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目前国内企业对有国外礼仪常识的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虽然职场上的“海归”一族正逐渐增多,但去外国留学过并不代表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国外标准礼仪。这里说的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只懂表面礼仪的普通职员,而是那些在精准的业务基础上又掌握地道的国际礼仪的商务人士。在商务和生活交往中,善于运用适当、体面的礼仪比掌握一种语言的沟通能力更加重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际礼仪/现代礼仪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金正昆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据调查,目前国内企业对有国外礼仪常识的人才可以说是求贤若渴。虽然职场上的“海归”一族正逐渐增多,但去外国留学过并不代表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国外标准礼仪。这里说的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只懂表面礼仪的普通职员,而是那些在精准的业务基础上又掌握地道的国际礼仪的商务人士。在商务和生活交往中,善于运用适当、体面的礼仪比掌握一种语言的沟通能力更加重要。 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各类人员参与涉外活动的机会与日俱增。涉外活动人员往往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而熟知、运用和遵循国际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本书具体而详尽地介绍了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各种礼仪及惯例,是各类涉外人员的必读之书。 目录 第一章 国际礼仪概述 一、国际礼仪的渊源/3 (一) 国际礼仪的起源/3 (二) 国际礼仪的发展/4 二、国际礼仪的功能/5 (一) 内强素质/6 (二) 外塑形象/7 (三) 增进交往/7 三、国际交往/8 (一) 忠于祖国/8 (二) 不卑不亢/11 (三) 求同存异/13 (四) 重信守诺/14 (五) 尊卑有序/16 第二章 外事接待 一、礼宾规格/23 (一) 礼宾规格的特征/23 (二) 礼宾规格的原则/25 (三) 礼宾规格的确定/26 (四) 外方人士的分类/27 二、礼宾次序/31 (一) 礼宾次序的意义/31 (二) 礼宾次序的原则/33 (三) 礼宾次序的排列/34 三、接待计划/36 (一) 总体要求/37 (二) 接待预案/39 (三) 兼顾重点/41 四、国旗、国徽与国歌/42 (一) 国旗/43 (二) 国徽/46 (三) 国歌/50 五、会晤与合影/52 (一) 会晤的形式/52 (二) 宾主的介绍/53 (三) 名片的交换/56 (四) 座次的排列/58 (五) 会晤时的合影/63 六、迎来与送往/66 (一) 知己知彼/66 (二) 时间规范/69 (三) 空间规范/71 (四) 工作细节/73 七、翻译与陪同/75 (一) 翻译的工作/76 (二) 陪同的工作/80 (三) 陪同人员的陪同技巧/82 第三章 出入国境 一、护照与签证/87 (一) 护照/87 (二) 签证/94 二、出境前的准备/99 (一) 订购机票/99 (二) 购买保险/100 (三) 准备行李/101 三、接受检查/104 (一) 边防检查/105 (二) 安全检查/105 (三) 海关检查/107 四、入境手续/108 (一) 入境的一般程序/108 (二) 边防检查与提取行李/109 (三) 海关的检查/110 第四章 社交应酬 一、基本守则/113 (一) 入乡随俗/113 (二) 热情有度/115 (三) 女士优先/120 (四) 尊重隐私/126 二、问候与称呼/129 (一) 问候/129 (二) 姓名/131 (三) 称呼/134 三、言谈/138 (一) 语言的选择/139 (二) 不宜涉及的内容/140 (三) 宜涉及的交谈内容/142 (四) 交谈的艺术/144 四、馈赠/146 (一) 礼品的定位/147 (二) 国际通行的馈赠规则/149 (三) 不可馈赠的物品/151 (四) 如何处理外方对自己的馈赠/154 五、其他日常礼仪/156 (一) 付小费/156 (二) 在女士面前/158 (三) 使用洗手间/160 (四) 一般禁忌/160 第五章 出行与住宿 一、乘坐飞机/165 (一) 登机前的准备/165 (二) 飞机上要求/167 二、乘坐轮船、火车、巴士、出租车/170 (一) 乘坐客运轮船/170 (二) 乘坐国际游轮/171 (三) 乘坐火车/174 (四) 乘坐巴士/176 (五) 乘坐出租车/178 三、自驾车、步行与问路/180 (一) 自驾车/180 (二) 步行/183 (三) 问路/186 四、住 宿/187 (一) 住宿饭店/187 (二) 住宿民间/190 第六章 公务活动 一、公务参观/195 (一) 准备工作/195 (二) 遵从规定/198 (三) 端正态度/200 二、参加典礼/202 (一) 开幕式/202 (二) 授勋授奖仪式/203 (三) 签字仪式/203 三、应对国外媒体/206 (一) 了解背景/206 (二) 认真准备/208 (三) 注意表现/210 第七章 宗教礼俗 一、佛教/215 (一) 佛教的节日/215 (二) 佛教的礼仪/217 (三) 佛教的禁忌/219 二、基督教/220 (一) 基督教的节日/221 (二) 基督教的礼仪/222 (三) 基督教的禁忌/224 三、伊斯兰教/225 (一) 伊斯兰教的节日/226 (二) 伊斯兰教的礼仪/228 (三) 伊斯兰教的禁忌/231 第八章 重要国家的礼俗 一、亚洲国家/235 (一) 日本/235 (二) 韩国/237 (三) 印度/239 二、非洲国家/242 (一) 埃及/242 (二) 南非/244 三、欧洲国家/245 (一) 英国/245 (二) 德国/247 (三) 法国/251 (四) 俄罗斯/255 四、美洲国家/257 (一) 美国/257 (二) 加拿大/261 (三) 巴西/263 五、大洋洲国家/267 (一) 澳大利亚/267 (二) 新西兰/270 后记/274 试读章节 您应该记住的7个基本点 国际礼仪就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必须共同采用并遵守的礼仪规范,或者说是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国际惯例。 遵守国际礼仪可使我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促进我国与他国的合作交流,并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外事人员在外事活动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心怀祖国,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外事人员只有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并拥护政府,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外事工作者。 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注意和维护自身形象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外事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外事无小事,事事是大事”的原则要求。 在外事活动中,面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外事人员必须予以正视,并坚持做到求同存异,尊重习惯。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外事人员对此绝不可大意。 言而无信是人际交往之大忌,在国际交往中更是如此。重信守诺、遵时守约是外事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外事人员在交往中不仅要重视承诺,更要慎于承诺;不仅要有约在先,更要如约而行,并且适可而止。 外事交往中经常会涉及会议、就餐等聚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应该灵活遵守尊卑有序、以右为尊的交往原则,避免失敬于人的事情发生。(P2) 序言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打算完全回避人际交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没有规则,人际交往难免各行其是,难以沟通,难以修成正果。 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其具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别性。随国际交融的普势化,礼仪亦日益显其普认性特质。这是人类文明时代性指征。作为社会群落分子的每个人,立足现世尤必具备礼仪和法律两大行为律则。然礼仪侧于道德层面,而法律则重于惩戒层面,亦即前者重自律,后者重他律。 “礼”的含义是尊重。孔子云:“礼者,敬人也。”从本质上讲,“礼”是一项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礼”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最后,则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往往有所不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养。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社会。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社会。尊重社会,将美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并有助于人类的最优化发展。尊重社会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则要爱国守法。 “仪”的含义则是规范的表达形式。任何“礼”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必须借助于规范的、具有可操作特征的“仪”,才能恰到好处地得以表现。就礼仪而言,没有“礼”,便不需要“仪”;没有“仪”,则又难以见识何者为“礼”。 简而言之,所谓礼仪,就是人们用于表现尊重的各种规范的、可操作的具体形式,它普遍适用于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亦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讲究的自然是现代礼仪。一般而论,现代礼仪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普遍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 其二,规范性。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 其三,对象性。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 其四,可操作性。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 孔子常言:“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生活中,礼仪依旧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学习现代礼仪,首先可以内强素质。在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能高尚,讲礼仪方算文明。学习礼仪,讲究礼仪,无疑会使人们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 学习现代礼仪,其次可以外塑形象。现代礼仪讲究尊重,强调沟通,重视认知,力求互动。得法地运用礼仪,不仅会令自己更易于被他人所接受,而且还会有助于维护自身乃至所在工作单位的良好形象。 学习现代礼仪,最后还可以增进交往。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要成功、要发展,不但需要智商,而且需要情商。所谓情商,外在表现为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内在的本质则是一个人与其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掌握现代礼仪,自然有助于使自己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并且进而令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学礼,则不知礼。不知礼,则必失礼。 。 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守礼,则会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则往往无人理! 现代生活已经告诫人们: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现代生活已经提醒人们:必须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必须时时处处彬彬有礼。 金正昆 2005年5月1日于北京寓所 后记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即开始致力于现代应用礼仪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令我的研究成果获得社会实践的检验,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2002年盛夏,我的朋友、北京东方燕园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于宏钧先生邀我制作名为《现代礼仪》的电视教学系列片,并拟在国内各电视台进行播放。开始之际,我犹豫再三:一则我不愿在荧屏上抛头露面,二则我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未必会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但是,当时有包括于宏钧先生在内的多位同行、朋友劝我道:“这不正是你走向社会、面对实践检验的一个机会吗?”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做了这项工作。 自2002年末开始,《现代礼仪》电视教学系列片相继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数十家省市电视台播放,并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肯定。自此开始,又有不少电视观众不断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为何不出版一套适用于进行现代礼仪普及的配套的礼仪著作呢? 一开始,我依旧是再三回避。因为20世纪90年代末,我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过一套名为《现代礼仪应用教程》的礼仪教材,自觉进行重复大可不必。可是,又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与一些同行建议,何不另出一套不同于教材的礼仪普及本?它既可满足社会的需求,又可促进现代礼仪的普及与推广。结果,便有了现在呈现于各位读者面前的这套《现代礼仪》新作。 与以前所编著的礼仪教材有所不同的是:此套《现代礼仪》丛书目标定位于普及礼仪,对象面向于我国社会的广大普通群众,强调学以致用,突出规范性与可操作性,力求通俗易懂。 本套丛书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六个分册。它们既分别与《现代礼仪》电视教学系列片的主要内容相对应,又各自自成一体,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同层次的读者。 由于本丛书写作仓促,加之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写作方法,因此难免多有失误与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与同行不吝赐教。 最后,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与责任编辑为本丛书的出版所作的工作,感谢广大电视观众与广大读者对我的热情支持。 金正昆 2005年5月3日于北京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