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家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尚飞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书收录了古今中外120位作家每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通过这一段经历折射出这个作家的一生,选取的材料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加进了彼时彼地据推想可能是合理的细节。书中的排序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全部按作家出生年代先后排列。希望能由我们所提供的一角冰山而引发读者去想象、探索其藏于水底的壮丽。

内容推荐

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不论何种文体——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背后有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那里面融人了他的喜怒哀乐,表现了他之生存观、价值观,读者不论阅读水平之高低,只要能体味到隐匿在作品背后那个人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就可以说,他完成了对这个作品的阅读。

这本书收录了古今中外120位作家每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通过这一段经历折射出这个作家的一生,选取的材料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加进了彼时彼地据推想可能是合理的细节。书中的排序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全部按作家出生年代先后排列。希望能由我们所提供的一角冰山而引发读者去想象、探索其藏于水底的壮丽。

目录

中国作家

王勃——绝望让你如此美丽

骆宾王——壮士老去对晚潮

卢照邻——转日回天空白许

陈子昂——琴音逝处诗名贵

王之涣等——旗亭画壁显声名

孟浩然——回首向来萧瑟处

王维——采撷一曲天籁

李白——江面上的月光

杜甫——日暮征帆何处泊

白居易——成功的自荐

刘禹锡——花落志不改

柳宗元——危难之间情更真

贾岛——不幸的撞驾

李贺——马背上的诗情

李商隐——细雨夜,孤灯独回

李煜——梦里今知身是客

柳永——别样的功名

林逋——人与梅花一样清

范仲淹——清风流溢

晏殊——诚实的回报

欧阳修——荻花飞处美如诗

司马光——书成史册两鬓白

王安石——勤学苦练笔生花

苏轼——雁唳一声随风去,浑无迹

秦观——斯人清唱何人和

李清照——漂泊江南事更哀

郑樵——山村闭门心自远

陆游——远游为何更销魂

杨万里——正气长驻育后生

辛弃疾——捉贼虎穴气如山

陶宗仪——写在树叶上的辉煌

唐寅——多少好花空落尽

汤显祖——月夜梅魂化诗声

谈迁——艰难的重造

蒲松龄——功名消散文名盛

洪昇——长生权作水声听

孔尚仁——南明旧梦人烛影

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

鲁迅——无力补天苦彷徨

郭沫若——早慧心眼向学堂

林语堂——姐弟情深

郁达夫——鞋子的诱惑

茅盾——母愿如歌永绕梁

朱自清——首座也荣耀

老舍——父辈的光荣

冰心——嗜书的女孩

沈从文——边城野趣

巴金——逝者已去影长存

艾青——囚牢里飞出的赞歌

萧红——第一次远足

林海音——永恒的乡恋

外国作家

塞万提斯——不屈的逃亡

莎士比亚——戏剧迷的首次演出

莫里哀——为了告别的演出

伏尔泰——直面炼狱

歌德——糟糕的献歌

彭斯——耕作的诗人

克雷洛夫——学在集市

司各特——步出残疾的阴影

格林兄弟——兄弟俩的童话

拜伦——身残志坚成诗名

雪莱——反抗者的声音

济慈——闪耀的彗星

海涅——可贵的师情

普希金——走向神话

巴尔扎克——悲惨的寄宿

大仲马——勇敢的救助

雨果——奇异的旅程

安徒生——孤独的守望

勃朗宁夫人——梦在病榻上飞翔

爱伦坡——深情的告别

斯陀夫人——锅碗瓢盆间的交响

卢梭——抗拒堕落

莱蒙托夫——痛苦的抉择

夏绿蒂·勃朗特——旷野上的忧思

屠格涅夫——渺茫的岛国

惠特曼——刨花里的歌

涅克拉索夫——伏尔加河畔的疑问

陀斯妥耶夫斯基——死亡的阴影

福楼拜——无人喝彩的成果

法布尔——不朽的观察

裴多菲——为自由而战

小仲马——来自私生的歧视

凡尔纳——夭折的冒险

托尔斯泰——失败中的自救

易卜生——我排拒你,因为我爱你

果戈理——采集生活的蜜

马克·吐温——密西西比河上的领航

哈代——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左拉——饥饿中的挣扎

莫泊桑——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

兰波——他愿成为任何人

拉格洛芙——飞向天堂的青鸟

契诃夫——悲凉的送行

泰戈尔——悠远的凝望

欧·亨利——囚牢里的烛光

罗曼·罗兰——音乐的慰藉

高尔基——童年在这里定格

普鲁斯特——捕捉稍纵即逝的生命

德莱塞——贫困的赐予

里尔克——守一份孤寂

杰克·伦敦——苦工的奋起

莫里兹——阅读带来的幸福

茨威格——情系故园

伍尔芙——美丽的道别

卡夫卡——在父亲的权杖下

纪伯伦——先知的召唤

狄更斯——作坊中的苦恼

劳伦斯——倾斜的家庭

奥尼尔——虔诚的祈祷

克里斯蒂——到故事中去探险

叶赛宁——白桦林里的出发

川端康成——童年的迷雾

福克纳——特殊的农民

海明威——浴血战火

圣埃克苏贝利——不归的远航

萨特——闪光的书籍

马尔克斯——恐怖的静坐

大江健三郎——珍爱生命

略萨——变形的父爱

试读章节

绝望让你如此美丽

滕王阁,一阁迥临,极目所至,远山近水尽收于眼底。身后是十万人家,屋舍错落,高低参差;前方始自开垦,土木方兴,人如蚁聚。就在这中间,就是有名的赣江了,时至夏日,水势虽不盛,但汤汤急流,后浪促前波,河面宽阔,也是蔚为壮观。夕阳挂于西天,无心将光线交于不解风情的蓝天,不屑照顾偶尔飞过的几缕卷云,于是倾其所有投到江上,染红了逝波,反光携着水气,将游人罩在里面,千里寻梦,得此宠幸,一种别样的情怀不由得在胸中激荡。

这座楼阁已是几经战火,几经兵燹,几经修复了,初建时的面容已隐于历史的风尘后面再也无法重睹了,现在的富丽只能作为一种安慰,一种寄托,聊以给前事后人一个交代,它的宏伟也罢,雄姿也罢,都无法取代一千多年前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不变的只有这片土地,无论你如何涂抹,它的本色依然;只有头顶这片天,无论云情雨意,闪电雷鸣,转眼间又是湛蓝如洗。

遥想当年,应该是碧水如澄,秋风萧瑟的子,一个年少的书生,衣袂飘举,仪态从容,施施然而来,在众宾客诧异的眼里,走进堂内,举手间,文惊四座,然后施施然而去,那是多么的优游舒缓,多么的雅致恬淡。那时,也应该是黄昏,夕阳在山,波光潋滟,一只鸿雁呜叫着背着斜阳就那么轻盈地如梦如幻地飞向阔远的楚天。

他就追随着这只鸟从天空划过的痕迹,迈向遥远的交趾,在那儿,受他轻狂拖累的父亲已是望眼欲穿,蛮荒之地,茹毛饮血之处,不知王化,莫说文饰,父亲早已忘却了到此地直接原因,他的心里只有儿子那横溢的才,那清峭的骨,那峻出的眉,那饱满的额,父亲计划好了,跟他谈些什么,带他看些什么,让他写些什么,江山留胜迹,这儿正需要他的文字来增添些韵味呢。

他的儿子,此时就坐在船上,这个出生于山西的青年曾听过日夜不绝的黄河喧响,曾见过广袤无垠的黄土横陈,可还是第一次见到海呢。他会想写什么呢?洋面一望无际,却少了点生命的欢畅,于是在伟大中寂寞着;天空直伸人海,却少了那声响彻彭蠡的鸣唳,似乎有了那声哀怨也足以排解这广阔的空旷。他喜欢这浩翰,却更喜欢那份相对的逼仄;他喜欢热闹,却更喜欢热闹后的冷清;他喜欢相聚,却更喜欢别离时的惆怅。那些在他笔下出现过的场景,山中的落叶,长亭的送别,远逝的流光,不息的逝水,就在那时一起涌人他的脑际,他会悟到什么呢?也许会悟到生命的壮与美就在流动中,也许会悟到自然的韵律就在生死交替里。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了,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在那一刻,风起处,浪涌起,船摇动,他不可避免地落到水里。

寒冽的水淹到他的脖颈,逼压得他枯瘦的身子一阵莫可名状的疼痛,他感到气息正一点点地消尽,生命正一点点地流逝,在碧蓝的海水中,他绝望地睁大了眼睛。

仿佛所有的日子,都是为了这一天,还未及冠便授官的荣耀,为鸡写檄遭贬斥的失意,藏芰杀罪奴临死刑的惶恐,甚至于滕王阁里逸兴遄飞挥毫泼墨的得意,霎那间都离他远去。他还想着再次的令人称羡,再次的招摇过市,再次的骑马夸官,再次的力挫群雄,然而他知道不可能了,那绝望的疼痛就渗到他心里,水没夺走他的生命,他却被绝望逼迫着合上了双眼。

冥冥中好像是这样,你的光彩在那一刻已倾泻净尽,造化为你提供的光焰已染亮那片天空,你已背它而行,走人灰色的远方,此后你的人生只会写在对那份壮丽的回忆中,那时的你,欢畅成为印在过往的履条上的足印,悲苦却成为堆在眼前枝下的落红,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还沉浸在光荣与骄傲中的你携着光轮迈向逝川。  也可能是这样,你太出色了,出色得已超越了这个尘世,正因为你的超众,这个世界上已难以有你的立足之地,命运所能提供于你的最佳路途就是让你归去。

还有可能是这样,上苍设置了重重的阻碍,就像一道堤坝拦住了里面喧嚷的溪水,为的不是让它做无聊的小声的叫嚷,等着有一天它积得足够多了,力量足够大了,放开它,让它冲出来,在那一瞬间让它体会到奔腾的魅力,但上苍不想看到它流到平地里,消隐在沙土里,于是将它收起来。

谁又能说一生守候的不是—个美丽的失败,谁又能保证甩一生的期盼换来的不会是—个透明自绝望?只不过有的人狗苟蝇营,龌龊度日,不知绝望为何物;有的人仓皇行路,无暇停足,与绝望擦肩而过;有的人_生平淡,无起无落,不解绝望为何种滋味。只有那辉煌过并渴望着再度辉煌的生命才懂得绝望的底蕴,才能在绝望中显现出生命的脆弱与伟大,也才能让绝望显得如满月般的美丽!

壮士老去对晚潮

人夜,杭州灵隐寺,暮鼓已沉,天凉如水,圆月高照,鉴人毫发,夜色如画,山峦高耸,一片清幽。游玩于此处的宋之问缓步前行,诗情就在这种美景里孕育,发酵。他边走边吟道:“鹫岭郁岩台,龙宫锁寂寥。”吟出这两句后,后面的句子却无论如何不能立即续上,于是,他就站在灵庙高处,呆呆地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出神,嘴里不由自主地不断吟诵着这两句。就在此时,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僧不期而然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大概在旁边已听了好久,看到宋之问疑问的眼神,道:“为什么不说‘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惊讶不已的宋之问还在回味着这一联的雄浑意境时,老僧又接连咏诵了十几句诗,句句精妙。吟完诗,多余的话一句也没说,就转身离去,就像夭矫天际的神龙一样,再也不见了。

这一晚宋之问彻夜难眠,不停地思量着这个人的身份,第二天早上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听这个人的来龙去脉。但他问了许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样的老僧,最后他在同样年老的一个僧人处听到,这个人,就是当年“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当年他不是这样的,还是7岁的时候,他就吟出了流传千古的《咏鹅》,后来他的《帝京篇》成了一时的绝唱。那时他意气奋发,梦想着成就一番功业,立千秋声名。但等武后临朝,他只得了个临海丞的小官,那对于大志在胸的他不啻于一种讽刺,加上他为人正直,敢做敢为,得罪了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唯一可做的只有弃官而去。

就在公元684年的9月,徐敬业起兵在扬州反叛,将他招来,为了一展鸿鹄之志,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义兵,并为其写下了千古名篇诗武檄文。

他不是没听过这样的故事,当武则天读到其中“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语句的时候,不由得感叹说:“宰相安得失此人?”

他的檄文起到了连徐敬业也没有料想到的效果,竟然在短时间内聚起了十万军队,但毕竟寡不敌众,就在这年11月,起义军在与朝廷平叛军队的决战中全军溃败。

这天晚上,失败像浓重的阴云笼罩在他的头上,他不得不和徐敬业等人连夜奔赴润州,在那里,他们可以人海逃往高丽,从此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还自己一片清明的天空。但他怎么也不会料到,事情会发生那样的变故。夜色迷漫,危机四伏,这他是知道的,但防不胜防的却是他们中间有人叛变了。(P3-9)

序言

关于众多作家事迹的记述可以说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但常见的形式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卷帙浩繁的传记,一种是生平著作的简介。前者内容繁复,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反映了作家从童年到老年,从思想到创作,从爱情到事业的各个方面,为研究了解一个作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但对于现代倍感学习压力的中学生价值却不大,因为在繁重的学习中,他们几乎很少有时问和精力去阅读那些名著,更莫说去钻研这些大部头的传记了。而后者又太过简单,它只用几百字乃至几十个字就将一个作家多姿多彩的人生概括出来,过于单纯,过于平板,很难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能不能写一点东西,介于这两者之间,既能介绍到作家的生活创作,又能照顾到他们的思想情感;既能关联到他们真实的经历,又能折射出这样的经历对他们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既具有故事性、趣味性以吸引读者,又不失文学性、教育性使读者有所收获?正是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这样做的意义不但停留在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历程,可以激发读者的写作热情;知晓众多作家的艰辛生活,可以冶炼人的意志;学习他们的写作经验,可以有助于资鉴,更重要的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倘若对一个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加以探究,我们可以加深对其作品的了解,从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升华我们的思维情感,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同时,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错误的而不为一般人察觉的现象,那就是过分地关注于作品本身而忽略了作品后面的那颗鲜活的灵魂。我们知道,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不论何种文体——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品背后有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那里面融人了他的喜怒哀乐,表现了他之生存观、价值观,读者不论阅读水平之高低,只要能体味到隐匿在作品背后那个人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就可以说,他完成了对这个作品的阅读。

考察这些作家的生活历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往往会发现,与他们笔下的世界相比,他们个人的世界的层次性丝毫不差半点,这种多彩多姿的生活经历有时成了他们创作凭依的材料,更多的时候则一鳞半爪地从作品中含蓄地表现出来,而那往往会成为最能感染人的情节和主题。他们没有一个的生活是重复的,每个人都拥有一片与其他人不同的天空,生活丰富了他们的创作,他们又用创作丰富了生活。但总有几点是共同的,正是这共同之处构建了他们的灵魂城堡,筑就了文坛的辉煌。探讨他们的共同之处,或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人生。

他们大都是孤独的。天才有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本事,那就是将其生存的四周搞得一片荒芜与狼藉,那在一般世俗的人的眼里是离奇古怪、不可思议的,可正是这种渗骨的孤独使他们的思维超越于凡俗的人生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现出它卓越不凡的丰姿。没有孤独,安徒生不可能创作出那么美丽的童话;没有孤独,里尔克不可能享有那么崇高的诗名。孤独使他们的思绪变得敏锐,孤独成就了他们简单生活的同时复杂了内心的人生,孤独拒绝了他们现实的享受后让他们的眼光伸展到其他别样的世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个世界描述出来,先是安慰自己,继而有意无意地安慰了世人。

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把自己置于一个漂泊者的位置上。兰波有一句因被米兰·昆德拉引用而尽人皆知的诗概括了这个职业所有人的特点:“生活在别处。”罗伯特·彭斯也说:“我心在高原,我心在远方。”凡是作家,他们都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思放在别处,对于他们,自己所处的环境永远是他乡。于是。有的人将身体交给了浪迹天涯,虽然故国故土近在咫尺,但他们也不愿回去,劳伦斯是这样,易卜生是这样,更多的则是身处某地某时,而心灵却在遥远的他乡漂流,就在那种思念永恒的“家乡”的焦灼与苦痛中,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高,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恋母情结”,而当“母亲’’找到她的游子时,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躲开了,他们自觉自愿地在周围布置了一个磁场,一旦这个磁场受到外物的刺激产生感应,就等于打破了它的恒态,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的。只有拥有了真正独立的空间,他们才能充分地展现内心的世界。

是童年生活造就了作家。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于一个作家更是如此,几乎没有一个作家将他最后走上文学之路的起点不放在童年的,而童年或苦难或幸福的经历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作。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作家在童年就表现出的与其他人不同的特质,那么一定包括敏感这个特点,唯其敏感,世间万事投到他们心灵中的影子就格外浓重,这就恰恰成了他们创作的动力。川端康成童年时家人的接连死亡带来的伤害决定了他成年后的创作风格,小仲马作为一个私生子受到的歧视直接影响了他所达到的文学高度,而没有奶妈将俄罗斯传说、神话种在童年的普希金心里,他说不定与同时代的其他年青人一样成为法语的狂热爱好者。

他们大都用一生去拥抱理想。不论是后世名之为现实主义者的还是浪漫主义者还是其它不同名目的派别的作家,都是立根于现实而不满足于现实的。立足于现实,使他们多了份对生活的感悟;不满足于现实,则为他们追求更好的社会理想奠定了基石。这一个与世人息息相通的特点使其作品拥有了广大的受众。伟大的罗素说得好:“一个人的德行若是除了纯粹的现世计较而外便没有别的根源,那么如果他有勇气的话,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就会变成一个冒险家,如果他没有勇气的话,他就会只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怯懦的混世虫。”作家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超越了现实计较并鼓励世人也向这个方向发展,他们的书籍成了所有的灾难被释放后仅存于潘多拉盒子里的希望。

许多作家与贫穷结缘,有的甚至终身没有摆脱贫困的阴影。,艰难的、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处于高等阶层难以获得的创作素材,使他们对生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改变现实命运的愿望成了他们不断劳作的动力,贫困带来的恶果也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与健康上。如果不是贫寒,爱伦坡不会有那样高的名声,也不至于英年早逝;高尔基也不会写出感人的“童年三部曲”,最典型的莫过于巴尔扎克了,他的《人间喜剧》全部是在贫困中写成的,而他本人,据说在其死后做尸体解剖时发现,他的心脏已萎缩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则是由于喝咖啡过多,而我们知道,他喝咖啡,完全是为了摆脱贫困、熬夜写作借以提神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于这些人,如果在他们创作之前有与他们后来创作的作品厚度相当的钞票放在那儿,他们一定是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那样,这个尘世就会多了几个庸俗的富翁而少了许多富丽的滋养世人的伟大作品。从这点上说,恰恰是作家的不幸成就了后人的幸福。

许多作家都走过弯路,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生活的时代遭到非难,这是必不可免的,但从后代的眼光来看,这种对所处时代的恶作剧却成了后人能享受到更多好作品的原因,从社会普遍心理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尴尬的。歌德倘若生活在今天,那么一定会被说成是流氓,托尔斯泰则会被称为恶棍,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则是一个十足的赌徒,就是中国的王勃也会被目为轻佻狂妄。这些人的曲折人生投射到作品中,更加重了作品的力度,这已成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应看到,与这些恶劣品质相伴的,却是他们时刻与自己的斗争,意识到堕落的深度然后做痛切的改悔然后复犯然后再改,更使他们加深了思想者具有的情智,从而有了更好的作品的产生,而一旦超越这种斗争,他们就会显得更加伟大。

纵观世界文坛,中国古代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落,功名仕途之念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红线,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似乎没有一个人能逃脱这种宿命,他们的创作大都是围绕走上这条路后的失意与得意、失败与成功展开的,即使看似与这个话题无关的,倘若探察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也会发现那个无处不在的影子。从李白、杜甫到柳宗元、刘禹锡到司马光、柳永到辛弃疾、陆游到孔尚仁、洪昇,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以陆游这个令人敬仰的爱国诗人而论,梁启超的评价可谓中肯,他既赞扬“亘古男儿一放翁”,又不客气地说:“放翁功名之念,胜过君国之思。”这种生活在现代人的眼里也许是无味的,但因此却产生了诸多有味的诗篇。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许多事迹不传的同时却将在仕途上的遭遇显明地凸现出来,以至于每写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个话题。

这本书收录了古今中外120位作家每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目的是想通过这一段经历折射出这个作家的一生,选取的材料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加进了彼时彼地据推想可能是合理的细节。书中的排序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全部按作家出生年代先后排列。这120位作家在我认为都是每一个中学生应该了解的,他们大都会在课本中接触到,即使个别没有出现的也是起码应知道的。我所希望的是能提供一角冰山而引发读者去想象、探索其藏于水底的壮丽。

这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山西朔州的朋友赵永红的帮助,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以前我们在江南曾经进行过许多次对话,下面这首《南方的夜》就是当时由于与他的一场谈话而诞生的:

我们坐在南斗星辰下,

听杜鹃讲南方的夜。

南方的夜在这个鸟儿翅膀下栖息,

黑色的阴影,

凌乱地涂抹成灰黄的沟壑。

我们坐在南方的夜里,

听远处海潮千年的不息,

你说那是你的心跳,

我说你的心跳居然还流着潮湿的泪滴。

南方的夜,

木槿花放出迟到的芬芳,

那芬芳是一行行诗句。

南方的夜里,

我们点起烛光。

照亮破碎的水洼。

为的是那声响彻季节的马蹄。

我们在久等不来的马蹄声中说起南方的夜,

岁月深处最后一朵花飘成一曲挽歌,

你说明天伤痕处会发出新芽,

我说会有一只鸟掠过,

然后将它啄破。

也许这首诗可以说明我之所以写这些文字的原因,虽然它远不是我所希望与钟情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