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读胡笔记”,作者读的是胡适的全部著述。本书从胡适的幼年开始,至1917胡适学成归国为止,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探讨了胡适成长的内外因素:严格的家教,好学的本性,年幼即远游求学,青春期的异国爱恋……揭示了胡适之所以成为胡适的成长轨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适的精神之旅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杨国良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读胡笔记”,作者读的是胡适的全部著述。本书从胡适的幼年开始,至1917胡适学成归国为止,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探讨了胡适成长的内外因素:严格的家教,好学的本性,年幼即远游求学,青春期的异国爱恋……揭示了胡适之所以成为胡适的成长轨迹。 内容推荐 胡适作为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在20世纪享有着极高的盛誉,他的影响遍及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堪称一代国人导师。本书从胡适的幼年开始,至1917胡适学成归国为止,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探讨了胡适成长的内外因素:严格的家教,好学的本性,年幼即远游求学,青春期的异国爱恋……揭示了胡适之所以成为胡适的成长轨迹。本书不同于已经出版的其他胡适的传记,而是在文体和行文上另辟蹊径,全书几乎全是短句,这对传记及学术写作无疑是极大的创新。 目录 引言 个案研究的历程 第一章 生命的延续 第二章 悠悠母子情 第三章 正学与杂学 第四章 从旧学到新知——迁徙之一 第五章 精神之父 第六章 实地实验 第七章 从中学到西学——迁徙之二 第八章 圣言与神言 第九章 胡韦之恋 第十章 真挚的友情 第十一章 输出与输入——双重角色的扮演 第十二章 博学与专精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试读章节 “是儿夙慧,必大吾家" 胡传三岁吃饭、喝粥比常人多一倍,而且: “不食果饵甜味之物,见衣履有红绿色者亦不肯穿着”[4]; 年十三身躯修伟,形如成人; 十五六岁能日行六七十里。 胡传聪颖,深得伯父星五公赏识。 伯父星五公曾大胆预言: 是儿(胡传)夙慧,必大吾家![5] 胡传的伯父星五公早有志于学,且有远见,但运气不到。 胡家长辈在威严的家庭会上听取并采纳了伯父星五公的建议,遴选出胡传专事读书,特聘私塾老师专门教授。 由此,胡传成为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先辈外出经商,见多识广,经过几代艰苦努力,逐步重视文化教育。 同时,胡传是顺利完成徽州文化第一循环的关键性人物,这一循环的顺利完成直接带动胡适承袭的第二循环,后者不管走了多远都是在前者基础上继续开拓前行的。 胡传奋力读书、力求上进,没有辜负胡家长辈的厚望。 1865年,二十四岁的胡传中秀才! “明师”出高徒 1868年,经慎重考虑,胡传在近而立之年入上海龙门书院,受业于院长刘熙载[6]先生。 刘熙载(1814—1882),清末大儒,精心制定问学章程:书院里的学生必须每人备有日程一本、日记一本。日程用来记录每天读了多少书;日记则用来记录读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心得体会。先生刘熙载教学生学程朱之学,主要是穷理致知、躬行实践,并兼顾诸子百家,各取所长,不随便评价先人的短处,不许存门户之见。[7] “明师”的家法不仅让胡传受益,更在接班人胡适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发扬光大: 一、胡传在上海龙门书院按院长刘熙载要求所作的日程、日记以及他后来所作的数种日记均直接在胡适一生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延伸。胡适走得比父亲更远,是地地道道有名的“日记作家”,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传记文学的内容。 P24-25 序言 陈思和 杨君国良,自号石川,生于湖南,游踪漂泊。现任教于海南大学,曾攻博于复旦,师从谢天振教授,与我时有往来。在我的印象里,杨君不喜与人结交,极少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只知道他在海外游过学,英语很不错。偶尔现身,令人瞩目的总是闪亮光头和闪烁其词,却不知道他在具体做什么。听人说他长期居住在某山上小屋,闭户读书,读的是胡适之的文集。本来胡适的哲学是实用主义哲学,讲究入世与实践,怎么要躲到山上去苦苦研读,这也是一奇。后来获得学位,他也不像其他博士戴了帽子就忙于改换门庭,奔波于上海或其他大城市寻找工作,谋求更上一层楼,而是默默回到海南,继续任教如常,也不见参与各种社会学术活动。 我不见杨君已有几年,偶然电话问安而已。今年年初,他来电时告我,有一部著作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嘱我写几句话为之序。我本来对胡适的学术思想少有评述文字,并不是有意忽略,而是研究胡适的大家如林,自问没有新的体会,但对于胡适终生不渝地追求自由主义的精神、一贯坚持的思想方法和试验态度,都向往不已。八年前在台北南港中研院小住,曾去参观保留尚好的胡适故居,读其在任院长时给同僚写的会议通知,竟通篇是口语,没有半点文言套话痕迹。还有其墓地,墓碑上题为“胡适之先生的墓”,可谓是为白话文坚持一生。这当然也是件小事,但任何小事能坚持其一生,也成了伟大品格的见证。 我说这点往事,似乎与杨君的读书有点关系。这几年来研究胡适的人不少,宏论也不少。杨君的这本著述,严格来说,还不是理论学术著述,而是一部“读胡笔记”。他读的是胡适的全部著述,更偏重的是纪录了胡适的童年、少年、青年成长过程的有关材料,将之梳理成一条线索,逐步展现一个人是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又是如何发展的。这使人想起歌德和托尔斯泰的自传,差不多都是写到青年成人为止,不外是接受教育的成长过程。杨君思考的正是胡适如何为胡适的过程,详尽罗列其出身、家庭、父母、亲友、学校、留学、师长、同学等等教育成长的要素,虽难免琐碎,也难免挂一漏万,但集腋成裘,还是建构起胡适之作为一代宗师的庞大精神背景。对于初步接触胡适的学习者来说,不失为一本资料详备的入门书。 作为一本传记性著作,其文本组织是由材料、评点和注释三部分组成。其材料虽然是常见的材料,并非孤本秘籍,但悉心编织仍然需要花费一番工夫;其评点虽也时有即兴发挥,随意比附,但读起来仍觉得十分有趣;其注释倒是做到了详尽周到,有条有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本别开生面的“读胡笔记”。由此也看得出杨君的读书思路和读书心得,读者如果能以此书为入门导读,进一步引起对胡适的兴趣,而深入研读其思想学术,那么,这本书的意义也在其中了。 是为序。 2005年7月6日于沪上黑水斋 后记 我原想借胡适窥视中国近代向现代转化,旧学与新知勾连,中学与西学嫁接。如今,每章每节都宿命般地留下无穷的遗憾。但我格外珍惜当初胡适个案的选择,并将沿此参学路线再接再厉。 趁此书出版之际,我要深深感谢数年如一日默默支助自己的兰娉女士。无论是赴新加坡留学,每年暑假的远游,耗时数月的《胡适文集》研读,长达三年的复旦园问学,还是本书耗时耗力的修订,她都把繁重的家庭担子一肩挑,把整个儿心思放在繁琐的家务上,我从未听到任何怨恨和愁诉。这本十几万字的书稿还是她主动为我输入电脑的,我在学业上的一点点成就,都有她的一份。家父和尚为蒙童的儿子,自是我努力的内驱力。 谢天振、陈思和两位导师从我入复旦园就认同胡适个案研究计划,还各自以极富启发性的学识点拨我自己。张志扬老师无数次的开导使我获益不浅。胡适研究专家易竹贤老师多次慷慨指点。写作过程中,受惠干钟叔河先生的《走向世界》(中华书局,1985)。江苏教育出版社席云舒先生一直督促本书的修订。我的学生兼朋友谭奇辉在本书修订过程中以其特有的睿智使本书增色不少。朋友钟哲辉、周洁等以不同方式激励我顺利完成书稿。 在此一并致谢! 2005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杨君的这本著述,严格来说,还不是理论学术著述,而是一部“读胡笔记”,他读的是胡适的全部著述,更偏重的是纪录了胡适的童年少年青年成长过程的有关材料,将之梳理成一条线索,逐步展现一个人是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又是如何发展的。这使人想起歌德和托尔斯泰的自传,差不多都是写到青年成人为止,不外是接受教育的成长过程。 ——陈思和 这本《胡适的精神之旅》定位在两者之间:它并不缺乏丰厚的学术含金量,要在胡适数千万字的著述,日记、书信等材料里,梳理出一条清晰可见、又符合胡适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的线索来,没有多年深入细致的学术功夫,真是谈何容易,但它却没有正式的学术专著那样的沉重;与此同时,它也并不缺乏第一手资料的呈现,几乎在书中的每一页都可见到直接引自胡适著述中的观点、思想或表述。这有点像是胡适的生平传记,又有点像是胡适思想的发展史,但实际上又都不是。它的确切定位就是如同书名所示——“胡话的精神之旅” ——谢天振 “胡适的精神之旅”,从形式上或从方法上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摆出来”,例如,把“胡适精神形成的轨迹”摆出来,因而事实陈述极尽简明之能事,有时几乎就一行一事地陈列,绝少大段议论,严守点到为止。大概是作者抱定宗旨“让胡适自我呈现”吧。 此乃史家笔法。 ——张志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