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对求职问题的阐述,引导大学生全面、理性地考察职业,并通过一定程序和步骤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达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全书包括求职启动、职业定位、职业谋取、入职准备四大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学生职业指导 |
分类 | |
作者 | 顾雪英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对求职问题的阐述,引导大学生全面、理性地考察职业,并通过一定程序和步骤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达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全书包括求职启动、职业定位、职业谋取、入职准备四大部分。 目录 第一章 求职启动 /1 第一节 解读职业指导 /3 第二节 通悉求职就业 /9 第三节 启动求职之旅 /14 实战园地 /17 信息广角 /22 第二章 自我职业心理评估(上) /25 第一节 职业自我探索 /26 第二节 职业心理的动力系统之一 /32 ——盘点需要 第三节 职业心理的动力系统之二 /39 ——识别兴趣 第四节 职业心理的动力系统之三 /44 ——澄清职业价值观 实战园地 /51 信息广角 /58 第三章 自我职业心理评估(下) /62 第一节 职业心理效能系统 /63 第二节 职业心理风格系统之一 /72 ——先赋的气质 第三节 职业心理风格系统之二 /79 ——后塑的性格 第四节 职业心理各个系统的整合 /92 实战园地 /100 信息广角 /105 第四章 职业探索 /111 第一节 宏观职业探索 /112 ——产业、行业、职业 第二节 微观职业探索之一 /121 ——工作单位探索 第三节 微观职业探索之二 /129 ——工作职位探索 实战园地 /140 信息广角 /144 第五章 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153 第一节 生涯与职业生涯 /154 第二节 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原理 /160 第三节 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务 /165 实战园地 /178 信息广角 /185 第六章 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评估 第一节 毕业生就业流程 /190 第二节 收集招聘信息的途径 /205 第三节 就业信息有效性的评估 /213 实战园地 /220 信息广角 /222 第七章 谋职材料的制作与投递 /226 第一节 求职信的撰写 /227 第二节 简历及附件的制作 /236 第三节 谋职材料的后期制作及投递 /246 实战园地 /251 信息广角 /253 第八章 面试的准备与应对 /257 第一节 面试概述 /258 第二节 面试前的准备 /262 第三节 面试中的应对 /268 第四节 面试后的工作 /278 实战园地 /280 信息广角 /282 结 语 /285 参考文献 /287 试读章节 大学生要与用人单位真正实现较为理想的链接,职业定位、职业谋取两个核心板块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展这两部分工作的过程中,还会伴随着不断的尝试、验核与调适。 1.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指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制约因素,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的起点,包括对职业领域、职业类型及职业发展线路的初步确定。 理解职业定位问题,应该避免两种偏激的倾向:一是认为任何人只要肯花功夫,就可以胜任任何工作,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他所获学历相当的工作都可以胜任;二是认为一个人只能胜任一两种特定的职业,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失去原有的优势。这两种观点都是对人与职业匹配性的片面理解,前者泛化,后者固化。其实,每个人对每种职业、每个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合性,称为“人与职业的适合度或匹配度”,职业定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与职业适合度的评估过程。 为了做好职业定位,我们还要做一些更具体的准备工作。总起来讲,此板块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自我评估。人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但最困难的也是了解自己。求职过程中对自己的了解不同于平时…它更需要的是从就业的角度对自我进行审视。不仅要审视显性的生理因素、学业成绩等,更要审视深层的性格特征、价值追求等。心理因素;不仅要了解自己能干什么,还要搞清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宜于什么,把自己的兴趣、价值取向、能力作一个完整、系统的梳理。 (2)职业探索。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产业、行业、职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来发现意向性工作领域、工作类型;后者主要指对具体的单位与岗位进行分析。不仅包括对职业活动所得结果的分析,例如薪水、福利等,更要注重职业活动的过程以及完成这样的过程所需要素质的分析,在分析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评估能力,为职业定位奠定基础。 (3)初步定位。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之后,结合其他因素,对于职业方向进行比较粗略的定位。这个阶段的定位一般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意向性职业,是指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例如同样是中文系的毕业生,是想做编辑还是想做教师?二是意向性行业,是指希望在哪个领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系统”)发展,例如是想在教育系统发展还是到石化系统发展? 职业定位是对自我评估及职业探索结果的整合与深化。 2.职业谋取 职业谋取是指大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双向选择,取得相应职位。在目前大学毕业生总量超过社会需求的就业形势下,它实际上是大学生推销自己从而实现与职业世界链接的过程。求职过程中涉及职业谋取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评估。信息对于选择、决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们的选择只能在自身获得的信息内进行,拓展信息获得的广度与深度等于拓展了选择面。因此,大学生需要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的多种途径、方法,并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及价值大小。就业信息既包括招聘信息,也包括制度政策等。 (2)求职材料的制作与投递。有人把求职材料比喻为敲门砖,大学生只有用这块“砖”扣开用人单位的门,才会有面试等一系列其他推销自我的机会,或者另辟蹊径。由此可见,材料制作对于大学生成功求职的重要性。 P10-11 序言 本书专为在校大学生而写,旨在通过对求职问题的阐述,引导大学生全面、理性地考察职业,并通过一定程序和步骤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达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本书适用对象不只限于毕业班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同样可以一读。 本书写作时没有采用通常的成书体系,泛论职业指导的理论、方法、原则,而是按照求职活动的实际需要和基本环节来谋篇布局。全书内容共分为四大板块:求职启动、职业定位(包括自我职业心理评估、职业探索、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谋取(包括就业信息的收集与评估、谋职材料的制作与投递、面试的准备与应对)、入职准备(体现于结语之中)。其中,职业定位、职业谋取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本书着力强调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的培养,为此重点突出三方面内容。(1)引导大学生关注求职过程的系统规划,特别是职业的定位。求职并不只是拿着简历四处寻觅,前期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大大减少求职的盲目性。(2)引导大学生关注理念的构建、维度的分析,教会他们如何用现代的理念,从独特的视角去评估自我、考察职位、确定职业起点等。(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本书每章后面都附有操作性较强的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相关能力。 本书是江苏省教育厅重点招标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本书的写作得益于许多领导、专家、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林伟主任、杭连生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工处翟天灵处长、贺俊英副处长,教务处程晓樵副处长,心理咨询中心周红主任,教科院郭嘉梅教授;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乔旭梅女士。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理事张琢先生对本书所涉及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我的研究生朱云立、杨洁、卢峰、沈雪萍、李洁、廖立敏、钱丽、夏海燕、周长青、方珏、王胜男、钟继丽、周敏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姚红为本书的写作做了大量的基础性、事务性的工作。本书的写作参阅和借鉴了国内外同仁的众多著述与研究。本人在此一并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成书时间比较紧及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阐述不透、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及读者指正。 顾雪英 2005年4月于南京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