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16年,法约尔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指出,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和管理活动。法约尔将这六种基本活动称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一类。
人们在使用“企业管理”和“管理”时,经常是不加区别的,但在学科体系中两者是有区别的。提到“管理”时一般指的是“管理学”,而“企业管理”则多指“企业管理概论”。那究竟该如何区分“企业管理”和“管理”呢?我们认为“企业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而狭义的企业管理特指的是管理学。
本书定位为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和非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基础课,因而我们的“企业管理”是广义的概念,也就是指企业经营管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会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
本书定位为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和非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基础课,因而我们的“企业管理”是广义的概念,也就是指企业经营管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会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
但是,作为广义的“企业管理”,把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等职能管理的内容全部包括进来,从体例上说不免让人有大杂烩的感觉,从内容上说也难免会有纷繁复杂、难以把握的可能。
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本书在安排体系时,既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内容的重点性。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的管理,编排时在篇幅上给予了侧重。同时,在编写职能管理的内容时,也兼顾了职能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侧重性,增加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比重。
因而,本书在体系上分为三篇。第一篇企业管理概述,主要讲授企业、企业制度和企业环境方面的内容,是全书的基石;第二篇企业管理原理,以管理职能为线索,重点介绍了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全书的核心;第三篇企业经营管理,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等职能管理的基本内容独立成章,以基本管理的管理过程为中轴,贯穿职能管理原理,使各章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描述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画卷。全书的最后是管理创新的内容,为读者展现了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全书的结语,也是企业管理学习全新的起点。
本书借鉴了国际流行的经典教材的编排体例,在每章的开始以“学习目标”和“关键术语”的形式,开宗明义,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把握全章的重点;在章节的最后又加了“本章小结”,将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便于读者对全章内容梳理和日后复习。作为教材,我们还安排了“复习思考题”,供读者课后练习。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我们在向读者讲授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同时,在开篇加入了“引入案例”,在章节最后加入了“案例思考”,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又能使读者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提高认识、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