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红楼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精湛完美的艺术,丰富生动的语言,不仅稳占中国小说的榜首,而且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对于如此伟大的作品,任何宣传、广告和评论都是多馀的,它的不胫而走,家传户诵,以及“红学”的形成并长盛不衰,便是明证。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作品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就可勾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红楼梦》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林黛玉一行人平安到达京都,只见城中市面十分繁华。黛玉早就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行一步路,唯恐招人耻笑。走了一阵子,忽见街北有一座气势非凡的府邸,门口蹲着两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上有一块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再往西不远,照样三扇大门,这便是“荣国府”。轿子由西角门进,到垂花门停。众婆子扶黛玉下轿,从穿堂转过屏风,富丽堂皇的正房大院便在厅房后面。三四个丫环争着为黛玉掀门帘,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玉一进房,就看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夫人迎上来,黛玉知道这是外祖母贾母,她正要下拜,却被外祖母搂入怀中,“心肝宝贝”地大哭起来,黛玉也眼泪流个不停。众人慢慢劝解,黛玉这才行礼拜见了外祖母和舅母们,然后又见了迎春、探春、惜春等姐妹。众人见黛玉身体柔弱,了解到她从小就吃药调养,至今仍吃着人参养荣丸。
说话间,后院传来笑声:“我来迟了,没能迎接远客!”黛玉暗想:“这些人个个都敛声屏气,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肆?”正想时,一群丫环簇拥着一位丽人走进来。这人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拜见,贾母笑着说:“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辣货,南京人叫‘辣子’,你就叫她‘凤辣子’是了。”姐妹们告诉黛玉:“这是琏二嫂子。”便是那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媳妇,也是二舅母王夫人的内侄女,学名叫做王熙凤。
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直夸她长得标致:“简直就像老祖宗的嫡亲孙女,怪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妹妹命苦,姑妈去世得早。”说着就用手帕擦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你又来招我,快别提了。”王熙凤忙转悲为喜,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还吩咐下人去打扫屋子,安顿随从。
用过茶点,大舅母邢夫人领着黛玉去拜见大舅贾赦,之后黛玉又来到二舅贾政处。贾政不在家,二舅母王夫人对黛玉说:“你三个姐妹都是极好的,只是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以后你不用理会他,你这些姐妹都不敢沾惹他。”黛玉曾听母亲说过,有个表兄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所以名叫宝玉。他不喜欢读书,最爱与姐妹们玩耍,由于受到外祖母宠爱,无人敢管。
吃过晚饭,贾母要与林黛玉说说话。正说着,丫环来报:“宝玉来了。”黛玉没想到进来的竟是一位浊世佳公子,他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颈上的五色丝绦上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大吃一惊,心想:“好生奇怪,我在哪里见过他,这么眼熟!”宝玉先向贾母请安,贾母命他:“去见你娘。”转身回来时,宝玉已经换了一身打扮,越发显得英俊。
贾母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知道林姑妈的女儿来了,连忙过来行礼。细看之下,这位林妹妹真是与众不同: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说:“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说:“虽没见过,却看着眼熟,心里倒像是久别重逢一般。”
宝玉坐在林黛玉身边,问道:“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回答:“只上了一年学,认得几个字。”宝玉问:“表字是什么?”黛玉回答:“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不如‘颦颦’最妙。”宝玉又问:“可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我没有玉。你那玉是件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
宝玉听了,顿时发起狂来,摘下玉狠命摔在地下:“什么稀罕物!我不要这劳什子。”他这一摔,吓得众人争着拾玉。宝玉哭道:“家里姐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林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哄宝玉说:“你妹妹本来也有玉的,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就将她的玉带了去。快把玉带上,小心你娘知道了生气。”宝玉这才把玉带上。
晚上,贾母安排黛玉住在宝玉住过的房舍内,让宝玉挪出来跟自己住。贾母见黛玉只带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名叫雪雁的小丫环,便将自己的一个叫鹦哥的丫环派给黛玉使唤,改名为紫鹃。宝玉有个大丫环叫袭人,她本名叫珍珠,宝玉因她姓花,就根据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替她改了名。袭人看见宝玉睡着后黛玉还没睡,过去一问才知道黛玉还在为宝玉摔玉的事责怪自己。袭人劝黛玉快别多心。
第二天一早,黛玉先向贾母请了安,又去王夫人处,正遇见王夫人和王熙凤在看金陵来的书信。原来王夫人妹妹薛姨妈的儿子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眼下正在应天府审理。审这桩案子的,正是送黛玉进京的贾雨村!
P3-5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作品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败,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社会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贾宝玉等,他们各自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的情节,不同于《水浒》、《三国演义》等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红楼梦》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者之一。他出身高贵,晚年的生活却穷困潦倒,倾毕生心血才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红楼梦》。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