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师周锐继《幽默三国》和《幽默聊斋》之后的又一力作,啼笑皆非的情节较之以往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本书中作者发挥丰富想象,结合现实生活故事,巧妙设计情节,在保留人物角色原有的特定性格之外,又赋予了人物新的个性素质。如曹操依然会时不时地作上一首诗;周瑜依然会时不时地嫉妒一下诸葛亮;诸葛亮依然会时不时地发明一些新玩意……忠厚的鲁肃、鲁莽的张飞、不服老的黄忠,甚至大乔小乔等三国人物都来了一次全新的形象展示,是一顿丰盛的幽默大餐!
于是周瑜组织了一次老同学聚会。
来宾们差不多都到齐了,大家要为友情干杯了。
周瑜说:“慢!我们还是等一等蒋干吧。”
有位同学说:“魏国那么远,不知蒋干会不会来。”
周瑜嘟哝道:“如果蒋干不来,这次聚会也就失去意义了。”
老同学们面面相觑——这个脑子像糨糊的蒋干真有这么重要吗?”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了驴叫声。
周瑜大喜:“谢天谢地,蒋干来了!”
周瑜为老同学们安排了吃喝玩乐……
最后那顿吃的是火锅。
周瑜悄悄吩咐火锅店老板:“给我拼命加辣!”
老同学们吃得汗流浃背满脸通红。
按照事先的布置,这时鲁肃出现了,他对客人们说:“大家觉得太热的话,可以把帽子脱下来,交给我保管。”
所有的帽子都摘下了,所有的脑袋都跟蒸笼一样冒热气。
鲁肃在蒋干的帽子里放进一粒寄生蒲公英的种子。
等到脑袋上不再冒热气了,老同学们又将帽子戴上。
周瑜与大家一一告别。
他特别叮嘱蒋干:“一路保重,保护好你的头,不到魏国不要脱掉你的帽子。”
蒋干感动地答应着。
周瑜还是不放心,亲自将蒋干送到魏吴边界。
蒋干骑上驴,向周瑜拱拱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公谨请回吧。”
这时只听“扑”的一声,蒋干的驴拉了一泡屎。P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