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才创立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店的山姆·沃顿、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强生公司董事长詹姆斯·柏克——他们都经尽挫折历尽惨败;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维珍集团的创办人理查德·布兰森、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他们都曾经辍学;
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欧普拉·温弗莉——她们都曾是命运多孑的弱女子……
但他们都是赢家,都是能够俘获人心、能够给全球商业模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标杆领袖。
由美国公共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财经节目《晚间商业报导》(Nightly Business Report)和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001)于2004年共同推举出25位当代最具影响的商业领袖,他们以分踞不同领域的卓越才能,引领各自企业不断站在时代浪头之先,为当代的企业领袖勾勒了最清晰的蓝图与最有力的脚注。本书甄选了25位商业领袖,从巴菲特到比尔盖茨,从玫琳凯到郭士纳,这些商界名人是由沃顿商学院所评出来的“影响全球的25位顶级商业巨头”,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远远超过《福布斯》名人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经济革命的步伐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而安迪·格罗夫、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则成了时代经济变革的导向标。他们的成功不仅有着过人的天赋,还在于他们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和最恰当的地点把握机会,从而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历史。
本书站在全新的角度,审视我们熟悉或不十分熟悉的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25位顶尖商业领袖,深入分析其创业历程,学习其成功的经营理念、执著的追求精神和独特的竞争技巧,并感受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领袖品质。研究商业领袖并不表示要模仿他们,我们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或杰克·韦尔奇,但通过发掘自身与其相似的特征,并进行自我培养和开发,提高个人领导技巧和能力,我们可能会因为获得这种认知而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
当今社会是网络和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电脑大众化以前的生存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就算有一万个比尔·盖茨也一样无济于事。同样地,没有安迪·格罗夫,也就没有今天的英特尔。从1987年接过英特尔的CEO接力棒之后,他不断以打破传统、挑战现有逻辑的战略思维,使微处理器这颗数字革命的心脏强劲跳动,激荡着世界的命脉。
坎坷淘金路
很多人都早已忘记,在美国风生水起的安迪·格罗夫,却是个纯粹的匈牙利人。
格罗夫从小就被冠名为“资本家的儿子”,还因为犹太人的身世而备受欺辱。
4岁那年,布达佩斯流行猩红热,小格罗夫也被传染了,险些一命呜呼。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在医院醒来时的感受:“我一定是死了,躺在坟墓里看天空。”虽然最终保住了一条小命,但高烧留下了后遗症:格罗夫的耳膜由于中耳感染而破得像个漏斗,这迫使他不得不使用助听器。
接下来的经历是他多年来几乎从不言及的隐私。“二战”开始了,东欧的犹太人都像清晨的雾一样消失了。格罗夫的父亲于1941年失踪,多年后终于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但已身患残疾。
1944年3月,德国人占领了布达佩斯,开始搜捕所有的犹太人。8岁的格罗夫与母亲一起隐姓埋名,靠偷来的证件生活。幸运的是,一个基督教家庭收留了他们。
格罗夫自幼天资聪敏,兴趣广泛,歌剧、文学甚至化学,他都有所涉猎。可是时值“二战”,就在他正痴迷于与同学一起排练一场爱情凶杀戏的时候,苏联军队进驻东欧,20岁的他毅然乘军舰逃往美国。
刚刚在伯克利的一个小小的单身公寓里安身的格罗夫,马上被充满未知的新鲜气息的美国吸引住了。他相信这是一个淘金的时代,自己的命运会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发生晾人的变化。
在财富和机遇来临之前,丘比特之箭率先射中了格罗夫。1957年夏天,同样来美国避难的美貌女子伊娃与格罗夫一见钟情,转年便结了婚,从此相守相伴,从未分离。
另一方面,格罗夫靠居住在美国的姨夫相助,幸运地进入了师资强大、有“移民们的牛津大学”之称的纽约城市大学。不过由于语言不过关,以致每次下课他都要用大量时间查字典,以便弄清课程的内容。此外,因为孤身在外,经济上他只能靠课余在移民疗养院打工来维持。
即使处在如此困境,天性聪慧的他仍然在第一学期拿到了全A的好成绩,他的导师不禁惊呼:“看来饥饿对人的成长的确有好处!”
就这样,一面打工养家,一面刻苦攻读,踏上美国土地的第7个年头,格罗夫就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工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快捷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研发部门,工作5年后,又重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当时在快捷公司与格罗夫共事的同僚里,恰恰有葛登·摩尔(Gordon Moore),导致了半导体业革命的“摩尔定律”便是此人的天才预言。有这样的才干,摩尔当然不甘心久居人下。1968年,摩尔和另一位伙伴罗伯特·诺伊斯(Robea Noyce)脱离了“快捷”,打算自己单干。他们排除了很多专业人才,却去请从来没有制造业经验的格罗夫出山。
不出意料,三个人果然合作无间。声望高、公关好的诺伊斯提出远景规划,头脑一流的摩尔来想点子,雷厉风行的格罗夫负责执行。从此格罗夫的事业开始明朗化,一条通往成功的淘金之路就此向这个勇敢的逃亡者展开。P2-3
在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商界领袖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会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甚至影响历史的进程。在过去的100年中,“钢铁大王”卡耐基促使美国城市变成了钢铁丛林;乔治·伊斯特曼的柯达胶卷让每一个家庭都享受到影像的快乐;亨利·福特则把汽车从高档奢侈品变成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的交通工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是否还有其他人为全世界带来了类似的改变?
2004年,由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商业电视节目《晚间商业报道》与沃顿商学院合作,评选出在过去25年中最具有影Ⅱ向力的商界领袖。6名沃顿商学院教授带领200多位沃顿观察员,花费数年时间对全球700名著名经济人物进行了调查,最终筛选出25名入选者。这些入榜的领袖人物是依据以下标准进行评选的:
★是否有既崭新又可获利的创想;
★是否通过商业上的成就来推动政治、民间或社会变革;
★是否创造了新商机或充分利用现有商机;
★是否对企业或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是否能激励甚至改变他人。
这25位商界领袖中,有13位是企业的创办人,5位是投资大师,5位是专业经理人,1位是媒体人,1位是管理大师。自1979年以来,他们都是全球富豪百名排行中的常客,取得了事业成功而且拥有巨额财富。
这些商业精英中既有微软的比尔·盖茨、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企业领导者,也有对美国经济一言九鼎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还有像“现代管理学之父”皮特·彼得·德鲁克这样的学者。其中,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罗夫被评为这25人中最具影响力的领袖,正如没有芯片就没有个人电脑,没有安迪·格罗夫就没有今天的英特尔公司。
在此次评出的商界领袖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大型企业以及新模式的创立者,他们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使用安装着视窗系统的电脑,在亚马逊书店买东西,让联邦快递把我们选购的商品送到家里。这一切我们都习以为常,而这足够成为微软的比尔·盖茨、联邦快递的弗雷德·史密斯以及亚马逊书店的杰夫·贝索斯当选领袖的理由。
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公司的创立者,但是他们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文化,西南航空的赫伯·凯勒赫就是一例。凯勒赫像经营长途汽车一样经营航空公司,他尽量让飞机“多拉快飞”,不设豪华舱,也没有座号。凯勒赫还一反“顾客优先”的传统经营理念,在西南航空推行“雇员优先”。在凯勒赫看来,只要让雇员心情舒畅,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自然会随之提高,这反过来也会使顾客满意,从而愿意慷慨解囊。
还有一些入选的商界领袖并没有创立新模式,甚至也远不如其他人那样有名,强生公司前cEO詹姆斯·柏克就是这样。但是,在危急时刻,柏克表现出了作为商界领袖格外重要的品质:敢于负责。1982年,有人在强生公司生产的止痛药泰乐诺胶囊里加进氢化物,造成8人死亡。时任CEO的柏克没有推卸责任,他当即表示,消费者的生命高于企业利益,当机立断从市场上回收并禁销所有的泰乐诺胶囊,此举使公司损失几百万美元。同时,强生公司迅速对泰乐诺胶囊加装三层安全包装,整个制药业也随之改进。
再来看看“股神”巴菲特。众所周知,巴菲特是一位杰出的投资者,但沃顿商学院领导与改革管理中心主任尤西姆认为,巴菲特身上更可贵的还在于其道德操守。当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面临严重的管理危机时,巴菲特出任该行CEO,亲自带领这家银行起死回生。尤西姆说,“巴菲特已经成为了华尔街的一道风景、一种风气和一个代表。”
还要说的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学者,在榜上列出的所有标准之中,他将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影响。他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国格莱明银行(The Gremin Bank)的创办者。他的银行是一种慈善事业,专向贫民提供无利息小额贷款服务,帮助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就业脱贫。这种小额信贷模式,既扶持了真正的贫困农民,又创造了极高的按时还贷率。他说,未来“格菜明工程”不仅要在孟加拉,而且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绝对贫困。现在,“格莱明工程”已经扩展到世界六大洲60多个国家,他的梦想正在实现。
基于这次评选结果,穆库尔·潘迪亚、罗伯塔·谢尔登评审委员编写了一本题为《持久领导力》的新书。在这本书中,作者概括出这25名杰出领袖的八大特点:
一是能够建立起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并且在企业中成功推行这种文化;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三是具有独特的眼光,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充分开发没有饱和的市场;四是能够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潜在市场或发展趋势:五是善于运用价格机制建立竞争优势:六是善于创建和管理集团品牌;七是善于学习,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八是善于管理风险,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尽管如此,成为领袖并没有捷径。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尔因开创了指数共享基金的投资方式而入选25名卓越商界领袖,他颇有感触地说:“探求领导者必须具备什么素质,就像研究米开朗基罗或莎士比亚一样:你可以去模仿,但并没有现成的公式让你套用,从而塑造出另一个大卫或者哈姆雷特。我认为,有人之所以能成为领导者,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去领导。”
缘于此,我们根据榜单的结果将这25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集结于此,为读者讲述他们个人传奇式的成长故事,向读者展现他们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全书采用全新的体例,力求将这些商业精英的经营理念和创业历程更准确、更系统地展现给读者。他们的创富历程和成功经验会给我们激励与启发;他们的勇气、专注与执著的精神将鼓舞着我们,不断创造辉煌、不断走向卓越。
编著者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