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代史书都记载了炎黄子孙的光辉业绩。
多年来,在采考古今史书中,记录了部分要文、各朝年代、帝王祖源、名王圣君、名人圣书、王政要事、社会发展、建朝失国。对史书没有系统记载的列国春秋,查考归集,系统记述。本人总想简文耀目,汇纂成书,开入颖悟,长人知识,自消自遣,自阅心开,终身有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史书札记(1)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孙金铃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代史书都记载了炎黄子孙的光辉业绩。 多年来,在采考古今史书中,记录了部分要文、各朝年代、帝王祖源、名王圣君、名人圣书、王政要事、社会发展、建朝失国。对史书没有系统记载的列国春秋,查考归集,系统记述。本人总想简文耀目,汇纂成书,开入颖悟,长人知识,自消自遣,自阅心开,终身有益。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针对性很强、史料价值很高的历史教科书。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现实社会。《札记》中简明扼要地摘录了各朝代的政体官制,经济文化,朝代更迭,建国失国的原因教训,每个朝代的兴衰更迭,尽管情况各异,但原因基本相同。大都与皇室腐败有关。皇帝一但跌入了腐败深渊,很快就会失去民心,脱离群众,最后导致垮台灭亡。这些历史教训几乎每个朝代都经历过,这对今天来说,仍然有现实教育意义。 目录 中国史书考鉴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附十六国年表 隋朝 唐朝 五代 附十国年表 宋朝 附辽年表 附金年表 附西夏年表 元朝 明朝 清朝 上古代 一、天地初分 二、动物的祖先——虫 三、鱼类时代 四、爬虫时代 五、哺乳动物时代 六、人类的产生(从猿到人) 三皇五帝 一、伏羲 二、神农 三、黄帝 四、颛顼 五、帝喾 六、少昊 七、尧 八、舜 夏朝 一、夏世系表 二、建国 三、政体 四、文化 五、无道失国 六、定陵 商朝 一、商世系表 二、建国 三、政体 四、文化 五、经济 六、失国 七、王政要事 八、定陵 周朝 一、周世系表 二、诸侯王国(西周、春秋、战国期间的列国) (一)晋国 (二)韩国 (三)赵国 (四)魏国 (五)秦国 (六)楚国 (七)齐国 (八)燕国 (九)鲁国 (十)宋国 (十一)蔡国 (十二)曹国 (十三)卫国 (十四)陈国 (十五)杞国 (十六)郑国 (十七)吴国 (十八)越国 (十九)其他主要小国 (二十)巴蜀、西南夷 三、政体 四、官爵 五、宗法 六、人口 七、文化 (一)人物 (二)文献 八、社会发展 九、发明文字记数 十、定陵 十一、王政要事 秦朝 一、秦朝的建立 二、国政 三、亡国之因 四、秦王陵 汉朝 一、汉世系表 二、建立汉朝 三、国政 四、文化 (一)文献 (二)人物 (三)货币 (四)民族 五、社会发展 六、王政要事 七、定陵 试读章节 上古代 一、天地初分 在太古代以前,大气层(宇宙)中有许多蒸气像一团云,不停地运转着,过了几万万年以后,其中一团云降温,部分飞散,留下的一大团凝结成了太阳,后来又从太阳中分散出一些小团,就凝结成地球、月亮和星星。地球刚从太阳中飞散出去时,温度很热,又过了几万万年以后,温度渐渐降低,地球表面就凝结厚壳,这时地球表面只是气体,不断降雨,雨还未到地,又变成空气上升到空中,反复循环,忽高忽低,地壳也发生不断的崩裂,整个地球看不见太阳。 盘古开天地(后来神话),盘古生长在天地中间,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一丈,他老是顶天立地地生活,过了一万八千年,天也极高,地也极厚,盘古也极长,他急得没办法,天天哭,盘古哭的眼泪变成江河,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声音变成了雷,眼睛一闪一闪变成了电,他高兴时是晴天,生气时是阴天,他急的出了一口大气,天崩地裂,天高了,地裂了,天地分离,有了太阳。后来他死了,头变成了山岳,眼睛变成了日月,头发变成了草木,他就是人类的祖先。天地初分,地球温度很高,又过了几万万年,地球的温度变低了,地壳厚了,地球成桃形,地面高低不平,后来降雨就落在了地面上,水流到低处就变成了大海,这时地球上水多地少。当时中国陆地只有泰山露顶,地球上无生物,当时是无生代,也叫太古代。 二、动物的祖先——虫 地球无生代持续了几万万年,由于地壳的变动(大地震),中国的泰山、南口、五台山浮出了水面成为大陆。这时在海水里产生了一种很微小的蛋白质,慢慢变成了单胞的水藻,这就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这种生物,像泡沫一样在水里飘来飘去,越生越多,渐渐又有了苔藓。许多万年后,海水里又生长一种像紫菜、石花菜、昆布、马尾藻之类的生物,长满了海底,随之生出了极小的虫类动物,像曙虫、货币虫、鲛石虫、太阳虫,他们就是一切动物的祖先,这一时代就是古生代。 三、鱼类时代 在海洋藻虫繁殖与生长的数万年后,海水里产生了鱼和虾蟹,这时就成了鱼的世界。后来地球连续发生大地震和火山爆发,地壳变动,海水涸浅,陆地升高,中国变成了一片大陆,喜马拉雅山也浮出了水面,地球由鱼的海洋世界变成了陆地爬虫时代,也叫中生代。 四、爬虫时代 在古生代时期,气候寒冷无比,地球在冰雪堆积之下,许多生物死亡,只剩下少数,进人了爬虫时代。爬虫时代经过了数万年,气候又逐渐变暖,陆地开始生长植物,像棕榈、苏铁、银杏、松柏之类的树木,花草逐年茂盛,地球变成了绿色花园世界。这时的爬虫出现了足类虫,后来又出现了一种空前绝后的凶猛动物,就是恐龙,他独霸世界数百万年。 古生代的爬虫有微足和四足,爬行很慢,他们在地球上挣扎了几十万年,到中生代,居然能用四足行动,有的还用后肢和尾巴支撑身体,用前肢伸出去觅食,后来变成恐龙。 恐龙有梁龙,身长八九丈;雷龙,身体有六只大象重,尤为凶暴,食肉。这时,其他动物都被恐龙吃的走投无路,大部分被吃光了。后来恐龙无食可觅,就互相残杀,恶斗,如海里的蛇颈龙、鱼龙,陆地上的剑龙、鳃龙,空中的翼手龙(又叫飞龙)、羽齿龙、三角龙等都是凶猛无比,日夜争斗,一直进行了几百万年。飞龙只有老鸦大小,双手五指间生了一层薄膜,可以飞行,后来进化成一种鸟。 五、哺乳动物时代 中生代末期已有了哺乳动物,为了保暖,身上生了一种温暖的毛,过了数万年,便成了有毛的动物。 到了近生代初期,冰期已经过去,中国陆地已是四季如春,各种树木、花草非常茂盛。这时,各种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繁殖。马有五个脚趾,身体只有狗那么大,而狗大的像熊一般。有一种猫,牙齿极尖利,后来变成了剑齿虎。动物中最灵的是猴子,小的有猕猴、狐猴,大的有矮猴、矮猿、黄河猿、上新猿、猩猩、狒狒,还有一种类人猿和人相似,后来进化成古猿。 六、人类的产生(从猿到人) 类人猿在陆地生活了几百万年之久,因为地壳运动和火山暴发,气候又渐渐地冷下来,这时中国陆地出现了许多河流和山脉,在山脉间流出了长江和黄河,东边的大海陷下成为黄海、渤海。这时,中国的北方、黄河下游一带住满了古猿。 1.古猿以野果为食。经几万年的繁殖,猿越来越多,树上的野果不够吃,为了觅食,古猿有的移到南方,这时中国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沿海的北南方成了古猿的集居地。 2.古猿由吃野果到学会吃动物肉。猿不像其他动物以肉为生,猿一生下来就会吃野果,后来看见其他动物吃肉,先尝试吃鱼,看见老虎吃剩下的羊,自己试吃,逐渐学会了吃动物肉。后来又试吃野谷、野稷。 3.猿人的进化。古猿为了生存,每天需觅食物,还时常与其他动物搏斗,常常需用前爪抓食物,拿东西击搏动物,后腿有时就直立起来。这样经过了几十万年,古猿的后肢锻炼成了一双脚,前肢也发达成了一双手,渐渐地他们学会了直起身子,站在地上,成为直立猿人。 4.猿人的生活。中国大地在180万年前就有人类的足迹,北京在更新世中期(距今50万年前)就有了人。更新世晚期距今5万年前,世界上三大人种基本形成,中国陆地上的人属于原始蒙古人种。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1)居住——筑巢、宿洞、建屋。猿人到人,为了生存,先是在树上筑窝,既保暖又防其他动物的袭击。后来迁到陆地,住在洞穴,如北京人。再后来,发展到土夯墙建屋,有圆形,有方形,在屋周围挖一道防护沟,既防水,又防盗,住起来安全。 (2)取火煮饭。我国距今大约100万年的北京猿人,开始住洞穴,吃各种生物。用石块抵御敌人,遇事大家一起集聚商量,这样过了许多年。有一天,在一阵狂风过后,树林里突然发生了火光,他们开始觉得害怕,远远地看着不敢到跟前。后来,有的慢慢到跟前,看见树上还在着火,一个胆大的向前拿了一支还在燃烧的树枝回到洞里,在燃烧的火焰加上树枝继续燃烧,渐渐地他们知道火不怕,还可以取暖。一天,他们在洞口点火,忽然一场大雨把火浇灭了,他们知道火怕水。这时。他们想起了燧石发火,就把燧石找来,敲敲打打来取火。有了火,猿人学会用火取暖,用火烤肉,学会了吃熟肉。 5.人类祖先——北京人。 北京猿人的进化,由劳动学会了直立,后肢进化成了腿脚,前肢进化成胳膊和手,经过100万年的进化,由猿人成为人,由劳动学会了取火,打猎,种田,造工具。通过食肉,又学会了用兽皮包小孩,不致冻死,人也披兽皮保暖。北京人离开森林已十几万年,为了保暖,有的又回到树上,筑起窝巢,这时他们的前肢又发达成了手,他们用手将树皮筑成鸟窝,有的还留了能见阳光的透明窗,有的还住洞穴,为了防野兽的侵袭,大人外出打猎时,在洞口放一堆火,叫小孩不断地加柴。这时的北京人已发展到了燧人氏时代。 燧人时代发明了火,有了火开始吃熟肉,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先有石板、石块,后来将石尖磨薄,中间打一个洞套上木棍,成为石斧。人类有了文明。 由猿到人,进入了人类社会,先是母权制(女人管理部落),所以最早的姓如姬、姜、姒等都带女字旁,后来由于劳动,部落与部落之争,互相打架争斗,男人成了主体,由男人取代女人,成为父权制。P36-42 序言 孙金铃同志是我的老朋友,又是山东老乡。近日登门看望老友,闲谈中,老孙从书柜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稿清样递给我说: “我从小喜欢历史,爱看历史书,工作之余,我翻阅了大量历史书籍,并写下了这本《中国史书札记》 (以下简称《札记》),请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在我的记忆中,老孙是一位老公安,至今还未离开公安战线。曾几何时倒喜欢起历史来了,并写出了厚厚的历史札记,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回来后,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认真翻阅了这部长达20多万字的《札记》书稿,真是史海拾贝,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很好的简明的历史词典,这是我读完《札记》书稿后感受最深的一点。中国历史,渊源流长,从上古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上下五千年,从朝代更迭,到时代变迁,从王政要事到社会发展,从名王贤君,到大事纪要,无一不浓缩在这本简明的历史《札记》里,甚至那个朝代有多少位皇帝,那位皇帝坐了多少年王位,都能迅速地从《札记》中查到。这对工作繁忙的在职干部,和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的好参谋,好帮手。无须花费大量时间,翻阅大量历史书籍,就能迅速准确地从中找到答案。真是太方便了,这样简明实用的历史《札记》,有谁还不喜欢呢! 其次,这是一本针对性很强、史料价值很高的历史教科书。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现实社会。《札记》中简明扼要地摘录了各朝代的政体官制,经济文化,朝代更迭,建国失国的原因教训,每个朝代的兴衰更迭,尽管情况各异,但原因基本相同。大都与皇室腐败有关。皇帝一但跌入了腐败深渊,很快就会失去民心,脱离群众,最后导致垮台灭亡。这些历史教训几乎每个朝代都经历过,这对今天来说,仍然有现实教育意义。因此,在职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要像孙金铃那样,每天挤一点时间,多看一点历史书,多研究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这对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文如其人。读了孙金铃的《札记》书稿后,对老孙的人品和敬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札记》的出版不仅是孙金铃几十年学史读史的成果,也是他一贯拼搏奋斗的产物。孙金铃于1941年生于山东诸城。青年时代在老家读书,1959年参军到了部队,转业后到公安系统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多年。曾任过酒泉市公安局局长,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局长、党委书记,三级警督。多次被选为兰州市和城关区的人大代表。参加工作以来,在部队里受到了良好的培养教育和锻炼。转业到公安战线后,他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公安保卫事业。他为人耿直,善良厚道,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精神,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长年战斗在公安保卫第一线。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多次立功受奖。特别令人敬佩的是2001年退休后,奉献精神仍然不减当年,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在百忙之中,继续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博览群书,广采厚积,终成此书。通过阅读此书,我们看到了孙金铃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精神,也看到了他严于律己、严谨的思想作风。他的成果值得祝贺,他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在《札记》出版之际,特写此文,以代书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