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甘青藏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出发,对甘青藏族现代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运用和借鉴民族学、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教育文化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甘青藏族现代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历史的反窥,并着眼于21世纪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战略机遇期内甘青藏族现代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本书从甘青藏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出发,对甘青藏族现代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本书基于教育发展理论,辅以结构分析方法,认为甘青藏族处于汉藏文化叠置区域,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导致了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在整个国家民族教育中的特殊性。本书认为,甘青藏族现代教育结构变迁发端于国民政府时期的边疆教育,边疆教育在促进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书分析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甘青藏族现代教育的发展状况,认为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在形式、类别、层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着重研究了在教育全球化浪潮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藏区学校教育功能不够完善、教育结构亟须调整的矛盾,从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教育最核心的问题--课程出发,提出了课程改革要顺应综合化、推进多样化、坚持和改进双语模式以及课程本土化的具体思路,对藏区教育结构中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对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概述
一、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
四、研究的难点——甘青藏族教育的特殊性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教育发展理论
一、教育发展的基本含义
二、教育发展的解释模式与理论
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
四、教育发展机制的一般原则
五、对“耗散结构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的简单介绍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结构分析方法
一、教育结构的一般含义
二、教育结构的基本内容
三、教育结构的优化
四、藏族教育结构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 近代甘青藏区教育结构的变迁
第一节 近代甘青藏区教育结构变迁的发端
一、清末甘青藏区学校教育的出现
二、清末民初教育机构与制度
三、建章和试点办校
第二节 甘青藏族教育结构全面变迁的高潮之一
——方针、原则、管理机构与制度
一、概述
二、方针与原则
三、管理机构、教育制度及文化教育团体
第三节 甘青藏族教育结构全面变迁的高潮之二
——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一、现代初等学校教育
二、现代中学教育
三、现代师范教育
四、现代职业教育
五、现代高等教育
第四节 对国民政府边疆教育的分析和评价
一、南京国民政府“边疆教育”的实质是少数民族教育
二、兴办边疆教育的特点
三、边疆教育存在的问题
四、推行边疆教育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 新中国甘青藏区教育结构的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发展藏族教育的制度保证
一、法律制度
二、经费渠道
三、民族语文政策和藏文教材建设
第二节 新中国甘青藏族的基础教育
一、幼儿教育
二、藏族中小学的创建与发展
三、藏族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新中国甘青藏族的中等师范教育
一、青海藏区的中等师范教育
二、甘肃藏区的中等师范教育
第四节 甘青藏区职业技术教育与中等专业教育
一、藏族职业技术教育
二、中等专业教育
第五节 新中国藏族的高等教育
一、制定方针政策,筹办民族学院
二、藏族的高等师范教育
第六节 新中国藏族教育的主要成就
一、初步建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教育体系
二、提高了藏族整体文化素质
三、造就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四、藏文教材建设成绩显著
五、探索了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四章 甘青藏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甘青藏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藏区学校教育的功能不够健全
二、藏区学校教育的宏观结构亟须调整
第二节 甘青藏区教育发展的问题成因分析
一、自然生态环境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政治方面
四、宗教文化方面
第五章 面向新世纪的甘青藏族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全球背景与时代要求
一、教育全球化日益明显、大势所趋
二、藏区教育现代化机遇难得、势在必行
第二节 调整义务教育的办学模式
一、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
二、以寄宿制为重点,改善学校布局
三、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舆论环境
第三节 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确立甘青藏区教育培养目标
一、推进藏区教育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
二、从甘青藏区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甘青藏族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甘青藏族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性原则
第四节 面向现代化的甘青藏区学校教育改革
一、课程改革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四、优化高等教育
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六、发展科普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