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族历史上最悲壮的逃遁,一路上充满血腥的政治谋杀,假太后充溢着女性的光辉,真太后似她的影子讳莫如深。以《一只绣花鞋》创下130万册发行记录、中国悬疑小说开山鼻祖张宝瑞重镑打造武侠悬疑新作。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阴霾笼罩北京城,慈禧、光绪等仓皇出逃。皇家行列出德胜门,经贯市,出居庸关,过怀来,由沂州、太原,直抵西安。这次举目苍凉的西遁和东归,与恐慌、惊悸、狼狈、屈辱、惆怅等间杂在一起。但途中的历险始终是一个谜。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由此而出,有史实、轶闻、演绎、传奇,演出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话剧。
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揭示了主人公尹福与众多不同性格不同立场人物的复杂关系,在这众多复杂关系中,塑造了尹福这一英雄人物,揭示了他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阴霾笼罩北京城,慈禧、光绪仓皇出逃。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一年后,窒族从愉安一隅的西安返回北京。与这次西遁和东归相伴的,是恐慌、惊悸、狼狈、屈辱、惆帐……
西遁途中,皇家行列频频遭遇袭击,各派政治势力出于不同政治目的,竞相表演,由此而展开一个个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故事。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派出杀手刺杀慈禧,企图酿成内乱;义和团刺杀慈禧,是因为慈禧出卖了他们;裳世凯、荣禄派人刺杀光绪,是惟恐慈禧死在光绪之前;于谦后裔女侠于莺晓刺杀光绪,是为了反清复明;漠北“神偷”乔摘星看中了光绪手中的小盒子,他以为盒内藏着玉玺;燕山大盗黑旋风岚松父女劫掠皇族,是为了谋取财宝;“臂圣”张策师徒刺杀慈禧、光绪,是因为朝廷抛弃了北京城百姓,采取不抵抗政策……李莲英献奇策,让王爷载澜的义女唐昀假扮慈禧,去顶那“明枪暗剑”。唐昀为救流放新疆的义父,忍辱领命。
在贯市,光绪与隆裕相背而睡,玉玺险些被“神偷”乔摘星盗走;在八达岭,皇家行列遭到黑旋风匪帮袭击,光绪被掠走,正当黑旋风欲杀光绪时,闯出女侠于莺晓,非要带光绪到恒山祭祖;在双榆镇,出现两个怀来县令吴永,令人啼笑皆非,尹福追寻黛娜,险些遭到暗算;在怀来县,出现由义和团假扮的皇家行列,尹福与义和团首领李存义师兄弟相会,尹福申明大义,李存义率众离去。
慈禧、光绪等人巡游雁门关,光绪被于莺晓掠到恒山。尹福闯人恒山,遇到女侠求爱,尹福为救光绪,假意答应。由于乔摘星施展阴谋,尹福与于莺晓被困恒山暗穴。尹福脱险后去救光绪,光绪被张策师徒劫走,又落入黑旋风魔爪。尹福历尽艰辛救出光绪,为索回被乔摘星盗走的锦盒,孤身来到山西太谷,打探消息,恰逢形意门车毅斋和郭云深比武。尹福在徒弟“螃蟹马”的帮助下夺回锦盒,护送光绪野全抵达西安。
东归路上,慈禧、隆裕、瑾妃在骊山贵妃池洗浴,身染花太岁的投毒。尹福与假扮瑾妃的宫女木兰花深入莲花寺,骗取解药,使她们转危为安。唐昀被少林寺僧人劫持,尹福独闯少林寺,救出唐昀。归途误八陷阱,生命垂危。“天山二秀”秋千鸿姐妹为报兄仇,千里迢迢赶来突袭皇驾。光绪夜八英豪镇教堂祈祷,遭到假扮圣母的黛娜枪击,光绪佯死,虎口逃生。
尹福与唐昀产生真挚感情,充满矛盾与痛苦。尹福为救唐昀,落入秋家姐妹魔掌,被劫持到西域女儿国。在女侠于小玉兰帮助下,尹福等人消灭秋家匪帮,恢复女儿国太平盛世。
皇驾结束了流亡生涯,由正定乘坐火车进入北京城南郊马家堡车站。正当唐昀下车之时,黛娜从迎驾的洋人行列中突然疯狂地蹿出,身捆炸药,孤注一掷地朝唐昀扑去。在巨太的爆炸声中,二人同归于尽。尹福悲痛截绝地抱起残缺不全的唐昀,踉跄地扑到扮成老宫女的慈禧脚下,大声悲号。而慈辔只是淡淡地说:“她尽了力了,罪也赎了。”然后傲然地登上迎接她的轿车……
尹福的坚忍,唐昀的真挚,张策的豪爽,乔摘星的自私,郭云深的憨直,车毅斋的谦逊,于莺晓的痴情,黑旋风的凶残,花太岁的淫虐,胡七的仗义,于小玉兰的聪慧,慈禧的狡诈和霸道……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呼之欲出。
1
源远流长的黄河之水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它经历了炎黄子孙的欢乐和幸福,也饱尝了屈辱和辛酸;它目睹了秦皇的骄横,汉武的豪迈,唐宗的大度,宋祖的劳顿,成吉思汗的狂妄,乾隆的文采,但是流淌到公元1900年8月14日(阴历七月二十日)的黎明,却由哽咽而爆发嚎啕,八国联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城。
中国人的都城北京陷落了!
北京城里,联军的残酷罪行写成东方有史以来最残酷、最野蛮的一页。帝俄军队最残忍,他们每抢劫一家,临走时必掳去年轻的女人;英国士兵酷爱中国女人的小脚,他们把女人强奸了以后,还要剁下她们的小脚塞在行囊里;奥地利军人杀人成性,杀男人是为了要脑壳后面拖着的一条发辫,杀女人是为了剥下她们身上的大红肚兜和脚上的绣花鞋;日军士兵深知王府贵宅里文物的价值,一抢而光;德军驻屯的区域里,房屋烧尽,庵观焚毁。
没有出京的王公、贝子、贝勒以及宗室近支,被捕之后先是一顿鞭打,然后罚做苦工。男的忍受苦役,女的忍辱就淫。
巍巍橹楼,击碎烧弃,损失数百年来魁伟威严。联军士兵昼夜宣淫,公然掠夺,计京城富豪官宦之家,名门深闺之媛,柴扉蓬门之主,王府佛观之居,竟无一家一人不遭此难!
北京被蹂躏践踏到此种地步,史无前例!
就在八国联军官兵在北京城兽行之时,北京德胜门前,难民和车辆像潮水般涌出。太阳还没有露脸,天,灰沉沉的,远处枪声不断。
在这人和车的潮流中,有三辆陈旧的轿车,这三辆轿车的双套牲口着实健壮,仿佛与这陈旧的车厢不太相称。
第一辆轿车顺利地通过了。第二辆轿车却被拦住了,挂辕坐着的一个面貌清癯的青年引起了守城兵丁的注意。
这青年面色忧郁,一双乌黑的眼睛呆滞失神,脸颊挂着泪花。身穿一件黑纱长衫,围了两条黑布战裙,鞋子沾满灰尘,袜子却精致洁白,手里紧抱着一只小木头盒子。
检查的兵丁瞪了他一眼,掀起帘子往车厢里张望:车厢里坐着两个标致的妇人,一个正值妙龄,粗布衫掩饰不住她的华贵气质和美丽神韵。另一位是中年妇人,端庄秀丽,雍容大方,一身汉装打扮,乌黑的头发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髻子,穿一件天蓝色夏布衫,煞是一个小京官家的女眷。
“你们检查什么?”她镇静地问。
“除了皇太后和皇上都要检查。”兵丁理直气壮地回答。
“你见过皇上吗?”妇人翻了翻眼皮。
兵丁摇摇头,支吾道:“听说他一直关在瀛台……压根儿没瞧过。”
前面的一辆车子已走出一箭之地,发现这辆轿车被阻,走下来一位老者。他气冲冲来到兵丁面前:“你这人不嚼狗不啃的小子,你是有眼无珠呀!”他打掉兵丁掀帘的手。
“好,你他妈吃了豹胆啦,居然敢满嘴喷粪!你以为北京城被洋鬼子占了,就没了王法?”兵丁毫不示弱。
“王爷,你不要这样。”车厢里那女人柔声柔气地说。“把这交给后面他们办吧,我们赶路要紧!别耽误了。”
那兵丁被第三辆轿车下来的人死拉活拽地推到城楼里,门口松动了一下,第二辆轿车鱼贯而出,向西北驶去。
走了一程,到了颐和园后门前,三辆轿车停了下来,有个人从颐和园大门里扛了一件东西出来,安放在第一辆轿车上,这一群人马车轿又继续赶路了。
车子缓缓地朝北走,已经看到了香山之东的卧佛寺,此时荒郊的景色冷清凄凉,在危难之中,那第二辆轿车上的青年很想听到一两声寺钟,想填补一下内心的空虚,驱散些许恻怅,偏偏远山古寺在这晨曦之际异样的沉寂,只有隐隐的炮声由城内传来,更加使人惊悸。
从北京城里逃出的难民,多半散居乡间,这些繁衍生息在燕山脚下的市井百姓,多半想避一避战乱的烽火,待平定了再回城里料理破碎的家园,因此越往北走的大道上,难民愈少,只有这三辆轿车在小道上疾行。
万寿山和玉泉山的正北是北路进京的必经地,这里有一条小街,但街上的人家都逃光了,连骡马行里都找不到一只牲畜。这一簇人马车轿走过那条街时,马蹄踏打石板,清脆、痛快,害得身临其境的人更显得惊恐不安。
由此正北行有两条路:偏东到沙河镇,走白蛇村到汤山;偏西往北走直达昌平县。但是洋兵会不会在攻取北京之前,发一支兵取顺义、下昌平?可是正西行,绕香山,过杨庄,去大觉寺,洋兵也可能已由丰台越宛平,过卢沟桥,沿永定河,下长辛店,取戒台寺、潭柘寺,攀马鞍山,进门头沟,守妙峰山,包围北京。
第二辆车辕上坐着的那位青年,神思恍惚地跳下了车,在大路边徘徊,并不时地叹息:
“前途渺茫,逃往何处呢?”他喃喃自语。
“我们还是回去吧,我……情愿战死在北京城里,与我的爱妃死在一处,我不能看着老祖宗的帝业毁于战火。逃,逃,逃,逃了这大半天,北京的城楼子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唉——”
P3-4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突入北京,黄龙旗飘落;慈禧、光绪仓皇外逃,出德胜门、经贯市、过居庸关,途经怀来、宣化、雁门关、忻州、太原,直抵西安,经历了前所未有、艰苦卓绝的西遁和东归。
慈禧,这个显赫一时的皇太后、机关算尽的晚清最高统治者,在西遁东归之途也过了一段“平民”生活,悲凉、惆怅、饥饿、干渴……生了痱子无可奈何,上厕所没有绵绢只得用玉米叶充替。
西遁东归之途,迢迢遥遥,风尘仆仆,山高路远,谷幽水深,始终是一个谜。
皇家行列途中曾遏土匪巨盗骚扰、乱兵袭击、义和拳众阻击、内讧等等。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由此而出,有史实、轶闻、演绎、传奇、秘史、虚构,杯弓蛇影,烛影斧声,演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活剧。
“铁镯子”尹福实有其人,他是八卦掌始祖董海川的高徒,曾任清宫武术教头,并任光绪皇帝武术教师。据史料记载,他曾随西逃皇家行列保镖护驾而行。
“鼻子李”李瑞东是直隶著名武术家,素有“小孟尝”之称,曾任清官武术教头及袁世凯总统府武术教习。
“臂圣”张策是直隶香河县人,是通臂拳英杰,据传,蒋介石几次请他当保镖,均被拒绝。
形意拳高手车毅斋和郭云深也实有其人,比武之举众人皆知,但时间做了调整。
马贵是尹福之徒,绰号“螃蟹马”,也是八卦掌著名武术家。
怀来县令吴永、临潼县令夏良材都实有其人。
至于于莺晓、黑旋风、岚松、恒山老母、癫狂和尚、“神偷”乔摘星、黛娜、花太岁等人均属虚构。
中国武术史源远流长,人才济济,轶闻如海;晚清民初,是武术鼎盛时期、黄金时代,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更加上清朝野史众多,世人清晰在目,津津乐道。我愿以演义形式,翻开一页页惊心动魄的史册,迭现一幕幕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活剧,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史画卷,采撷一朵朵芳香滋溢的山花,使其更加温馨、隽永。已完成的长篇武侠小说有《八卦掌传奇》《醉鬼张三》《太极奇侠传》《大成拳传奇》《八卦英侠图》《形意游侠录》《红缨枪家族》等。
有人或许要问,你为什么别开蹊径,走上了这种历史与传奇、武术与侠义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林斤澜先生也曾诙谐地对我说,你真是文坛一怪,迷上了武术,一本接一本,层出不穷。
事出有因。
我1952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不是搞文科的,但我却迷上了文学。1969年3月,春寒料峭之时,十六岁的我来到北京最东南的一个冶炼厂当炉前工,开始“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生涯。这个有一千多人的工厂可谓是个小世界,有憨憨的老工人,有神吹乱侃的“鬼机灵”,有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也有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警察”……深夜,炉火熊熊,大伙围坐在炉前,听我侃故事。我的故事基本上是边编边侃,边侃边编,一侃就是半夜,大伙忘记了困倦,干起活来像个小马驹。每当要干活时,我便结一个扣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讲的故事有自创的梅花党系列、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一幅梅花图、13号凶宅、落花梦等反特悬疑和神话故事,也有侠肝义胆的英雄和侠女惩恶扬善的侠义事迹。欣赏者得到的是感情的奔放,崇尚的是豁达豪放的性格,喜欢的是巧妙机警的跌宕起伏。对我来讲,我厌倦虚伪和庸俗,呼唤真挚、坦诚、仗义、深情的传统民族美德,将梦想寄托在那些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的风尘异士身上,讲一些制幻设奇、波诡云谲的曲折动人故事,也确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心理缓冲效应,解除因繁重体力劳动所带来的疲劳。另一面,那些一马轻裘、挟剑遨游江湖的侠士,重义轻利,豪气干云,做出的一桩桩任侠行径、除暴壮举,也确实使得英雄吐气、豪杰壮怀,激荡起人们心中郁积着的那股阳刚之气。
因此,我也希望这部《真假慈禧》能给读者带来对人生的感悟和一团浩荡侠气!咱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不就是仰仗着这些侠气前赴后继,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么!
2006年初春写于北京秋凉斋
张宝瑞的小说是够得上用“坚实”二字来形容的,尤其在“武”这方面。他写的是名副其实的武侠小说。
——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梁羽生
宝瑞是个有一定之规的人,找对了方向,找准了感觉,全神贯注,开采广,开掘深,能在文坛上找到正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张宝瑞,改革开放时期的武侠小说大手笔!
——著名作家 刘绍棠
张宝瑞的小说情真意切,质朴无华。书中人物、门派、掌故之交待。多确有其人,果有其门,真有其事,读来备感亲切,易古而今,真仿佛四邻周遭发生之事,不失为武侠小说别开生面之作。这样为保留中华武学文化菁英的执着热情,诚是不易而难能可贵。
——美国著名华裔武侠小说作家 萧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