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裕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韩运哲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京城北新桥著名的家徽商茶栈吴裕泰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这家中华老字号,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它给我们带来的是风情万种的中华茶文化还有一代徽商的商界传奇。

内容推荐

一百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就是一页纸的厚度,但对于吴裕泰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与追求。一百年前,北京人说:北新桥有家徽商茶栈,叫‘吴裕泰’。一百年后,北京人说:我们北京的‘吴裕泰’茶庄,都跨越两个世纪了!在‘吴裕泰’和老北京的彼此融合与见证中,一百年就这样渐渐走过……

目录

第一章 尘封旧忆北新桥 /15

 声色流动北新桥 /15

 百业杂陈北新桥 /19

 创业立足北新桥 /22

第二章 古韵徽州有嘉木 /27

 痴绝无梦到徽州 /28

 淳雅儒贾润徽州 /29

 万国求茶到徽州 /33

第三章 同心同德共治业 /39

 兄仁弟让共经营 /40

 抓住商机占津门 /42

 店规清明家风正 /45

第四章 诚恳亲和待员工 /49

 融融暖意店如家 /49

 扬气提神过大年 /51

第五章 历经坎坷葆原色 /59

 岿然不动任风吹 /59

 历尽变革情不改 /65

第六章 今朝风采更卓然 /69

 青春焕发百年店 /69

 品质专业数老号 /74

第七章 往来顾客长相伴 /79

 贷真价实口碑佳 /79

 以诚待客童叟乐 /82

 日久天长回头客 /83

 茶香情深百姓缘 /86

第八章 茶中文化名远扬 /95

 风情万种中花茶 /95

 最具特色自拼茶 /99

 弘扬光大茶文化 /109

 三大茶艺敬世人 /116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里的商铺还有一家肉店,不仅卖生肉,还卖各种熟肉制品,花色很多。这里卖的“盒子菜”,是用很考究的圆形漆盒来包装,内分六格,分装切好的酱肘子、酱口条、烧鸡等等,伙计连盒送货上门,待隔日顾客吃完再去取回空盒。该店还烤制焦黄的炉肉、类似火腿的清酱肉,以及豆豉鱼冻等,可惜现在这些美味都已不见了!

在可以定制糕点的饽饽铺内,人们可以买到刚出炉的糕点,因为这里是现做现卖。当时有名的糕点有鸡油饼、重阳花糕、整堂蜜供等。

在北新桥这个商圈之内,商家们诚信为本,贷真价实,很少有欺诈坑蒙,更没有假冒伪劣等等不良现象的干扰。

北新桥的商业环境和人文状况是老北京风情画卷的一角。吴裕泰茶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并深深地融入到老北京的风情之中。

创业立足北新桥

“吴裕泰”的创始人关锡卿老先生原籍安徽歙县。当年他千里迢迢从徽州的歙县来到北京,选中了北新桥作为落脚点也许是偶然,然而却在此扎了根。至于当年的吴老先生是为何来到北京,怎么来到北京,又是怎么做上茶叶生意的,有两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说法之一是,当年(1860年左右)歙县一举人进京会试,雇佣了后来成为“吴裕泰”创始人的吴老先生为随从,负责挑运书籍行李。出行时,年轻未满二十岁的吴先生随身携带了一些茶叶。到了北京后,举人和他就安顿在了北新桥大街附近。北新桥背面就是孔庙、国子监和雍和宫。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国子监是国家设立的为官府培养后备人才的最高学府,当时的文人学士能进国子监、考取进士、刻名于孔庙,是最大的荣耀。而雍和宫是皇家佛堂,又曾是雍正皇帝的行宫,因此举人选择了北新桥这块风水好、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作为备考之地是很容易理解的。到了北京后,举人忙着复习功课,而这时候吴先生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可以经常逛逛大街,逐渐也和住地周围的北京人熟悉了。吴先生是农民出身,没什么值钱东西,为了感谢周围的邻居对他们的照顾,就把从家里带来的茶送了一些给邻居们。没想到,这些北京人收到了他送的茶,回到家里一泡,个个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就在北新桥摆个地摊卖茶叶。吴先生起初还不大相信自己的茶是不是真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但还是试着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内摆起了茶摊。没想到的事又发生了,没几天,他从家里带来的茶就销售一空。而且,细心的吴先生还发现,北京人极爱喝茶,无论贫富贵贱,有事没亨都爱喝点儿。后来,举人会考落榜了,要继续留在北京苦读,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吴先生回歙县老家取些钱来。吴先生回到家乡,铆足了劲儿,尽其所能带回了大量的茶叶,正式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

P22-23

序言

一百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就是一页纸的厚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与追求。《吴裕泰》这本书展示给我们的恰是这样一幅底蕴深厚、生生不息的百年创业图谱。冬日午后,一叠书稿,一杯香茗,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我几乎是迫不及待一口气将这本“可读,耐读,并具有典藏价值”的读品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

说它“可读”,是因为它完全不同于那些在店言店、就事论事的一般企业史传,从声色流动的北京北新桥到淳雅儒商辈出的皖徽州,《吴裕泰》寓史于世,娓娓道来的是老北京商业区的老理儿、老事儿、老景儿,与老店创始人家乡徽州的风物与品性。这种说故事的风格贯穿全书,比如“同心同德共治业”这篇,讲吴老太爷,临终给子女分产业,写了“仁、义、礼、智、信”五张条让孩子们抓阄,巧了的是五个儿子恰恰按长幼次序抓到了这五张条。这故事的画外音是什么呢?重诚信、讲操守的行事原则已浸透入吴裕泰人的骨髓深处。

说它“耐读”,是因为它绝不仅止于对一家百年老店光辉历程的简单回顾,从19世纪末的京城初创业,到20世纪兴盛与式微的沉浮,到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再度青春焕发,《吴裕泰》大量介绍了这家百年老号在企业文化缔造、员工内部管理、对外规模扩张以及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细节和经验,非常值得今天打拼在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者思考和借鉴。比如“诚恳亲和待员工”这篇,讲的是几十年前,吴裕泰店员每人每年一般共有48天探亲假,回家探亲的店员每人赠送“路茶”一份(是由货房特配的中档茶二斤),既体现了本店的关怀,又满足了店员的需要,小小一份路茶深得人心。

这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典藏价值。一方面,书中刊载了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像早年间的茶馆、茶堂,还有老顾客珍藏的各式老茶罐等等,可谓是一部色彩斑斓的中国茶文化图史;另一方面,书中还首次系统刊发关于吴裕泰起源的种种传说,还有像“安茶”这种已经销声匿迹的茶品的详细介绍,以及不同历史年代的茶叶售价情况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此外,书最后一篇“茶中文化名远扬”关于五花八门的茶品和茶艺的详细介绍则更具知识性和实用价值。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来饶有兴味的书。百年老号“吴裕泰”的发展不仅例证了“文明经商,以诚招客,货真价实,讲求信誉,合理图利,从不投机,遵纪守法,恪守商业道德”这一商业理念的久经考验,同时也见证了北京城和北京老百姓的文化与生活变迁。

                       孟王涛

                    2005年元月于北京

后记

            吴裕泰的最大值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与国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已有数千年;极端地说,中国人离不开茶。

相对中国数千年茶文化史,吴裕泰的118年是短暂的;但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一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商业发展史一的角度看,吴裕泰既是一面镜子,又是一把尺子。

徽商、精明、激情、诚实、动荡、变革、彷徨、无奈、冷静、老字号、希望、等待……翻阅吴裕泰历史和现实,不自觉联想到多种词汇,但最后在脑海中定格的是这两个词汇:老字号和诚实。

我想这或许就是吴裕泰的最大价值。

我想这也就是茶文化爱好者、消费者从内心信赖吴裕泰的根本原因。

感谢吴裕泰!

祝福吴裕泰!

                     蒋一谈

                  2005年7月1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