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吕内丹思想对道教内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教以成仙为终极目标,而道教徒则以内丹修炼为成仙的必经之路。道教对长生不死的信念,是经过了无数痛苦经验的累积,方始由服食金丹的挫败成功过渡,终而体现为内炼成仙的内丹文化。唐末五代出现的钟吕丹道,不但在长生不死以及神仙观念两方面前有所承,成功地从外服金丹的做法脱胎出来;其内丹思想更不断为后世炼丹者所采用,影响下迄于今。本论文乃就钟吕内丹的形成、演变及其思想内容——尤其道德观念方面——做出深入探讨。
本论文共分六章。“前言”简述钟吕内丹思想之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对研究钟吕思想直接相关的主要文献做出介绍。 第二章论“钟吕丹道的形成”,探讨中国神仙思想中的道德观念。远自上古的巫祝文化,下及先秦、稷下、两汉、魏晋及隋唐历代道家道教神仙学说的演变,这一章都有详细分析,藉以指出外丹的失败、元气论的发展、形神观念的演变、及大小乘佛教思想对内丹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钟吕丹道的旨要”,首先简述老子其人其书,并指出老子的思想——尤其其道德观念及辩证思维——对钟吕丹道的形成所造成的明显的影响。这一章除了探究钟吕丹道如何以天赋的“元阳”作为生命的道德根据的一点之外,更从其“阳神”出于形躯的终极修炼目标,观察钟吕丹道对形躯所具的意义与及性命关系在人世修行上所包含的道德意味等问题的看法。不仅如此,章内还指出钟吕对由神仙到天仙的一系列的品位安排,所反映者正是内丹的终极意义终须建立在人世道德的修行之上的一项事实。 第四章“钟吕丹道的意义”,先后探讨“道教式道德观的特点”和“钟吕丹道的道与德”两个论题。前者在于凸显老子以自然言道德的理论特色为道教所继承的一点;后者则在分析钟吕如何以“元气论”结合老子的“宇宙论”和“本体论”,从而成就丹道思想中别具特色的道德观,并制订为“性命双修”的修炼蓝本的整个过程。 第五章从内丹思想往后的历史演变确认钟吕丹道的影响。章中指出,宋代南北二宗对钟吕的丹道固然有直接的继承,而东西两派、中派及明清龙门派后人也都恪守钟吕内丹的思想和功法。这些正好说明钟吕丹道所提倡的性命双修,实是修行上的一种道德实践和一种根源性的终极追求。 第六章“结论”为钟吕内丹思想的道德观做出总结。所得的主要结论是:钟吕所提倡的“性命双修”实为老子道德观念的延伸。钟吕的性与命分别就是老子的道与德。而他们所揭示的神仙,也就是藉炼气工夫所达到的一种道德圆善的终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