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音体美与新健康/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侯家祥//陈华//尹翠歌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健康,一个美学的命题,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审美的健康,审美的健康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对健康维护和促进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音体美”。音体美与健康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关系,解决堆积如山的健康问题?本书将给你一个健康新概念。

目录

引言

 ——健康,一个美学的命题/1

上篇音乐殿堂自然萧声

第一章 音乐缭绕的生活世界/7

 第一节 作为一种艺术的音乐/8

 第二节 我们的音乐人生/12

 第三节 健康的生活与音乐相伴/17

第二章 音乐益智与音乐胎教/23

 第一节 音乐益智:思维解放/24

 第二节 音乐胎教:呵护灵胚/37

第三章 神奇的音乐疗法/47

 第一节 关于音乐疗法/48

 第二节 音乐治疗的原理/53

 第三节 音乐治疗:角色与层次/56

 第四节 音乐治疗用于什/厶疾病/62

 第五节 音乐疗法的操作/66

第四章 音乐疗法举隅/73

 第一节 癫狂·健忘·失眠/74

 第二节 中风后遗症·头痛·高血压/79

 第三节 哮喘·肥胖·食欲不振/81

 第四节 虚劳·痹证·胃脘不适/85

中篇 科学健身适度运动

第五章 生命在于适度运动/91

 第一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92

 第二节 发挥生命的潜能/99

 第三节 动静平衡中节适度/103

第六章 健·美·乐/109

 第一节 运动·文化·人生/110

 第二节 健与美/116

 第三节 我运动,我快乐/123

第七章 运动·营养·休息/129

 第一节 哪里来的“精气神”/130

 第二节 运动与营养/133

 第三节 运动与休息/144

第八章 运动处方/1 51

 第一节 锻炼,即使你只有一分钟/152

 第二节 科学锻炼的运动处方/155

 第三节 需要的,才是最好的/163

第九章 时尚·安全·调适/169

 第一节 时尚健身随“心”所欲/170

 第二节 安全保障合理运动/176

 第三节 自我调适拥享遐龄/185

下篇 赏心悦目美术养生

 第十章 在美术的田园里/191

 第一节 幸福人生的圆融方式/192

 第二节 美术这个大家族/194

 第三节 别具风韵的中国书画/199

第十一章 美术:审美与健康/203

 第一节 美术的审美/204

 第二节 健康在审美中升华/206

 第三节 心理免疫情有独钟/21O

第十二章 纸上太极,颐性乐生/215

 第一节 “画中人”作“画中游”/216

 第二节 骨姿神魄力透纸背/223

 第三节 书画气功养生益寿/225

 第四节 未必都成“家”但求心意“通”/230

结语

——健康境界真善美/233

试读章节

第一节作为一种艺术的音乐

人生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更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更富美感和哲理。

很多普通的人们不搞艺术,甚至不懂艺术,却能享受艺术,参与艺术。这其中,有时是刻意的,大多时候是无意的。当音乐响起,人们的心便会不自觉地随着音乐的旋律,或激情澎湃,或静如止水,或心旷如大海,或抑郁愤懑难平。一曲《二泉映月》,让人心生悲意,凄情沉重;一曲进行曲,让人激奋,催人拼搏;一曲《梁祝》,又能让你刚才还焦躁不安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其实很多人并不能完全领悟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意义,但这些音乐的每一个音符却都能敲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不是你去感悟它,而是它在影响你、调整你、诱导你,让你随着音符的波动、旋律的起伏而产生情绪的潮涨潮落。好的音乐能够控制和调整你的情绪、心理,从而影响到身体内部调节系统的变化,改变身体的状况。也就是说,音乐能够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为我们的情感服务。它饱含着人类情思的喜怒哀乐,是人类精神的产物。音乐通过各种方式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它是一种非视觉表象的美,是用声音构建的艺术。人们用心去倾听,用情去品味,用灵感去寻求对音乐美的感悟。

作曲家用一连串的音符、节奏,构成一个个富有想像的创意。这些创意以声音为基石,以情感、意境为内涵,在人的耳际和想像的空间回荡,成为一个个震撼人们心灵的音乐作品。 像所有的艺术一样,音乐也是对客观事物美的表现和再创作,是对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生活的艺术反映。音乐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常常听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中的画面色彩”,以及“诗中含乐、乐化诗情”等等,把音乐比拟为建筑、绘画、诗歌等。这些比喻,给人们架起了一座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桥梁。但是,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又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就像雾中赏花般朦胧模糊,向人们提供的只是模糊的情感、模糊的形象和模糊的声音。音乐的这种模糊性,构成了自身艺术表现的特点。正是这种模糊的特点,使音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接受,不同国籍的人难以用语言交流思想,但可以用音乐交流情感;站在不同政治立场上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持相左的观点,但他们却可以喜欢同一首音乐。谁不喜欢《回家》?谁不渴望《爱情》?谁不希望拥有《和平》?这就是音乐,这就是音乐艺术。

音乐是生命的韵律,是诗意的记忆,是心灵的歌唱,是最真实最真切的声音。这些亭亭于各种各样声音的真情,能跨越时空隧道,穿透情感与意识的围墙,用它那灵敏的触角,扫荡人类的心灵。

多少年来,极富个性的音乐拒绝平庸,始终恪守着美的原则,守护着高贵的精神家园。它与世无争,却又洞悉世界,不时地闪烁出思想的火花,辐射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与青春活力,张扬着永久的魅力。它讴歌生命、思索人生,凭借梦幻与憧憬,唱出美好的生活。

许多的音乐家、作曲家,都把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生命融进他的乐曲中。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就是在法国大革命胜利时期创作的,这一胜利给予贝多芬无穷的创作热情,在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也是胜利的凯旋与欢乐。当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发生无法调和的碰撞的时候,这斗争显得悲壮激昂,命运的阴影笼罩一切,让人不寒而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必须用抗争去走完,稍有懈怠畏惧之心,胜利将无法到来。贝多芬将个人命运融入到革命成功的喜悦中,并得到最大的满足,他的理想也就得到了实现,他的小我完全服从于人类的进步与自由。

又如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个性忧郁孤独,多愁善感。婚姻的不幸又使他辞去工作,变得更为敏感和忧愁。而在这时,他与梅克夫人相识相知,并得到富有的梅克夫人的赏识与支持,使柴可夫斯基获得莫大的信心,并在1893年完成了这部他的绝笔之作。他的所有生活体验,所有的感情经历都渗入里面,其间蕴含的人的精神悲剧性和个人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深度”。

音乐既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又源发于人们的情感。

作为艺术表现手法,音乐以流动的声音方式所表达的这种情感在听者接受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性的共鸣会引起人情绪上的变化,比如为之感动。而理性上的共鸣则是对音乐的审美方式。音乐打动人的方式很多,如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演唱,怪异的风格,音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P8-10

序言

关注健康的时代风潮,在世纪之交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遍深切地呼唤: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健康理念!

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真切体现。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正在逐步树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以人为本”。中国政府将不再把GDP作为测定发展的惟一标准,而是将环境、资源、社会进步等包括进来。人文之光照亮振兴之路,以人为本促发展,GDP不再是一切的一切。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经历过2003年SARS事件的中国,对此已有了异乎寻常的深刻认识。让人民生活得更健康,这将成为检验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追求和拥有健康的良好条件。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先决条件。但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实现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对健康的自我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全民自我保健,应该是民族健康生活的最重要的活力源泉。自我保健行动,不仅仅是对政府和社会卫生事业的配合与呼应,更是对政府和社会卫生事业力所不逮的空间的有益填充。

“生活得健康”,是当今中国人的一个深切的愿望。它意味着积极扬弃陈旧的生活方式,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变革。扑面而来的各种健康流行时尚,成为人人关注健康的某种反映。但是健康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更需要科学的引导。真正的健康,应该立足于科学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变革,成为一种科学文化的体现。

“健康地生活”,将随着“全面小康”的逐步实现由理想变为现实。“生活得健康”不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已经成为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流露,面对各种健康问题能够恰当应对和应付自如。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我们正在走,而且会走得越来越好。

如果说“生活得健康”是我们的愿望和追求的话,那么,“健康地生活”应该是我们努力实现的一种常态。立足于科学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变革,让健康像清新的空气一样,浸润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祖国医学的丰富宝藏,是我们的健康行为的坚强依托;而积极奋发的自我保健,则是我们的健康行为的响亮足音。

《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计划分辑陆续推出。丛书中的每一册,均凸显健康的某一鲜明主题,精心选择国内在各自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丛书撰写采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叙述方式,辅以精致的插图,使之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丛书立足社会转型期的健康问题,着眼于医学模式的当代转变,紧贴生活方式的积极变革,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契合,力求对国内外有关新的健康理念的全面深入把握,并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探讨,充分考虑国内自我保健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读者的阅读接受心理,面向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群,使广大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获得健康的有益知识和启迪。

13亿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影响着全球卫生保健事业的格局。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愿本丛书能够对增进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完成健康行为转变,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医学人文:新健康丛书》编委会

2004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