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魂旧梦录/远东瞭望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建智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概分四辑:“诗魂篇”、“旧梦篇”、“历史人物篇”、“书话序跋篇”。书中既有情趣盎然之作,又有沉痛哀感的史论,20多万字的随笔杂记,处处可以感知他优渥的论文心境。其中,“诗魂篇”所写的20世纪30年代的10位诗人,包括蒋光慈、辛笛、俞平伯、虞琰、王统照、李金发、赵景深、关露、陈敬容、阿英。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的忧心之论,读后,使人备感诗人的个人命运,在时代的涡流中迥荡。同时,书中附有《哀中国》、《手掌集》、《西还》、《湖风》、《童心》、《食客与凶年》、《荷花》、《太平洋上的歌声》、《盈盈集》、《荒土》等旧衣书影,是张建智先生平日收藏旧版书的一次展示,亦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内容推荐

本书系南浔学者张建智先生的历史文化随笔精选。透过历史时空,作者用纵横捭阖之笔,品评古今历史人物,令人读之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张建智为湖州南浔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在“旧梦篇”中,他以纵横捭阖的健笔,拓写当地人情风物,为读者快速而方便的了解湖州南浔那方风水人情,提供了一个较佳的契入点。他笔下的的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鹧鸪溪、张静江故居、卞山精舍、天龙山,莫不引人遐想,激人深思,亦使人仿佛感到他的心灵探索之路和文化朝圣之旅。说来也巧,在获读此书之前,我曾有机缘睹获湖州那美丽的夜景,对那一闪即逝的胜景,实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却不料,这种心愿,竟从张建智先生的笔下先行获取,可以说,读完他的书,好像已去那一方风水游走过。随带说一下,无独有偶,当我沉浸于书中所写南浔张承干建藏书楼一节时,媒体上正大肆宣扬着南浔的四象八牛、嘉业堂藏书楼等嘉物。而我,明显儿有些偷着乐了,好像提前品尝到了美味大餐一般。

目录

辑一:诗魂篇

人类的歌童

辛笛与他的《手掌集》

表现自我的诗人俞平伯

湖风,一只破船和她的追寻

读王统照《童心》和《江南曲》

李金发与《食客与凶年》

赵景深和诗集《荷花》

关露和她的诗

法源寺中的女诗人陈敬容

死去了的阿Q时代

辑二:旧梦篇

谈章克标先生

记梁衡

记启功

想起丰子恺

真实与幻影

鹧鸪溪畔话莲庄

遨游“鲭鱼世界”的董说

郑超麟与苏州

寻叶梦得遗踪

文学,还是写真善美——悼陆文夫

两乡思隔悼钱老

人间憔悴客

在沈家本故居前的沉思

书魂何在

杨光注和他的女儿们

辑三:历史人物篇

沈约:一个漂泊的灵魂

瑞典王子寻根记——罗伯特·章王子访问记

从张静江故居想到的

沈家本:中国近代法律的改革家

奇人凌漾初之死

辑四:书话序跋篇

《尤利西斯》在中国找到知音

施蛰存记“墨妙亭”

再说宗璞的“一个健康的细胞”

移动的影子——读葛剑雄、周筱赞《历史学是什么》

我写《中国神秘的狱神庙》

我写《易经与经营之道》

我写《嘉业南浔》

我写《伤寒名方解析》

我写《墨耕雅趣》

一部透过墓碑的史书

文人的资质——读陆谷孙的《余墨集》

认识的高墙——读《勒内·莱斯》

琴遗石匣音初绝——读《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

试读章节

我问他:“记得几年前我们来看你,你身体不错,隔了三四年你已经百岁多了,如今看你身体却越来越好了。”

他笑对我说:“我想建议你把这‘好’字改成‘年轻’。因为,我身子是越来越年轻了。”

“这样说,章先生是逢到了生命的春天了。”我对他说道。

他道出了新意:“我的生命是从百岁开始转向青春的。”于是我略带调侃地说:“那么你真像你的学牛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的‘老顽童’了!”

他却对我说:“我活着,还比较/卜够‘顽’!”

我故意对他说:“如果你还那么顽固不化,我们应该打倒你吗?”

章克标的回答更幽默,且带有挑战性:“应该被打倒,但怕打不倒,不是吗?因为,我早已倒在地上了!”

接着转到生命问题上来,我问他:“一个人活了100多年,一个多世纪了,什么都经历过了,这样的生命是长了呢,还是‘人生苦短’了呢?”

他的回答似乎也很得体和辩证:“不长呵,可也不短了,这样的生命倒合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呢!”

他的回答,牵涉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要做什么的问题。是要立功,还是立德,抑或是立言呢?从章克标先生对生命的体悟可以看出,似乎只要合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便可以长寿,抑或是“中庸”和“乐天”使这位知识分子活过了一个多世纪。

后来我们谈到生活的美满和爱情,也许和百岁老人说“爱情”有些滑稽,但他是一个文学家,一定还有爱情留存心灵深处。我问他:“你最近喜结良缘,你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家,而且是倾向于‘唯美派’文学的,你如今的生活有爱情吗?生活美满吗?,”

他毫不思考便回答说:“我现在没有爱情,但没有爱情也要生活,生活也可以不要爱情,而只要亲情……”

人间温暖是真情,章克标先生已垂垂老矣,如今他生活要靠林青来服侍,他也只能反其传统,“妇唱夫随”了。不久他便要离开乡土,去一个陌生的山坳农场生活。而当我写这篇文章时,他已从远方来信,说山坳里空气清新,上午看看书,下午搓麻将,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生我在。我想,这兴许便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老作家,在他活过了一个世纪之后惟一能选择的生活吧。如今,他老已高寿106岁,可谓中国现代作家活得最长的一位了。

P54-56

序言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这是苏东坡1071年于太湖之滨所留下之诗。去年春,正是在这般的诗境中,我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编辑伍启润先生沿此山谷上道场山麓。那日,我们一边徜徉于山中胜景,一边聊谈起当前读书与出版的事。伍先生说,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过一套《火凤凰文库》丛书,十年前曾风行国内外,很受读者青睐。的确,那套丛书有20多本,如今我还摆放在书橱里,常常翻阅,开卷有益。他说,上海远东出版社正想编一套新的丛书出版。于是,我们就此话题相谈,颇为投机。我们沿着东坡之足迹,从道场山顶徐徐行走至幽谷,然后,在那高高的山冈上小坐休息。就在那一刻,有一片美丽的白云,从我们头顶悠然地飘浮过去,我们的目光远眺它慢慢地移动,此时,我若有所悟,对坐在我面前的伍先生说:“如果出一套丛书的话,就叫远东瞭望丛书》如何?”他听后,略一沉吟,随即赞同说“”好啊,我们不就是在东海之滨的上海嘹望这世界吗?”那日,我们就在这”尚爱此山看不足”的山冈上,定下出版计划。

《远东嘹望丛书》的出版,应算是一种缘分。之后,我把这套丛书的另外四位作者相约起来。当然,无论在学术界或文坛上,这几位作者,我心仪已久。那是因为他们所发表的文章,抑或他们出版的著作,都曾深深地吸引过我,也给予过我阅读上的愉悦。他们是学者型作者,且都是才、学、识兼备之人。如唐代刘知几所说,“才”指天赋睿智之气质,“学”是学术功底素养,“识”具理性思维的光芒,那么,这套丛书中的几位作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可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学人。如今,这套丛书,终于在隔了一年之后的第二个春天,在大家的互动相助下与读者见面。而拙著《诗魂旧梦录》也有幸忝列其中。

《诗魂旧梦录》所收篇章,大都于2000年后刊发于《读书》、《随笔》、《寻根》、《江南》以及《文汇报·笔会》、《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各类报刊杂志上。由于所收之文,在写作时间上的不同,在内容与风格上的不同,所以乘这次出版之际,重新作了修润和编排。现把它辑成:“诗魂篇”、“旧梦篇”、“历史人物篇”、“书话序跋篇’’四辑。此次我选入集子中的散文随笔,虽有长有短、不拘一格,但无论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均自有来历与出处,保留了时代之烙印。同时,文中还插入20世纪30年代之初版本“书衣旧影”、“人物图片”,或“人文历史”之景,以让读者赏析回味。

近日,当我在小小的书屋,把这些书稿递寄之前夕,在一盏灯下,夜籁人静,我又把一摞打字稿,重新细读一遍,在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似又重和自己一颗激动之心碰撞了一次。就在这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遥想和让人思索的那些年代,从而使我又重温了昔日之旧梦并读出了不尽之思绵……  今日正处科技发达之时代,要不了多时,此书就能付梓。于是我想,当读者在灯下展读此书时,书中那虽早已远去了的旧梦与诗魂,也会沿着你那盏灯的光亮,向你慢慢走来,而我与读者之间,也定会因灵犀相通而欣慰不已。

2006年3月5日,写于湖州苕溪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