以制定‘三不’规定、提倡观察人就是为了切身感受顾客之所感,揭开表面概念的迷惑面纱,最后探寻到‘真正概念’。” P15-16 序言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知识管理著作,“世界知识运动之父”的智慧、日本著名记者的文笔,在此著作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目前,知识管理已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知识创造”理论更是引起了全球管理界的关注,而将这一理论带给世界的,正是本书的作者之一野中郁次郎。基于对日本企业创新实践的观察和思索,野中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知识管理理论——”螺旋”上升式的知识创造。 二战后,日本企业依靠知识创造,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理念完成了经济的复苏和飞跃。从新产品的开发,到新品牌的打造,这些企业创造着市场价值,同时也为世界管理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创新的本质》一书就是野中郁次郎和胜见明两位先生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把这些理念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理论升华。 该书讲述的是13个知名企业的产品开发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成功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参与能力,通过灵活运用企业储备的知识,通过形式知识与暗默知识问的传递,转化,创造出企业产品特有的“理念”。同时,这13个企业的成功经历还告诉我们:每个企业在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由个人借助组织的“场”,依靠组织的资源。实现知识创造。 在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中,将理论叙述与事例相结合的并不少见,但大多都是以理论叙述为主,必要的时候以具体的事例作证,而且多是一笔带过。而该书采用了“故事篇”与“解说篇”相结合的方式:“故事篇”叙述企业研发新技术或者开发新产品的经历,让读者对企业的成功过程有所了解;“解说篇”则根据“故事篇”中的具体事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将企业研发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创造理论作以归纳总结,让读者设身处地地体会”创新的本质”。这样,读者所面对的知识创造理论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立体的、生动的。 时下,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向新世纪的第一大课题,自主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理论进行指导,也需要借鉴一些成功者的经验。而野中先生基于东方文化写著的《创造知识的企业》、《知识创造的螺旋》、《创新的本质》三本书,尤其适合中国的企业和管理人员学习、借鉴。 自从接受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以来,我们一直感受着野中先生知识创造理论的无穷魅力,并真切地感受着这种理论在企业实际管理中所揭示的创新的本质。作为日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工作者,我们虽在日本文化及语言习惯方面有着充足的把握,但毕竟缺乏对管理学的深入研究,在此方面,我们得到了知识产权出版社董海龙老师的热心指导,东北师大外语学院研究生徐洪杰、周庆玲、王永平、孙娜、曹政、刘彤也参与了部分翻译工作,在此深表谢意。译文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林忠鹏 2006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创新的本质》一书提炼出创造原创性概念所需的两大要素:追求“绝对价值”和强调“个体承诺”。作者利用野中郁次郎的组织知识创造论对13个日本企业的最新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展现这些企业及其闻名品牌背后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也让体现“绝对价值”和“个体承诺”的原创精神更加精彩和厚重。 ——李萌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人尊重知识和热爱学习是有传统的。但真要较起真来,很难说有多少国人能像日本人那样真正彻悟知识底蕴。并善于通过学习来创造经济价值。借助野中的知识转化理论及栩栩如生的案例研究,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所谓“学习”状态,其中究竟有多少“真实”、“有效”和“经济”的成分?恐怕会惊出一身冷汗的。 ——李宝元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由于创造性地提出了SECI知识管理模型,以及对“场”等概念的巧妙嫁接和应用,野中先生已成为十多年来知识管理和创新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学者。他对日本企业创新特点的深入剖析独树一帜,其观点和学说广为流传。 本书是野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日本企业创新的鲜活案例,以及作者的精妙阐释,这位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的管理学大师也许最有资格告诉世人——什么是“创新的本质”。 ——昊金希博士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