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商业领袖并不表示要模仿他们,我们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李嘉诚或黄光裕,但通过发掘自身与其相似的成功特征,并进行自我培养和开发,我们可能会因为获得这种认知而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本书聚焦25位顶尖商业领袖的成长轨迹,包括张瑞敏、柳传志、陈天桥、黄光裕、牛根生、李彦宏、丁磊、张朝阳、鲁冠球、马云、马化腾、陈丽华等,分析这些商业巨擎的成功智慧。
25则引人入胜的故事,将引发我们对生活的种种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标杆领袖(影响中国的25位顶尖商业巨头)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东未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研究商业领袖并不表示要模仿他们,我们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李嘉诚或黄光裕,但通过发掘自身与其相似的成功特征,并进行自我培养和开发,我们可能会因为获得这种认知而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本书聚焦25位顶尖商业领袖的成长轨迹,包括张瑞敏、柳传志、陈天桥、黄光裕、牛根生、李彦宏、丁磊、张朝阳、鲁冠球、马云、马化腾、陈丽华等,分析这些商业巨擎的成功智慧。 25则引人入胜的故事,将引发我们对生活的种种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各行各业的顶尖商业领军人物中精选出25位最具代表性的商业领袖,对其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市场眼光、创业思路、领导策略、运营模式、经营思想等波澜壮阔的创富历程和领袖智慧进行全景式的扫描,探其成功关键,索其领袖智慧,促使和帮助更多的人领略领袖成功的奧秘,从而明确自我方向,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目录 打造不败的海尔航母 张瑞敏 初显大将风范/2 冲出地平线/4 敢于与狼共舞/5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7 成功点评 中国地产“大亨” 王石 对待财富,保持清醒/12 挡住诱惑,更深层次思索/13 历练,心在雪山之巅/16 做“企业公民”,与盈利无关/17 成功点评 中国IT的传奇 柳传志 抉择,为腾飞做好准备/22 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战略/23 没有奉献精神,创业很难实现/Z4 做贸易,权宜之计/Z5 领导有方,处事有则/Z6 培养年轻人,开拓新局面/27 成功点评 华为的“狼性”首领 任正非 成就坚忍不拔的性格/32 拒绝“红舞鞋”/34 制定《华为基本法》/35 让洋对手睡不安的人/37 成功点评 成就国美的家电“大鳄” 黄光裕 白手起家,创造家电帝国/42 执掌国美,“价格屠夫”让利消费者/44 外部竞争,强手如林/45 内部管理,攘外先安内/46 成功点评 乳品业的老牛 牛根生 逼上梁山,揭竿而起/50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52 “财富不在口袋里,而在脑袋里”/53 精力与德力头行/55 成功点评 电子商务第一“怪杰” 马云 栽培一颗网络种子/60 芝麻开门吧/62 活下来的理由是用脑/64 扔掉70%,倒闭80%/66 成功点评 传媒之王 陈天桥 童年,要当主流人物/70 抢滩网络娱乐/72 做中国的迪斯尼/75 “顾家”的男人/76 成功点评 无悔的彩电狂人 李东生 选择,无怨无悔/80 掌管TCL/82 决战IT/83 变革创新,知行合一/84 定位,让TCL更上一层楼/86 成功点评 全球资本为我狂 李彦宏 有播种才能有收获/9Z 运行百度/94 上市,出演一夜暴富的神话/96 没有妻子就没有百度/98 成功点评 中国互联网“助推器” 丁磊 一个人的传奇/102 创业,网易开始时/104 瞄准Hotmail/106 爱伴我创业/108 成功点评 杰出的网站“盟主” 张朝阳 网络梦,在留学时萌发/112 在网络海洋里“试试水”/114 大浪淘沙下的幸存者/115 攻与守的艰辛/117 成功点评 民营企业的常青树 鲁冠球 创业之路在脚下/1ZZ 执掌万向/124 冲击国际名企/127 成功点评 航空业的魔术师 陈峰 抓住每一次机会/132 资本运营的高手/135 培训,让员工做人、做事/137 如何保持长盛不衰/138 成功点评 剩者为王 周厚健 坐上海信第一把金交椅/142 构筑人才制高点/144 竞争力的提升在于执行力/146 以打工身份当老板/148 成功点评 饮料业的“编织大师” 宗庆后 天将降大任于斯/152 控制力/154 树立一个品牌/156 独特的经营风格/159 成功点评 中国商界的“汽车狂人” 李书福 从冰箱到汽车/164 “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166 从“李家军”到正规军/168 成功点评 华人商业领袖 李嘉诚 创业之初/174 转轨转出的“塑胶大王”/175 进军地产业/177 知人善任,饮水思源/179 成功点评 赤脚富翁的传奇 刘永好 打碎“铁饭碗”的勇气/184 赤脚踩出亿万黄金路/186 言必行,行必果/188 成功点评 地产业的“刀客” 王健林 足坛上的“刀客”/194 地产界的“刀客”/196 商场里的“刀客”/197 讲诚信的“刀客”/199 热心公益事业的“刀客”/201 成功点评 奇瑞的东方之子 尹同耀 白手起家创立奇瑞/206 “挣外国人的钱最爽”/208 奇瑞汽车三管齐下/210 成功点评 乳业界的急先锋 潘刚 历练,从基层做起/216 受命于临危之时/218 铁腕掌控人/220 在心灵的天空中飞翔/221 创办“伊利宏志班”/222 成功点评 QQ之父 马化腾 玩出来的QQ/226 玩也出生产力/228 马化腾的“三问”/230 成功点评 中国女首富 陈丽华 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236 悠悠紫檀情/238 不能把儿女当成私有财产/242 成功点评 中国的“财金猎人” 段永平 敢为天下后,后来者居上/246 准确的广告策略/248 关于“办企业与创品牌”/251 成功点评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在事业进入巅峰的时候,张瑞敏却提出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他尊崇一句老话: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正是这种“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人生态度,才确保了以张瑞敏为首的海尔领导集体既目光长远,又脚踏实地,既深谋远虑,又勇气非凡;才确保了海尔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波峰浪涌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二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海尔之所以能够抓住机遇,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低成本扩张,实施了从单一冰箱品牌到系列家电品牌的延伸,实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都源于这种对长远战略的正确把握和在具体发展上的谨慎从事。 这一切,都源于张瑞敏对海尔事业的独特认知:“既要坚定不移地向目标迈进,又要有稳健的作风,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认为很可能失败,才会有最后的成功。如果没有精彩的局部,就不可能有波澜壮阔的全局。” 张瑞敏所创造出来的业绩,他独特的管理智慧、令人叹服的创新意识、融合集体智慧的胸怀,使他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与推崇。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代表,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受尊重30位企业家中的第26位(这在中国企业家中还是第一次)。 但在个人声望日佳的时候,张瑞敏却这样说:海尔的模式不应是一列火车——因为加挂的车厢越多、车头的负担越重;海尔应是一支联合舰队——每一艘舰都有一定的战斗力,而整体又大于各部分之和。 张瑞敏是普通的。 许多人都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镜头:张瑞敏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走出异国土地的候机楼大厅,后边没有一个随行者。他和任何一个普通的旅客一样,就是看不出一点CEO的影子。而这就是张瑞敏出差的惯常形象。有一次,张瑞敏去外地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接待人员到机场迎接,见到张瑞敏后,接待人员没有走的意思,一直往人群里看,张瑞敏问,还有其他单位的人吗?接待人员说,不是,我在找你的随行人员。张瑞敏说:走吧,就我一个人,我没有秘书。 对这样的形象,海尔的普通职工却早已习以为常,因为每天上下班,张瑞敏都和他们一起刷卡考勤,唯一不同的是,张瑞敏每天到公司的时间比职工早一点,下班的时间比职工要晚得多;只要不出差,张瑞敏都和职工一起在职工食堂排队就餐,唯一不同的是,张瑞敏每天到食堂的时间都比职工晚一些。 张瑞敏是独特的。 二十几年来,海尔从几百名员工发展到五万余众的国际化企业,但在这五万名职工中,没有张瑞敏的一名亲属,也没有一名亲属从事与企业有关的外协加工业务。 正是张瑞敏这种优秀的品格,影响和带动着每一位员工,影响和带动着海尔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所以有人说,张瑞敏除了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制度管理着人和企业以外,他的思想、人格魅力也在深深地影响着企业,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人。 这种魅力和品格,也成了海尔集团党委成员的集体魅力和品格。 张瑞敏对集团党委成员有一句肺腑之言: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节和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自己,做到立得端、行得正、站得稳。这也是张瑞敏自己所思、所言、所行。 P7-P9 序言 如果说,罗那尔多是足球场上的领袖,金庸是武侠小说界的标杆,大卫·科博菲尔是魔术场上的领袖,米开朗琪罗是雕塑史上的标杆。那么,中国当代的企业家们则是撑起我国工商业的领袖。 无论时代怎样变换,社会怎样进步,人类怎样升华,只要我们还有大脑、还有记忆,就不会忘记这些曾经在工商界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企业家们。 如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以10年时间走完了国际同行需要50年走过的路,让一个小企业从濒临倒闭的困境中,步步为营,发展成为拥有99个紧密层企业,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个能驾驭企业大局,面向未来,成就斐然的中国家电工业现代化巨人的形象赢得了世人的喝彩。 曾经被医生预言过可能会坐轮椅度过下半生的地产企业家王石,用3年的时间爬了11座雪山,登顶过珠穆朗玛峰,创造了6100米中国滑翔伞最高纪录,用20年的时间一手创立了唯一一家连续15年保持赢利性增长的上市公司——万科集团。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用14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梦想创业的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黄光裕从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17岁少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浴血打拼,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财富帝国。从一个被人轻视的小商贩,到今天亿万人瞩目的首富,这一路是怎样的机缘与计谋? 马云是一位不懂IT的IT英雄、不懂网站的网络精英,至今还只是会收发E-mail和上网浏览等基本操作,却创办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 拥有“汽车狂人”之称的李书福从开设照相馆,到制造电冰箱:从生产摩托车,到制造汽车,再到瞄准国际汽车市场,他的勇气几乎无人能及,也实在可喜可嘉。有人预计,李书福的身价已经升到大陆富豪第25位,而当初他不过是一个120元创业起家、在冰箱行业赚到第一桶金、在海南地产热中摔过大跟头的年轻人。他的几次起起落落集中体现了浙商两种突出的精神气质:面对机会精明,敢为天下先;认准的事不放弃,对失败无所惧。 陈峰创业初期的起点非常低,但他拿着连一个飞机轮子都买不了的1000万元启动资金,通过巧妙利用财务杠杆,买下了4架飞机,办成了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成为当代中国最好的航空公司并创造了最优秀的航空品牌。 当年的打工皇帝段永平一手缔造了步步高,使之成为无线电话、视听设备和英语学习设备等行业的领先企业,并让李连杰、施瓦辛格等许多明星为其产品做过广告代言。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他们都是顶尖级的商业巨头,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没有任何两位商业巨头具备完全相同的创业经历,也没有哪位商业巨头集所有优秀管理风格于一身。李书福和尹同耀,同样是制造国产汽车的领袖,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业模式;马云和马化腾都是搞网络的,但他们的管理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我们在每一位商业巨头身上都能发现其优秀的领导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帮助他们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本书精选出25位顶尖商业巨头,这25个人也许并不能包罗万象,但他们却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我们重点介绍他们最初的成长经历,对个人成长、创业思路、运营模式、经营思想等历程进行精确式的扫描,指出成功点,解析他们的创业历程,促使和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编著者 2006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