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访谈,会议纪要,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书评等多种体裁,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记述了壮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进展,对壮族及与壮有关的壮侗语系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为壮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确立了今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的方向。
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综合性学科,对壮族的历史起源,民俗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随着壮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壮学研究中心的建立及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壮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也逐渐拓展到与半族有历史文化渊源的相关民族,本书采用访谈,会议纪要,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书评等多种体裁,从多个角度,多方面记述了壮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进展,对壮族及与壮有关的壮侗语系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为壮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确立了今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的方向。
前言
壮学专家访谈
借鉴经验提升水平打造品牌——广西民族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建设诸家谈
壮学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央民族大学壮学专家梁庭望教授访谈录
立足田野注重原创——壮学专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David Holm教授访谈
壮族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研究
从习俗再看壮、傣、泰、佬、掸族的亲缘关系
侗台语民族、百越以及南岛语族的关系初探
越南岱族、侬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崇拜
明末清初的中国移民与越南社会开发
壮族历史文化与民族关系研究
当代族群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共同体演变规律研究报告
百色壮族岑氏首领兴衰史略
景东傣族历史研究
布洛陀文化——壮族价值观的摇篮
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
靖西药市研究报告:On The Jingxi Medicine Market
壮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
壮族刑事习惯法的辩证思考李洪欣
文化适应与广西晚近壮族文人诗歌创作的走向——以韦绣孟为例
那文化空间审美观及其民族共生意义
论壮族作家华山通讯报告文学的英雄书写
壮族旅游开发地的文化变迁与调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平安寨的田野考察
壮族民间信仰与宗教研究
米饭的共食或分食与社会的结群认亲——郁江北岸壮族农村生命礼仪研究
壮族“花婆”信仰的民俗学考察
壮族的“龟”崇拜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壮族禁忌习俗的社会功能
田野札记
琴的故事
书 评
壮学研究的开拓性著作——评《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壮族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成果——评郑超雄新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
开创壮族文明起源研究的力作——评郑超雄新著《壮族文明起源研究》
壮学名家
壮学研究专家梁庭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