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工业书籍。它采用图文互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生涩变为通俗,将冰冷变为温和,使对工业的传统介绍变得很有意境和感觉。本书采用流离于主流边缘的手法,常识适度而又不伤害工业真实状态的创新,表达出中国工业原生态之美以及中国车厂的独特格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车厂魅影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作者 | 赵妮娜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工业书籍。它采用图文互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生涩变为通俗,将冰冷变为温和,使对工业的传统介绍变得很有意境和感觉。本书采用流离于主流边缘的手法,常识适度而又不伤害工业真实状态的创新,表达出中国工业原生态之美以及中国车厂的独特格调。 内容推荐 火车的故乡是车厂,火车制造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那里有原生态的工业美。我们总以为画面都是刻意的,我们习惯于面对工业时用镜头和印刷纸记录场景,而非画面。但是,属于新车厂的那么多画面,绝非可以摆放,却绝对拥有个性美感,而一切只在于发现。然后在发现中,你看到工业真性情。 目录 前言:车厂之工业美 车厂生息 强韧的家族 工业雕塑的沉默力量 昂首陈述 进出之地的无声语言 抬头的影像 上升过程的钢铁之身 制作的风景之地 靓丽车间家具 无意间的艺术品 姿态成就风格 最后的魅惑幻景 无处不在之温馨 感觉触手可及 属于车厂的个性 车厂风华 单纯或者锐意 羊坊店路11号 此地时尚 格调 内心气息 而非场景 天空物语 静物亮色 私塾风格 情暖 斯人人生 跋:视觉中额外的甜品 试读章节 工业雕塑的沉默力量 之前许多次,当我的目光扫过管道时,我相信那里面一定有雨刮器碰到水珠时的麻木。许多人都会一样,这不是我们眼睛的错,而是时间的错。 对于所有车厂的人或者经常靠近车厂的人来说,因为太惯见又必然存在,管道是已经不但让我们的眼睛麻木,也让我的感觉麻木的风景。太长的时间里,我们习惯于与管道擦肩而过去做所有认为必要的事情,而不把目光停留于管道。管道就是管道,没有其他。我们如此认为,而管道惯常地沉默。 其实要进入车厂的身体,那么你就沿着管道前进吧。管道是车厂的血管,车厂一出生,管道就在那里。时间流逝,几十年或者百年的时光从管道静默的身体边滑行而去后,管道就黏滞上了历史的气韵,再回首时,会有情感丝丝相扣。 如果在车厂还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时间,去看那些管道,那些已经成为老年人的管道,会以自己的方式让你心动。 管道所产生的心理震撼,对于车厂之外的人和车厂之内的人,到来的速度可能完全不同。对于前者,可能仅仅是视网膜上的即刻效果;对于后者,需要时间,连带记忆,然后由心而起,一点一点就那样慢慢地让感觉湿润起来。 管道所产生的力量,对于车厂之外的人,应该是惊叹;对于车厂之内的人,会是惊愕。在离开车厂许多年后重回北京郊区的一个车厂,抱着相机在厂内的那些通路上徘徊,一切景物因为都在记忆中而没有兴夼点,情绪迟钝。当管道不是以背景的身份,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体进入我的镜头时,从未有过的视觉效果,让内心的惊叹和惊愕同在。 我看到管道安静地在那里,端庄而沧桑,有直入人心的东西。 在所有的车厂,你只要稍稍用上一点点的刻意,管道就扑进你的视线。它几乎是车厂抬高的地平线,你只要让你的下腭抬高15度,就会看到在3米高度左右的它们。 我画画的朋友,呆看了它们一会儿,然后称它们是柔软的工业雕塑。 许多次从车厂拍摄回来,夜晚在电脑上看拍到的照片。屋里安静黑暗,只有屏幕的光亮,管道们的色彩从屏幕的地方发散出来,犹如夜晚无人街道上安静闪烁的霓虹灯。会常常内心独自感动,然后呢,必然地很俗气地对流年和人生一类有散漫的又明确的顿悟。 老工业的主要管道有冷水管道、热水管道、压力风(即高压空气)管道、氧气管道、乙炔管道、二氧化碳管道、排气管道。各种管道习惯上有不同的颜色,像氧气管道用淡蓝色,那是液态氰的颜色。有些会有外包裹,比如热水管。在北方,冷水管也会被包裹起来,主要为了防冻。包裹物颜色各异,有些会特地刷了油漆,会有特别的美。静立着观望,不是时尚的那种简洁精致,而足厚重义温暖的、有类似手工缝制的纯棉衣物的感觉。 对于管道,有人会极爱,有人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其实对许多东西的喜爱,有时就是仅仅让你心单那么一动,之后又长久地不去,你说不出它好在哪里,但是你还是有那么一种感觉。 管道进入你的视野,对许多人就是这样。 P20-23 序言 车厂之工业美 制造是这个星球上多么奇妙的事,人类的真正成长就是从制造开始,制造曾经紧贴我们的全部生活。而几千年后,我们发现业已进化为“工业”的制造已变得离我们如此之远——虽然我们每一天都享受着工业品带来的舒适快捷,但就像我们的孩子认定苹果是来自超市而不是挂在树上一样,工业是离我们远去的另一种田野。 所有的工厂都会习惯性地拒绝外人,拒绝镜头,于是工业那个制造之地,注定在视觉图像上多年保持空白,让这个对外封闭的圈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神秘之地。 空白和隐藏让大众以为工业无美。当然也有被称为美的工业,比如北京东郊的“798艺术区”。这个由世界上最具有严谨和精细精神的55位德国建筑师倾力打造、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包豪斯设计理念和工艺的工厂,在衰败之后被一批艺术家选取为群居之地而被精心包装后,成为具有世界级分量的艺术区。 艺术家称此处具有工业的后现代之美。然而,失去工作者和机器轰鸣的“798",不过是个工业盆栽,那里已没有工业的气息,只看得到刻意制造的属于工业的天桥霓裳。 而真美来源于原生态,工业之美似乎更应如此,因为可以这样说,工业是人类走过童年后进入的另一种形式的自然。所以,真实的工业之美,应是自然状态下的美——我没有粉饰,那是我的平常状态,而我真的很美。 事物总是双面人,在生产和制造之后,隐含的那一面有着工业的气质和味道。而开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国民族工业,100多年的步履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情感。火车制造厂是最早的中国工业之一,它们所携带的气息可以说就是中国工业百年的全部气息和韵味。 现实生活中,中国工业最多的现状仍是普通的百姓生活,精致几乎与他们无缘,实用才是第一和最终的目的。真想找到中国工业最普遍和现实的美。 一个冬日的下午,在一个火车制造厂的角落,当镜头停顿在一堆落寂地依偎在一棵老树下的废弃部件上时,内心伤感又温润,为那些奔波一生衰老废弃的钢铁。不同的容颜、不同的情绪时时存在,若用心灵去感觉,你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 在普通的日子,在绝对平常的状态下进入车厂,用镜头靠近它的生活和感觉,以一个女人的心情体味钢质人性,从那些管道、门窗、楼梯、顶棚、植物和场景开始,寻找属于车厂独有的文化遗存和地理景观,体味工业的气韵和美丽。 有一种没有语言的感应可能在你和某一种事物中存在,你开始明明白白看到这里有灵魂一样的东西依附,有情愫口际遇围绕,那里存在人之外的人生。当一次一次走进之后,车厂给我这样的感觉。工业之美,车厂是载体,而车厂如此情韵十足。 后记 视觉中额外的甜品 好书是生活中额外的甜品,它挑战你对图像和文字的辨别力,触动你感觉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如第一口冰淇淋一样让你知道身体里美好感觉的脉络图。 而只有独特,包括独特的图片视觉、独特的文字、独特的设计才能带来这种甜品感,才能保证在被眼睛看过之后不被手扔进垃圾桶,相反会上升为一些大脑的灵感来源,被敏锐的感觉一次一次地抚摸和靠近。这是书的人生佳境。 而长期以来,介绍工业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出版物,又几乎都是为了某个事件而专门制作,当工厂大门、仪式场面、领导接见的图片简单地堆积时,形成的只会是宣传品而非作品。 称之为作品的相信所有的物上依存情绪和意味,而工业的图片和文字,潜意识地一定要保持着标准的资料态,就像是身份证上的文字和照片,看不到人的真实状态。所以,工业才是冰冷的,工业才是没有美感、不可阅读的,这么多年来大众读者就这样保持着对工业题材的远离直至放弃。 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换一种方式去表达工业?还是那个工业,但是以非传统的视觉去品味那些钢铁铸就的每个个体的细微和独特时,会不会将生涩的变为通俗的,冰冷的变为温和的,是不是会有另外的意境和感觉。“火车视觉”系列的手法是流离于主流边缘的手法,尝试适度而又不伤害工业真实状态的创新,表达出的中国工业原生态之美,中国车厂的独有格调。 工业之美,实质上包括场景和产品两方面。本书是场景之美,产品之美或许更有意味。 车厂的产品是火车。在这个星球上几乎和工业同步而来的这个物件,直到今天仍然是载客最多、最为准时和最为节能的交通工具。而在中国人的内心,火车不仅仅是那种习惯选择的巨型交通工具,不是某个夜晚要在迁移的睡眠中度过的身下的铺位,火车对于许多人,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火车。 火车是有意味的产品,随身携带历史和情感,折射那么多的人生,凝聚深深情意在每个人的内心起程和抵达。 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有趣的而不是让人视觉疲劳的,人性的、情感化的而非无趣刻板的,这是下一本《记忆火车》的方式。 记录蒸汽机车之外、2000年以前的全部中国火车,表达中国火车人生和产品之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