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给每一位中国国民的国防安全必读书,所收集的演讲文章出自于多位国内一流战略学者,他们是:李际均中将、刘亚洲中将、倪乐雄教授、张文木教授、房宁教授、门洪华博士和郭树勇博士。他们的观点各有侧重,甚至有着根本的学理冲突,但均反映了他们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的深入和认真的思考。希望读者能够从他们的真诚求索精神和浓浓的国家忧患意识中受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战略演讲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郭树勇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写给每一位中国国民的国防安全必读书,所收集的演讲文章出自于多位国内一流战略学者,他们是:李际均中将、刘亚洲中将、倪乐雄教授、张文木教授、房宁教授、门洪华博士和郭树勇博士。他们的观点各有侧重,甚至有着根本的学理冲突,但均反映了他们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的深入和认真的思考。希望读者能够从他们的真诚求索精神和浓浓的国家忧患意识中受益。 内容推荐 该书收录了国内七位知名战略学者的精彩演讲,反映了他们对新时期国家战略的深入和认真的思考。他们真诚的求索精神和浓浓的忧患意识必将感染大多数读者。 目录 郭树勇 导论:中国崛起中的战争与战略问题 李际均 战争的动因及和平存在的方式 倪乐雄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刘亚洲 空中力量对大国与历史的意义 张文木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 倪乐雄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房 宁 新帝国主义时代与中国战略选择 张文木 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李际均 论战略文化 郭树勇 中华战略文化传统及外交哲学 李际均 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 刘亚洲 伊拉克战争的新观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郭树勇 战争合法性、多边战争与中国统一 门洪华 中国大战略应当从美国经验中学得什么 郭树勇 后记 试读章节 战争的动因及其根源
对战争本源的认识,是军事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战争归根结底是源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包括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等生存条件的争夺)。经济作为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但不是唯一的。还必须承认,政治前提,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宗教意识,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战争与和平都是政治存在的方式,又都是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和平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相互制衡的存在形式,是国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相适应或相缓和的时期。而战争则是上述因素的失衡或激化的结果。经济基础不仅是战争的根本动因,而且是战争的物质前提。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大规模战争多发生在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就是因为上述地区在不同时期处于经济发达和文明的摇篮地区,是游牧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方式的交汇地带。例如中东地区,地中海在历史上不是处于两种文明的交通要道,就是它们之间的对峙疆界,有时二者兼而有之。地中海是希腊人和腓尼基人的贸易通道,雅典人和波斯人的战场,以后又成为十字军入侵的主要路线。1798年西方人东侵埃及,1830年阿尔及利亚战役之后,地中海成为“欧洲人的内湖”。十字军东侵战争,表面上是为了朝拜耶路撒冷和基督教圣墓,实际上是欧洲封建领主为实现向富庶的东方掠夺土地和财物的经济目的而发动的。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一个战场。战后中东地区为石油主要产地,并且是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交汇处,因而成为矛盾冲突的热点之一。尼克松就直言不讳地承认,海湾战争,“保卫我们石油资源供应线的现实目标与维护科威特独立和促进民主事业的理想主义目标依然如影随形,紧密相连”。海湾战争再一次证明,“非洲是西方的锁钥,而地中海又是非洲的锁钥”。它的战略地位是由地缘经济决定的。 伊斯兰与西方的对立和冲突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西方大国始终未能摆脱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和歧视。但中东地区的争夺,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石油利益。我们所说的经济或生存条件的矛盾是战争的根本动因,是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的总体来说的,并不是说每个具体时期、具体战争都只能是经济原因。例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亚洲的一系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波;就美苏来说,是保持和扩大雅尔塔协定划分的势力范围的斗争。就亚洲人民(中国、越南、朝鲜等国)而言,则是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的战争。这两方面都不带有直接的经济性质。但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广大工农群众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到了70年代以后,波斯湾成为世界政治风暴的风眼,同时也布满战争风云,其原因如上所述,有文化、宗教冲突和历史积怨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石油利益。产油国是不发达国家,用油国是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这本身就存在尖锐矛盾,存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国外的某些军事理论家有意混淆战争区分为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客观标准,回避是否代表人民利益和是否推动历史进步的本质问题;他们引用弗朗西斯·维多利亚(1485—1546)的战争标准:如果战争造成的破坏超过其应该阻止的破坏,这个战争就是非正义的,反之就是正义的。这是形而上学的、没有政治立足点和无法衡量的标准,用在当今世界,只能是为霸权主义辩护的理论。亨廷顿认为,文明互相冲突的世界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世界,人们对自己的同类国家实行一种标准,对别的国家又实行另一种标准。在国际交往中,这种把意识形态放在首位的做法,就会出现价值观与和平共处的矛盾,而产生战争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私有制。这样一个社会制度时刻产生着对物质财富的无限私欲与激烈争夺,它是导致战争的基本动因。恩格斯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经济利益才是目的。这是基于对以往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考察所做出的科学结论。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战争,所有这些战争都可以在物质财富的私有制度上找到最终的原因。非正义的战争是这样,正义的战争也不例外。20世纪以前的正义战争,比如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其具体的动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剥削制度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战争的根源还是在私有制。当然,这些战争就其革命性而言远不彻底。不要说很多战争失败了,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能改变私有制,战争的领导集团成为新的剥削者,赢得战争的民族或阶级成为新的压迫者,社会财富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广大民众成为这些人追逐私利的工具和牺牲品。在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大小霸权主义是私有制政治的最高形态,它们推行扩张政策,实行军事干涉主义,是当代战争的重要根源。 我们说,私有制、经济利益是战争的本源,但不否认战争的具体动因和动机的多样性,如权力争夺、领土纠纷;民族和宗教矛盾;争抢资源;甚至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的具体动因又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比如现代战争,就地缘特点来看,冷战时期的较大规模战争多发生在亚洲,包括中东地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次印巴战争、两伊战争和四次中东战争等,都发生在这个地区。冷战后,战争多发地区有所变化。正在进行的战争以欧洲巴尔干和原苏联地区最为突出。以巴尔干为主,南连中东,东接原苏联地区,逐渐向西、向南蔓延与非洲大陆连成一片,这是战争的多发区,这个地区的冲突与战争占世界冲突战乱的80%。同时,潜在的军事冲突的爆发点也很多,例如欧洲的科索沃、马其顿、塞浦路斯等;原苏联地区的克里米亚、南北奥塞梯等;中东地区的伊拉克、伊朗等;拉美地区的海地、玻利维亚等;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亚洲地区的阿富汗、克什米尔、朝鲜半岛、南沙群岛等。P18-20 序言 一个民族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战略理性的高扬。俄罗斯、法兰西和德意志诸民族,无一例外。战略需要启蒙,这是拿破仑战争以来现代军事教育学界逐渐形成的共识。物换星移,大国兴衰。德意志和法兰西民族的历史似乎重新在21世纪的东方大国展开。 战略的贫困是民族的大敌。就战略理性生成环境而言,当下的中国,令人亦喜亦忧。一方面出现了百余年来少有的太平盛世,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机遇正向我们走来;另一方面,一代人的“长期和平”、五千年岁月的传统战略文化和气势正隆的技术理性,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思潮,这股思潮一定程度上附和了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物质力量强势与话语霸权统治,在相当范围内造就了失衡、怠惰、分散的国民士气,形成了“多战争忧患少战略理性”、“多战略守成少战略创新”之局面。 庆幸的是,近年来中央的举措正在改善这种局面。但要彻底为之,既需要政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施强有力的权威动员,也需要有识之士宣扬大战略、大思维,双管齐下,始能达到重振尚武精神和战略理性之目的。 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很想奉献出一点思考。近期,我们先后邀请李际均先生、刘亚洲先生、张文木先生、房宁先生、倪乐雄先生和门洪华博士到院校讲学。他们观点各有侧重,甚至有着根本的学理冲突,但均反映了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的深入和认真的思考,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他们的论证和结论,但定会从他们的真诚求索精神和浓浓的国家忧患意识中受益。征得同意,将其演讲(或论文)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编 者 后记 好的思想产品往往是时代要求与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册子的出版,首先得感谢近段时期以来国家政策对战略研究的呵护,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原创性的战略研究成果就很难奉献出来。 其次要感谢多位著者及有关出版机构的支持。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征得著者出版授权并在著者建议下,我们在整理演讲内容时,参考了李际均先生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论战略》、由《百年潮》杂志于2003第10期发表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以及房宁先生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帝国主义时代与中国战略》、张文木先生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郭树勇博士参与撰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战略报告》、倪乐雄先生在《解放日报》2005年4月发表的《海权与中国的发展》。对这些出版机构,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北京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科编辑室的同志们已于近期推出了《大战略研究丛书》,其对战略学的关注显示出了独特的学术眼光与国家关怀。在这种眼光与关怀之下,《战略演讲录》的出版是很幸运的。 能够将战略学界近期有影响的好作品收集起来(很遗憾,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难度的事情。此事绝非一人能力所及,除了几位著者的支持、上述出版机构的帮助之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也给了我不少的便利和机会,没有领导与同仁的支持与体谅,不可能编辑出这本书来。值得一提的是,郑育文将军、吴国华将军、王安将军、王保存将军、梁必祲将军、孙建波大校、刘学文大校、姚学勇上校、许嘉教授等良师益友对我从事战略与管理学教学与研究的支持与影响是我永志难忘的。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指导的研究生王飞同学,他,帮我做了大量的文字整理工作,任何有出书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工作的繁重性。 我国著名战略学专家彭光谦将军曾经受上级之托审阅了书稿,在肯定该书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我们按照这些意见进行了修改。对于彭教授的指点,我们致以感谢。当然,囿于能力与精力所限书中修改不当不力之处,敬请谅解。 另外,有一件事情也请著者与读者原谅,就是考虑到演讲录的风格和编辑上的一致性,编者擅自决定将所有的注释删掉,只保留个别的资料性注解。 编写这种主题和风格的小册子,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也是有益的尝试,我们希望她能得到读者的关爱,引起有关方面的理论争鸣或共鸣,我们会改正不足,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2003年12月初稿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5年6月定稿于上海交通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