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博雅文库》为青少年朋友们介绍了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让你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史学家一样睿智,像文学家一样才华横溢。《少年博雅文库》,助你叩开智者之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熹(1194年)/少年博雅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倪剑青 |
出版社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少年博雅文库》为青少年朋友们介绍了一系列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让你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史学家一样睿智,像文学家一样才华横溢。《少年博雅文库》,助你叩开智者之门! 内容推荐 列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朱熹是不得不说的一位先贤。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民族、阶级矛盾冲突异常激烈的南宋时期,这使他的生活经历跌宕起伏,研学修行筚路蓝缕,最终形。成了继承传统儒学并有所发展变化的“朱氏”理学,他自己也成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圣人”。朱子的思想理论影响了此后7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一部分。 目录 引言 风雨中 江山冷去 第一章 半壁天下 一 黄袍加身 二 汴梁遗事 三 变法与党争 四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耻” 五 建炎南渡 第二章 吾谁与归 一 沈溪小儿 二 少年岁月 三 武夷三先生 四 学优则仕 五 佛老概说 第三章 待得我师 一 异端岁月 二 通向理学之路 三 子规夜晤 四 延平问答 第四章 师友之间 一 儒学概论 二 理学简史 三 通向寒泉之路 四 群星闪耀 第五章 在人间 一 隆兴北伐 二 南康荒政 三 六劾唐仲友 第六章 梦里河山 一 “得君行道” 二 从“帝王师”到“逆党” 三 “守吾太玄” 试读章节 佛教是由印度的释迦牟尼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创立的宗教。后来,他的弟子们把他生前的教诲汇集成了佛经,并且建立了佛教教团。到了佛教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时,这位传说中的武林绝顶高手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所谓的“中土初祖”,当时正好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位的时候。 据说达摩起初在中国南方传教,后来又到了北方的嵩山。他在嵩山深处(今天的少林寺附近)找了个山洞,独自修行。对着墙壁打坐了整整九年,直到后来的“禅宗二祖”慧可来向他学习佛法。达摩被慧可的诚心所打动,便将自己所有的学问都传授给了慧可,还传给他一袭袈裟、一只钵盂,以此作为门派教主的信物。 在慧可之后,禅宗又传了几代,在隋唐之交传到“五祖”弘忍那里。弘忍又将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慧能坚信人性本身就是干干净净的,多出来的东西不过是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本质而导致的迷惑罢了。如果自己的心中有一切真理,那就根本不需要向外寻求,只需要“明心见性”,就能够“立地成佛”。如此,慧能提倡的佛教禅宗修行的方法就非常简单了,不需要高深的佛学知识和长期的离群索居,所以特别适合于中国当时的世俗社会和广大民众。另外一方面,“禅”的觉悟方式和特殊的生活趣味,也适合于中国文人喜好直觉式思维方式的特点。所以,禅宗就开始在各个社会阶层中流行了起来,到了宋代的时候,禅已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风尚,士大夫们对此如痴如醉。 相比外来的佛教,在华夏“土生土长”的道教更为复杂。这倒不是因为道教教义多么深奥,而是因为它的起源、宗派、信仰的含混不清。道教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完全不同的思想派别,包括先秦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观念.战国阴阳家的阴阳两气观念和神仙家的神仙信仰.秦汉方士的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的理想,以及后来印度佛教的部分教义和行为规范。总的说来,道教创始于东汉末年,由好几股不同的民间信仰混合而成。在魏晋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道教派别,直到南北朝时的南朝宋的陆修静统一三洞经典、创立了有固定仪式和戒律的道教派别“南天师道”,道教才真正完全形成。 道教的派别始终非常复杂,但在这些复杂的道教派别背后,还是有着一些共同的信仰,其中主要就是神仙信仰。神仙信仰其实起源很早,很可能在战国早期就有了。所谓神仙,就是不老不死的人类。他们神通广大,不被世间的事物所伤害,也不需要依赖于世间的事物而存在。这些不老不死的神仙其实是掌握了宇宙间奇妙真理——也就是“道”——的普通人,所以,凡人也可以追随他们的脚步,通过掌握宇宙的真理而成为神仙,最终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这就是神仙与西方人所说的“神”或者“天使”的不同之处。成为神仙,当然就能摆脱痛苦的尘世;即使成不了神仙,也可以追求延年益寿、快乐人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道教信仰持续传绵的动力,在这种信仰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 道教对于中国士大夫阶层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反对积极进取、主张消极无为的道家思想为士大夫们提供了一套在失意之时用来自我安慰的说法。它提倡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也使得士大夫寻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借此可以摆脱官场礼教中复杂纠缠的人际关系,寻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还有就是神仙的信仰,也为士大夫提供了丰富的文学想像力,以及儒家礼教之外的另一种人生样式。儒家和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互为表里、彼此补充,在中国的士大夫身上,可以同时存在着一个儒家的灵魂和一个道教的灵魂,而且这两个灵魂之间可以完美地和谐共处,彼此协调,来保持心灵的平衡与健康。所以,只有理解了道教,中国士大夫的心灵世界才可能被理解。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朱熹而言,他也许能够彻底抛弃佛教的影响,但是他那个道教的灵魂,却始终埋在心灵的深处。一旦仕途或人生失意,道教的灵魂就会再一次地浮现出来。可以说,道教始终就是朱熹内心的秘密。 P53-5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