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分借鉴了国外关于就业与失业的最新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城镇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这对于我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市就业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赵建国//苗莉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充分借鉴了国外关于就业与失业的最新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城镇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这对于我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充分借鉴了国外关于就业与失业的最新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前沿的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从基本理论研究和制度分析、城镇就业和失业现状及变动趋势、促进就业的对策等三个层面,对中国城镇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本书内容涉及就业总量和结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动、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发展、失业预警、劳动力市场建设、市场化就业机制建立等。 本书适合关注城市就业问题的市长、城市规划和劳动人事部门的高层管理者阅读,也可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就业态势及基本特征/3 第一节 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就业总量状况/4 第二节 中国的就业结构及特征/13 第三节 地区就业结构特征及差异/25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33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34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39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促进就业/54 第三章 结构调整与就业变动/65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变动/66 第二节 行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变动/76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就业变动/82 第四节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差异/89 第四章 发展中小企业与促进就业/100 第一节 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分析/101 第二节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吸纳就业概况/104 第三节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113 第四节 促进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对策建议/124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就业/130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促进就业的关系/131 第二节 提高劳动力素质与促进就业/135 第三节 发达国家职业培训的经验及借鉴/144 第四节 促进中国职业培训的对策建议/154 第六章 灵活就业形式与促进就业/168 第一节 灵活就业的兴起/168 第二节 灵活就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175 第三节 灵活就业的中国实践及症结/197 第四节 促进中国灵活就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215 第七章 失业预警与失业治理/226 第一节 中国的失业状况分析/227 第二节 失业预警及实证分析/237 第三节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55 第八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264 第一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测算及成因分析/265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和问题/273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282 第四节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290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城市就业/297 第一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与完善/298 第二节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307 第三节 发展劳务派遣促进就业/320 主要参考文献/330 试读章节 中国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要想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因素必须与技术、管理、设计、营销以及资本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这些因素相结合后就会不断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其结果势必是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大量减少。 从1998年底到2002年底的四年间,虽然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7.8%的增长速度傲视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但其就业水平每年仅仅增长1%。城市中仍然存在1000万个岗位的就业缺口。如果合理地将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和城市“未登记”的失业人口包括在内,中国实际的失业人数应当占到劳动力总数的大约23%。因此,长期存在的大量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难以估量。与暂时的经济过热相比,中国的人口就业问题是个更深刻、更长久而且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更严重的问题。资料来源:财经,2004—07—20(作者:查尔斯·沃尔夫)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庞大的人口规模对中国的就业提出了挑战。中国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参与率也较高,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市场供给总量相对过剩,尤其是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目前,巾国政府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通过采取各项措施积极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进而使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也使得中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此外,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结构变化也有所不同。P3-4 序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事情。就业问题解决得不好会直接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就业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就业问题的解决,又受到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牢固树立就业问题需要综合治理的观念,不能就就业论就业,而必须把就业问题置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系统之中。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从基本理论研究和制度分析、城镇就业和失业现状及变动趋势以及促进就业的对策等三个大的方面,集中研究了下列问题: 第一,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如何? 第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2010年以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 第三,中国失业和下岗的总体情况、主要特点和地区差异情况如何? 第四,如何在切实保证国有企业失业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下岗和失业的并轨?如何找到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尽快实现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 第五,在促进城镇就业方面,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第六,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如何建立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第七,在促进城镇就业方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以及如何让其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能够对上述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本书充分借鉴了国外关于就业与失业的最新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前沿的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从就业总量和结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动、人力资源开发、发展中小企业、失业预警、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市场化就业机制等方面对中国城镇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城镇就业问题的具体对策。 本书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基金”课题“中国城市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特此对“中国城市发展研究基金”所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对课题评阅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所提出的宝贵的修改意见表示感谢。该书由赵建国和苗莉合作完成,其中金旭红参加了部分章节初稿的撰写。感谢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以及刘颖、章劲松等给予的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